鞋乡之小镇崛起(校对)第1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507

  有关部门也是不好意思,要说云飞公司的鞋质量有问题,那就是全行业的鞋都有质量问题。凭几个同行的举报,一点证据都没,就罚人家的钱,实在是说不过去。
  最难为情的是,金云飞万分配合,没有一句怨言,掏钱不皱眉头,简直就是打了他左脸,他还乖乖的把右脸伸过来让你再打。
  于是,有关部门于心不忍,不再对云飞公司出手,还向那些生事的企业吹风,点到为止,见好就收。
  可惜,金云飞不是乖乖仔,他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是该乖时乖,不该乖时一点都不乖的主。
  金云飞的“文章”,做在牛皮的身上。
  要说九十年代中期,大众化市场上最火的鞋,非牛皮鞋莫属。
  相对于其他类,牛皮鞋既经济又耐用,花色品种也多,深得广大消费者喜爱。
  而对制鞋企业来说,做牛皮鞋的利润高于其他鞋类,大家趋之若鹜。
  牛皮鞋一般都是手工制做,但不少生产注塑鞋的企业,也是纷纷做出改变,转向牛皮鞋的生产。
  像金云飞的邻居于克非,原来只做注塑鞋,现在辟出两个车间,专门用于手工牛皮鞋的生产。
  另两个邻居李腾云和谭炎灯,本来就生产手工鞋,现在更是集中精力生产手工牛皮鞋。
  大家一哄而上,销路倒不成问题,无非是大家所得的利润大小不同。
  问题是牛皮供应不上,牛就那么多,牛皮却没那么多,做牛皮鞋不可能直接使用成品牛皮,只能使用那些大厂剩下的边角料,也就是碎牛皮。
  碎牛皮也是供不应求,想当初,金云飞最早做牛皮鞋时,碎牛皮毎斤不过二三元,现在已涨到毎斤七八元,还不一定能买得到。
  那些神通广大的牛皮供应商,早把生意做到南美的阿根廷和巴西等养牛大国,现在市场上的牛皮和碎牛皮,来自国外的已超过五分之三。
  这还不够,需要技术来支持牛皮鞋的生产。
  设备供应商开发出了牛皮分切机,能把牛皮分切成两层或三层,这就大大提高了牛皮的供应量。
  但是,把一层牛皮切分为三层,这牛皮鞋的质量就大大下降,牛皮鞋的使用寿命,竟不如泡沫鞋的使用寿命长。
  云飞公司不存在这个问题,金云飞有福建朋友的帮忙,有固定的货源,他的牛皮原料基本上没有短缺过。
  与别的鞋企不同,金云飞也搞分切牛皮,他有两台进口的分切机,价值六十六万元,专门用于牛皮的分切。但金云飞坚持一条低线,只搞一分为二,决不把一层牛皮分切成三层使用。
  即使有福建那边的几个供应商支持,金云飞也深感牛皮原料的不足,仓库里存货足,金云飞就安心,仓库里的存货降到一百万元以下,金云飞就得想方设法出门或打电话找货。
  温林县的鞋市场设在衡丰镇,牛皮原料市场却在泽谷镇,就在泽谷镇的长途汽车站附近。
  金云飞偶尔也到牛皮原料市场转转,有好料或便宜料,他会当场出钱吃下。
  这天上午,于克非打电话告诉金云飞,牛皮原料市场来了个新供应商,昨天刚刚进驻,就连夜运来了五十多吨牛皮。
  据说今天还要运来几百吨的牛皮,于克非邀请金云飞去看看,质量符合价格可以的话,二人联手吃货。
  金云飞答应,但慢慢吞吞,不慌不忙,也不开自己的车,而是坐于克非的车去牛皮原料市场。
  到了牛皮原料市场,只见一家新设的店铺前,已经挤站着几十号人,都是来准备买牛皮的鞋企老板。
  店铺门前摆着不少牛皮样品,供客户看货验货。
  金云飞不凑这个热闹,他让于克非也不忙下车,而是把车停在几十米开外。
  制鞋业有句行话,其他面料论长短,唯有牛皮要吨买。
  吨买就是论重量买卖,后来,又发展成毎次成交量不低于一吨,现在,更发展为全卖全买。
  全卖全买,就是供应商提出要求,某批货一次性出售,客户要一次性全部买下,实力不够的客户,可以联手其他客户,客户数不限,但只能一人出价。
  现在还引入竞价制度,就像国有土地的拍卖,谁出价高,全部原料就归谁拿下。
  店铺门前人越来越多,于克非厂里存料不多,忍不住又要下车,想找人抱个团加个塞,准备买几十吨回去。
  金云飞又把于克非摁住,笑道:“老于,好饭不怕晚,你着什么急啊。”
  于克非苦笑道:“又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仓库里只够半个月的量。不像你,上星期一下子吃进了五百万元的货。”
  “你一个月内用量不足,我可以供应你,也不赚你一分钱。”
  “这可是你说的哦。”
  “正事大事,我从不开玩笑。”
  这下于克非放心了,金云飞日产两万三千双以上,他的手工牛皮鞋产量才日产三四千双,金云飞滴滴水就够他用的。
  二人正耐心看热闹时,邻居谭炎灯开着车来了。
  谭炎灯与于克非可没纠葛,认出于克非的车,便把自己的车开过来,看到金云飞在于克非的车上,谭炎灯更是兴高彩烈。
  “云飞,老于,我加个塞,你俩吃大头,我吃小头。”
  “没问题。”金云飞道:“小谭,你去看看,听说是个新户,问问是什么路数。”
  谭炎灯应声而去。
  过了十几分钟,谭炎灯回来了,手里还拿着几片牛皮,钻进于克非的车里。
第0225章
好戏上演
  对牛皮,三个人都是行家,看一眼,摸几下,就得出结论,这是进口牛皮,来自南美阿根廷。
  这是上等牛皮,皮质又厚又韧,分切机很容易分切成三层。
  谭炎灯道:“云飞,老于,这个老板是南方人,四十多岁,看着口气很大,说是总共有五百吨的货,价值七八百万呢。”
  于克非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生意,管他是谁,只是这七八百万,一般人可吃不下。”
  谭炎灯道:“现在有七拨人报名了。云飞,老于,要不咱们也报个名?”
  金云飞道:“不急,不急。小谭,底价多少?”
  “七元,每次加价五分。”谭炎灯道。
  “够高的。”于克非道。
  “小谭,是哪七拨人啊?”金云飞又问道。
  谭炎灯记性不错,报出了那七拨人的头头。
  “……最厉害的一拨,为首的是周国平那家伙,一共六家合伙,除了周国平的天州市台温鞋业有限公司,还有……”
  金云飞心道,来得正好,这六家企业,正是在那几封举报信的举报者名单上。
  于克非笑道:“云飞,周国平可是你的死对头啊。上次各部门上你公司的门,罚了你几十万,搞得你鸡犬不宁,鸡飞狗跳哟。”
  金云飞呵呵而笑,一点都不生气。
  谭炎灯道:“云飞,老于,人家可是志在必得呢。”
  “小谭你说,姓周的怎么个志在必得?”于克非问道。
  谭炎灯道:“他们六家企业联手,接了两单大活。一单来自东欧,通过新疆边贸市场出口,一百一十万双。一单来自东南亚,通过临时自贸权出口,七十万双。可他们没这么多的牛皮原料,他们要不抢下这些牛皮,神仙也帮不了他们。”
  于克非道:“小谭,你也是消息灵通人士啊。”
  这话有点讽刺,老于和小谭共同讨厌的李腾云,就是鞋业界的消息灵通人士。
  谭炎灯急忙解释道:“老于,我可没跟这个姓周的勾勾搭搭。这是我妈得来的消息,我妈现在很少管厂里的事,有大把时间串门,得点消息还是很容易的。”
  金云飞笑道:“咱不扯淡了。老于,小谭,今天的热闹,看来咱们是凑不成喽。”
  “云飞,你以前可没这么怂啊。”于克非道。
  “就是,拿点威风出来嘛。”谭炎灯也道。
  金云飞道:“人家志在必得,肯定把价格往上抬。人家有两单出口大活,鞋的单价肯定高于国内价,有底气抬价。就是抬到八元五以上,他们都不会皱眉头,你们谁敢跟他们争?”
  谭炎灯道:“云飞,我家存货不多了。”
  金云飞爽快道:“我卖你五万斤,七元一斤,你拿去应应急。”
  谭炎灯立即松了口气,“云飞,你早说么,你早说了,也省得我来瞎凑热闹。”
  于克非笑道:“小谭,你要不来,还怎么能看到眼前这场好戏呢。”
  这时,那边已开始“唱价”。
  只用了二十分钟,价格就从七元唱到七元七,噌噌的往上飞蹿。
  来自罗桥区那边的几个鞋厂,搭成一伙,正跟周国平那拨人死磕,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5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