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2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638

  邢夫人看了眼李成栋和胡茂桢,继而又与李棲凤道:“不如这样,还请将军辛苦一趟回去与你家侯爷说,便说是妾身问的,李闯如今被满州和吴三桂所溃,北方已非顺有。如此,侯爷这所谓的大顺军侯是否生了弃顺归明之意?若有此意,我家夫君愿追随侯爷左右。”
  邢氏未说没有此意当如何,这种话也没有必要说。
  李棲凤朝高杰看去,高杰闷声点头:“夫人的意思便是俺的意思。”
  “好!”
  李棲凤欣然起身,觉得这个问题其实不大,他来前听说都督有拥立明藩的意图,不管是联明还是拥明,还是都督另有所图,眼下同明朝势力接触都不是坏事。毕竟,李自成退出了京畿,势力收缩的厉害。
  胡茂桢见外面已经天黑便说不如明日再回去,又言此地多有土寇,夜间行路危险。
  “有你胡双峰陪着,夜路再险也走得...高总兵、夫人,老李我就先行告辞了!”
  李棲凤在明朝做的是甘肃镇总兵,比高杰这副总兵还高一级,如今又是淮强高弱,自是不必假客套的委屈自己在高杰面前承小。
  “双峰,你带人护送李将军,要是将军出了什么事,提头来见。”邢夫人说这话时丝毫没有妇人颜色,俨然就是一军女将。
  “夫人放心!”
  胡茂桢重重点头,当下亲自护送李棲凤趁夜前往寨里集,召了李棲凤所带的一百骑兵,各持火把向鱼台而去。
  鱼台距离寨里集其实只有不到四十里地,虽夜路难行,道路又泥泞,一众人还是在天快亮的时候赶到了鱼台。
  胡茂桢出于双方阵营未明原因,不便与李棲凤一同去见,便在鱼台镇不远处侯着。
  此处淮军不仅有精骑南北奔行,更有延绵不绝军帐,旌旗招展,直接证明李棲凤所言淮军大举北上并非虚言。
  李棲凤怕各部不明胡茂桢产生误会,特意让随行骑兵队官带人守护,自去见都督。
  陆四夜里与诸将研究山东各府州县的情况,睡得很迟,临睡前看了眼一直随军带着的大钟,是凌晨一点三十五。
  李棲凤到的时候陆四已经起床,睡了不到五个小时,正在按前世习惯用牙刷刷牙。
  牙刷是猪毛制成,没有牙膏,用细盐漱嘴。
  咽了一大口水正“咕噜咕噜”在喉咙和着时,李棲凤来了。
  陆四忙吐出口中水,一边拿毛巾擦脸一边问李棲凤是不是有消息了,要不然不会深夜赶路,天亮就到。
  “都督真是料事如神,那高杰部的确就在山东境内,且离我们不远。”
  “早饭没吃吧?走,一边吃一边说。”
  陆四将毛巾随手往盆中一扔,拉起李棲凤就往帐中走,走了几步想道什么忙问李棲凤手下都在何处,须叫人给他们送吃的。
  李棲凤忙说高杰部将胡茂桢就在鱼台外围。
  “怎不带来的?”
  陆四急忙让人弄些食物给胡茂桢他们送去。
  帐内,陆四的侄孙陆义良刚把一锅粥端进来,桌上还放了几张薄饼,一碗咸菜,还有一尾红烧鲤鱼。
  “高杰怎么说的?”
  陆四亲自给李棲凤盛了一碗粥,又拿了张薄饼给他。这让李棲凤颇是感动,当下将情况说了,并转述了邢氏所问。
  陆四听后点了点头,没有就邢氏所问说什么,反而问了另一个问题。
  “听说邢氏从前是李自成的妻子,长得不错,老李觉得如何?真是美人?”
  这声“老李”把个李棲凤听的更是欢喜,说那邢夫人姿色确是出众,且有英武之气,非一般美人能比。
  “邢氏多大了?”
  陆四端起粥碗砍了吹,刚煮的,有点烫。
  李棲凤想了想,道:“看着三十多岁的模样。”
  “噢,好啊。”
  好在哪里,陆四没说,笑了笑,拿筷子夹了一块鱼肚放进嘴中,尔后道:“你去告诉邢氏,咱食鱼只吃鱼肚。”
  李棲凤不明白食鱼只吃鱼肚,和邢夫人所问是否弃顺归明有什么关系,但还是在用过早饭稍事休息后同胡茂桢一同赶回寨里集。
  一行人赶到的时候,高杰同邢夫人已经到了,显是对淮军劝降之事也十分重视。
  “我家侯爷说他食鱼只吃鱼肚。”
  李棲凤如实说道。
  邢夫人沉思片刻,道:“将军可回话侯爷,我夫君愿降,只是家眷是否前知往扬州安置,我夫君却须与诸将商议之后才能决定。”
  高杰补充说道他的兵马暂时就在寨里集一带驻扎,并请淮军方面能够接济一些粮食。
  陆四这边收到李棲凤的回报后,也没有二话,直接让李棲凤去安排拨五百石军粮供高杰部先顶着。
  此后两三天,陆四一直没有催问高杰那边是否要交出“人质”,只忙于淮军北上的事务,顺便忙中抽空带着亲兵队弄鱼,还特意让人送了几条下奶的大鲶鱼给邢氏送去。
  此外,又想方设法给邢氏送去了一些女人用品,什么胭脂水粉、地方小吃、金银首饰什么的,应有尽有。甚至连内事带都有,真可谓是无比细心。
  同样收到这些礼物的还有周王府的常宁郡主。
  相比邢氏那边,常宁郡主收到的礼物次数不是以天计算,而是以时辰计算,大概两个时辰左右肯定会有人奉淮军大都督之命给常宁送来各种各样的礼物,吃的喝的样样不缺。
  这让常宁的几个兄长和嫂子们从中看到了什么,一个个看妹妹的眼神都不对了。
  只是,突然离开的潞王府众人让周王府和福王府这边又开始紧张起来,尤其是福王。
  朱由崧已经几次求见淮军大都督,但大都督要么就是不在,要么就是正在休息,要么就是在出恭,反正就是没空。
第298章
鱼肚,无刺
  作为一个视信誉比泰山还重的男人,陆四不是躲着朱由崧,而是不好意思见他。
  毕竟,人家是第一个愿意合作的,且签署了合作相关文件及备忘录,可他陆都督裤子一拎就把人家搁到一边,还背着人家把潞王先弄到江南去当天子。
  这事,于朱由崧而言,是非常不厚道的。
  所以,心虚的陆四不想见朱由崧,至少暂时不想见他。
  另外还有个麻烦是,陆四不知道要把“福政权”设在哪边。
  按道理的话,明朝有三都,南北两京外加一个中都。
  北京沦陷,剩下两京都可以立天子。
  所以最好就是潞王在南京当天子,统辖江南、浙江、福建、广东等地。
  福王则在凤阳老朱家祖坟当天子,统辖淮右、江西、两湖、西南诸地。
  如此局面,大体就是个势均力敌。
  谁也甭想吞了谁。
  只是,问题坏在凤阳那边有几万淮西精兵在,就是把淮军全拉过去也未必能压制得住这帮淮西兵将,所以把福王弄到凤阳去的话,有很大的可能是这位福天子在发现自己也兵强马壮后,大概率会撕毁协议,翻脸不认人。
  因此,凤阳肯定不行,陆四还指着淮西兵将能服从潞政权不给他添乱,送福王过去就是自个砸自个脚。
  湖广一带有左良玉的二十多万兵马在,更加不合适,余下可供选择的大概就是浙江和福建了。
  不管是在浙江还是在福建,都必须得到东南最大实力派郑芝龙的支持。
  郑家陆战不行,水师力量却是强悍,郑家不配合的话,远在江北的淮军对于“福政权”的影响力就会降低,毕竟淮军没法越过郑家水师同“福政权”直接挂钩。
  而且孙武进为潞王保驾护航带去了近万兵马,陆四眼下又必须调集重兵北上山东、河南,他也抽不出同等军力的兵马保福天子到东南去。
  再抽,后方淮扬就完全成了空架子。
  就算潞王登基后南都同淮扬保持全天侯亲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要防着淮西那边军将搞“摩擦”。
  这一摩擦,人家要是发现淮扬空虚的很,会不会扩大,就很难说了。
  故而,思来想去,陆四决定先缓一缓福政权的建立,至少也要等他在山东扛住满州的第一波攻势再说。
  缓立福政权也有好处,就是能让潞政权的合法性再大一些。这样,屁股已经在龙椅上的朱常淓更加不会让出皇位给承序第一人福王了。哪怕崇祯的太子跑到南都,他朱淓也不可能让位!
  等到福政权设立,两个明朝的内战就是不可避免的。
  只要他们不联合“北伐”,打破脑袋陆四都不正眼瞧一下。
  基于这一系列考量,陆四当然宁可出恭也不愿见朱由崧了。
  让这家伙提心吊胆一阵也好,饿得很了,突然能大鱼大肉才晓得个中滋味来之不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