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1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0/638

  “那样一来,东奴便当有逐鹿之势了。”
  “不可能!”
  沈廷扬断然不信,关门之军与东奴对抗二十余年,士卒哪个不与东奴有血海深仇,怎么可能放他们入关呢。
  “崇祯元年没有人认为17年后大明就要亡了?万历年间,也没有人会认为辽东的建州有朝一日会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陆四如此说道。
  “这...”
  沈廷扬怔住。
  “凡事没有绝对。”
  陆四习惯性的想从兜里摸烟盒散一拨,却发现身上哪有烟。
  “陆某并非是劝司业降我这个你眼中的所谓贼人,只是想请司业暂时留下有用之躯。若东奴入关,我大顺必将抗清,届时凡我中国之人都当齐心协力共抗外族,岂能有明顺门户之见?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道理,司业不可能不知道,真有那一天,难道司业还要继续视我大顺为仇寇,要先与我等拼个你死我活,让那东奴坐收渔人之利吗?”
  沈廷扬默然。
  “城外司业所部不过千余兵,陆某若欲覆没不费吹灰之力,今却苦口与司业说这些,便是希望这些健儿就是死也要死在抗击外敌异族的战斗中,而非这般毫无意义的死去!”
  “若司业信得过陆某,陆某便与司业打个赌,三月之内若东奴入关,则请司业与陆某共击外敌;若东奴不入关,则陆某绝不挽留司业,如何?”
  陆四的诚意一如对待小袁营,不过他没敢说一个月,因为他也怕万一。
  城墙静了片刻,沈廷扬挣扎起身,道:“这赌我接了,你若信得过我,我亲自出城去说。”
  话音未落,陆四已然吩咐:“给司业备辆马车。”又怕沈廷扬头上伤势影响,命将被俘的沈随从挑出两个照应。
  沈廷扬也不多言,微微点头便在随从搀扶下了城墙。人刚下城墙,墙上已然吵了起来,却是一帮淮军将领谁都不信都督说的鞑子会入关。
  “你们不相信我说的?”
  陆四最恨人家不信自己,想了想露出些许笑容道:“这样吧,我这个都督做庄,你们下注。赌东奴不入关的一赔十,赌东奴入关的一赔一,如何?”
  未了,又加了一句,“赌注嘛至少千两起步。”
  话音刚落,就听孙开直捅了捅边上的徐和尚,“我银子不够,你借我五百两,把都督的庄打爆!”
第203章
陆爷真反贼
  陆四不好赌,但他要让部下们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十赌九输。
  徐和尚他们也有钱,过年的时候陆四在扬州给运河起事就追随他的部下们分过一批银子,多的有千两,少的也有几十两。
  套用后世时髦话讲,这些银子就是造反的“红利”。
  陆四不喜欢搞虚的,这会弄些什么信仰之类的不是没人睬他,而是大家伙不懂,听不明白。
  当初淮军上下聚到一起的原因是为了活命,现在则转变为要富贵,将来便算抗击清军可以加一层民族大义,但更多的是为了保富贵而反抗。
  和读书人要讲亡国亡天下,和不识字的就得讲些不能让鞑子占咱们地,住咱们房,抢咱们钱,吃咱们粮,玩咱们女人这种通俗易懂的话。
  东西都叫鞑子占了去,咱们喝西北风?
  是把你姑娘送给鞑子玩,还是把你老婆送去?
  已经进入造反第二阶段的陆四很清楚淮军上下的利益根本所在,所以他就得围绕这个根本利益做些实际性的工作。
  什么最实际,钱最实际。
  淮军上下没一个圣人,包括陆四也不是圣人。不是圣人,空口白牙顶个屁,实打实的好处才是最有效果的。
  老话讲,队伍大了,人心就多。
  仅从目前来看,能叫淮军上下继续齐心跟他陆文宗干的唯一办法就是利!
  一个利字,道尽千古真谛。
  世间人来人往,无不为一个利字。
  这利字也不是什么贬的,拿不出手,说不出口见不得人的东西。相反,这利字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所在。
  没有利,便没有进步;
  没有利,便没有忠诚。
  有了利,这不怕死的便能多起来。
  卖命得银子是利,卖命当官也是利,卖命封妻荫子更是利,卖命衣锦还乡也是利。
  利到位,人心就到位。
  有时候,陆四觉得自己更像是个土著造反者,跟李自成、张献忠差不多的真反贼,而不是一心带领明末中国人民迈向康庄大道的革命者。
  走一步,看一步,是陆四的风格。
  他不会看几步,走一步。
  “老徐的银子也不是风刮来的,你要银子不够的话我可以借你,嗯,从你饷银中扣就行。”
  身为庄家的陆四肯定希望有人捧他的场,因为这庄赢来的银子是他自个的。
  别看淮军眼下有不少银子,可陆四自个却真没钱,这叫公私分明。
  一心想要打爆都督庄的孙武进有便宜能不占?这都督是真不会做庄,世上哪有借别人钱砸自己庄的道理,也不嫌触霉头。
  东奴敢入关?
  就他们那点人进关抢抢就得了,还真以为能坐了汉人的江山?
  打死孙武进也不信关外的鞑子敢进中原逐什么鹿,所以都督这庄必须打爆!
  在孙武进的鼓动下,徐和尚、麻三、孙四他们也纷纷下重注,就是降将李棲凤和胡尚友听说这事后也凑了一千两下注,但这二人却不是下那东奴不入关,而是下的是东奴入关。
  孙武进大骂这两王八蛋脑子缺根筋送钱给都督,李、胡二人却只赔笑不解释,完事后给了那孙武进一个轻蔑的眼神,心道你小子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都督这哪里是跟你们对赌,分明就是拉一头骡子过来问你们是马还是驴啊!
  上官说什么就是什么,这道理要弄不明白,以后前程也有限的很。
  不过有件事李、胡二人心里一直不解,就是不知道为什么陆都督既不让他们带兵,也不给予其余职事安排,但走哪都把他二人带上,时不时还问胡尚友些周王的事,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沈廷扬出城后不是没有人怀疑这家伙会跑,但陆四却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他看来,这沈廷扬乃是少年任侠之辈,所以这种人于信义看得最重,故而绝不可能放他陆四“鸽子”。
  而且沈廷扬对东奴的了解恐怕也是这淮扬大地仅次于他陆四的人,而且他那千余水兵也不可能从淮军的骡马骑兵眼皮中逃走,所以沈廷扬一定会回来。
  果不其然,半个时辰后沈廷扬就同其族弟沈廷飞带那千余水兵来投了,陆四命沈部于城中安顿,不解其兵器。
  沈部这些水兵大多就是淮安府人,也就是当年毛文龙向明廷奏称的淮兵,其中甚至还有不少盐城老乡。
  几句乡音一说,纵是对沈部有警惕的淮军将领们对这帮老乡也生了亲近之心。
  听说郑芝豹募的团练青壮跑了不少,陆四赶紧让徐和尚派人去收拢,也勿须什么劝降,只一句安东有吃的便行。
  如此,陆续又有两千多团练青壮摇身一变从官兵变成了反贼,于这帮山东难民而言,只要有吃的管你当谁的兵。
  城中的秩序也大体得到了安定,那个被陆四随手指为大顺安东县令的童生王保庆进入角色之后适应很快,凭着前知县林香连的“教导”,各方面办得还不错。
  陆四只要城中秩序恢复,其余的事情他暂不会干涉。
  孙武进拿着他开的那份物资清单和郑芝豹商谈起来,郑芝豹一点也没有抗拒“赎金”这回事,反而很真诚的孙武进就淮军索取物资的数目进行了据理力争。
  想来,他郑家于海上扣船绑人要钱这种事也干的不少,算是老本行了。
  安东城中缴获的银两并不多,路振飞的临时漕院总共就抄了三千多两银子,县衙库房更是少得可怜,只六百多两,倒是淮安总兵府内抄出了一万多两。
  路振飞这位部院这几月做的真是艰难,为了维持围城大军开销,他已然算是东拼西凑,甚至在漕院召集了不少士绅号召他们为官军“捐输”,可惜路振飞没有当年孙传庭的胆量,所以官绅捐输的效果不行,加起来也没几千两。
  “各州县已是无有粮饷可供,仅能勉强支应大军吃用,临淮兵炸营许是和粮草接济不上有关。”
  督漕道郑标不是国士,却是个很务实的人,这种人算是贼来降贼,鞑来降鞑的典型类型。
  不过莫看没什么气节,办事却很卖力,陆四让他负责清点城中钱粮物资,他只用了半天就将账册给递了上来。
第204章
抢劫又叫捐输
  弄多少钱,陆四在乎,但更在乎的是安东有多少粮。
  结果,郑标给出的数目让陆四有些心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0/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