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未央(校对)第1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7/394


第229章
青云之志
  家宴结束后,隆虑公主和往常一样前往椒房殿看望阿娇。
  甫一见面,隆虑公主关切地问道:“皇上说你身体不舒服,好些了吗?”
  阿娇一脸茫然:“我最近很好呀,没有不舒服。再说了,皇上都好久没来过椒房殿,我身体好不好,他哪里知道?”
  隆虑公主诧异道:“今日长秋殿家宴,难道皇上没叫你?”
  阿娇叹息道:“没有,他看都懒得看我一眼。”
  隆虑公主愤愤道:“皇上太过分了,居然只带卫子夫,不带你。”
  “算了,不说了。你们今日团聚开心吗?”
  “不瞒你说,如果不是母后非要我去,我才懒得去呢。不知道皇上怎么想的,非要把这个姐姐找回来。如今倒好,我们莫名其妙多了个大姐,话又说不到一块儿去,甭提多尴尬。”
  “我有点奇怪,皇上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呢?”
  “还不是韩嫣那个多嘴多舌的。看到他,我就来气。”
  “韩嫣?为了讨好皇上和太后,他可真是不遗余力。”阿娇一脸鄙夷。
  金俗被封为修成君后,一家人全都搬到了长安,连带万家的亲戚也狠狠的沾了一回光。韩嫣自恃有功,和他们家来往密切。
  金俗和万盛本是普通农民,骤然间富比王侯,颇有点不习惯。
  最得意的当属儿子万仲,从田间地头的小顽童,摇身一变为长安的小霸王,一般人都不敢招惹他。
  八月底,卫子夫应约和卫青一起去拜访平阳公主。自从入宫后,这还是姐弟俩第一次回到平阳侯府。为表感谢,他们准备了丰厚的礼物。
  离开侯府时,姐弟俩尚是奴婢之身。如今,一个是皇上的宠妃,一个是朝中的新贵。
  那些曾经和他们交好的人艳羡不已,卫子夫和卫青也不摆架子,只要是认识的,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份礼物,价值超过千钱。
  更有一些侯府的老人,对他们姐弟俩投来赞许的目光,小声议论道:“从小啊,就觉得他们不一般,以后还有大富贵呢。”
  平阳公主热情的接待了姐弟俩,摆下了丰盛的宴席。酒至半酣时,平阳公主忽然道:“卫青,本宫记得你今年十七了吧。”
  卫青躬身道:“回公主,臣刚满十七。”
  “年纪轻轻,就成为皇上信任的股肱之臣,本宫真为你感到高兴。不知你母亲有为你定下亲事吗?”
  卫青愣了一下,答道:“回公主,暂时还没有。功业未成,不敢言及私事。”
  平阳公主赞许道:“卫青真乃人杰也,本宫欣赏之至,不知你所谓的功业是指什么呢?”
  卫青沉吟道:“臣身为军人,当立功边关报答陛下。如不能因功封侯,臣绝不娶妻。”
  此言一出,卫子夫和平阳公主都大为震动,心情却各不相同。
  汉朝时期,封侯绝非寻常之事,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继承,即父辈是列侯,且自己是嫡长子;
  二是恩荫,比如皇后或太后的兄弟;三是立功,为国立下战功。
  前两者不是自己能掌控的,后者是最难的,也是最为人佩服的。
  卫青言明非因功封侯不娶妻,实际上给自己设置了一个极高的门槛,很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做到。
  但在平阳公主耳中听来,却是另一番意思,汉朝立国以来,公主只嫁给列侯。卫青如此立誓,是不是想娶自己呢?
  然而,短暂的兴奋之后,平阳公主又迅速冷静了下来。自己已嫁作人妇,如何能再嫁给卫青?
  即使病恹恹的曹寿去世了,卫青会娶一个比自己大九岁的公主吗?
  想到这里,平阳公主有些黯然神伤,淡淡道:“本宫相信,一定能看到那一天的。”
  回宫路上,卫子夫忍不住问道:“卫青,你刚才所言是真的吗?”
  卫青沉吟半晌:“其实,我还没有认真想过娶妻之事。刚才虽是一时之言,却也是我心中所愿。”
  “我知道你志向远大,也想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但有些事还是要顺其自然,强求不来的。”卫子夫意味深长道。
  “姐姐误会我的意思了。男子汉大丈夫应以功名为先,皇上如此看重我,如不能立功边疆,完成陛下的心愿,我此生有愧。”
  回到未央宫,刚进入承明殿,汉武帝一脸高兴的道:“卫青,你总算回来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旁边站着韩嫣和严助。
  “陛下,臣洗耳恭听。”
  “长沙国来报,南越王赵佗死了。这个老东西活了一百多年,和我汉朝也对抗了七十年。如今,终于死了。”汉武帝边说,边递过一卷竹简。
  卫青看完之后,沉声道:“这赵佗确实是个人物,在南越经营七十余年,势力不可小觑。”
  汉武帝忽然道:“你们说,赵佗这个人怎么样?韩嫣,你先来说。”
  韩嫣不假思索道:“赵佗就是一个反复小人,表面上臣服我汉朝,暗地里却自称皇帝,无信无义,空活了一百多岁。”
  汉武帝哈哈大笑。严助却不以为然:“臣以为,赵佗这个人颇不简单,七十余年来,南越国屹立不倒,将那些越人、蛮人都管得服服帖帖的,还是有点手段的。”
  卫青笑而不语,没有说话。汉武帝好奇道:“卫青,你怎么不说话?”
  卫青躬身道:“臣之所言与他们二位大为不同,恐有些狂妄,请陛下恕罪。”
  “但说无妨。”汉武帝鼓励道。
  “臣以为,赵佗的南越国和我汉朝几乎同时建立,他用了七十年的时间,却没能统一越人,也没能开疆拓土,反在我汉朝的国威下苟延残喘,岂非虚度了七十载年华?”
  还没等汉武帝说话,韩嫣率先反驳道:“卫青,你也太狂妄了。”
  汉武帝阻止道:“韩嫣,你的格局还是差了一大截啊。卫青所言,正是朕心中所想。如果能给朕七十年时间,何止统一越人!
  朕要真正统一天下,让那些藩属国都成为汉朝的郡县,朕还要彻底赶走匈奴人,让他们知道,大汉不可欺!”
  韩嫣哑口无言,和卫青、严助等人躬身道:“陛下宏图壮志,臣等不及也。”
  汉武帝站起身,慷慨激昂道:“高皇帝打下这片江山,绝不是让我们坐享其成的。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光照史册、泽被万民,纵活千年亦是虚度。”
  看着汉武帝激情满怀的样子,卫青仿佛看到了一道光,也看到了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
  如果说汉武帝是一位英武的骑士,他愿意化身那支最锋利的箭。
第230章
直言敢谏
  秋季以来,汉武帝再次进入田猎模式。除了每五日大朝之外,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上林苑,纵横驰骋,射鹿猎猪,玩得不亦乐乎。
  九月初六,汉武帝兴之所至,将卫青的期门军全部调到上林苑,搞了一场规模盛大的演练,美其名曰沙场阅兵。
  在卫青的指挥下,三千禁军分成六个方阵,模拟各种不同的阵型。这些年来,卫青潜心钻研兵书,练兵之法越来越规范。
  看着铠甲鲜明、队形严整的士兵,汉武帝豪情满怀,对卫青道:“依你看来,我汉军和匈奴人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卫青沉吟半晌:“匈奴人作战虽勇猛,战法却单一,也缺少严明的纪律,作战以抢掠为主。匈奴人一旦看到财物,就会搬上马背,机动性变差,战斗力也随之下降。
  而汉军则不同,战斗部队和给养部队是分开的,机动性始终如一。
  只要咱们扛住了匈奴人的进攻,持续发起反击,深入沙漠,他们没有防御工事,很容易一泻千里。”
  汉武帝大奇:“你从未去过匈奴,怎么对匈奴人这么了解?”
  卫青微微一笑:“这都是李将军三十余年的经验。”
  “哦,原来如此。那么,你以为,应该如何与匈奴人作战呢?”
  “匈奴人作战,一向是出其不意,以快取胜。其实,我们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匈奴人从未想过我们会主动出击,如果我们能够深入匈奴腹地,他们无险可守,击败他们并非难事。”
  “好,如此战法才是朕的风格!”汉武帝赞许道。
  正在这时,王成紧急来报:“启禀陛下,中大夫汲黯有要事求见。”
  汉武帝愣了一下:“这个倔老头子,又在搞什么幺蛾子?让他过来吧。”
  汲黯曾是汉武帝的老师,为人刚直不屈,百折不挠,汉武帝对他头疼不已。
  前不久,汉武帝将其任命为荥阳令,他竟然称病不往,汉武帝无可奈何,又将其任命为中大夫。
  不一会儿,汲黯来到汉武帝面前,跪拜行礼后,昂然道:“社稷已到了危如累卵之时,臣不得不言。”
  汉武帝一脸不悦:“汲黯,又要开始教训朕了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7/3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