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1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638

  到了扬州又知陆都督亲自率军在瓜洲击败明南都兵部尚书史可法所率大军,这就更加让刘暴对淮军产生了不切现实的乐观,认为只要陆都督亲率大军北上,再有徐州南下顺军配合,围攻淮安的明军定然会不敌溃逃。
  那样一来,趁势劝降黄得功等人就更加没有问题了。
  “通会有所不知,淮安那边情势已经危急...”
  陆四意识到刘暴太过乐观,准备给他泼点冷水,他可不能让自己身边有一个盲动主义者存在。
  不想刘暴却得出另一个结论,淮安城内的淮军以一部之力就能牵制那么多明军,不正表明明军有多么不堪么。
  “......”
  陆四无言以对,因为刘通会说的也有道理。
  从淮安被围算起来已经半个月了,明军却始终未能破城,余淮书甚至还能派人出城向自己求援,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围城的明军是有些没吊用。这要是他陆四指挥围城,管保叫他淮安城中连个鸟都飞不出来。
  “若通会真要劝降,我看还得做两手准备。”
  陆四想了想,提出刘暴去劝降黄得功可以,但得等他这边收拾了南都明军另一路人马,挟大胜之威北援淮安时再着手。
  刘暴想了想,觉得这样更安全些,也更有利对黄得功等人的劝降,当下也没有固执己见欣然同意。
  陆四松了口气,他真怕这位“高官”脑子一热就去淮安给黄得功送人头。
  刘暴随后问起瓜洲之战的详情以及史可法的情况,陆四吱唔过去,不愿让刘暴知道自己放史可法一马。
  “史可法若能降我大顺,其一人便能顶百个黄得功啊。”
  刘暴很是感慨,又可惜陆四没能生擒此人,否则莫说三顾茅庐了,就是百顾,千顾也要说动这位天下人敬仰的史公归降。
  陆四没吭声,瓜洲那边史可法走没走,他连派人去看看的兴趣都没有。反正就算这位督师没走,郑鸿逵的水兵也不可能有胆量上岸。现在他的当务之急是消化瓜洲之战的战果,稍作整顿便得驰援仪真。
  程霖所部在拿下泰州后已向通州出发,原本3000的人马一路收降扩充变成了七八千人,虽然大多是乌合之众,可沿途行军也是浩浩荡荡,地方大小士绅除了几个头铁聚众袭击淮军落个首级悬众外,大多乖乖的应程霖要求为淮军提供粮草。
  陆四估计顶多有三五天,程霖部就能彻底拿下通州,因为通州一带没有明朝驻军,只在狼山有个备倭的水营。
  没想到次日程霖就传来好消息,说通州已下,狼山水营明军不敢与淮军对敌乘船逃到了江对岸。
  准确来说,通州是“和平解放”。
  为通州和平事业做出贡献的,正是那个陆四随便他跑不跑的四川达州副将胡尚友。
  胡尚友没跑,可能在离开仪真城后他有过打马逃往淮西的念头,但这个念头却没有扎根而是一闪而过。
  天大地大,除了淮军这里,真就没有胡尚友的容身之地。
  本就是被人从淮西赶出来的胡副将怎么回去?
  孤家寡人的副将在思来想去后,决定留在淮军效力,所以他马不停蹄的往通州而去。
  结果,还真把提心吊胆观望的难兄、甘肃总兵李棲凤给说降了,在淮军程霖部还没有抵达通州城下时,李棲凤同监军高歧凤带着所部残兵就逼迫城中大小官绅“易帜”了。
  随后李、高二人由胡尚友陪同前来扬州拜见大顺淮扬节度使陆文宗都督。
  只这会陆四不在扬州,而是领军去了仪真。
  仪真城外,被淮军马队吊得只剩“一口气”的小袁营余部举目四望,上下皆是做好了身葬之地的心理准备。
  他们,真是宁死不肯降顺的。
第159章
请诸位共杀鞑
  宁死不降顺,是小袁营余部这些人的信念,陆四对此是尊重的,但他又必须收服这帮人。
  不仅是因为这帮人能打,更重要的是这帮人是淮军目前遇到的,唯一和清军交过手并且战胜了他们的兵马。
  打不打得过,不重要,重要的是敢打。
  诚如史家荡之战陆四所言那般:“谁敢与我横刀!”
  小袁营敢和清军横刀,敢于在强大敌人面前亮剑,并且大胜之,这股心气,是即将迎来抗清斗争的淮军所迫切需要的。
  如此,陆四又岂能放走他们。
  问题是这帮小袁营余部和那位督师史可法一样,也很固执。固执到一路被曹元马队吊得是吃不上饭,睡不上觉,走路都要合眼皮,却偏偏还死撑着,咬着牙就是不肯降。
  解铃还需系铃人,陆四不可能把李自成拉过来向小袁营这帮人首歉,但他手里却有个可以说服小袁营的人。
  此人就是孙二郎那货说的“吊侯爷”朱国弼。
  朱国弼这几天在扬州过得还是蛮滋润的,因他跟他那位会“集资”的小妾具有重大经济价值,所以被俘虏之后享受的是贵宾待遇,不仅吃喝方面供给甚好,甚至陆四还体贴的给他安排了两个扬州青楼姑娘。
  这就叫亲手抓住朱国弼的孙武进眼红又不解了,酸溜溜的说道:“都督如此对待这吊侯爷,下面可是有人说怪话了。”
  “什么怪话?我看就是你有怪话!”
  陆四白了孙武进一眼,这家伙自个有意见不敢说,倒是晓得拿“下面人”给自己扯虎皮,真当他陆都督是二十岁的雏?
  “是真的,都督,卑职哪敢骗你啊,就下面都在议论呢,说咱们都是大顺的官军了,可都督你还把个明朝的侯爷当宝一样好吃好喝供着,是不是哪天咱们大顺军不做了又要去做狗日的明军咧...”孙武进这话倒不是他自己瞎编,事实上确是有不少人议论这事。
  “你们懂什么?”
  陆四将手里的《三国演义》放在桌上,“我供着朱国弼,是因为他能给咱们淮军换来大笔财富,你们能吗?”
  孙武进没吭声,陆爷派人去南京要朱家过来赎人这事是他一手操办的,能不知?
  只是,即便这吊侯爷挺值钱,能从他府上敲来大笔财富,也没必要当宝一样供着吧。
  “不要羡慕人家,各人有各人的命,你如果有本事替我把南京城的聚宝门开了,我也把你当祖宗供着,就是把扬州城所有青楼包下来让你玩个够,我也愿意。”
  陆四起身拍了拍孙武进的肩膀,事情真不是你想象的那般啊,这个吊侯爷除了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外,还具有重大战略价值。
  只是,这些就不便和孙武进说了。
  南京城的聚宝门?
  孙武进百思不得其解:这哪对哪啊!
  但是,他终是意识到自己是不如人家吊侯爷有价值,起码劝降小袁营这帮犟玩意还非得吊侯爷出马不成。
  朱国弼被提拎出扬州城时,还以为是自家小妾白门带银子过来赎人了,正想把心底话和白门好生说说,却突然被塞进马车拉到了这仪真城下,一路也没人跟他说干什么,不免就好一番忐忑。
  到了地方,年轻的陆都督却是要他去劝降小袁营那帮人,对他说话还很客气,这就叫朱国弼深受感动,安心之余当场拍胸脯表示只要他前去劝降,小袁营诸人以后就给陆都督当牛当马了。
  皆以为已经殉国的侯爷再次出现在郑思华、王大龙等人面前,着实让他们又惊又喜。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恩主侯爷开口竟是要他们不要再作无谓抵抗,大家一起去降大顺陆都督,众人当时就沉默了。
  半响,郑思华走到朱国弼面前,朝他躬身一拜,尔后说道:“承蒙侯爷不弃,使我等能如袁爷生前所愿成为朝廷兵马,侯爷待我们也是不薄,按理我们当听侯爷的降了闯贼.....只是我等旧主袁爷乃被闯贼所杀,我等不愿为闯贼效命才弃营而出归顺侯爷,所以非我等不愿奉侯爷命令,实是我等早已立誓此生宁死也不降闯贼...还请侯爷见谅!”
  朱国弼叫郑思华这番话说愣住了,刚想再劝,那边郑思华已经转身过去,显是也不愿再奉他这已沦为闯贼俘虏的抚宁侯爷为主了。
  小袁营其余军官也都是如此,朱国弼无奈只得回来复命。
  “这么说来,他们连侯爷的面子也不给?”陆四眉头微皱。
  “日你妈的,我看不是那帮人不肯降,是你这吊侯爷根本没出力,说不得还劝他们跟咱们干到底!”
  幸灾乐祸的孙武进举起刀鞘就要砸,当然,他也不敢真砸,只是吓唬吓唬朱国弼,谁让这家伙日子过得太滋润。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朱国弼不等刀鞘落下,就双腿一软“扑通”倒在地上,然后身子一下蜷缩成蚂蝗状,跟当日被孙武进等扛到陆四面前时一模一样。
  “嗯?”
  孙武进错愕:脑袋哪去了?
  “胡闹!”
  陆四这“胡闹”也不知是说吓唬人的孙武进,还是说具有缩骨本领的吊侯爷。
  站在那沉思片刻后,他摆了摆手:“我亲自去吧。”
  “都督,不可犯险!”
  孙武进一惊,急忙劝阻,可陆四执意亲自去劝降,无奈只得点了百来个旗牌兵随着保护,又要徐传超带了十多个箭术不错的跟着,万一不对就立即射杀对方主事之人。
  陆四一行的到来让小袁营余部都是紧张起来,他们哪怕都没什么力气,还是咬牙执刀撑起,准备做最后的一搏。
  “诸位不必惊慌,我乃大顺淮扬节度使陆文宗,此来非为剿杀诸位,实是有些话想对诸位说。”
  陆四说话间示意旗牌亲兵们将刀放下。
  小袁营众人不知如何作答,半响,郑思华从人群走出,朝陆四一抱拳:“不知陆节度使有什么话要对我们说?”
  陆四点了点头,也朝那郑思华一抱拳:“陆某虽为大顺节度使,却敬重袁时中将军,对袁将军麾下小袁营众将士也是久仰万分。去年听闻袁将军率诸位在海州与鞑子大战,陆某当时心中澎湃,恨不得能与诸位一起追随袁将军杀鞑,后闻袁将军死讯,心中亦悲叹,只是陆某人微言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