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2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2/638

  陆四冷笑一声,对那武愫道:“回去告诉董学礼,如果他不愿同咱一块北上勤王,那打今天起咱这淮阴侯什么事都不干,就领着咱十万淮军将士盯着他董学礼打!”
第276章
先取山东
  北京,五月初七。
  由于李自成在离开北京时命人放火焚烧紫禁城,前明皇宫很多宫殿都被焚毁,只有武英殿得以完整保留,故多尔衮率部进入北京之后暂以武英殿为军议重地。
  入京后,多尔衮主要做了三件事。
  一是派兄长阿济格领平西王吴三桂、智顺王尚可喜率满、蒙、汉军三万余人追击西撤的李自成。
  二是为崇祯发丧,拉拢北京的前明降官,稳定人心。
  三是商议迁都的事。
  32岁的多尔衮雄心壮志,在山海关一战获胜之时就已经开始酝酿将大清的都城从盛京迁往北京,多尔衮认为要图进取必须迁都北京,只有占据北京这个关口才能进而夺取整个中国,以建万年不拔之业。
  这个想法得到了大部分入关的八旗将领支持,大学士刚林和范文程等人更是盛赞摄政王迁都英明。
  初七日,两个好消息传到多尔衮耳中。
  一个是阿济格率军在直隶的庆都城东追上了西撤的顺军,并再次击败顺军,斩杀了闯贼任命的蕲侯谷英,抢夺了大约一千多万两的白银。
  接着清军又在真定再次获胜,这一次斩获更多,光拉运白银的马车就有三千多辆。
  这两次战斗迫使顺军在京畿一带完全无法立足,阿济格报称李自成已经井陉退入山西,只留少量精兵扼守固关。
  “八王这次可是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了,有了这几千万两缴获,我大清便有了夺取中国的实力。”
  说这话的是多尔衮亲信、固山额真何洛会。
  多尔衮笑着点了点头,阿济格这两仗打的是很漂亮,缴获之多远超他这个摄政王的想象。
  另一个好消息是李自成任命的遵化节度使宋权发动叛乱向大清归降。
  这个宋权是原来明朝的遵化巡抚,在李自成进京时主动拜表投降,结果一听李自成在山海关战败,立即发动叛乱。
  宋权叛乱时,李自成派在遵化的守将黄锭还被蒙在鼓里,仍以对上司的礼节待宋权,结果被宋权诱进府中杀害。大顺委任的防御使、府同知和县令等一干官吏也尽被宋权杀害。
  同其它地方发起叛乱的官绅有很多是举着“复明”旗帜不同,宋权重新控制遵化一带后立即派人向北京的满清投诚。
  “这是宋权的降表,另外他还给摄政王上书献治平三策,请摄政王过目。”
  大学士刚林将宋权的降表连同上书一同递了上去。
  多尔衮自幼便学汉文,自是能看懂汉字。见宋权上书中还请求大清为崇祯确定庙号,便问范文程等人的意思。
  范文程等建议可将崇祯同周皇后尸首迁葬思陵,庙号可定怀宗,谥号庄烈愍皇帝。
  多尔衮点了点头:“这些你们看着办吧,迁陵之时尽量隆重一些,另外宋权仍为遵化巡抚。”
  刚进北京时,多尔衮就下令在京官民人等为崇祯服丧三日,这个举动为满清赢得了京畿一带官绅人心,官绅都夸大清仁义,对之前清军数次入关烧杀抢掠都不愿回忆了。
  宁完我又奏道:“八王请示摄政王,是继续入山西追击闯贼,还是班师回京。”
  “八王”说的是领军追击李自成的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按序称“八王”。
  “天气越来越热了,叫老八他们先回京。”多尔衮说完摸了摸光秃秃的脑门,这几天京中温度升的很高,很是闷热。
  刚林又奏又书召天启年间大学士冯铨的事有了进展。
  “冯铨愿意入京,请问摄政王如何安置官职?”
  “国家尊贤客,冯铨是前朝大学士,不能委屈了,可为内院大学士,”说到这,多尔衮又补了一句,“朝政位列你们之上。”
  刚林又奏:“降官人等,有在明官职较低,在顺官职较高,吏部是以明之官职留任还是以顺之官职留任。”
  “人家既归顺我大清,自要高官厚禄待之。”
  多尔衮指示吏部以较高官职任命,与满官一体办事,并说要鼓励这些降官举荐人才,对于降官所举的人,吏部一律委任,哪怕无甚才干也要任用。
  众学士听的不住点头,都道摄政王为政举措比之先帝在时更胜一筹。
  “禀摄政王,我大清此次入关严禁杀掠,故京畿百姓对我大清并无反感。只是剃头令下后,百姓多有愤怒,不愿剃发,奴才以为我大清初占京畿,是否可暂不叫剃发,免得民心不定。”
  多尔衮在刚进关时曾下令沿途明朝军民一律剃发结辫,遵从满俗。入京后叫京师官民为崇祯服丧三日后就剃发改制,这让不少新归附的汉官非议甚多,在野的更是惊畏不至。
  范文程考虑到清军眼下只据有京畿之地,要是强行推行剃发恐怕会引起混乱,因此建议暂时停止剃发。
  多尔衮眉头微皱,道:“予前因归顺之民无有分别,故令其剃发以别顺逆。现在百姓既不愿,可暂停剃发,叫天下臣民照旧束发。”
  说完,问何洛会可是查到崇祯三子下落。
  何洛会说崇祯的太子可能在吴三桂军中,其余二子下落不明。
  “吴三桂藏着明太子想干什么?派人去跟他说,将明太子送来京师。另外两个也要彻查,若找出来不必问我。”
  多尔衮略带深意的看了眼何洛会。
  范完程和宁完我等人都未说话,事实上他们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崇祯三子绝不可留。
  范文程又奏了另一件事,就是山东德州的原明御史卢世潮、大学士谢升之弟生员谢陞等人推翻了李自成任命的官员叛乱,推举逃难到德州的明宗室庆藩奉国中尉朱帅炊(金字旁)为济王号召远近,山东和北直隶不少官绅响应。
  刚林道:“都察院参政祖可法、张存仁上书称山东乃粮运之道,山西乃商贾之途,急宜招抚。若二省兵民归我大清版图,则财赋有出,国用不匮。”
  范文程道:“奴才等人商议后认为可使降臣方大猷为监军副使招抚山东,以降臣王鳌永以户、工部侍郎专抚山东、河南。”
  多尔衮准奏,他也知山东和河南二省重要性,然现在却是无法抽调大军攻取二省,故若能招抚最好不过。
  “单叫方、王二人前往招抚,未必能震慑二省地方,还请摄政王派一支兵马护送才好。”
  范文程的意思多少派点兵,起码得让方大猷和王鳌永有点底气。
  多尔衮沉思片刻,命固山额真觉罗巴哈纳、石廷柱统兵3000南下先收取山东。
第277章
骗吃骗喝的高杰
  山东,济宁州金乡县这几年可谓是水深火热,境内先后遭到阿巴泰部清军、刘泽清部明军的烧杀抢掠,人口下降了六七成,大部分村庄也都被烧毁,活下来的百姓不少都选择南下乞讨。
  金乡知县贾公让是崇祯八年山东乡试中的举,去年九月才到金乡担任知县。
  贾本是没有资格出任知县的,但前后三任知县被清军杀了一个,被大明的官军杀了一个,还有一个弃官逃走,吏部这才把侯任教谕的贾给派来金乡当知县。
  贾到任后,因金乡境内到处都是土匪贼寇,便带领县城仅存的几千居民守城。城门昼夜紧闭,只白天开半个时辰让居民进出。
  县境凋敝,百姓不易,贾公让还算是个清官,不忍再加重劫后余生的百姓负担,所以自个在衙门后面的空地种起菜来。
  这日正和老奴担粪浇菜时,负责守城的典史陆元却急慌慌跑过来,面无人色的说道城外来了大批贼寇。
  贾公让一惊,险些失手将粪桶打翻。
  “快,快到城上去!”
  贾公让一边往城墙跑,一边又让衙门的差役赶紧敲锣集合城中青壮准备守城。
  到了城上,果见外面黑压压的一大片贼寇,这帮贼寇不仅人数众多,更一个个都骑着马,一看就比金乡境内的土匪要厉害的多。
  “这可如何是好!”
  正在贾公让心生惧意时,那贼寇突然有十几骑从阵中驰出,然后打出一面旗帜奔城墙这边而来。
  “顺!”
  陆典史看到贼寇打出的旗帜后失声道:“是闯贼的兵,是闯贼的兵!”
  “是大顺的兵吗?”
  和陆典史恐惧的声音不同,贾知县的声音却是很激动,并且不是说闯贼,而是说大顺,这把陆典史听的愣了。
  “城上的听着,我等乃是大顺王师,奉大顺皇帝之命前来尔境安民,你们速速归降,备些吃喝,我等还要奔州城!”
  城下的骑士接连喊了三声。
  第三声刚喊完,贾公让就从垛口伸出脑袋问下面:“不知大顺皇帝如何安民?”
  下面的骑士想也不想就道:“禁掳、禁杀,敢违者斩无赦!”
  “好,好,本县愿降!”
  贾公让毫不迟疑就做了决定,然后朝发愣的陆典史等人看去,催道:“还愣着干什么,这大顺的兵难道还能比朝廷的兵更坏不成!凭咱们这点人又如何能守住,速去弄些吃喝来,不要惹着大顺的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2/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