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5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1/903

  所以,日军步兵联队只是给了军工厂面子,象征性的配备了六门而已。没错,每个步兵大队炮兵直属小队两门外加两门步兵炮,至少在迫击炮方面,是比国军一个团要少的。
  而日军引为神器的单兵掷弹筒,在一线作战时是很牛逼,可以炸毁轻机枪乃至重机枪火力点,但射程有限,最远的也不过六七百米。而且榴弹装弹量少,和迫击炮这种能将4公斤弹丸送至战场100米至3000米任何角落的武器相比,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装备。
  羽鸟中佐有理由相信,等到中国人收拾完重机枪阵地,就会把炮口对向藏在阵地天然掩体后面的掷弹筒手们和匍匐在地上的步兵们了。
  天然石头或许可以当枪弹,但对于这种从脑袋顶上掉下来的炮弹,真的,很无力啊!
  不仅是“畅想”未来,就看看眼前,两门94迫击炮在300米外的炮兵阵地上努力向对面藏在中国阵地后方的迫击炮阵地发起了炮击。
  羽鸟中佐就忍不住想将身子缩进战壕,中国人的迫击炮貌似比咱多的多啊!这,等一会儿不会又被揍得满地找牙吧!
  两门,实在是,看着太寒酸了。
  羽鸟中佐从未如此痛恨过自己的乌鸦脑,这种寡不敌众的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但很快就真的变成现实了。
  因为独立团所建的迫击炮阵地是藏在山顶阵地的后面,而且为了防止同样拥有曲射炮的日军炮击报复,还专门挖了交通壕和单兵防炮洞,就连炮弹,也为了安全期间,都储存在一百多米外半山腰处挖了足足四米多深的专用弹药库里,只要不是被两颗以上250磅航弹正面命中,基本不会发生殉爆。
  足足储备了一千五百发迫击炮炮弹以及两千发机关炮炮弹还有四千枚手榴弹、十万发子弹的前线弹药库一旦殉爆,足以将整个山顶阵地给震垮,估计连半山腰坑道里待命的近3个步兵连都得埋在山里。
  光是挖掘这个弹药库,就动用了一个步兵排40多人挖了足足三天三夜,可谓是将安全性做到了极致。
  弹药兵这期间不做别的,就是从弹药库领取一箱箱迫击炮弹,再将四发一箱的弹药箱搬上阵地,每门炮有六个专门的弹药手负责供弹,就这都险些跟不上疯狂的炮手们一分钟发射近20枚炮弹的速度。
  因为伤兵并不算太多,在战壕里等了半天没揽到活儿的熊四耐不住寂寞,竟也跑去帮着搬炮弹。一般来说,炮弹和专用炮弹箱合计十七公斤左右,因为要上山的缘故,为了安全,一个弹药手也就搬一箱。但体重已达100来公斤的熊四可就牛叉了,咬合力惊人的熊嘴一张,就叼着一箱,背上带着挂钩本用来拖担架的小马甲左右两边再挂上两箱,一熊完全可以当三人用。
  开始的时候,供弹手们还离这个不挂三箱就不走的家伙远远的,生怕他嘴里的炮弹箱掉了把大家伙儿集体送上天,后来一瞅熊四可也是个怕死的家伙,那熊嘴咬的,就算是刘团座来了都掰不开,连续几趟都安然无恙,也就大胆起来。
  时不时还故意跑在很谨慎爬山的熊四前面显摆。熊四那会怕这个,粗壮的四肢一发力,那跑起来,绝对是和它圆乎乎的身躯不相称。尤其是空着爪子下山的时候,脑袋一抱就往下滚,石头啥的对毛皮脂肪都足够厚还穿着野蚕丝可防刀砍的专用小马甲的大熊猫来说,完全没作用。
  不过,当94式迫击炮突然向日军自己观察了老半天估算的迫击炮阵地开火的时候,虽然距离炮兵阵地还有一百多米,但却正好炸在背着炮弹上山的熊四二十米开外。
  大熊猫是近视眼,但听觉却是很灵敏,轰隆炸响的时候本可以用它常用的四肢抱团方式躲避的,但嘴里叼着炮弹箱的熊四这次却是选择了硬挺,硬是一动不动,直到将自己嘴里的炮弹箱轻轻放到地上,然后才以一个标准的“熊吃屎”扑倒在地,将炮弹箱护在身下。
  肥硕的屁股猛一哆嗦,被染成黑色的毛发里泛出一片红色。显然,因为目标太大,负伤了。
  听到下面弹药手一片惊惶,刘津佐往那边一看,全团都喜欢的吉祥物竟然扑倒在地,心里一咯噔。
  不说这货穿着校级军官才有的蚕丝背心就可以知道团座长官对他的喜爱,就看几个供弹手惊慌失措的扑过去就知道它有多讨所有人喜欢了,这狗日的小鬼子,是特娘的要他刘津佐背锅啊!还是全团的锅。
  还好,看到戴着头盔的熊四重新摇头晃脑,刘津佐的心放了一半下来。
  “找到小鬼子的迫击炮阵地,全部,我命令,是全部,十发连射,覆盖炮击。”刘津佐声嘶力竭的大吼。
  独立团一营的炮击报复远超老鸟中佐的想象,两门94迫击炮刚刚射出了十几发炮弹,就遭至了近百枚炮弹的回击。
  八嘎!以众欺寡……差点儿被飞过来准头不算太高的炮弹误伤躲回掩体的老鸟中佐愤愤然的眼圈一红。
  咱大日本帝国皇军,啥时候这么被欺负过?就像小寡妇遇到了一堆地痞流氓……
第1058章
完胜(5)
  被近百颗迫击炮炮弹轮过那还有好的?
  眼圈连同眼珠子都被打红了的老鸟中佐几乎都没等硝烟散尽,就知道,他仅有的两门迫击炮也完蛋了。
  羽鸟中佐那一刻真的是想哭,为了支持他打好旧关第一场攻坚战,鲤登行一大佐可是将联队直属炮兵中队派过来一大半,结果,被打没了。他第1步兵大队的两门迫击炮,也被打没了。
  步兵大队直属机枪中队,也被中国人的迫击炮给轮了,虽然现在还没得到具体的战损,但用屁眼儿想,老鸟中佐也知道,剩不下几个人,就是不知道重机枪还有几挺能用。
  好歹,那玩意儿是铁做的,总比人耐操一些,总不能都被炸成麻花吧!
  更惨的是,师团配属过来的战车大队,半个战车中队也快被打没了,要不是那三辆坦克还算聪明,躲在天然掩体后不和中国人对干,老鸟中佐知道,那迟早也是个完蛋。
  可以说,除了第1步兵大队尚未出动的两门步兵炮,他这个大队的重武器竟然都被这一仗给消耗的差不多了,顺带着还帮鲤登行一以及川岸文三郎师团长阁下败了一下家,战损了6个步兵炮炮兵班和两辆89坦克及三辆94坦克。
  遥望着两翼第2步兵大队打得热火朝天的战场,几辆坦克依旧前后左右来回窜时不时放上一炮无比活跃的身影,老鸟中佐心中甚至升腾起一股他都觉得罪恶的念头,为毛那边的中国人不动用机关炮也打烂几辆坦克呢?
  这样,他也好交代不是?不是我军太愚蠢而是敌军太狡猾。
  可惜的是,虽然772团领导层也和这位被打得有些失心疯希望同僚也倒霉的日军大佐心思差不多,也希望能打爆那几辆耀武扬威的坦克,但是,他们可没有独立团的机关炮,他们拥有的最牛叉重武器只有独立团支援过来的几门迫击炮。
  虽然对付不了支援日军第2步兵大队摆在两翼战场上的各四辆坦克,但几门迫击炮压制日军重机枪方面却是做的极为出色。迫使着第2步兵大队的重机枪中队根本不能全力射击,打上一分钟就得抬着机枪跑路,否则迎接他们的就是一排炮弹,已经有一个重机枪小组因为在战斗一开始的阶段不信邪而被五六枚砸过来的炮弹炸成了碎片。
  没有重机枪做为压制,在两翼佯攻的日军步兵自然也不会傻乎乎地就往中国人阵地上冲,都还趴在距离阵地足有350米的战场上,石头山上没有被炸平的石头成为他们的天然掩体。
  至于说那几辆坦克,在战斗一开始还很嚣张,不过当主战场这边独立团高射炮连的四门机关炮一发威连续有坦克被摧毁后,负责支援这两处战场的第2战车中队的几辆89坦克从通话器中收到消息立刻变谨慎了许多。
  这处阵地上的中国人到现在还没拿出机关炮,但不代表他们就没有,万一是瞅准机会给他们来个狠的怎么办?几辆坦克在那十几分钟里,不仅是没有越打越来劲,反而是一边机动着射击一边悄然无声的后退,足足退到了800米开外,基本算是达到了他们认为的安全距离。
  距离越近越容易瞄准这是个基本常识,距离远了,准头自然也没有那么高,别看57MM坦克炮从未停止开火没有停止对山顶阵地火力点进行压制,但那效果却是差得多了。
  除了溅起大量的泥土和碎石,位于阵地上的重机枪火力点他们还一个都没有摧毁。
  但772团这边拿这种机枪打不穿迫击炮炸不烂的坦克其实也没多大办法,它们跑远了,也正好减少了压力和伤亡。负责防守两翼阵地上的两个营各4门迫击炮也只是时不时炮击一下坦克算是个提醒,虽然打不着或者说就算打到了也没能力轰开89坦克的乌龟壳,但日军坦克也不敢大意,万一被炸中履带趴窝了那可就糟糕了。天知道中国人会不会疯狂的就拿迫击炮对着失去机动力的坦克狂轰乱炸?一时炸不开,可不代表着一直炸不动,日军坦克手们可不想经历躲在坦克里挨炸的可怕体验。
  当然了,两翼部署的迫击炮主要也就是压制重机枪和日军的掷弹筒兵。
  不过,日军的重武器可不止几辆坦克。
  第2步兵大队虽然不是联队的主攻点,但鲤登行一大佐也不能太厚此薄彼,羽鸟中佐那边支援了6门步兵炮,这边毛线没有,所以将炮兵直属中队的两门94式37毫米速射炮调给了第2步兵大队使用。
  加上第2步兵大队炮兵小队的2门92步兵炮和2门94式90MM迫击炮,第2步兵大队总共拥有了6门炮。而他们的对手是772团则拥有着8门迫击炮。加上坦克炮,双方数量上相差不大。
  94式37毫米速射炮其实是仿造至第三帝国37毫米战防炮,说白了就是反坦克炮,只是日本人的山寨功夫比起中国来那不是一个等级的,只要是仿制的,威力都要比原版差了许多。
  在这一点儿上,别说日本人得佩服中国,放眼全世界,都得膜拜。无论是民用还是军工,在材质相同的前提下,中国不仅能山寨出相同的品质,甚至,连原版都自愧不如。
  比如山西老汉的晋造山炮,完全仿制于日本的四一式山炮,但有效射程竟然比原版还要高出500米,在忻口会战双方都摆出火炮对轰中,晋造山炮差点儿没把日本人的原版四一式山炮打出翔,如果没有其后部署的105榴弹炮和150重炮的话。
  要不然华北派遣军方面也不会急急的催着第20师团迅速进军娘子关以减轻山西北方的战局了。
  中华民族去芜存菁的能力,那里是区区一岛国居民所能比拟的?
  就说这94式37毫米速射炮,300米距离内穿甲能力不过30毫米,到了800米则降为25毫米,和原版第三帝国制造在中央军中被使用的37毫米战防炮500米依旧能穿透30毫米钢板的优异性能相比,不知差哪儿去了。
  而且,做为担任两翼攻势的第2步兵大队的这位少佐大队长心里很清楚,决定这次攻防战胜利的关键不在两翼战场,而在于中央主阵地,他再卖力也没用。
  说白了,他就是一打酱油的。老鸟中佐在步兵联队混了二十年的人脉可不是他能取代的。
  所以一开始,他就没打算全力进攻,这联队长派下来的速射炮他自然也就不会傻乎乎的放到阵地前沿,尤其是在看到中国人还有不少的迫击炮之后。
  两门94式37毫米速射炮和另外步兵大队自己的炮一起,就部署在足足2000米外,有一炮无一炮的打着。而且炮与炮之间分散的极开,一旦发现中国人的迫击炮有要朝炮兵阵地炮击的意思,立刻转移。
  战斗到现在,第2步兵大队一门炮都没损失,比被独立团揍到两眼充血的老鸟中佐的第1步兵大队不知道强哪儿去了。
  只是,这种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炮击效果自然也就差了不少,772团两翼阵地上别说可随时转移阵地的轻机枪在肆无忌惮开火,就连重机枪也时不时冒出头来冲着日军步兵扫两梭子。
  在两翼战场上,一边有迫击炮,一边有掷弹筒、坦克炮和步兵炮还有迫击炮,但一边居高临下还有工事之利,互有优势,这样相互一抵消,竟然打了个势均力敌。
  决定战场惨烈程度的,反而不是日军惯常使用的优势火力,而是双方步兵在阵地上的残酷对射。
  ……
第1059章
完胜(6)
  在战争初期,日军侵华部队基本都由老兵组成,就算是新兵,也最少经过了十个月严苛新兵训练并入伍一年以上。
  日军崇尚精准打击杜绝浪费的特点在其陆军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摒弃了火力更凶猛的冲锋枪选择了整个二战期间最为精准的三八式步枪,再配合上他们严苛训练中训练出的枪法。单论远距离射击精准度,日军陆军整体水平,放眼全球,绝对算得上数一数二。
  反观中国军队,训练水平低下,训练物资匮乏,就算是第三帝国顾问亲自编制并且完成改编的德械师士兵,一年实弹射击量也不过是五十发而已,那就别提其他派系士兵了。
  在战争初期,为何正面战场一败再败,可能是多种复杂原因一起构成的,比如日军重装火力远超中国军队,又或者中国精锐于淞沪一战尽墨,空军几乎被消耗殆尽天空尽成日军飞机的天下,再或者最高层战略指挥失误等等,但日军单兵军事素养极强无论射击还是拼刺技能都远在大部分中国士兵之上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两翼战场,日军精准射击的特性同样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只要是没把自己藏严实,稍微露出头或者身体部位,就会有不知从哪里飞过来极为精准的子弹将772团士兵击中。
  短短的十分钟,由未来“疯子中将”担当前线指挥的左翼阵地两个连近300官兵和350米外200余日军对射的结果是伤亡达20余人,其中当场牺牲的更是达9人之多。
  这还是一线官兵们都戴上了刘团座支援的钢盔的结果。红色部队从来都是粗布军帽戴习惯了,本不太习惯戴上笨重的钢盔,可做为旧关前线总指挥的刘团座在战斗还未开始之际就严令过,进入前线阵地而不戴钢盔者一律按照违反战场纪律处理。
  钢盔其实并不能有效的抵挡子弹巨大的动能,如果被正面命中,子弹会通过800米的初速形成的巨大动能洞开钢盔,然后变形后的弹头将人坚硬的额骨击穿再将大脑搅成一团浆糊。
  但钢盔却能有效的抵挡住弹片。人体其他部位被弹片破开,尚有机会止血缝合抢救,但脑袋被弹片洞开,却是神仙来了也没门了。
  在这种双方主要火力都互相被压制,双方步兵红着眼珠子步枪的对射中,钢盔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小的,只要不是被正面命中,圆润的钢盔倾角还是有机会弹飞子弹的。
  抚摸着自己钢盔上一道深深的弹痕,在未来有疯子战将之称的王副团长也在吸冷气。如果不是钢盔弹飞了一名日军冷射过来的子弹,看着己方伤亡惨重已经红了眼亲自提着一杆日式三八大盖上了前线战壕的王副团长险些成为整个娘子关前线阵亡的职务最高军官。
  第十七师最惨烈的时刻还为来临,以身殉国的张世俊上校此刻还在焦急的拿着望远镜凝视着自己麾下最精锐的步兵连一点点被消耗心如刀割。
  如果还戴的是平常的灰色布军帽,这位未来共和国中将此刻绝对是壮烈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1/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