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未央(校对)第3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9/394

  颜异反驳道:“朝廷存在的意义在于维护天下的公平正义,岂能与民争利?敢问张大人,如果不这么做,如何能杜绝盗铸者呢?”
  张汤不搭理他,径直对汉武帝道:“臣以为,百姓之所以盗铸,是因为犯法成本太低,臣建议重申盗铸者死罪令,重典治乱,一经发现盗铸处以死罪。”
  汉武帝不置可否,问庄青翟道:“丞相,你觉得如何呢?”
  “回陛下,臣不懂经济,不敢置喙,但张大人所说的以杀止盗似乎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庄青翟对张汤的看法并不认可,提出了委婉的质疑。
  张汤不忿,怼道:“敢问丞相大人,不严惩盗铸者,如何禁绝盗铸?还请丞相大人提出行之有效的办法,不要坐而论道。”
  张汤公然讽刺庄青翟坐而论道,庄青翟脸色一红,对汉武帝道:“臣愚笨,想不出应对之策,还请陛下责罚。”
  汉武帝不满的瞪了庄青翟一眼,然后道:“颜异提出的办法一时半会儿还无法执行,先等等。朕以为,当务之急是打击盗铸者的嚣张气焰,就按张汤的去办吧。”
  颜异不满,还欲争辩,汉武帝看了他一眼,严厉道:“此事就这么定了,朝廷暂时没有能力铸出那么多的钱币,还是交给郡国吧。”
  至此,重申盗铸者死罪令成为定论。一时间,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打击盗铸的行动,短短一个月处决了数万人,盗铸的钱币全被没收,朝廷赚了个盆满钵满。
  然而,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盗铸的现象依然屡禁不绝,以至于官府人满为患。
  到最后,盗铸者死罪令成了官员的寻租手段,处决的都是小恶,真正的大恶却逍遥法外。
  四月二十八,汉武帝在太庙册封皇二子刘闳为齐王,皇三子刘旦为燕王,皇四子刘胥为广陵王。几天之后,又陆续给六位公主赐了汤沐邑。
  其中,刘心月的汤沐邑为盐邑,刘念月为诸邑,刘望月为石邑,刘思月为鄂邑,刘明月为夷安,刘满月为阳石。
  按照规定,皇子一旦被封为诸侯王,必须前往封地居住。尽管刘闳、刘旦和刘胥等人年纪尚幼,但还是离开了长安,各自就国。
  刘闳的生母王婉姝早已病逝,年仅六岁的刘闳名为诸侯王,就国后如同孤儿一般。
  临别之时,汉武帝虽有不舍,却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远离自己的视线。
  没过多久,汉武帝将卜式任为齐王太傅,随即转任为齐国相。
  卜式到任后,照顾刘闳比照顾自己的儿子还用心,让汉武帝多了一份安心。
  五月初六,颜异在衙署内主持召开会议,讨论当前的主要工作。
  正事谈完后,属官们不由自主的聊到了当前的时政,太仓令万辉痛斥盗铸者死罪令是恶法。
  此语一出,大农丞东郭咸阳大惊,阻止道:“太仓令请慎言,这件事是皇上钦定的,咱们身为臣子的,岂能在私下里议论?”
  万辉不服气,对颜异道:“颜大人,当初御前讨论时,您为何不反对呢?”
  颜异不置可否,撇了下嘴。太仓丞鲁谒居读出了颜异的心理活动,散会后立即找到张汤,说颜异对朝廷诏令心怀不满。
  张汤大喜,对鲁谒居道:“你能有如此觉悟,还请以后多加注意大农令的言行,若有所得,本官不会亏待你的。”
  鲁谒居心领神会,连忙道:“多谢张大人栽培。”
  从此以后,鲁谒居成了张汤在颜异麾下的一个内应。他为何要背叛颜异呢?还得从一桩陈年旧案说起。
  早在郑当时还是大农令时,鲁谒居就官至大农丞,甚至有望出任大农令,但他是个贪财之徒,凭借职务之便捞了不少油水。
  颜异为人正直廉洁,接任大农令后,严肃处理了他,不仅将其贬为太仓丞,还将他之前贪污的全都追了回来,鲁谒居对他怀恨在心。
  颜异既对盗铸者死罪令心存不满,又不忍心那些无钱买通官府的小盗铸者无辜惨死,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有意挽救。
  五月十二,右内史王晁送来了一批钱,请颜异确认是否为盗铸。
  颜异随便看了下,已断定是盗铸无疑。然而,当他得知这几个人不过是些小盗铸者,不忍心他们就此被处死,违心的出具了真币证明。
  得知内情后,那几个小盗铸者对颜异感恩戴德,偷偷的给颜异送去礼物。
  颜异自然不会收,请人送了回去,并严厉告诫他们,切不可再铤而走险。
  鲁谒居在大农令衙署浸淫多年,有心窥伺之下,很快就得知了这件事,并向张汤汇报。张汤大喜,立即带着鲁谒居向汉武帝举报。
  听说颜异居然徇私枉法,汉武帝大怒,当即让张汤追究此案。
  趁此机会,张汤举荐了鲁谒居:“启禀陛下,鲁谒居身为大农令属官,能够申明朝廷法纪,大胆揭发上司的违法之举,实乃朝廷不可多得的骨鲠之臣,恳请陛下将其任命为侍御史,随臣一起审理颜异一案。”
  汉武帝点点头:“好。鲁谒居,你能够揭发上司,确实当得起忠贞二字。从今以后,你就留在御史大夫身边吧。
  希望你能一直保持正道而行,将朝廷法度铭记于心,不避权贵,不惧威压,成为真正的直臣。”
  鲁谒居大喜:“谢陛下隆恩,臣谨记陛下教诲。”
  有了鲁谒居的加入,颜异的罪行越查越多,大农令衙署被张汤定性为反对盗铸者死罪令的大本营,以万辉为急先锋,颜异为幕后主使。
第456章
腹诽之罪
  五月二十一,张汤入宫向汉武帝禀报颜异的违法之举。汉武帝越翻阅,脸色越难看,最后哼的一声将案卷扔在地,怒道:“颜异这是要和朕作对到底吗?”
  张汤立即进言道:“启禀陛下,颜异身为九卿,对陛下的诏令有不同意见,却不公开提出,而在背后腹诽,实乃大奸大恶。而且,他还凭借职务之便宽纵罪犯,罪不可恕,按律应该论死。”
  “腹诽?这是何说法?”汉武帝第一次听说腹诽这个词。
  “所谓腹诽,就是在腹中诽谤。”
  “如此定罪,恐怕难以服众。”汉武帝笑道。
  “启禀陛下,身为大臣,最贵者是忠心。如果对陛下的诏令不认可,为何不直接提出而在背后表达异议呢?
  颜异名为腹诽,实乃阳奉阴违,是为大奸之举。他今日腹诽,明日就敢公然叫嚣,后天就有可能违抗天子诏令,陛下威严何在?朝廷法度何在?陛下切不可轻视之。”张汤义正辞严道。
  “你说得有道理。朕生平最恨阳奉阴违之臣,颜异胆敢若此,绝不能轻饶,就按你所奏处以死罪吧。”汉武帝竟被他说服了。
  张汤大喜:“陛下圣明。”就这样,颜异被以腹诽之罪处死。
  不出所料,颜异之死在朝堂上掀起了一股轩然大波。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敢在朝堂上沉默以对,一旦窥测到了汉武帝的意图,一片阿谀奉承之声,只有极少数人敢于直言进谏,但常常难以扭转大局。
  颜异既死,张汤的威势再度震动朝野,连庄青翟都不敢和他分庭抗礼,何况是其他人。
  鲁谒居由此一跃成为张汤的心腹,比安国少季有过之而无不及。
  经过大半年的努力,杨可主持的算缗和告缗终于圆满落下帷幕,没收的财产总计过亿,良田大县收回了数百顷,小县收回了百余顷,国库财力大增。
  六月初二,汉武帝在宣室召见杨可,先热情洋溢的表扬了一番,然后问道:“你主持算缗和告缗,应该对民间的情况最为熟悉,发现了哪些新变化呢?”
  “回陛下,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我大汉民间的财力已今非昔比,但也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差距。富者占田数百顷,贫者无立锥之地,普通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杨可如实道。
  “为何会如此?”汉武帝皱眉道。
  “回陛下,主要是土地兼并。”
  汉武帝大怒道:“朕已下旨严禁兼并土地,那些人竟还如此大胆吗?依你来看,为何会出现此种情况?”
  杨可出身平民,对土地兼并深恶痛绝,既然汉武帝有心治理,他豁出去了,直言道:“回陛下,土地兼并愈演愈烈与地方官吏和豪强狼狈为奸息息相关,一些官员充当了豪强的代言人,危害甚烈。”
  “哪些郡国的情况最为严重呢?”汉武帝追问道。
  “关东和河北诸郡普遍如此,以臣所见,最为严重的当属赵国。”
  “赵国?”汉武帝皱眉道:“赵王可曾参与兼并?”
  杨可心中一惊,连忙道:“臣只是从眼前所见而言,至于赵王有没有参与,臣没来得及调查。”
  其实,他已经发现了那些豪强的背后和赵王刘彭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不敢说。
  汉武帝看了一眼杨可,淡淡道:“辛苦你了,先回少府吧。至于举劾兼并之事,朕会另行安排的。”
  “谢陛下。”杨可巡行郡国大半年,确实有些累了。
  六月十二,汉武帝派出博士褚大、徐偃等六人奔赴各郡国展开巡视,重点举劾兼并土地之徒以及郡国守相玩忽职守、官民勾结之事。
  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举措,博士并非行政官员,而是来自皇帝身边,他们都是儒家人士,最为痛恨的就是土地兼并,又可以直达天听,办事效率极高。
  然而,敢于兼并土地的岂是等闲之辈,一些地方官员甚至诸侯王早就想好了对策,对付读书人更是轻车熟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终究难以彻底解除顽疾。
  扳倒颜异之后,张汤的胆子变大了,动起了赶走李文的想法,想以安国少季取而代之。
  所以,这件事他不想通过安国少季,而是由鲁谒居来谋划。
  经过秘密调查,鲁谒居果然找到了李文的不少黑料。主要是李文太过嚣张了,真的以为张汤怕他,居然搞起了权钱交易,上任没多久就违规提拔自己的狐朋狗友。
  看着鲁谒居收集的罪证,张汤高兴不已,大赞道:“鲁御史果然是大才,可恨相识太晚,不然本官何至如此呢?”
  鲁谒居谦虚道:“小人能有今日,全靠张大人栽培,必誓死效忠张大人。”
  张汤沉吟半晌道:“证据是你搜集的,你去举报吧。”
  “不,下官不能出面。”鲁谒居断然拒绝道。
  “为何?”张汤眉毛一动,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9/3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