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未央(校对)第3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8/394

  戴罪立功的汉使无法向汉武帝交差,纷纷上书,说是匈奴人从中作梗,请求汉朝出兵教训匈奴人以及与他们勾结的西域人。
  汉武帝身为汉朝皇帝,自然倾向于汉使,更不能容忍匈奴人的挑衅之举。
  六月初四,汉武帝以太仆公孙贺为浮沮将军,率骑兵一万五千人从五原而出,扫荡从五原到浮沮井的匈奴人,打击范围超过两千里;
  以赵破奴为匈河将军,率骑兵一万人从令居出塞,扫荡从令居到匈河水的匈奴人,打击范围也有数千里。
  匈奴人不敢和汉军正面抗衡,纷纷逃遁。所以,这次行动虽然声势浩大,却没有看到一个匈奴人。
  但是,没有斩获,不代表没有效果。在汉军的压力下,匈奴人再次逃亡漠北,截杀汉使的行动暂告一段落。
  七月初二,汉武帝下诏,分割河西的酒泉和武威两郡,增设张掖和敦煌两郡,迁徙内地民众到河西四郡居住。
  由此,河西四郡的开发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汉朝对西域的控制进一步加强。
  七月初六,河南太守向汉武帝告密,说杨仆其实没病,之所以跑回洛阳,是居功自傲,到处耀武扬威,还口出狂言。
  汉武帝得报后勃然大怒,立马解除了杨仆的兵权,让张成和刘齿接收豫章和梅岭的军队。杨仆不明就里,心中颇有怨言。
  七月二十三,张成和刘齿刚刚接手豫章和梅岭的军队,骆余善就在东越举起了反旗,分两路出击,一路直取豫章,一路前往梅岭。
  其实,骆余善早有反意。当初,他眼睁睁的看着南越被灭,悔之莫及。灰溜溜的撤兵之后,一直密切注意汉朝的动向。
  后来,骆余善得知了杨仆的上书,不由得勃然大怒。而且,汉军驻扎在豫章和梅岭,给了东越极大压力,也摆明了不信任他。
  之前,骆余善对杨仆颇为忌惮,不敢贸然举兵。直到汉武帝突然罢免了杨仆的兵权,让张成和刘齿接手,这才下定决心乘隙而入。
  果不其然,张成和刘齿猝不及防下,被骆余善接连突破,攻入白沙、武林和梅岭,斩杀汉朝六位校尉。张成和刘齿不敢出击,龟缩于豫章城内不敢出。
  首战告捷之后,骆余善自称武帝,并南下南越,召集散兵游勇,逐渐占据了南越的部分土地,若不是路博德在南越主持大局,胜利果实很有可能落入骆余善之手。
  张成和刘齿的退缩,引起了杨仆部下的不满,一些人甚至认为,朝廷罢免杨仆有失公允。一时间,军心骚动,流言四起。
  八月十四,汉武帝在长安得知了张成和刘齿战败的消息,大怒之下,将两人以畏敌怯战罪处决。张成既死,由桑弘羊暂时代理大农令。
  俗话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最近两年来,汉武帝先后平定南越、西南和西羌,又派公孙贺和赵破奴扫荡匈奴,将前几年的积蓄挥霍一空。
  如今,汉朝国库已经见底,想要征讨东越,第一件事就是解决军饷。
  八月十八,汉武帝任命桑弘羊为治粟都尉,并代理大农令的职务,专门为征讨东越筹集军粮。
  治粟都尉在汉朝并不常设,一般情况下,只在国家急需粮草动员时才会设立。汉朝历史上第一位治粟都尉是韩信,之后空缺了近百年。
  当然,如果只是为了一个东越,汉武帝还无需为此大动干戈,主要是他考虑到了击败东越后闽地的处置问题。
  闽地部落林立,东越只是其中一支。自秦朝以来,闽地叛乱不断,对中原王朝名义上臣服,实际上都是独立小王国。
  他们之所以敢于如此屡镇屡叛,根源在于闽地以山地为主,易守难攻,汉军走后,依然我行我素。
  汉武帝以为,要想杜绝闽地的叛乱,最彻底的办法就是将当地的百姓迁往内地平原地区,不让他们继续居住于山地。
  如果能将他们迁往内地,既能增加汉朝的人口,进而增加财赋,也能以绝后患。
  而想要达成这个目的,必须在初期提供粮食,让他们适应农业生产。
  元狩三年时,时为侍中的桑弘羊被派往大农令属下担任大农丞。
  十年过去后,大农令换了好几个,桑弘羊却始终屹立不倒。
  既然如此,汉武帝为何不直接任命桑弘羊为大农令呢?主要是因为桑弘羊特殊的身份。
  桑弘羊是商人出身,又一向以言利著称,无论是持儒家之论,还是主张黄老无为治国,都对他的做法深恶痛绝,认为是与民争利。
  为了不引起大多数朝臣的反感,汉武帝一直没有将桑弘羊推到前台。
  如今,张成被杀,汉武帝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大农令,国家又急缺理财人才,他先让桑弘羊代理大农令的职责,另授一个治粟都尉的官职。
  如此安排,意思很明显。如果干得好,朝堂之上又没有意见,那么以后的大农令就是桑弘羊了;
  如果干得不好,或者反对的声音太大,那你就暂时下岗,充当大农令的助手。
第498章
驭将之道
  八月二十二,桑弘羊刚上任治粟都尉、代理大农令没几天,汉武帝就在宣室召见了他。
  行礼毕,汉武帝问道:“朝廷马上就要对东越动兵了,南越的安置也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对此,你有想过如何增加朝廷的收入吗?”
  “回陛下,臣有一个建议,不知陛下有没有决心推行。”
  “你尽管说,朕有何不敢。”汉武帝笑道。
  “敢问陛下还记得均输法吗?”
  “当然记得,自从你推行那个均输法后,地方官员和百姓的怨言少了,朕的收入也增加了,堪称一大创举。”
  “臣觉得,可以在均输法的基础上实行平准法。”
  “何为平准法?”汉武帝很好奇。
  在汉武帝的追问下,桑弘羊娓娓道来。所谓平准法,是在均输法上演进而来。
  均输法是让相距较远的地方官府以各自的特产作为贡赋,参考商人在不同时期向不同地区转贩不同商品的作法,相互转输。
  最开始,均输法只限于各地的贡品。如今,桑弘羊觉得可以推广至其它货物,建议在长安设立平准官,由大农令管辖,负责各地的转输事务,控制天下主要货物,价高时卖出,价低时买进,目的是让大商人无法牟取暴利,使各种货物的价格不能高涨。
  了解了平准法的具体做法后,汉武帝赞赏道:“这个办法不错,既能控制商人囤积居奇,又能增加朝廷的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平准法实施后,可能会遭到朝野的反对。”桑弘羊担忧道。
  “这个你完全无需担心,如果他们能提出更好的办法,朕毫不介意听他们的。但若是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请闭嘴吧。”汉武帝霸气道。
  果不其然,平准法的实施,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尤其是卜式反对甚力,认为是与民争利。汉武帝不为所动,只说了一句话,欢迎提出更好的办法。
  在汉武帝的强力推行下,平准法很快就推广到全国,主要货物的交易逐渐控制在朝廷之手,利润由此落入皇家。
  军事开支和善后的事情解决了,该对东越动手了。但是,该派谁去呢?
  汉军将领虽多,但真正懂水战的并不多,最知名的当然是杨仆。
  而且,豫章和梅岭的士兵都曾是他的部下,还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没有比他更合适的。难道还要起用他吗?
  九月十八,汉武帝给杨仆下了一道有些出人意料的诏书。
  一般来说,重新启用一位曾立有大功后被罢职的将军,应该好言安慰,以便他能够为朝廷出死力。
  但汉武帝没有这样做,在诏书中,他先劈头盖脸的骂了杨仆一顿,斥责他攻下番禺的功劳不值一提,接着罗列了他的五项大罪:
  一、攻破番禺后,捕捉归降的人当俘虏,把死人挖出来冒充战场斩杀;
  二、协调骆余善不力,使赵建德、吕嘉得到东越的外援,还逼反了骆余善;
  三、将士们连年暴露于蛮荒之地,不念及他们的辛劳,却请求乘坐驿车巡行边塞,怀揣朝廷印信,夸耀乡里;
  四、眷恋妻妾,误了回营日期,却以道路不好走作为借口;
  五、问你蜀郡的刀价,你假装不知道,是为大不敬,有欺君之嫌。
  罗列罪行后,汉武帝质问道:你接受诏书不去兰池复命,第二天也不加以解释。如果你的部下,问他话不回答,命令他也不服从,该当何罪?以这种态度为人处世,天下还有谁会相信你呢?
  绕了一大圈之后,汉武帝最后道:如今东越入侵我汉境,你是否能率领你的部队弥补过失呢?
  收到诏书后,杨仆吓了一大跳,汉武帝罗列的五项大罪随便哪一条都能置他于死地,透露的信号是明确的,如果他敢于居功自傲,不能顺利解决骆余善,等待他的将是和张成一样的下场。
  清醒过来的杨仆,第一时间给汉武帝上了一道书,诚惶诚恐的表示:愿效死力以赎罪。
  看着杨仆的上书,汉武帝笑了,跟朕斗,你还嫩了点。
  九月二十二,杨仆火急火燎的从洛阳回到长安,亲自向汉武帝谢罪。
  宣室之内,汉武帝并没有斥责杨仆,而是好言好语的安慰一番,让他尽快前往豫章主持大局,稳定军心,等待朝廷的进一步安排。
  九月二十四,杨仆离开长安,前往豫章整顿军队。同一天,汉武帝在承明殿召见了待诏韩说和中尉王温舒。
  韩说是韩嫣的弟弟,韩嫣死后,汉武帝对他颇为照顾。卫青出击匈奴时,韩说屡次跟随出战,因功封为龙嵒侯。
  简单交代了东越当前的局势后,汉武帝将韩说任命为横海将军,征调会稽驻军,从句章而出,从海上对东越发起攻击;
  王温舒则前往梅岭,统帅当地驻军,从陆路发起对东越的进攻。
  分派完毕后,汉武帝对王温舒意味深长道:“张成被杀,军中多有畏敌情绪,也有一些人对朝廷颇有怨言,若发现有人不愿为朝廷效命,你可以临阵决断。”
  王温舒心领神会,躬身道:“陛下放心,有臣在,必不敢有人畏敌怯战。”
  “还有,南越虽然设置了九个郡,但只靠一个路博德是不够的。击败东越后,你就前往南越,给你两年的时间,理顺那九个郡。若是南越出了差错,朕唯你是问。”汉武帝正色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8/3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