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1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638

  扬州人众,众在城郊十里。
  二十八日巳时(上午十点左右),一面“淮”字大旗至官道而至城下。
  城上观去,大旗之下贼人密密麻麻,步骑皆有,阵仗俱齐。
  如此景象,只叫城上人头皮发麻。
  ..........
  淮军一路至扬州城下,并未烧杀抢掠那城外大小园林,而是一意夺城。
  这一路,陆四皆是“骑马”,他虽不会骑术,但不影响坐于马上,只消前面有一执缰者便可。
  执缰者非孙武进,而是曹元马队一辽东汉子,名齐宝。
  眼前扬州高城让陆四想到月前大伯于他说的那番话,不由感慨世事万千,谁能想到一个月前怎么也不愿意来扬州的乡下穷小子,如今却率众数千要来夺取这淮左重镇呢。
  淮军将士心态各异,有激动兴奋者,有沉默寡言者。
  史德威就是沉默者。
  于城下观望一会后,陆四抬手召来一旗牌兵,吩咐道:“去,告诉扬州城里所有人,不开城,官吏士绅皆要挨刀!开城,均可活!”
  “得令!”
  旗牌兵奉令而去。
  “陆爷,城里怕是未必肯开城,这城也不太好下。”
  孙武进撇嘴,扬州城内虽无兵可守,但城高墙厚,又有新旧两城,方圆极大。
  “能开城最好,不能开城总能破城。”
  陆四亲率众将沿城巡视,最后发现扬州旧城西门地形较其余各门要低,且城外有高丘岭堆,于上可俯瞰城内,一如建瓴之势。
  此地又有兴化李宦祖塋,栽种树木极多,由外达内,绝无阻隔,枝干回互,势少得出,藏兵其中,城内难以察觉。
  “此地为破城关键!”
  陆四大手一挥,“城中若不开城,便等漕队大炮来轰他娘的!”
  史家荡之战缴获官兵药子甚多,足够那三门取自淮安西城的大炮轰上一阵。
  当下便令孙武进带旗牌队伏于西门之外,其余兵马仍在北门。
  北门外又有一梅花岭,虽距北门甚远无法利用,但可供扎营。
  贼人兵临城下,又扬言不开城便杀官吏士绅,这叫扬州城中的士绅富户们均是不安,知府谭文道毫无办法,面对众人询问唯唯喏喏半天,却什么也主张也没有。
  问得急了,就是以死报国这等屁话。
  士绅富户都是绝望,但到底是开城还是不开城,这帮人也各有主张,彼此争论不休。
  节骨眼上,还是那进士郑元勋出面表示由他出城与贼人商谈,看是否可以“赎金”换取扬州城的平安。
  郑元勋从城中坐竹筐握绳吊下,不时就被带到陆四面前,见援剿都司史德威部下曹千总等人竟在贼首身边侧立,不远处史都司更是双手反绑被贼人押在阵中,郑元勋心头自是惊骇。
  稍平心绪,冷静说道:“若头领与众位好汉不取扬州,城中可重酬头领二十万两白银!”
  二十万两白银,是城中士绅富户们为换取淮军不攻城开出的价码。
  “你们商量这么久,就是要祸水东引吗?”
  陆四勃然大怒,挥袖怒喝那郑元勋,“回去!与那城中的知府老爷,还有那帮子富商说,我淮军不是要饭花子,区区二十万两白银就要打发我淮军吗!”
  郑元勋赶紧说道:“若头领觉少,容我回去商议,可复加一些。”
  “复加?能加多少?二百万两还是五百万两?”
  陆四不屑一顾,“今扬州为我囊中之物,你们开城也好,不开城也好,我陆文宗定取扬州!”
  言罢,凶光闪现。
  “一个时辰后,不得消息,城外方圆十里,必烟火蔽日,僵尸遍野!破城之后,皆来过我淮军大刀!”
  待那郑元勋面无人色回去后,陆四不禁又是冷笑一声,与身边诸将道:“明之天下,为白面书生坏尽,此曹宜束之高阁......不过此人还算有胆识,他若能说动城中开门,倒能用上一用。”
第129章
淮军,中国之兵也
  “传令,灶饭,煮肉!”
  日头已高,陆四下令各部就在扬州城外埋锅灶饭。
  军中尚有一批从高邮带来的猪肉,缴获的明军物资中也有一批腊肉,叫淮军上下大块吃肉填饱几顿肚子是没有问题的。
  陆四下马在一避风处坐了,视线里那个郑元勋坐在竹筐中正在被城上的人往上拽。
  被拉上城后,郑元勋立即将贼首所言于知府谭文道及众官绅直言。
  众人闻言贼人一定要进城,且城中若不开门便纵兵屠杀,是谓“烟火蔽日,僵尸遍野,官绅都来过刀”,一个个都是骇得说不出话来。
  谭文道这个扬州城的父母官依旧是先前那付束手无措的样子,一会看他,一会看你,就是没有个主意。
  众人这会也不指望谭知府这个父母官。
  “事到如今,为保外面的百姓不被贼人荼毒,我看还是开了吧。”
  说这话的是盐商陈某,嘴里说的是为城外百姓安危着想,实际是怕他在城外宅子里的家人被贼人所害。
  “贼人势大,史都司他们又都陷于贼手,城中一兵一卒都没有,怎么守?”
  “对,官兵都打不过贼人,我们这帮人又如何能扛得住贼人,开了开了!”
  “......”
  有陈某带头,立时就有不少宅子在城外的富商纷纷跳出来支持开门投降。
  有支持者便有反对者。
  “诸位嚷着放贼人进来,就不怕那贼人进城之后翻脸对诸位下毒手吗?现在贼人在外,我等尚可凭高墙支撑一二,贼人若进来,敢问诸位哪家能敌贼人?”
  一个年有七旬的老者坐在椅子上将手中的拐杖往地上狠狠敲了三敲。
  “蒋老太爷说的对,真要放贼人进来,我等跟把脖子洗干净伸出去叫人家拿刀砍有什么不同?”
  “府尊已派人过江报讯,最迟三日,南都必有大军前来,现在开城我怕诸位到时后悔都来不及!”有人对援军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三日?”
  闻听这话,顿时又有人嗤笑一声,道:“三日能有兵马动一动便算好的,没有个七八天,我敢保证官兵都过不了江!”
  “有这七八天,贼人就破不了城?”
  有人叹气,“诸位千万不要忘了,贼人就给我等一个时辰,这会已是半个时辰过去,再要定不下来,大家伙就等着贼人动刀吧!”
  这话叫那蒋老太爷也滞住,城上一片沉默。
  飘渺的官军和近在咫尺的贼兵,如同天台的两端,刻有贼兵的那端明显沉了下去。
  “开城吧。”
  郑元勋替谭文道这个知府做了最后的决定,众士绅富商没有话说,便是那些不同意开城的这会也都不吭声。
  岂料扬州百姓听说官绅要放贼人入城,竟群起反对不让贼人入城,他们从城中四面八方向北门聚集,群情汹涌说要打死主张开城迎贼的胆小鬼。
  也不知谁说是郑元勋建议放贼入城,结果郑进士被人堵在街上饱揍,要不是支持开城的盐商叫家仆拼死将百姓冲散救他出来,只怕早就被愤怒的人群打死了。
  官绅有钱人都同意开城,百姓怎的不同意?
  皆因为城外人的生死与他们无关,城外也没有他们的家业。要死也是官绅有钱人,与他们何干?
  万一贼人进城不分贫富,于他们才是大祸!
  说一千道一万,人性之恶而矣。
  望着遍体鳞伤都说不出话来的齐元勋,谭知府破天荒的硬气了一回,怒斥人群:“不开城迎贼也可,尔等现在便上城助守,一家出一男丁,与这扬州共存亡!”
  “只要诸位愿与扬州共殉,谭某便与诸位抗争到底,以报朝廷!”
  谭文道朝北而立,若百姓们真有与城共存亡的决心,他绝不退缩。
  只这话说了都没十来个呼吸,人群中就有人默默转身溜走,继而上千人就这么一哄而散。
  “怎么守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