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未央(校对)第2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8/394

  这些年来,军臣单于年岁较大,身体大不如从前,很少亲临前线。
  伊稚斜的实力趁机一步步壮大,又刚刚斩获辽西太守,威望日高,很多人暗地里倾心于他。
  于是,有一大半的部落首领支持伊稚斜的看法。军臣单于不想违逆大多数,遂同意了伊稚斜的计划,不从雁门发起反击,而是继续进攻上谷和渔阳。
  九月初,卫青返回了长安,汉武帝又拉着他到承明殿讨论接下来的战略。
  “这一次,匈奴人吃了大亏,他们下一步将采取什么行动呢?”汉武帝看着地图,眉头紧锁道。
  “臣以为,他们肯定会从雁门发起攻击,还以颜色。”卫青笃定道。
  “嗯,朕也是这么想的。他们一贯强势,肯定咽不下这口气。”汉武帝点头道。
  “那咱们是不是要采取什么举动呢?”
  “这样吧,让李息驻扎到雁门,他跟随程不识多年,应该能抵挡住匈奴人一阵子。只要匈奴敢于来犯,咱们也不怕他。”
  “韩安国呢?是不是撤到上谷更稳妥一点?”
  “不,他必须稳住右北平。只有稳住右北平,才能稳住辽西和辽东,还有苍海郡。苍海郡刚刚归顺,必须给他们安全感。”
  “是,陛下,臣欠考虑了。”
  汉武帝叹息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啊。为了一个苍海郡,朕不得不在右北平驻扎重兵,这步棋不能有失。”
第312章
李广出山
  一连一个多月,汉武帝都在忧心忡忡,万一匈奴人不从雁门出击,选择上谷和渔阳怎么办?
  韩安国能保住东北通道吗?难道一直固守在右北平,彻底成为孤军?
  为了安置苍海郡,物资需要源源不断的从上谷和渔阳经过,一旦匈奴人获悉,不断打劫怎么办?不仅损失物资,还可能让苍海郡人心不稳。
  想到这里,汉武帝不禁有些后悔接纳和优待东夷,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了一个苍海郡,如此苦心孤诣值得吗?
  十月初一,汉武帝忽然发出一道诏令,赐给淮南王刘安几杖,命他以后不必来朝。
  这是一种礼遇,是对德高望重诸侯王的尊敬。但在如此敏感的时刻,是不是有着不同寻常的含义呢?
  手捧诏书,看着汉武帝钦赐的几案与手杖,刘安拈须而笑:“皇上啊,是准备做大事了。”
  淮南王太子刘迁有些不解的问道:“父王,皇上要做什么大事?”
  “其实,这件事已经是天下尽人皆知了。近两年来,皇上连续两次主动出击匈奴,摆明了要和匈奴人开战。
  但匈奴人是那么好惹的?逼急了,他们肯定疯狂的报复,汉匈之间的大决战也就不可避免了。”
  “那这件事和赐您几杖是什么关系呢?”刘迁追问道。
  “我问你,前方打仗最忌讳什么?”刘安神秘道。
  刘迁沉思了一会儿,大喜道:“最忌讳后院起火,皇上这是忌惮您啊。”
  刘安呵呵一笑:“皇上虽然年轻,但志气不小,气魄更是惊人。这几年,他干了多少大事?和匈奴开战,开发西南夷,又接纳了苍海郡,哪一件不是大事?
  哪一件不是要花钱的?本王就不信他能一下子都给办了!
  这人啊,胃口太大,是要噎死的。既然上天给了这个机会,本王不做点什么都对不起上天。”说到最后,刘安双眼放光。
  刘迁高兴道:“父王言之有理,北方的匈奴已被激怒,开发西南夷骑虎难下,如今又要揽上苍海郡这个烂摊子,如果诸侯王再给他来一下子,皇上肯定崩溃。”
  “所以啊,从现在起,你要加紧谋划,一旦和匈奴大战,咱们的机会就来了。”
  “是,父王,儿臣早就等着这一天了。”刘迁兴奋道。
  “这一天不会远了。”刘安笑道,又想起了什么,对刘迁道:“去把你姐姐叫来,是时候让她回到长安了。”
  “是,父王。”刘迁转身离去。
  不一会儿,刘陵来到面前。刘安微笑道:“陵儿,和严助分别有些年头了吧?想他吗?”
  转眼间,刘陵回到寿春已经两年。如果说完全不想,那是假的。
  但刘安忽然这么问,让她似乎想到了什么,神色黯然道:“父王想让女儿回到长安吗?”
  “陵儿果然聪明。天下即将有变,有些事还需要你去完成。过几天回长安看看严助吧,他一定很想你。”刘安欣慰的笑了。
  “是,父王。陵儿去往长安,还请父王照顾好仲儿。”刘陵自知无法拒绝。
  “这一点,完全无需担心。”刘安笑得很慈祥。
  十月十二,刘陵从寿春出发,前往长安。暌违两年,她对严助的感情早已淡了许多,如果不是有个孩子,她甚至都不想再和他发生关系。
  十天之后,刘陵抵达长安,居住于曾经的府邸。对于她的回归,最高兴的自然是严助,一连多日住在府邸,问东问西,问得最多的自然是孩子。
  相比两年前,严助似乎老了一些,也没了往日的神采奕奕。
  看着他的样子,刘陵不禁心生怜悯,这是一个本来前途远大的人,却被她拉下水,仕途彻底无望。
  怀着这样一份愧疚心理,刘陵相比以往显得温柔了一些。不管如何,这个男人爱过自己,也愿意为她付出,有什么理由不对他好一点呢?
  十月底,伊稚斜按照预定计划出兵,突袭上谷和渔阳,抢走了朝廷发给苍海郡的安置物资。韩安国再次毫无作为,恐惧之下,抑郁而亡。
  得知战报和韩安国的死讯,汉武帝脸色铁青,很想大骂他一顿,终究骂不出口。毕竟,他人都死了,还能把他怎么样?
  宣室之内,汉武帝反复踱步,最终蹦出几个字:“右北平绝不能失!”
  卫青不知该如何接话,沉默不语。汉武帝抬起头,面露思索之色:“如今,该派谁去右北平呢?”
  卫青沉吟道:“臣以为,李广是最合适的人选。”
  “李广?他都快六十了吧,比韩安国小不了多少。况且,他上次全军覆没被俘,还有心气儿和匈奴人抗衡吗?”汉武帝的担忧不无道理。
  “回陛下,臣前几天拜访过李将军,他的精气神丝毫没有受到影响,还想再战匈奴,一雪前耻。”
  汉武帝沉吟良久,叹息道:“就让他去试试啊,实在找不到更好的人选了。”
  十一月初八,汉武帝在宣室召见了李广。看到李广的第一眼,汉武帝就忍不住暗自点头。虽已头发花白,李广却依然目光炯炯,气宇轩昂。
  “李广,朕想任你为右北平太守,你还敢与匈奴人一战吗?”
  “回陛下,臣与匈奴人打仗已有三十多年,从没害怕过。只要我李广在一日,绝不让匈奴人踏入右北平、上谷和渔阳半步。”李广坚定道。
  “好。从即日起,上谷和渔阳,以及辽西和辽东的兵力由你统一调度,整个东线全交给你了。”自信是会被感染的,汉武帝很高兴见到这样一个李广。
  “谢陛下信任。”李广躬身道。
  “你到了右北平之后,有何良策可御匈奴呢?”
  “臣以为,躲在城中抗击匈奴是毫无作为的,因为匈奴人根本不在乎城池,在乎的是人口和财帛。
  要想守住右北平五郡,必须将战线前移,主动寻找匈奴人,随时予以打击,让他们心生忌惮,不敢随意入侵。”李广胸有成竹道,这是他一贯的战法,匈奴人最为头疼。
  汉武帝大喜:“如此战术,才是对付匈奴人的正道。李广,朕决定将李息的一万骑兵交给你,有你在,他暂时可以回来了。”
  “是,陛下。”李广高兴道。
  第二天,李广离开了长安,先去代郡将李息的一万骑兵带走,然后又去接收了韩安国的部队,总兵力达到三万余人。
  抵达右北平后,李广一改韩安国的固守策略,将骑兵全部拉出城外,游弋在边境地区,只要发现匈奴人就予以痛击。万一遇到打不过的,及时撤退,然后游击骚扰。
第313章
推恩诏令
  李息从代郡回来后,汉武帝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让他去霸上、棘门、细柳的军营轮训士卒,为下一次的行动做准备。
  仅仅几天之后,汉武帝又做了一个重大决定,重建了秦朝时期的蓝田大营,将关中附近的所有军队全部集中于此,上林苑的禁军也转移到此地,由卫青统一调度,李息作为卫青的司马,平日里主要负责训练。
  这些大手笔一经宣布,立即在朝堂上引起轰动,一些朝臣纷纷上书,劝谏汉武帝万不可和匈奴大动刀兵,尤其是汲黯,力斥汉武帝是穷兵黩武。
  刚开始,汉武帝很愤怒,在大朝上发了几次火。后来,他逐渐习以为常。
  十二月初八,汉武帝和往常一样,在承明殿查看群臣的上书和奏章,接连都是劝谏他停止整军备战讨伐匈奴的计划。汉武帝冷笑了一声,全都扔到一边。
  忽然,他看到了一道很特别的上书,居然是关于如何制约诸侯王的,而且提出了一个新办法,名为推恩令。汉武帝越看越觉得这道上书不简单,一看落款是主父偃。
  汉武帝哑然失笑:“不愧是跟诸侯王有仇的,想出这么毒辣的办法。”
  想了想,他对朱买臣道:“让主父偃过来下。”
  这一天,主父偃刚好在外面值守,转眼就来到了汉武帝面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8/3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