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笑傲开始的江湖路(校对)第1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453


说罢,他朝着旁边示意,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连忙让开,露出好几个大木箱,顺手打开,全是黄金珠宝。
沈元景毫不在意,冷笑一声,说道:“余玠能帮我守住这川中,你有这个本事么?”
姚世安拍拍胸脯,大声道:“怎么不行?他不过仗着陛下的恩宠,节制全川,众位将士们辛苦打下的功劳,全被他一人占了。换我到这位置,如何不行?只要真君不杀我,我可保证,非但能守住川中,还能聚集精兵,打到大漠去。”
沈元景哈哈大笑道:“不自量力且无耻如你,可真是少见。你是把我当傻瓜来哄骗么?”
他冷哼一声,不等对方说话,就道:“算了,谅你也没有那个节操肯自杀,还是我来吧。”
姚世安大惊,一边大呼:“真君饶命……”一边拉过一旁的的妇人,挡在前面。
他后退半步,见着沈元景还站在原地,似乎投鼠忌器,这才松了口气,急忙抽出刀来,架在妇人脖子上,大声道:“你不要过来,快快放我走,否则我就杀了她。”
屋里众人都惊呆了,绝料不到他会有如此举动。旁边那年纪最大的男子大声道:“爹爹,你做什么?怎可如此对待娘亲?”
姚世安大吼道:“朱子说过,女子要三从四德,出嫁从夫,她替我去死,有何不可?”
他儿子双目圆睁,似乎不敢相信父亲会说出这般话来,嘴角哆嗦了半天,才道:“你放过娘亲,我来替你!”
姚世安还要说话,这时候,沈元景忽然转身,朝着外面走去。他顿时大喜,要笑出来,却感到喉咙凉飕飕的,抽不出气来。
接着他全身无力,手里的刀也拿不稳,掉落地上。他儿子见状,连忙抢上前去,一拉自己母亲,接着一脚将他踹开。
只听砰的一声,姚世安坐回了椅子上面,四肢张开,后仰着头,鲜血从喉咙里面,碌碌的往外流。
第69章
举步上峨眉
等余玠领兵赶来,沈元景已经离去,只留下满院的尸体,以及姚家上下几十口,等他处理。
借着沈元景的余威,他很快就扫平了全城,许多人一听是清微神仙派的兵来,都放弃了抵抗。
重新将云顶城纳入掌控之后,余玠豪情顿生,再也不用成天忧心蒙古大军来时,此地出了纰漏。
沈元景出城之后,往南边行去,很快到了此行目的地,峨眉山。他从未来过此山,对闻名遐迩的大佛雕像或是菩萨道场都不甚感兴趣,反而前世偶然听说蜀山便是峨眉山,才念念不忘,那时还想来此撞个仙缘。
川中百姓传言,此地确实住着一群仙女,唤做素女派,掌门是一位风姿绰约的道姑,人长得极其美艳,江湖人称莫愁仙子。
这位仙子出手极为狠辣,凡是调戏她门内弟子的,都被他挖掉舌头,丢进山里,做采石伐木的苦力。
只是因她武功高明,全川上下一个也没有敌得过的,加之她从不欺凌弱小,残害无辜,是以也没有多少人会说她是女魔头。
更为少数人津津乐道的,是素女门中还有一个白衣飘飘的姑射仙子,肌肤若冰雪,意气殊高洁,乃是清微真君的女儿,十分尊贵。
沈元景初听此传言,惊得下巴都差点掉了。不用说这女孩儿定然是小龙女了,可什么时候变成他的女儿了?
他此来一是为了找李莫愁,让她出面,帮着稳定川中江湖局势;另一个便是兴师问罪。
此山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故而得名。其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沈元景沿着山路,一直往上,此时冬雪几重,挂满枝头;远望山尖素白,蓝天泛起一道银边,太阳照射下来,亮堂堂的,金晃晃的,只觉天地一清,分外明净。
他还未走到山顶,便有一队女冠上前阻拦,道:“峨眉派重地,闲人止步。”
这一行四个坤道,看上去都不过十六七岁的模样,眉宇之间稚气未脱,见到他时,脸色微微泛红。
沈元景道:“李莫愁在不在山上?”那身量最高的似乎是领头的,顿时眉毛一竖,说道:“你是何人?敢直呼师父姓名。”
他也不恼怒,说道:“你去给她描述一番我的装扮模样,她自然知道是谁人找她。”
四人惊疑不定,仔细打量了他一番,只觉得除了面相实在好看,也瞧不出别的什么。
领头的那位见他仪表不凡,也不敢怠慢,想了想说道:“你且在此等着,我上山禀过长老,再做定夺。”
她展开轻功,往山上跑去,正是《九阴真经》里面的身法“蛇行狸翻”,沈元景嫌弃有些狼狈,改成了“蛇行猫跃”。
这姑娘正豆蔻年华,一身宽大的青色道袍,也遮掩不住行走之间的娉娉袅袅,十分好看,难怪被人称作仙女。
此刻李莫愁并不在山上,她去禀报给了门内长老。长老只回了两个字:“不见!”
她正要折返回去见沈元景,行到大殿之外,下意识的往大殿看了一眼,躬身行礼,起身正要离开之时,见到上面供奉的清微真君神像,一下子愣住。
她越看越觉得这神像的姿态很是熟悉,仔细回想,才恍然发觉原来山下那来人的仪态,竟然和供奉在上的清微真君很是相似,不禁悚然一惊。
思量片刻,自觉不能轻忽,欲要调转回去禀告长老,又想起长老是山上唯一不拜真君之人,于是换了方向,往另一边的副掌门那里去了。
小龙女听到关于清微真君的消息,自然是十分好奇的,便让她去领了沈元景来。
峨眉派用的玉峰蜂蜜兑着花茶、露水招待,沈元景尝试了一口,清香雅致,甘甜可口,确实是上等的美味。
他在会客厅里见到了小龙女,面容上和射雕世界里面的并无太大区别,可神情全然不一样。
那时候小龙女被他从小宠爱到大,活泼开朗,脸上总是挂着笑,说起话来神采飞扬;而现在这位,可要清冷许多,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让他许多感慨都说不出口。
小龙女也在仔细观察,见他这般气质与模样,实在不是普通人能有的,便开口问道:“你便是清微真君吧,我传说中的那个父亲?“
沈元景哪能料到她如此直白,咳嗽一声,道:“我便是清微,只是这父亲一说不知从何说起?你去找了李莫愁来,让她解释。”
小龙女摇摇头道:“师姐早就下山了。那时候她听说龙虎山张家去武当山上捣乱,似乎很是生气,便出去了,说是要替你打回颜面。”
沈元景愣了一下,摇头笑道:“却是叫她费心了,不过一件小事而已,她倒是有闲工夫奔波。”顿了一下,又道:“如今这山里是谁人做主?”
小龙女说道:“说来是我做主,可平时有事,都是师父拿捏。大事上面,还是得师姐回来,才能做决定。”
她说的师父,自然是古墓派的前掌门了。李莫愁学成神功,便回去夺了她的位,又不杀她,留在门中做长老,后面又裹挟来此。
这位门主本也和古墓祖师是一样的刚烈性子,欲要自戕,只是怕她去后,小龙女受到欺负;又兼之李莫愁拿林朝英的石棺与遗物做威胁,只得从了。如今她一人躲在峨眉山上供奉林朝英的偏殿里面,经年不出门,江湖无人知晓。
沈元景点点头,说道:“好。那等李莫愁回来,让她来青城山见我。”说罢,转身就走,不愿多待。
小龙女坐在原地,抚着脸颊,轻声说道:“确实很像。”
……
沈元景下得山来,路过一狭窄处,正好撞见一对瘸腿的中年夫妇,挑着一担米面,缓缓往山上走。见到他时,还愣了一下。
汉子慌忙停下,让到一旁,说道:“请贵人先走。”
沈元景见他们虽然粗布麻衣,可面上不见风霜,手里也干净,不像是常年劳作之人,心里一动,问了声:“你姓陆?”
那汉子愕然,问道:“贵人认得小人?”却见着对方并不答话,径直而去。
青城山此时依然是林木青翠,他登高望远,只见诸峰环峙,状若城廓,身处其间,宛若静室,不愧有“天下幽”之誉。
当年张道陵在此创立天师道,使之成为历代道士的隐居避世之所,道观颇多。可惜这些年来,战乱不断,除了几个老得走不动的和不怕死的道士,其余的都逃走了。
沈元景随意选了一座地方偏僻清静、荒废在此的道观,安心居住下来。
第70章
天仙下凡尘
四月的锦官城花团锦簇,牡丹花、芍药花、杜鹃花、月季花、兰花等等竞相绽放,令人目不暇接。
远远望见高大的城门口,来来往往的人,十分热闹。守城的士兵斜靠在城门上,懒洋洋的打量着人流,偶尔打着哈欠,才想起职责,随便找个挑着担子的小商贩,草草检查一下了事。
黄蓉两手各拉着一个四岁多的小孩,走在前头,郭靖牵着两匹马跟在后面,慢慢的走进城里。
她左手是个小男孩,模样有些憨厚,紧紧拽住她的手,老老实实的一步一步往前,只是偶尔回头看看郭靖。
右手那个小丫头梳着一对羊角冲天辫,一刻也不肯停歇,不是紧盯着小糖人不肯走,就是强拉着母亲要去买好看的竹蜻蜓。
黄蓉被她折腾烦了,没好气的道:“襄儿,你能不能学学你弟弟,听话一些。再闹的话,我可把你丢在这了。”
小女孩郭襄“哦”了一声,果然安静许多,只是一对大眼睛,还在滴溜溜的乱转。
郭靖边走边感慨道:“这里好生繁华,都快赶上临安了。”街上行人如织,摩肩擦踵。
左右两边的店铺全都开着,不时有人进出;街头巷尾总有小摊支起,不是卖着馄饨、糕点这些吃的,就是如陀螺、拨浪鼓之类的玩具。
背着糖葫芦、挑着瓜果担子的小贩沿街吆喝,郭襄趁着母亲不备,一把拉住小贩的担子,从里面抓出一个李子,就是一口咬下。
黄蓉气极,松开右手,抬起就要打下。却见着小姑娘紧闭眼睛,脸上缩成一团,嘴里不住的叫着:“酸,酸,好酸啊。”却又不肯吐出,不禁又好气又好笑。
郭靖连忙抢步上前,从怀里掏出十几个铜钱,递给了小贩。那人拿在手上,仔细看过,才笑着说道:“小姑娘,这李子可酸了,都是秀才老爷们读书乏了,咬一点提提神。你这样一口囫囵下去,怕是牙齿都要酸掉了吧。”
说罢,他拿出一个桃子,用布使劲擦掉了外面的毛,递了过去,道:“来来,吃个桃子,这个可脆可甜了。”
郭靖连忙阻止道:“这位大哥,使不得,小女随便拿了你的东西,本就不对,又怎好意思再收其他。”
小贩笑道:“贵人你给的钱又多成色又好,怎可能只买一个李子?我还要再给你装些,不能叫你吃亏。”
他真个就拿起秤,将李子、桃子、香瓜都称了一些,拿个粗纸包了,递给郭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