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乡之小镇崛起(校对)第1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507

  金云飞问于克非:“老于,那都是你的老乡吧?”
  “都认识,有几个还是跟着我起家的。”
  “可否跟他住说说,让他们别争了。”
  “看架势,不好劝。”
  金云飞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老于,听我一回行吗?”
  于克非愣了一下,看看金云飞,点了点头,推门下车,“我去看看。”
  价格已被唱到八元一,还剩下两个竞争者,一是罗桥那帮人,二是周国平那帮人。
  谭炎灯叹道:“牛皮是好牛皮,可惜了。”
  金云飞笑道:“小谭,听我的没错。”
  两方还在较劲,八元五一斤,这已是一个个体户买不起的价格,因为他们的鞋价低,牛皮成本太高,已没多少利润空间。
  于克非是聪明人,金云飞今天有些反常,他的提醒一定有名堂。
  于是,当周平把价格从八元八跳到九元时,于克非及时出手,让他的几个老乡退出了竞争。
  周国平那拨人,以九元一斤的价格,拍下了五百吨进口牛皮。
  出口鞋对牛皮的要求较高,只能切成两层,就是通常说的头层皮和二层皮。
  金云飞算过,加上分切成本和其他加工费用,九元一斤的牛皮,实际成本高达毎斤十二元,一斤顶多能做三双,每双的牛皮成本就高达四元。
  这么高成本的鞋,在国内市场根本市没有竞争力,也就是出口鞋,价格相对较大,才能赚到一定的利润。
  一个月以后。
  也就是十一月中旬,秋鞋进入销售旺季,也是因为天气变冷,秋鞋需要增加保暖措施的时候。
  蒋宗耀介绍给金云飞的那份外贸大单,一百万双,金云飞已经基本完成。
  原来的产能,有百分之四十用来完成这份外贸大单,现在一下子多出百分之四十的产能,让金云飞不得不做出调整。
  这个时候解雇员工是不道德的,一千员工要赶走四百人,非出大事不可。因为这个时候让员工们去找工作,简直比登天还难。
  金云飞早有准备,及时推出以棉布为鞋面料的保暖鞋,专门针对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冬季市场。
  棉布保暖鞋保暖强度在摄氏零度上下,没法在北方的零下十几度几十度的环境下使用,做起来又难又慢,季节很短,利润不高,一般鞋企都不会生产。
  金云飞纯粹是为了员工,他的公司有六百多老员工,其余三百几十号人都是今年下半年的新员工,他不能轻易放弃。
  一双保暖鞋,顶多能赚一块五,也只有个体户愿意做,工业区内的几十家规模企业,只有云飞公司在生产,惹得其中的不少同行当成笑话流传。
  邻居于克非却很佩服金云飞,知道他是为了“养”员工,不像有的老板,订单完成后,一闲下来就会把多余的员工赶走。
  但马上发生的事情,让于克非重新认识金云飞,对这个比自己少二十多岁的晚辈,产生了敬畏的感觉。
  这就是牛皮,那个神秘的客商的五百吨进口牛皮。
  “出大事了,云飞,重大新闻,出大事了。”
第0226章
牛皮裂了
  是谭炎灯的声音,人还在云飞公司门口,声音却早飘进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开着空调,金云飞正和于克非一起喝茶。
  金云飞不喜附风弄雅,但朋友送给他一套茶具,老婆岳秀清又买来一张茶桌,金云飞索性摆在办公室里,一是装饰,二是为了喝茶方便。
  于克非笑道:“小谭性格还算内敛,难得这么高兴,说不定真有大事发生。”
  金云飞笑道:“能有什么大事。大冬天的,要是天上打雷,那不是大事,那叫新闻。如果太阳从西边上山,那才叫大事。”
  门口,谭炎灯问道:“云飞,你经常说什么太阳打西边上山,我就不明白了,你为什么老是跟太阳较劲呢?”
  金云飞道:“我这人自私自利呗。当初走后门,买了工业区的东南角,就是为了能有更多时间看到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嘛。”
  谭炎灯笑道:“好吧,我说大事,不信你们两个家伙不关心。”
  于克非道:“小谭,你别卖关子,要么直接说事,要么坐下来喝茶,别破坏我们的好心情。”
  “一个月前的那个神秘客商,他的五百吨牛皮,统统都是废料。周国平他们买去做了鞋后,那些牛皮纷纷紧缩和开裂,已经出口的和正在路上的,以及尚未出厂的鞋,统统都被废了。这是一星期前开始的,当时以为是其他原因,四天前,周国平他们才确认是牛皮的原因。他们一边报警,一边紧急公关,并采取相关补救措施。现在呢,周国平他们六家企业已经停产,有关部门已经上门工作。”
  金云飞和于克非二人面面相觑。
  于克非道:“云飞,这什么情况?惊天大案啊。”
  金云飞起身,走到文件柜边,打开来,拿出几片牛皮。
  这几片牛皮,正是上次三人去牛皮市场时,谭炎灯从那个神秘客商那里拿来的样品。
  金云飞再从大板台的抽屉里拿来放大镜,看了看,再递给于克非看。
  于克非看后,又给谭炎灯看。
  谭炎灯看后说道:“看不出有什么问题啊。”
  “你俩拉拉试试。”金云飞道。
  于克非和谭炎灯各自拿着一片牛皮,用力的拉了拉,牛皮完好无损。
  金云飞拿起一片牛皮,用力一拉,嘶的一声,牛皮裂开了。
  金云飞再拿过打火机,将牛皮放在火上烤,没过五秒钟,牛皮缩成了一团。
  “老于,小谭,他们被骗了。”
  比起金云飞,于克非和谭炎灯那点牛皮知识不值一提,因为金云飞有那个制鞋技术研究所支持,对牛皮的研究已堪称行家中的大行家。
  谭炎灯道:“云飞,快给讲讲呗。”
  于克非也道:“我也不懂其中的奥秘。”
  金云飞道:“连我也被迷惑了,当初咱们拿到牛皮样品,看到的是色泽光鲜,手感润滑,韧度也好。其实,这是用化学方法做了特殊处理的,常规情况下看不出问题,也不会有问题。”
  谭炎灯问道:“怎么理解啊?”
  金云飞道:“不对牛皮进行分切,牛皮就没有问题,可以正常使用。但一旦把牛皮分切成两层或三层,牛皮就要出问题,就像现在发生的情况。”
  于克非和谭炎灯一齐点头。
  谭炎灯道:“这下周国平他们惨了。据说,这五百吨牛皮已全部用掉,六家企业用这批牛皮做了三百万牛皮鞋,除了用于出口的一百八十万双,另外一百二十万双,已全部发到国内各市场的经销商那里。也就是说,内销的一百二十万双,大部分应该到了消费者脚上。总损失难以估量啊。”
  于克非道:“三百万牛皮鞋,不分男式女式童式,不计利税,单成本损失,就至少是三千万。出口的还要按合同赔偿,内销的要对消费者赔偿,这两块没有三千万过不了关。他们六家鞋企,平均毎家至少要损失一千万元。”
  谭炎灯道:“一千万,也就周国平能扛得住。至于其他五家,估计够呛,只有破产一条路。”
  于克非道:“周国平也够呛。这六家鞋企,说起他们的总资产,厂房、住房和积累还有个人信用,一千万不是问题,不会发生资不抵债的情况。但现在的形势,是逼着他们每个人拿出一千万现金用于赔偿。现在有几家企业能拿出一千万现金的?突然去掉一千万现金流,有几家企业能活下来的?”
  谭炎灯叹道:“这就是说,他们凶多吉少喽。”
  金云飞这时开口了。
  “不会这么惨吧,他们可以联手,找那个卖牛皮的索赔啊。”
  谭炎灯道:“人家早跑了,敢情那家伙就是个大骗子,神龙见首不见尾,无影无踪了。”
  金云飞不以为然道:“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跑了抓回来就是了。”
  于克非道:“云飞,你这个内行,怎么说起外行话了。咱们那个牛皮市场,管理人员都是业余水平,只知收钱不知管理。不信你去问问,那些个卖牛皮的,从哪里来都不用登记的。现在出事了,人家又有意为之,你又到哪里去找人呢。”
  谭炎灯道:“牛皮市场,只看牛皮不看人,只认钞票不认人。云飞,这是行规。”
  于克非问谭炎灯,“还有什么情况,快说来听听。”
  谭炎灯道:“我不是情报员,哪有那么多情况。怕那六家企业的员工闹事,现在管委会在封锁消息,周国平他们也想捂住盖子。是我妈,她在工业区活动中心听来的。”
  于克非起身道:“打听,咱们分头打听去。”
  说罢,于克非有点兴奋,拉着谭炎灯走了。
  金云飞是不会去打听的,这是别人的痛苦,不能拿来当自己的兴奋催化剂。
  再说了,周国平等六家企业,三番五次的举报过自己,这个时候,避嫌还来不及呢。
  其实也不用刻意的打听,自会有人主动上门,向金云飞“汇报”那边的惊天大事。
  这个人就是另一个邻居,星光鞋厂老板李腾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5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