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当家(校对)第13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8/1738

  掌声中,乔教授坐下。
  白手再次起身讲话。
  “诸位,乔教授讲了,你们也听了,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告诉你们,这只是一个开始。你们回去以后,一定要认真研读手上的资料。别怪我没有告诉你们,在今年下半年,我要对你们进行一次书面考试。”
  “考什么呢?考今天发给你们的资料,考建筑行业基本知识,考今年的各项建筑标准和和质量标准。到时候啊,我会请专家出题,让专家打分。考完以后怎么办?老规矩,考好了有奖,考砸了我要罚你。”
  老余笑着问,“老板,你打算怎么罚呢?”
  “呵呵……我罚他当乔教授,给咱们上课。”
  会议室里顿时爆笑连连。
  笑声延长了一二分钟。
  终于,白手挥了挥手。
  笑声终于停止。
  白手继续讲话,话题也转向大家感兴趣的方向。
  “借今天这个机会,我要向大家宣布一个重大决定,就是咱们腾飞地产开发总公司暂不上市。”
  会议室一片寂静。
  接着,是雷鸣般的掌声。
  白手笑着摇了摇头。
  掌声也很快停止。
  “你们也别高兴得太早,我说的是暂不上市。什么叫暂不上市?就是现在不上市,将来有可能要上市。这个将来是什么时候?我不知道,有可能是明年,有可能是五年后十年后,也有可能永远不会。”
  “什么情况下会上市呢?大家都知道,上市是为了融资。说白一点,就是为了圈钱。所以说,只要咱们腾飞公司经营良好,不缺资金,就没有必要上市。”
  “现在的私营企业,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传统型企业,就是老板和一帮雇员。一类是员工持股的非上市企业。还有一类就是上市企业。”
  “咱们腾飞公司处于什么位置呢?处于第一类企业与第二类企业之间。咱们正在搞员工持股,但只到部分基层管理人员。咱们今年下半年的任务,要把持股员工发展到全体基层管理人员和全体技术工人。”
  会议室又响起掌声。
  “但搞到这一步,还不算全员持股,因为还有占三分之二人数的民工,他们的利益也必须考虑。所以一方面,咱们实行员工持股制度,年终按股分红。另一方面,对一线民工实行奖金制度,年终集中发放。”
  “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我参考了国外私营企业的架构模式,结合咱们的实际,才制定了现在的员工持股模式。老顾,下面你来说明一下。”
  老顾公布了《腾飞公司股权分配及调整方案》。
  老顾介绍了以后,三位女秘书下发《方案》。
  老顾说道:“各位,老板的意思呢,是大家回去以后,就《方案》的具体内容,向下面征求意见。一个月以后,大家把下面的意见集中上来,再由老板正式定稿。今年年底,就将按这个《方案》正式执行。”
  白手点了点头,“就这么办。老顾,把这个方案交给《新申报》,我要向全社会公开。”
第1396章
推广自己的经验
  当时,白手的员工持股,的确是个新生事物,至少在民营企业几乎是史无前例的。
  《新申报》全文刊载,立即引起了轰动,一点也不亚于同时兴起的民企上市热。
  市里也很支持,有意识的推动民企改革。
  老板拿出自己股份,分给全体员工,老板和员工共进退,还能有这样玩的。
  最先受到影响的是白手的几个好朋友,李玉宝、曾玉山、董培元和谢洪水。
  董培元和谢洪水还在做房地产,尽管规模都不大,但连施工队都还在。
  李玉宝不做房地产,但他做苗圃,同时还保留着万宝建筑公司。
  曾玉山也早已不做房地产了,但他的施工队伍还在,他与蒋长风和汤云平合作,还有一个专门开发公墓的公司。
  四个人,李玉宝与董培元和谢洪水三个的公司总部,就设在腾飞大厦。
  曾玉山的公墓开发公司,实际名叫万寿永恒公司,因为是为阴间服务的,就被白手禁止把公司设在他的腾飞大厦里。
  所以,李董谢三人不让曾玉山一起去白手那里。
  曾玉山无奈。
  因为白手忌讳,说曾玉山是为阴间服务的。而他为阳间服务,道不同不相为谋。
  李董谢三人坐在白手的办公室里,高谈阔论,东拉西扯,先把曾玉山狠狠的嘲笑了一番。
  白手却认真的说道:“你们也别笑话老曾。狗日的,他搞的公墓生意,还自己销售,利润率能达到三倍甚至五倍,比咱们搞房地产还赚钱呢。”
  李玉宝点着头道:“老白说得对。他的行业,还几乎没有竞争呢。”
  董培元笑道:“这些我们都知道。但与老曾坐在一起,心里总是有点疙瘩。”
  谢洪水也笑道:“自从老曾搞了公墓生意,我看他这个人,都他娘的是阴森森的。”
  “呵呵……不说他了,说他总是晦气。我说三位,在我的办公室,不许说他的事。”
  大家同意,赶紧转移话题。
  董培元道:“老白,你搞你的员工持股,你搞就搞呗。可你还在报上宣传,你这不是让我们难堪么。”
  谢洪水道:“是啊,你这么一搞,搞得我们的队伍也不好带了。”
  李玉宝道:“我的公司也一样,人心思动,人心惶惶啊。”
  “你们三个啊,还是死脑筋,明摆着的问题,就是装作看不见。”
  “老白你说,我们就是来向你学习的。”李玉宝道。
  白手点了点头,“咱们都是生意人,就以算帐为主。老董,就以你的公司为例。你先说说,你公司的一线民工,每年的换人率是多少?”
  “换人率?”董培元没听明白。
  李玉宝解释,“就是你每年春节后重新开工,上一年的老民工回来多少?”
  董培元想了想,“至少三分之二。就是老民工回来三分之一,需要新招三分之二的民工,才能补齐用工缺口。”
  白手又问道:“技术工人的换人率是多少?基层和中层的换人率又是多少?”
  董培元又想了想,“技术工人是一年走一半。基层和中层好一些,每一百人,大概要流失二十个左右。”
  白手说道:“这三个数据,在我的的公司是这样的。一线民工换人率是百分之十五,技术工人换人率是百分之八,中层和基层的换人率是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老董,你我差距为什么这么大?”
  “你的薪水高呗。”董培元道。
  “不,主要还是我的员工持股制度,这个制度大大增强了我公司的凝聚力。”
  “可你的一线民工没有股份啊。”
  “我的一线民工,年终也发奖金,这个奖金,就相当于股份分红。老董,这与员工持股的作用是一样的。”
  董培元道:“老白,我听明白了。”
  “你还没有完全明白,我这里还有一笔帐。每一年的春节后复工,我的公司因为员工队伍稳定,顶多只需半个月就能恢复正常。而你的公司,我敢说没有两个月恢复不了正常,因为你的新员工太多了。”
  董培元苦笑道:“道理是懂了,但就是做起来难啊。”
  谢洪水道:“老白,你搞的员工持股制度,把百分之四十九的利润分给员工,这个力度太大了。”
  李玉宝道:“我也有同感。老白,这好比我挣了十块钱,却要把四块九分给员工,我也有点舍不得。”
  白手指着三人笑道:“傻,都傻,三个都傻。”
  “怎么个都傻?”李玉宝问道。
  “我再算一笔帐。一百个员工,一年赚一百万。分给员工四十九万后,我只剩五十一万,确实我也心疼。但我有办法弥补啊,我把员工人数扩大到两百人,一年就能赚两百万。这么一来,我就能赚两个五十一万,我的落差不就补回来了吗?”
  白手的这个说法,让三人大受启发。
  李玉宝道:“对啊。我的万宝公司现有员工两百人,我扩大到四百人,就能把分红给员工的钱赚回来了。”
  白手笑了笑,“不。老李,我敢肯定,你如果学我搞员工持股,你只需三百五十人,甚至只需三百人,就能把分红给员工的钱赚回来。”
  “这帐又是怎么算出来的?”李玉宝追问道。
  白手指指谢洪水,“老谢,你应该想明白了,你来说说。”
  谢洪水道:“老白的意思是,员工有了股份有了分红,就是自己给自己干活。也就是相当于人人都是老板,自己给自己干活,积极性高了,三百个人能干出四百人的工作效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8/17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