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03

  “长官,我以前当过炮兵。”赵二狗突然举起手。
  “你?”不光是刘浪疑惑,就连迟大奎等人都有点儿傻眼。
  如果刘浪没记错的话,赵二狗之前肩膀上军衔显示他仅仅只是个上等兵,换而言之,就是传说中的炮灰。不去搞当下还属于高科技的炮兵,却来前线当炮灰,也怪不得包括刘浪在内的所有人很难相信。
  “真的,长官,我没骗人。”赵二狗脸挣得通红,低声争辩道。
  “我以前在东北张少帅那儿当过炮兵班长,后来日本人来了……”见众人脸上仍有疑虑,赵二狗脸色羞惭,弱弱的解释道。
  原来,他是个逃兵,从东北的白山黑土逃到了中国腹地的逃兵,一年前那场从领袖到士兵都成了逃兵的逃兵。
  刘浪有些理解曾经的逃兵杀完日本人情绪那般失态了,一退再退,逃无可逃的绝望几乎能让正常人崩溃。
  “水平怎么样?”刘浪心中欣喜,脸上却是不动声色。
  “嘿嘿,长官,不是我吹,我天生就会打炮,不管是小鬼子的掷弹筒、九二步兵炮,还是西洋战防炮,我都会使,一千米内,不敢说十发十中,十发九中绝对没问题!”一说起自己的专业技能,赵二狗的脸上洋溢起自信,仿佛怕刘浪不相信,眯着眼又看了看不远处还在忙活的日军,很肯定的说道:“长官,小鬼子那边拉的就是41式75毫米山炮。”
  “好,就是你了。”刘浪欣然点头,“现在咱们去干死小鬼子们,抢了他们的炮。”
  终于能跟鬼子干了,压抑了半晚上的士兵们脸上没有多少畏惧,更多的则是兴奋,至于惊动了鬼子以后该怎么办,那是长官该想的。
  “啪勾儿”一声枪响,拉开了刘浪斩首行动正式开始的序幕。
第20章
夺炮
  一发6.5mm口径的尖头铜芯弹以超过700m/s的初速从枪口呼啸而出,高速旋转着,瞬间就穿过一百多米的虚空,准确命中对面坐在驾驶室里的鬼子士兵,在迎风玻璃反射出的微光里,灼热的尖头铜芯弹从他眉头位置射入,瞬间将头盖骨掀飞大半。
  至于鬼子颅腔里的脑组织,更被高速旋转的子弹搅成了漫天血雨。
  没有电子的时代几乎没有近视眼,十九路军的伙食也还不错,这些士兵们也没有很多部队存在的夜盲症,所有人都能隐约看到,枪响之后,挡风玻璃上瞬间一片模糊。如果要是在白天,他们会看到更令人惊悚的一幕,鬼子汽车驾驶员的头颅就像一个猛然炸碎的西瓜,让玻璃模糊的,不仅是鲜血,还有更多的新鲜脑组织。
  利用空闲的时间,刘浪早把弹匣里的五颗子弹进行过人工加工,锋利的刺刀在弹头上刻了一个深深的十字,本应该射入敌军司令官脑袋的达姆弹提前让这帮小兵们享受了。
  “还愣什么,都给老子打。”迟大奎一声怒吼,抢先扣动了扳机。
  “哒哒哒”属于歪把子机枪特有的清脆枪响在寂静的夜空中响起,一个弹夹五发子弹在不到一秒的时间之内倾斜一空。
  若是从远处看,就像一根带着光芒的火红长枪,狠狠的朝前方刺去。
  由于弹药装填麻烦,射速勉强达到150发每分的歪把子机枪的持续火力其实是款失败的作品。
  但对付毫无防备的几名小鬼子已经是足够了。
  十来声枪响次第响起。
  随之而来的是至少有三名还在发呆的鬼子翻身倒地,从爆发出的惨嚎和他们略显迟钝的身影来看,残兵们有样学样,跟他学着刻下十字的子弹起了作用。
  但凡是被达姆弹击中,能生存的几率不超过2成,在这个缺乏抗生素的年代。
  一次突袭,就干掉三名小鬼子,加上先前被自己一枪干掉的鬼子驾驶员,现在就还剩下四名小鬼子了,刘浪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
  要知道,据战后统计,国军总共消耗子弹17亿一千万余发,共毙伤日军85万人,平均下来也就是2000发左右消灭一个敌人,现在拢共射出的子弹也不过二十余发,能干掉三个已经是有些撞大运了。
  毕竟,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只是美好的歌唱,枪弹不足的红色部队消灭一个鬼子实际也是需要30到50发子弹的。
  剩下的四名鬼子反应很快,纷纷倒地卧倒,往自己放置枪支的地方爬去。
  鬼子兵的做法很正确,借助夜色的掩护,只要能拿到他们架在一旁的步枪,面对火力并不强大的敌人,坚持到援兵到来是一点儿问题也没有的。
  然并卵,100多米的距离对于曾在1500米距离上射杀过目标的刘浪来说,简直就像是公园里气枪打气球一样简单,尤其是这几位爬的动静还有点儿大。
  站起身,刘浪像一头迅猛的野猪,(没办法,就他现在那体型,很难被士兵们往体态修长的猎豹方面想)冲出了坑道,一边疾速奔跑,一边冷静的拉动枪栓,以最快的速度拉栓、退壳,推弹上膛,然后举枪。
  随着一声枪响,一名正在疯狂朝五米开外爬动的鬼子痛苦哀嚎着翻滚起来,虽然只是被击中了肩膀,但达姆弹在体内可怕的翻滚几乎炸开了他整个肩胛,碗口大的伤口能让他在一分钟之内丧失全身三分之一的血液。
  哀嚎,仅仅只是仅存一分钟最后的权利。
  刘浪脚步毫不停歇,拉栓、退壳、推弹上膛,教科书一般的冲锋射击,直到第四声枪响,刚抓到步枪还没抬起枪口的最后一名日军颓然倒下,因为视线模糊的缘故,刘浪最后一颗子弹击中了钢盔正中的侧沿,被刻上十字的弹头砰然碎裂,失去了穿透钢盔的动能被碳素钢制成的90式钢盔弹开。
  没能一枪爆头。可是,依然要了鬼子的命。撞击产生的巨大动能直接折断了人体脆弱的脖子。
  根据日军《步兵操典》中《作战要务令》条例,战时不论何种作战任务,都必须要有哨兵负责警戒,可这帮士兵根本没有放置哨兵,把长枪一架,就去当搬运工了。
  骄狂和大意,让一个步兵班的日军永远沉睡在华夏大地上,成为庄稼的肥料。来年时,这里的稻穗一定沉甸甸的让人心生喜悦。
  就如同围着75毫米山炮满脸喜悦的士兵们脸上的笑容一样。
  “纳尼?”当刘浪第一枪响起的时候,正坐在临时作战会议室里的林大八大佐惊疑的从椅子上站起。
  做为一名在军队呆了近二十年的军官,林大八大佐很轻易的就听出了枪声属于三八式步枪,距离应该在1000公尺之外。
  “八嘎,直内君,速速派人去查看那边究竟是怎么回事,派一个小队去。”快步走出作战室的林大八大佐愤怒的命令着跑过来的直属中队中队长直内少文。
  待直内少佐领命离去,林大八大佐想了想,径直往小院后方坂田次郎休息的房间走去,随后而来不断响起夹杂着歪把子机枪连射的枪声让他心里产生了一种不太好的预感。
  虽然跟坂田次郎少将不是很对付,但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林大八也不能把师团参谋长置于险地。
  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太平洋的一头轻轻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太平洋上形成滔天巨浪,恐怕是刘浪也没想到,他这只时空裂缝中悄悄落下的小蝴蝶,终究是让历史的车轮稍稍偏离了一点方向。
  按照前世台湾军事博物馆中保存的对庙行大捷史料记载的说法,第五军88师突击队激战半日,毙伤数百日军生俘空闲大佐,至此日军大败。
  但日军官方从未承认过被他们称之为“上海事变”中有中佐以上的军官被俘虏的记录,唯一承认的为天皇尽忠的最高军衔者就是这位倒霉的林大八大佐,在3月1日的激战中阵亡。
  真实的历史究竟是什么样,已经被湮没在史学家们的笔尖上,现在的事实是本应该在一周后阵亡的林大八大佐提前撞到了刘浪的枪口上。
  不,确切的说应该是炮口上。
  就在林大八倒霉蛋走到坂田次郎的房间门口的同时,赵二狗操纵着步兵炮,正神情凝重的盯着远方那一点儿亮光,伸出大拇指比了比:“距离1200公尺……”
第21章
提前的总攻
  做为曾经的历史上和现在都要倒霉的林大八,今天的确是倒霉到家了。
  如果不是因为他在电话里大骂第九山炮联队的同僚,第九山炮联队也不会为了压制国军炮火专门从另外几个步兵大队借了几门步兵炮连夜送往前线的炮兵阵地。
  谁也想不到,一门日军当前最优秀的41式75毫米步兵炮,直接将一万多日军打入了深渊。41式75毫米步兵炮从1917年问世到1945年日本战败,一直在日军中大量使用,不仅仅是日本,就是在中国,也是国军炮兵部队的中坚力量,甚至被红色部队一直使用到了朝鲜战场上。
  站在当时的技术水平来说,41式山炮是一门性能非常优秀的山炮,绝对是世界第一流水平。
  它采用了先进的液压机械复合制退机构技术,火炮的射速高达每分钟10发,后期采用更先进的一体式炮弹射速更高达每分钟20发。
  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射击固定目标和工事,41式山炮还能平射。
  也许是为了显示出自己更大力支持友军的决心,六轮卡车上竟然堆了整整六箱子的炮弹,按照赵二狗在东北军炮兵部队时候的炮弹供应,那足足有3个基数。
  不过,现在都便宜了刘浪和他的士兵们。
  “给老子轰他娘的。”刘浪一声令下。
  “是”早已调整好角度和测试好炮距的赵二狗猛的一拉。
  “轰”的一声,平放着的炮口吐出一团火焰。
  初速达360米每秒的炮弹呼啸着向目标飞去,3秒钟过后,亮光处腾起更亮的火光。
  赵二狗迅速的抱起炮弹,再度推入炮膛,虚眯着眼用大拇指又调整了一次射距,猛的又是一拉,远方又是“轰”的一声巨响,腾起的十几米高的火焰让千米外的刘浪都仿佛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炽热的温度。
  “妈拉个巴子,好大一颗烟花。”迟大奎不由砸吧砸吧嘴。
  “乖乖,这炮比我们的炮厉害那么多呢?”赵二狗也被自己开的炮吓了一跳。
  第一发炮弹就已经精准命中,毫无悬念的将林大八大佐以及心血来潮来找茬的坂田次郎少将和那座被他们占据的农家小院一起化成了碎片。
  刘浪压根儿也没想到某个倒霉蛋的倒霉属性那么足,恰恰二十分钟前从师团弹药库运军火的车队从此路过,因为辎重队的主官要给林大八大佐汇报工作,一辆满载弹药的车就停留在小院旁边。为了保证命中稍稍调整了一下角度的赵二狗第二炮直接命中了那一车军火,整整2吨弹药的殉爆不仅将方圆200米炸成一片白地,同时还直接带走了接近五十名小鬼子的生命。
  整个第七联队指挥部,荡然无存。
  倒霉的大佐比历史上还要惨,历史上他还是囫囵个被担架抬回去的,而现在,不用烧,找回去的也只能是骨灰了。
  “快,快,把炮给我推到坑道那边去。”刘浪没空去想小鬼子的司令部里还放那么多弹药,转身就命令士兵们赶紧将步兵炮推回去。
  如果这样,那位本该被俘虏的鬼子指挥官都还能活的话,他也无话可说。现在最重要的,他得为自己和残兵们拼出一条血路,至少抵挡一个中队小鬼子的进攻40分钟。
  而这门可以平射的步兵炮就是最大的保障。
  41式山炮最大的特点不是炮弹威力大,却是它相对于其他山炮来说质量很轻,500公斤的重量,两名士兵就可以推着到处跑,几乎所有地形都能机动,这里到坑道只有不到200米的距离,在七八名残兵的你拖我拽下,很快就被部署到刘浪指定的位置。
  在刘浪忙碌着准备和鬼子拼命的时间,直线距离此处不到十公里的一个地下坑道里。
  一个白面无须,穿着黄呢子军服,肩上扛着两颗金色三角星的军人正紧拧着眉头在点着马灯极为简陋的作战室里来回踱步沉思着,突然,远处传来的巨大爆炸闷雷般的声响将他惊动,急抬头看去,对面远处漆黑天空的边缘一片红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