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5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2/903

  不过,这并没有让共和国未来中将退缩。
  “狗日的小鬼子,枪打得好准。”未来的疯子战将只是短暂的表示了一下惊讶,接着就高声吼道:“命令全体官兵,这是我386旅和小鬼子第二战,不能让独立团弟兄们看我们的笑话,更不能中国百姓们看我们第十八集团军的笑话,怕死就别来当这个兵,特娘的给老子跟他们豁出去干。小鬼子枪法准,老子们也不差。”
  如果说到令行即止不怕牺牲,恐怕这个世上再无比红色部队更出色的军队了,哪怕是刘浪宣扬了足足五年时间爱国爱民族主义的独立团,在这方面也不会比他们更出色。
  独立团慢慢在官兵们中树立的信仰是保国才能保家,才能保护父母妻儿,虽浅显却易懂,再辅以高福利待遇刺激官兵不怕牺牲奋勇杀敌。
  日军则是被狂热的日本天皇彻底洗脑,甚至认为战死回归天照大神的怀抱是一种荣耀,所以他们在战场的表现也是顽固的近乎于可怕。
  而红色部队,亦有自己的信仰,推翻一切旧势力,让居无片瓦的穷人翻身做主人给自己后代美好新生活就是他们的信仰。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首先得赶走准备对中国亡国灭种的日本鬼子,这是最基本的。红党在塑造信仰方面,无疑是极为成功的。
  任何拥有宁愿为之献出生命信仰的人,宝贵的生命与之相比,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样浪漫而壮烈的诗句可能代表不了所有红党人,但绝对是那个时代大部分拥有坚定信仰红党人的写照。
  至于中国其他部队,可就要差上一些了,那得看其主官,主官如果拥有马革裹尸杀身成仁之决心,则其部属同样不吝牺牲之决心,是极为典型的“将熊熊一窝,将雄则皆雄”现象。所以有军长、师长、旅长、团长率部与敌偕亡的壮烈,也有军长、师长等长官带头跑路兵败如山倒的悲哀。
  红色部队不仅不缺乏牺牲的勇气,这支以经历过万里战略大转移历经以百场战斗计算的红色精英为骨干建立起来的部队,他们的军事素养也决计不会差。数以十万的红色部队最终只剩下不过一万余人,能活下来的,绝对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哪怕就是靠运气。
  和日军几乎有些类似,弹药缺乏从不敢浪费的红色部队官兵们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时候绝不会轻易开枪,一旦开枪,不命中也能吓得你浑身冒汗,单以枪法而论,那些老兵们的枪法绝不会比日军来得弱。
  也就是他们手中的汉阳造比三八大盖要差上一些,其有效射程不过300至350米。不过有居高临下还有战壕的优势,他们射击起来还是要比躲在阵地下方石头草稞里的日军要方便多了。
  听到王副团长的命令,772团2营的两个连官兵们再不顾自身安危,纷纷探出头瞄准着山下的日军就打,哪怕就是自己身边的战友一声不吭倒下或是被子弹击中痛苦的在战壕中翻滚,也无法阻挡他们冲日寇射出自己仇恨子弹的决心。
  这一下,日军的损失立刻就增加了。
  “砰砰砰”汉阳造不停的枪响声中,负责进攻的一个日军中队200余人,最少倒下了20多,虽然阵地上同样栽倒了不下10个772团战士。
  这个时候,不管是还在轰然炸响的坦克炮57MM炮弹或是日军掷弹筒兵拼命发射的榴弹,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杀死对手,干掉敌人。
  杀红了眼的772团官兵们仿佛又回到了数年前和白军之战,不惜一切伤亡,只为击溃对手杀出一条全军血路。那已经不是什么射击精准不精准的问题,而是勇气。
  敢于面对死亡的勇气。
  因为,谁也无法预知,自己在击杀一名日军之后会不会被一发子弹带走生命。哪怕已经知道自己被几杆步枪同时瞄准,也依旧坚定的朝着自己早已瞄准好的目标发射。
  而日军,同样不缺乏面对死亡的勇气,在指挥官没有下达撤退命令之前,他们同样会死战不退,支撑他们不惧怕死亡的日本天皇同样也是让人可怕的。
  两支拥有着不同信仰但同样悍不畏死的军队,就在这个双方重火器都被互相牵制的战场上,展开了一场异常残酷的步兵对射。
  不停有人倒下,但依旧不停有人冒着枪林弹雨露出头,瞄准射击,然后再倒下。
  双方,皆是如此。
  二十多分钟时间,双方伤亡之惨重,甚至还要超过了炮火连天的旧关主战场,那是双方重武器互相对轰的舞台,双方步兵还未做为主角登台。
  不过,就像那位伟人说过的那样:决定战争胜利与否的,永远是人,而不是武器。
  二十多分钟惨烈无匹的战斗,杀红了眼的772团2营官兵完全忘了自己伤亡多少,只是疯狂的向日军射出自己枪膛里的子弹。
  而位于前线的日军指挥官终于忍受不了这种残酷的战斗,大日本帝国皇军不应该是在己方优势火力的掩护下踏平中国人的阵地吗?而不是白白的战死在这种距离阵地尚有300多米外的野地里。
  该死的炮兵和坦克兵们在干什么?在后面吃日式泡饭吗?
  随着日军指挥官一声令下,日军终于主动停止了这种残酷的对射对决,缓缓交替着向后撤退,主动远离战场。
  而旧关中央主战场,此刻却是到了决定胜负的时刻。
第1060章
完胜(7)
  羽鸟中佐无比罪恶的扫了几眼侧翼战场后,终究还是只能将目光投到属于自己步兵大队的战场上来。
  他现在要考虑的,已经不是说如何以竟全功拿下中国人的主阵地,而是,怎样将300多号步兵以最小损失先撤下来。
  做为一名在军中混迹二十年的老兵,老鸟中佐的直觉告诉他,如果他不迅速决断,他的第1步兵大队将会遭遇更惨重的损失,不仅仅只是装备。
  不得不说,老鸟中佐的嗅觉很敏锐。
  在炮击完日军的迫击炮阵地后,见日军的迫击炮再没有开炮,而山下的大熊猫也摇头晃脑的重新站起来,只是炮弹箱被其余弹药手给卸下来,显然皮糙肉厚的熊四并没有受到太致命的伤害,刘津佐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
  而炮兵观测员也适时的传来阵地上指挥部里刘浪的指令,可以开始炮击日军步兵。
  刘津佐一直绷得紧紧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团座长官终于收网了,迫击炮,将成为压垮已经失去所有支援日军步兵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1步兵大队不愧是日军步兵第77联队的拳头部队,在战至此时他们的重火力已经不能给他们提供有效的支援,如果不是还有近十个掷弹筒小组还在徒劳的发射着榴弹,独立团所有机枪火力全开能把他们全部压得头都抬不起来。
  就算是这样,不光是200多米外的日军步兵主力还在阵地上拼命射击维持火力,那两个已经损失近半距离阵地只有七八十米几乎是拼刺刀距离的决死小队还在努力前进,哪怕是趴着。
  日军的战斗力,不可谓不强悍。
  而此时,毒气已然散尽,只余硝烟。业已除去防毒面具的双方士兵只要一抬头,恨不得都能看清对方的眉眼。
  其实除去那些重火力,阵地上的日军自认为天下无双的射术在这里,也是处于劣势。
  防守旧关主阵地的独立团一营可不是772团,被浪团座花了足足四年时间武装到牙齿的独立团官兵单兵装备也是只比日军强而不会弱。
  一个步兵班十四人,班长班副两人配索米冲锋枪及黑星手枪,火箭筒小组两人除火箭筒外另配黑星手枪,机枪小组两人除DP轻机枪以外另配黑星手枪,精准射手军士一人配四倍镜半自动步枪,步兵七人配半自动步枪。
  一个火力班十四人,拥有两门60口径迫击炮及炮手加供弹手8人配黑星手枪,两挺DP轻机枪射手4人配黑星手枪,班长和班副同样着索米冲锋枪和黑星手枪。
  而阵地上一营一连则总共拥有3个步兵排外加两个直属步兵班,步兵班总数达8个,火力班三个。除去火力排不算,阵地上一线步兵所拥有的半自动步枪为64杆,弹鼓容量为71发的索米冲锋枪达22杆。
  几乎所有的半自动步枪都在朝远距离日军主力射击,而对于那帮凑得近的日军,主要是各步兵班的索米冲锋枪在对付。
  日军在这一刻总算明白,原来,当子弹饱和近疯狂的时候,精度有时候真的是可以被忽略的,而且,可怕的对手不光是疯狂的“浪费”子弹,他们的精度,也绝对不会弱。
  索米冲锋枪的优点是弹鼓容量大有效射程远,缺点是枪太重而且射击时枪口上跳严重。已经列装独立团一年之久的索米冲锋枪在经过独立团军士们一年的刻苦训练后,虽然单发点射方面没什么太大问题,可连发射击时不可避免的因为这个小小的瑕疵受到影响。
  在短距离时这可能还不是很严重的问题,但如果远距离遭遇手持射程达400米的三八大盖的日寇,虽然索米冲锋枪的有效射程也能达到250米以上,但那个弹着点可就很致命了。虽然索米冲锋枪的设计者也从未想过索米冲锋枪有朝一日会和单发步枪拼远程射击,它本来的功用就是近程火力压制性火器。
  可这里是中国,对手是压根儿就没怎么装备冲锋枪的日本人,他们可没有和你玩近距离对射的习惯,往往都是在300多米外就开始了他们引以为傲的精准射击。
  索米冲锋枪的设计者在40年代中期倒是给这款冲锋枪来了个枪口抑跳器,但那玩意儿在刘浪看来,远不如战斗民族的设计来得更简单实用。
  比索米冲锋枪名气要大得多的AK47突击步枪,从问世以来一直到几十年后的未来,是无数军人和游击部队的最爱,甚至是黑帮匪帮,也以这种枪为自己的制式武器,号称是世界上装备最多的一款步枪。它的早期型号,同样是枪口上跳严重,不是熟练的枪手,很难控制连发射击的精度。
  而战斗民族的设计师只用了很简单的一个方法,就解决了枪口上跳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切开枪口,让枪口不是圆的而变成有豁口的,利用枪内喷出的燃气从缺口方向漏出给枪口一个向下的力,以抑制枪口上跳,提高连发射击精度。
  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设计,却将AK47的品质提高了一个档次,无比实用。
  当然了,直接切枪口有点扯,只不过做个套在枪口上的斜口管子即可,也就是所谓的枪口抑跳器。
  在刘浪的建议下,华美公司只用了两天,就完成了这项设计。只不过刘浪借鉴自战斗民族的想法不错,但索米枪管太长,子弹出膛时膛压稍微有些低,效果自然是没有原版的AK47那么好。
  不过,这就足够了。
  至少能保证200米的连发精度,而且,有资格配备索米冲锋枪的都是军士级别的老兵,在经过长时间大量的实弹射击训练后,哪怕是连发射击精度,也达到了一个可怕的地步。
  被这样瓢泼一般打得又准的索米冲锋枪在不过六七十米的距离“照顾”,决死小队的日军算是瞎了眼。他们引以为傲的三八大盖往往才开了一枪,拿着索米冲锋枪的一营班长班副们就冲着他们最少射击了二十发子弹。
  以至于最后别说是开枪了,决死小队再怎么想决死,在十几名日军被狂暴的索米冲锋枪打成筛子之后,剩余的三十多名不到一个小队的日军就躲在弹坑或者石头后面再也不露面了。
  决死,绝不等于送死,日军心里可明白着呢!他们又不二逼。
  不过,就算是这样,他们还硬挺着不后撤,估计还等着后续主力部队继续进攻把他们从中国人的枪林弹雨中解救出来。
  当然了,退,估计也是退不了的。任何一个有经验的士兵都知道,将屁股留给敌人,只会挨踹。
  只能说,他们的战斗意志很坚定。
  他们期待的同伴们意志同样坚定,被一营一连此刻完全占据优势的火力压制着,死伤已经远超他们任何一次和中国人的战斗,但也没撤退。
  直到9门迫击炮开始发威,将炮弹送到日军并不算密集的队形里。而阵地上等待老半天的属于3个火力班的6门60迫击炮也终于等到了机会,尽情的向日军步兵倾泻炮弹。
  从一开始,刘浪就没有让一连火力全开,哪怕是日军坦克炮肆虐,掷弹筒“砰砰”打得热闹的时候,最少有两挺MG42重机枪和四挺DP轻机枪以及6门小口径迫击炮都没发言。
  原因很简单,2个中队的日军,近400号人,多大的一块肥肉啊!不能快到嘴边就把他给吓跑了吧!包括用四门机关炮对付日军坦克,连续击毁数辆,别看浪团座下了严令必须打掉他们,但他其实也在担心对面日军指挥官心理太脆弱,一看坦克被毁,就下达撤退命令。
  毕竟,最少有一个半中队近300的小鬼子还呆在200多米外,如果要跑,顶多给他们较大的伤亡,却不能留下他们。
  是的,浪团座的胃口很大,想将这数百名日寇一口吞掉,连点儿渣都不给老鸟中佐留的。
第1061章
完胜(8)
  直到敲掉日军的重炮中队,日军依旧固执的没有下撤退命令,刘浪的心才放了一半,没有了步兵炮没有了重机枪,日军用什么武器来压制一连即将火力全开的射击?就凭那几辆躲在石头后面喊麻麻的小坦克?还是已经失去所有锐气同样躲在掩体后瑟瑟发抖的掷弹筒兵?
  照顾小鬼子掷弹筒兵的任务其实并没有交给没有完全暴露的迫击炮炮手们,在刘浪看来,那实在是资源浪费。而且日军掷弹筒兵很贼,在知道独立团拥有不少的迫击炮之后,他们基本打上几发就会转换阵地,决不在一个地方久呆,他们所呆的位置又是500多米外,迫击炮很难抓到他们。
  打击他们的任务交给了位于一线阵地上有资格配备四倍镜半自动步枪的精准射手们,6个步兵班6个精准射手,2个连部直属步兵也上了一线阵地,2个精准射手自然也参战了,总共8个精准射手,他们的任务就是自由猎杀日军的掷弹筒兵、机枪手和军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2/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