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笑傲开始的江湖路(校对)第1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453


此刻两边都用出了真功夫,两掌相接,一声轻响,双方各自一震,又不停歇,打出第二掌来。
初始几掌还在试探,尔后张可大知悉了对方功力之深厚,暗自心惊,想道:“这少年人是哪里来的,小小年纪就有这般的功夫。听闻那清微道人看着也才十八九岁,某非他门下都是一副少年人模样?”心里再也无有一丝的怠慢,凝神静气,小心应对。
他毕竟还是年长许多,二三十招之后,很快就窥出对手的一些破绽,暗道:“这少年内力不俗,招式精妙,可是对敌经验似乎不多,或可利用。”
于是他手里一转,使出一门威力绝伦的掌法来,唤做“天雷神掌”,乃是当年张继先习练雷法,借鉴神霄派创造出来的。
这掌法一经使出,只听得平地一声雷响,震得大殿上瓦片乱跳,簌簌落下尘来。忽而狂风大作,吹得旁人衣衫猎猎作响,那供桌上的蜡烛瞬间灭去,掉落下来。
守拙连忙抢步上前,接在手里,又见到那香头变得明亮,飞快的往下燃烧。于是人人都掩住耳朵,低头往外跑去。
大殿里面只剩下两人,张可大更能放开手脚,每一掌都疾若闪电,往杨过周身要害之处打去。
杨过初出江湖,听过的成名人物都不多,虽然外看一副大大咧咧的模样,实则对谁都谨慎非常。何况是面对眼前这等高手,更是稳妥。
他用来应敌的就是最为熟练威力最大的五岳神掌,也知自己与人打斗的经验实在有限,便将五门掌法拆开,一一使来,不求有功,只求自保。
饶是如此,面对敌人的抢攻,他还是疲于应付,手忙脚乱,若不是五绝神功里面的身法高明,都险些受伤。
但挺过了五十多招,等张可大打出第二轮天雷掌,杨过渐渐觉得轻松起来,这才有空思考,想道:“奇怪,我怎么觉着,这人除了那三板斧外,其余的功夫,似乎还不如母亲?空有偌大的名头,难不成是个招摇撞骗的货色?”
自打穆念慈获得五绝神功后,每日演练,从不间断。她本就受过沈元景亲自讲解,对这门功夫理解的十分透彻。
虽然她资质不如杨过,但胜在能够专一,心无旁骛,自知无论学识与见识,怎么也高不过沈元景,是以从不去想这拳头为何这样出、这脚为什么向前半步而不是一步诸如此类的问题。
这样一板一眼的完全照练,反倒是契合了神功的要旨,以内力驱动招数,用招数反哺内力,发挥出最大的效力,日积月累,武功比杨过高出一些,也不稀奇。
又等了大几十招,杨过完全适应过来,很快尝试变招,发挥出五岳神掌这门武功的威力来,有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南岳衡山之秀,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之峻,五方掌力轮换交杂,越打越起劲头。
转眼就三百多招了,张可大久攻不下,本就有些焦躁,此刻见对方非但抵挡住了,还能开始慢慢反击,顿时心里一凉,想道:“苦也,这下可就不好收场了!这小子的武功几乎不下于我,之前未有速胜,此刻再想赢,却是难了,一旦平手,依两边的年纪,我也是输了。”
想到这里,他心里发了狠,准备使出绝招,手上却不慢,仍旧一样攻去,暗里酝酿时机。
杨过越打越兴奋,却不忘观察对方,看到这人脸色忽而坚毅,忽而无奈,忽而焦躁,忽而凶狠,红白黑紫的流转,如同开了染色铺一般,又一转为平静,只是眼中一抹厉色闪过。
他心里一凛,冷静下来,下意识手里慢了许多,不去进攻,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护卫自身上面。
张可大立马察觉了对方的招数变化,才知道自己大意漏出行藏,不禁有些懊悔,心里一横,就要强攻。
他右手使掌,左手在虚空中连点,如同画符一般,嘴里还念念有词。这般神神叨叨的模样,让杨过更加谨慎,干脆不出手,只是仗着身法躲闪。
张可大瞪大双眼,声音也越来越响,只听得几句:“……正一盟威……有妖可除,有祟可遣……弟子今借祖师神威剪灭妖邪……”
他一抬头,似乎要迎接祖师降下玄妙,却蓦地一顿,嘴里念不下去,手上动作也停顿住了,僵在原地。
杨过小心戒备,退出好几步,才敢偏过头看去。一见之下,不由乐了,哈哈大笑道:“你在这真君殿内,大声祈神,是要请他老人家打自己的传人么?”
原来两人争斗之间,张可大正好转到了大殿正面,一抬头,可不就是高大的清微真君神像逼视下来,这咒语叫他如何念得下去?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被这一打岔,他顿时泄了气,清醒过来,苦笑一声,想道:“纵然是用绝招胜了这少年,又能如何?他这般年纪就将我逼到这般田地,那清微真君又该如何了得,一样的完不成这差遣?”
当下他叹息一声,恭敬的朝着面前的神像行了一礼,又对杨过说道:“小兄弟,你这身功夫真是了不起,是清微真君亲传?”
杨过摇摇头道:“十几年前,我母亲在华山给真君供奉过瓜果,真君嫌她脚慢,随意传授了她一些功夫,后来母亲又教给了我。”
张可大心里更加颓然,暗道:“随手传给仆役的功夫,都如此厉害,那他的真实本领,又要高到哪去?我原以为他一身独挡数万大军只是传言,如今看来,却有几分可能。”
殿外的人听得打斗之声消失,便小心翼翼的摸了进来。守拙见到杨过安然无恙,十分高兴,连声道:“真君慈悲!”
那文官望向张可大,见后者轻轻摇头,脸色一垮,欲要骂人,可思及对方所受恩宠,又咽了回去,恨恨的看了杨过和守拙一眼,大声道:“走!”
朝廷来人,都跟着他一起灰溜溜的走了。
第51章
一念杀心动
等朝廷的人离开之后,守拙领着杨过到了后院,就要拜谢,后者哪敢受此大礼,慌忙搀扶住,口称不敢,道:“你我都是真君门内之人,何必行此大礼,观主不要如此见外。”
守拙恍然,拍了拍额头,笑道:“是了,你看我都弄糊涂了,来来,且坐下喝杯茶。”
两人相对而坐,杨过先道:“母亲从小教我忠义二字,我对精忠报国的将士们从来都是十分崇敬,不意观主就是当年北伐的英雄,却是我有眼无珠,不识得真仙了。”
“唉!”守拙长叹一声,又苦笑道:“败军之将何足言勇,苟活一命罢了,算得什么英雄?三十多年前了,出发前志气满满,却是接连几场大败,累得韩相都身首异处,不提也罢。”
他泡好茶,分了杨过一杯,说道:“倒是小兄弟你,才是真正的深藏不露,功夫这般的高深,竟然能够打退当代龙虎天师,不愧是真君传人。”
杨过连连摆手,道:“哪里,真君神仙般的人物,岂是我们能企及的,不过是沾了母亲的一点光罢了。”
说到这里,他也不隐瞒,坦然道:“当年我尚在襁褓之中,重疾缠身,险些丧命,是母亲不顾艰险,上山求了真君救治,才得活命。而后真君怜悯,放我母亲在华山脚下,时常接济,乃有今日。此等大恩尚未报答,却反要靠着真君授予的武功,立足江湖,实在愧对他老人家。”
守拙心里暗道:“原来是真君甫一出世,便靠上去了的人物,难怪真君会念及一些香火情,愿意予他一些方便。”
他把杨过当做了自己人,说话就随意起来,叹道:“若人人都如你这般懂得感恩便好,不像那个皇帝,得了真君老大的便宜,却因着一点小事不如他意,就怀恨在心,一而再再而三的蓄意报复,还连累了荆襄百姓,如此度量又不顾大局,不似人主。”
他心中实在是有些忧虑,又到:“今日得你相助,打退了张可大一行,不过也算是撕破脸皮,还不知道他会耍什么手段。终究是落在红尘,便是神仙也难得清静,真君能够对外强硬,护住荆襄,却不见得能够防住内里,保下武当山。”
杨过虽然天资聪颖,武功高明,可阅历太少,亦是无法可想,只能陪着叹几口气,才提出告辞。
守拙见留饭不成,又准备一点银钱,交予了他,言说是沈元景吩咐的。杨过也不谦让,收了起来。
……
自打传了守拙紫霞神功,着他管理道观,替自己挡下山中来客之后,后山果然清静许多。
沈元景很是过了几天舒服日子,清修之余,看日出日落,偶得闲暇,也可调琴自娱。
直到这两日,守拙练完紫霞神功之后,还会立在大石之上,似乎是在等人,觉着奇怪,才现身出来。
对方连忙上前拜见,将赵昀又起事端,派了张可大前来闹事之事详细叙述一遍,又眼巴巴的望过来,想要求一个解决方法。
沈元景沉着脸色听完,多日来的好心情被破坏殆尽,冷笑一声道:“我忍耐再三,不去找你,反来寻我麻烦,真当我不敢弑君?”
守拙听了心底一颤,缩在原地,他知道眼前这人,是真做得出来。虽然自己早就退出军中,可打小读过圣贤书,忠君的念头,总还有些残余,牢骚归牢骚,若真要去造反,却也不敢。
他思忖再三,还是鼓起勇气道:“真君不可如此偏激。皇帝虽然有错,但毕竟是社稷之主。若在此时死去,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朝局,恐又是一番动荡,新皇帝或许还不如他,到时候苦的还是百姓。”
沈元景盯了他一眼,看得他脸色发白,才道:“若不是因着这个缘由,他早就没命了。”心里却另有想法:
“他现下死了,便宜的还不是蒙金二国,我才不做这千古罪人。可惜现下无有李自成那样的起义军首领,否这我定要想方设法,叫这山河变色,日月换天。”
山上风大,渐吹渐冷,守拙下意识运起紫霞神功,心里有些惶恐,想道:“唉,不该如此嘴笨,太过直接,恐怕气到真君了。”
他抬头看去,只见沈元景面无表情,回看过来道:“无须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况且他还能有什么招数?我连皇帝都不怕,那张可大如何敢来,不怕把命丢在这里?至于派遣大军攻山,那更是个笑话了。”
见守拙不解,他指着东面,说道:“襄阳地遏三国之要冲,便是赵昀冲昏了头脑,吕文德可是清醒得很,如何不知个中危局。前些日子,那蠢货受人挑拨,竟然不发一兵一卒相助,闹得均州、光化差点失陷,换你做此地守将,可会没有怨言?”
“可是他一介武夫,如何对抗朝廷?”守拙反驳道。沈元景哈哈一笑,道:“你还以为是从前,非东华门外唱名的就不是好男儿?如今国危急,武人才是国之长城,否则别说韩侂胄是韩琦隔了几代的后人,便是他儿子,也出不得头。”
见守拙若有所思,他道:“你且安心等着便是,那吕文德是聪明人,自然不会做糊涂事。”
打发老道士走了后,沈元景又在原地冷笑一声,道:“打伤了我的人,岂能让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他当即下得山去,一路往襄阳而去,等到天色擦黑,轻车熟路的去了郭靖府上,却未见到人,便又折道,往吕文德府上去。
此刻吕府客厅依旧灯火通明,显然是在宴请宾客,可里面并未有谈笑晏晏、杯盏交错的声音,只有一人大声说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连张可大那种方外之人都清楚,你吕大人贵为一方重臣,反而不如忠义,想必是圣贤书读少了吧?”
吕文德铿锵做答道:“放肆!前些日子蒙金同时来攻,若非我勉力支撑,你还能出得襄阳城去?便是陛下,也不曾疑我,轮得到你一个小小的舍人置喙。”
那位舍人也不怕他,冷笑一声,道:“清微那贼道不遵王化,陛下震怒,遣我来捉拿,去到武当山上,入眼尽是一帮反贼,你非但不肯出兵剿灭,还多加回护,如何敢说自己忠君?”
吕文德轻蔑说道:“守土才是我之职责,清微真君之事,与我何干?你要想拿此事去邀功,就凭自己本事去做,我可不陪你胡闹。来人,送客!”
这舍人被赶将出来,骂骂咧咧的赶到驿馆,沈元景跟在后面听了一路,才知道张可大见势头不对,早就先跑了。
他嗤笑一声,心道:“算你聪明。”看了看底下那人,也没兴趣杀他,只在其额头点了一下,飘然离去。
第52章
平地起波澜
杨过收下了守拙给的银钱,下山换成粮食,才沿着儿时记忆,暗地里寻到山里来。那路还是小时候,穆念慈带他来过,十分隐蔽。
沈元景此刻也在,见到杨过来,倒不意外。只是微微有些感叹,当年襁褓中的一个婴儿,也长到现在这般大了。只是看着他稚嫩的脸庞,身上却是套着一件老气的月白色长衫,有些别扭。
杨过见到他自然是十分激动,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磕了四个头,说道:“清微真君在上,杨过给您老人家请安了!”
沈元景伸手虚扶,道:“你起来吧,一晃眼都许多年岁,你也长大成人,有几分模样了。你母亲可好?”
杨过答道:“多谢真君记挂,我娘日日习练真君传下的武学,如今身体康健,从到临安起,便未生过病。”他站在一边,不动声色的打量沈元景,似乎和他小时候见着的,一点变化也无。实在难以想象,这样一个看着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人,竟然能够敌过千军万马。
沈元景伸手一指旁边的大石块,让他坐了,又问道:“临安繁华,又安全极了,你不在家里陪着母亲,又为何会到这里来?”
杨过说道:“自打离开武当山之后,我娘感念真君再造之恩,于家中设下神像,时时祭拜。可一去经年,真君消息全无,便十分记挂,总说要来拜见,可我正在读书紧要之时,又有些顽劣,请的先生管教不住,母亲担忧我不肯好好学,便一直留在家中监督,未能成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