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2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3/638

  完全没有“降贼”思想准备的陆典史等人花了很长时间才消化了知县要降贼的决定,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最终也是达成一致降就降了吧,他们这帮人打打土匪还行,和闯贼的兵马打就真不够看了。
  “你们速去弄吃的来,我下去开城迎接大顺兵。”
  贾公让正准备下城开门时,他那老仆却一把拽住他,道:“老爷,这帮人看着不像是大顺军。”
  “怎么?”
  贾公让怔住。
  老仆说外面那些兵马一个个穿得破破烂烂,灰头土脸,也不见有什么辎重,倒像是被人家追杀逃命的,哪里是像什么来安民的军队。
  叫老仆这么一说,贾知县也警醒起来,跟陆典史他们趴垛口仔细瞧起来,结果发现许多问题。
  比如这支自称大顺军的兵马似乎没有几面大顺旗帜,而且隐约好像一些士兵穿的还是明军的服饰。
  “官兵?”
  贾公让的脸色沉了下去,真要是明军的话,他是打死也不能开门。
  .......
  城下,的确不是顺军,而是明军。
  带队的将领是总兵官高杰的部将李成栋和胡茂祯,这二人在高杰麾下勇敢善战,所向披靡,很得高杰信重。
  高杰原是李自成部将,绰号翻山鹞,很是能打,却因私通李自成的夫人邢氏而投奔明朝,积功至总兵官。
  年初大顺军东征,明军将领望风而降,高杰因为邢氏缘故不敢投降李自成,率部由陕西经山西、河南一路逃到山东。
  到山东后,发现地方百姓对明朝军队十分敌视,为了顺利通过各州县并取得粮饷,高杰就下令所部全部扮作顺军,结果一路“骗吃骗喝”到达济宁。也因逃跑太过顺利,高杰部并不知道北方已经发生重大变故。
  李成栋和胡茂祯手下各有一千多骑兵,他们是替后面的高杰大队步卒骗粮的。
  见城内半天没动静,李成栋的义子李元胤不由父亲李成栋道:“阿爹,是不是城里察觉到咱们不是顺军了?”
  “有这可能。”
  李成栋点了点头。
  李元胤不是他的亲生儿子,本姓贾,原是南阳的一个秀才儿子。少时被李成栋掳来收为养子,跟在身边七八年出生入死,父子感情很深厚。为了让养子成材,李成栋还给他请了老师教导,邢夫人便称赞元胤少年明事理,知大义,有器量。
  “李诃子,城里不上当,咱们强攻了吧!”胡茂祯等得有些不耐烦。
  李成栋却摇头说不能强攻,金乡此地离徐州已经很近,听说山东总兵刘泽清正在攻打徐州,他们莫不如先赶去徐州同刘泽清会合。
  胡茂祯想了想强攻也很麻烦,因为他们没有攻城器械,便同意了李成栋的意见。
  “得派人告诉后面一声。”胡茂祯道。
  李元胤忙道:“父亲,儿子去向高帅禀报吧。”
  “你是惦记夫人那里的吃食吧,去吧,路上小心点土匪。”
  李成栋笑了笑,李元胤挠了挠脑袋有些不好意思的也笑了起来,带着自己的亲兵打马奔后面去了。
  三十几里外,一支约摸有五千人左右的步卒正衣衫褴褛的向着南方行军。
  队伍中的一辆马车内,一个长相极美的妇人正敞着胸衣为怀中的婴儿喂食,因为马车颠簸,婴儿的小嘴时不时就会咬着妇人,疼得妇人不住颦眉。
  妇人便是高杰的妻子邢氏,她曾经是如今的大顺永昌皇帝李自成的妻子,一直在军中帮助李自成管理后勤辎重,是李自成不可多得的贤内助。
  可惜,因为看中长相英俊的高杰,邢氏选择与他私奔,否则这会恐怕她很可能成为大顺的皇后。
  “夫人,”
  车外驾马与马车并行的高杰在马上弯腰掀开车帘,见邢氏正在给儿子元爵喂吃的,不禁笑了起来,继而舔舔嘴巴道:“夫人还是那么白。”
  “没个正形。”
  邢氏白了高杰一眼,有些担心道:“我们已经离徐州不远了,你说马士英不会接纳我们?”
  “我派人去寿州告诉马士英我们有三万兵马,马骡九千,他马士英不可能不动心。”
  有兵三万肯定是高杰虚报,他手下实际只有步骑八千余人。
第278章
微山湖
  提议先派人同凤阳总督马士英取得联系的是邢氏,邢氏认为高杰麾下如今只有几千人,又是从陕西一路狼狈逃过来,如果得不到南边明朝督抚的援引接纳,这几千人恐怕连就粮之地都没有。
  没有粮饷,这兵可就要散了。
  去年高杰随孙传庭与李自成作战时,孙传庭就曾说天下督抚唯今能为朝廷分忧者不过寥寥数人,贵州马士英就是其中之一。朝廷启用马士英为凤阳总督数月,大贼张献忠就无法在南直隶立足,可见马之才能。
  打了这么多年仗,高杰深知跟对人的重要性,便采纳了邢氏提议,派自己的外甥李本深带人扮作难民直接从河南穿过前往寿州。
  不出意外的话,马士英一定会接纳于他,因为他高杰毕竟替明朝征战多年,忠心耿耿,马士英想要在江淮挡住南下的顺军也需要高杰这支不可能投降李自成的兵马。
  “小家伙吃的真香?”
  看着自己才出生几个月的儿子高元爵,高杰满脸慈爱,要不是急着赶路真想上车好生逗逗。
  “你儿子跟你一个德性,咬得我疼。”
  邢氏换了个姿势,拍了拍小家伙的屁股,又道:“要是马士英接纳我们,你可以让爵儿拜他为义父。”
  “这是为何?”高杰不解。
  邢氏说高杰虽是总兵官,但一直以来都没有汛地,被明朝差来差去,如今又如丧家之犬般南投,故想要马士英器重信任,就得让儿子拜他为义父。
  “这事总不能我自个提出来吧,看着就像是巴结他马士英似的...”高杰有些不情愿。
  “咱们现在不巴结马士英,还能巴结谁?”
  邢氏叹了口气。
  “那好吧,等见着马士英我说说看,也不知人家愿不愿意给爵儿当义父呢。”
  高杰正说着,李成栋的儿子李元胤带人过来了。
  “金乡城内有些机警,可能是识破我们的身份不肯开城。父亲和胡将军商议后决定绕城南下,同徐州的刘泽清部取得联系,先跟刘泽清借些粮饷。”李元胤大概说了下。
  高杰点了点头,让李元胤回去告诉他父亲既然离徐州不远了,就不要再扮顺军,免得和刘泽清的人误打起来。
  “是,高帅!”
  李元胤应下,却没有急着走,而是朝马车看了眼。
  见状,高杰笑了起来,拍拍车窗,对里面的邢氏道:“还有什么吃的?”
  “胤儿,拿着。”
  邢氏从窗户中将一盒坚果递了出来,看着19岁的李元胤一脸微笑。
  “谢谢夫人!”
  李元胤高兴的上前接过,将那盒坚果抱在怀中,好像谁会抢他似的。
  高杰笑骂了句:“夫人这点小吃都落你肚子了。”
  “那是夫人疼末将。”
  李元胤憨憨一笑,抱着这盒坚果同邢氏道别。
  ..........
  鱼台镇,微山湖畔一个不起眼的镇子,镇上的百姓多靠在湖中打渔为生。
  刘泽清部过境微山湖时,这一带的渔民不是被杀就是逃到湖中央,以致诺大的镇上空荡荡的跟鬼城一样。
  午后,突然闷热起来,继而天色就开始着变,呼呼大风刮得湖边的芦苇东倒西歪,紧接着便是瓢泼大雨倾盆而下。镇上的一些茅草屋顶也被大风刮起,在半空中时而上升时而下降。
  天空是响雷不断,不一会整个微山湖一带就好像天黑一般。
  “阿欠!”
  镇子上一间民房内有人打了个喷嚏,继而有人嘟囔太黑找东西生起火来。
  火光亮起后,潞王朱常淓四下看了眼,发现周王府的女眷不在,便问一边的李化鲸可曾妥善安置,他担心会有兵丁惊着女眷。
  “王爷放心,女眷是刘将军的亲兵队在护看,就安置在隔壁屋子。”
  李化鲸原籍是北直隶人士,后在山东成武县做衙役时结识了刘泽清的侄子刘之榦,因他与山东绿林关系很好,所以便跟着刘之榦和这些绿林人物打交道,收编了不少响马盗。
  奉伯父之命带2000兵马北上寻找三位逃难亲藩的刘之榦,在找了四天后才在单县一带发现了跟难民一样的三位亲藩队伍,当时这帮人正被一支几百人的土寇围攻,要不是曹州知州汪国梁带乡勇死死抵挡,恐怕大明朝的两位亲王加一帮宗室就要被一帮土寇害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3/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