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2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3/638

  孔府的花院是当年大学士李东阳亲自督建,只不过这位大学士没有想到在他将花园移交孔府后,孔家却在花园中重新开工,建了一处地牢。
  地牢的进口就在敬花神的石坛边,十几个孔府的家兵惊恐不安的站在进口,听到淮军命令后赶紧打开地牢点着火把走了进去。
  越往下面走,越阴暗,也潮湿异常,壁道上甚至都长有青苔。
  地上是天下读书人宗庙所在,地下却是世间最阴毒之处,曲阜孔家,真就让人佩服的很。
  捏着鼻子曲曲折折走了一会,孔家地牢就呈现在陆四面前,大约有二三十个牢间,有的空着,有的却关着人。守牢的孔府家兵说被关的都是犯了错的家奴和附近同孔家做对的佃农。
  “把人都放了。”
  陆四摆了摆手,“前些日子被你们关进来的曲阜主薄在哪里?”
  当下有家兵指了指最里面的一间,陆四点了点头,牛大等人持火把走在前面。
  推开铁门后,便见有一人被吊着,身上满是鞭印。
  “还不快将人放下!”
  牛大朝那傻站着的孔府家兵骂了声,几人赶紧上前将文彦杰放下。
  处于半昏迷状态的文彦杰模糊间感到有人摸了摸他的额头,又对周围人说着什么,不一会便觉身子一轻,却是被人抬了出去。
  等他再次醒来时,已经是第三天了,且不是在孔府的牢房中,而是在曲阜县衙自己主薄的公房中。
  外面有人在说话,听着很不高兴。
  “孔家千年世族,怎么可能才几百万两家产,肯定还有你这个当女婿的也不知道的藏宝库!”
  陆四咬牙切齿,“你们给我挨个审孔家嫡系族人,就同他们说,如果不将藏金银的地方交待出来,咱就带人刨了孔林,让他们也都跟圣公走!”
第318章
真满洲大兵
  费了好大劲,才弄了四十五万余两黄金,三百多万两白银,陆四能甘心?
  刘泽清都比圣公有钱!
  但是罗尚忠同那个孔闻謤的确没有隐瞒,孔府内窖藏的金银数目就是这么多。
  另外还有不少古董字画,这些要拿到江南去卖,也能卖出百万两银子来。其中不乏道君皇帝真迹,甚至还有画圣吴道子的。
  问题是就算加上这些古董字画,数目也远不能让陆四满意,要知道淮军现在光是军饷开支一年就要多达近四百万两!
  还不算装备、牲畜、新占领地区的民生恢复,官吏俸禄。
  淮安府尹郑标给陆四算过账,保守估计要维持淮军在淮扬、山东、河南的经营、作战,至少每年要有七百万两白银的进项。
  现在能稳定提供财赋的就是扬州和淮安二府,大概每年能供饷八十万两左右,这个数目同二府给明朝缴纳的税赋差不多。其余地区,如徐州今年是别指望百姓有什么钱粮交纳了。
  山东,不征钱粮就是顺民,一征钱粮就是刁民,三年内别想山东人民能为淮军的钱袋子做半点贡献,他们能支持淮军在山东跟满洲鞑子打下去就算是对得起三年不征了。
  淮军的“金山”淮盐这一块,如果能尽快恢复起来,郑标估计光是淮军治下地盘的盐税就能有大几十万两。
  如果淮军能够为淮盐打开更多的市场,比如淮西、湖广、中原甚至西北,那么单是盐税这一块每年都能提供几百万两以上的军费。
  陆四何尝不知道打开市场倾销淮军特产赚取军费的道理,可他眼下又哪里腾得出手去为淮盐打市场。
  他得先把满洲人挡在山东!
  北方这一块的市场盘子其实已经不大,因为人口锐减七成,所以淮盐最好的市场是江南、江西、湖广等地。
  算时间,潞王这会应该到江南了,史可法他们什么时候拥立他为天子也大概就是最近的事。
  淮盐市场问题,还是要潞王“帮忙”,不过就算潞天子一登基就下令和江北互市,允许淮盐在江南销售,陆四眼面前的经济危机也没法解决。
  钱,钱,钱!
  没有钱,淮军在山东寸步难行,更休提招抚了。
  除非,陆四放开套在淮军脖子上的绳子,让他们成为“绿营”。
  但那显然不行,陆四自个都过不了自个的良心关。
  这世上,也没有人比陆四更清楚眼下的局面,不是满洲人有多能打,是他们有钱!
  不说屠掠辽东汉人积攒的财富,就是数次入关就有上千万两金银落在满清手中,现在他们更是从顺军手中抢回几千万两北京勋戚文武的赃银,仅从帐面上算,清廷拥有的白银数量已然是以亿计算。
  这就是为何清军能够持续展开攻势,能够大规模招降的原因所在。
  有钱,任性。
  可以说,直到剃发令前,满清除了主力追着李自成咬之外,其余所有地盘有八成是拿银子、拿官帽砸下来的。
  为了对付满清的招降团,陆四采取“加一文”政策,那么就必须拿出钱来。官帽子可以批发,最后有多少含金量他陆四一个人说了算,可钱总要真金白银捧出去吧。
  胡尚友把那一万两金子花的差不多,已经派人过来两次请拨“活动经费”,说什么清廷的招降团给出的价码太高。
  初步估计,想得一县至少得付五千两;想得一府至少得五万两;想要拿下山东全省,没个百万两搞不定。
  这百万两还是建立在淮军在山东占有绝对武力优势的基础之上,稍差一些,还得加钱,要不然人家凭什么冒着被真满洲大兵压境的危险投靠你顺贼。
  胡尚友现正在开展对济南府的招降工作,实际接触的是济南府推官钟性朴。一开始,胡尚友就给对方开出济南知府职位,认为诚意十足了。
  可那钟性朴却让人带话过来说什么大清至少也是四品,并且总督王鳌永又赠千金。
  济南府这位推官也是狡猾,知道济南城对山东全省的意义,竟然反过来坐地起价,要两头比赛了。
  胡尚友咬牙切齿,却不得不提高价码,给了钟性朴山东布政司右参议兼济南知府的官衔,这是三品官。另外许诺只要钟以济南城献,再给万两银。
  此事报到陆四这里,他能说什么?
  加价口号是他提出来的,难道还能打自己嘴巴不成。
  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再拨银十万两供胡尚友“活动”,另外就是咬牙切齿要把曲阜孔家压成饼渣。
  一个千年世家就这么点钱?
  三四百万两你好意思称大明首富的!
  陆四真是怒极,如今处处要银子,没有钱他卖身都来不及。
  李自成在北京拷饷那帮勋戚大官还能弄出几千万两,独霸曲阜一城的孔家怎么也得有个上千万两吧!
  “掘地三尺!”
  在陆四的严令下,本来就被烧毁大半的孔府再次被“洗劫”。
  这一次“洗劫”更加彻底,残余的建筑都被扒掉,所有铺了砖的地面全被撬开,然后淮军将士们拿着铁锹一尺尺、一寸寸的开挖。
  高进手下山东绿林出身的樊霸献策在孔府各处放置不少大缸,使人贴缸,再叫人敲地,如果缸中没有声响说明地下是实的,有一点空响就说明地下是空的。
  这是把守城防止敌人挖地道的办法都拿来了。
  不过还真是有效,接连找到两处藏银点,里面赫然堆积的都是银箱,取出之后清点多达百万两。
  因为存放在地下的时间过久,这些银锭在开箱时瞬间发黑。
  又于后堂楼下找到一“宝库”,里面存放的历代名人字画和珠宝玉器的数目多的叫人骇然,光是珍珠就多达上万颗。
  保守估计,至少二百万两左右。
  接连取得的重大进展让陆四脸色终于好了一些,粮食方面也有重大收获。孔府实际大管事孔闻謤将孔家的地契田产全拿出来,计在山东全省有地一百七十八万亩。
  其中公田四十八万亩,私田一百三十万亩。
  所谓公田,就是金、元、明相继赐给孔家的祭田;私田则是孔家在这几百年陆续购买的土地。
  孔府的地收上来的粮食可不向明朝交一粒,所以孔府各地粮仓、米库存有的粮食多达百万石。这些粮食除了供应孔家外,便多在市场流售,大致就是灾年加价的老套路。
  曲阜、邹县、滕县、宁阳四县是孔家田庄最多所在,陆四立即命人以孔府名义进驻这些地区接收粮食,并分批向济宁城中输送。济宁有运河之便,地处山东南部,离徐州又近,是一处很好的屯粮点。
  孔家其余产业也在陆续清点,陆四的意思是能为淮军用的就收归军用,不能用的就卖。
  至于孔家拥有的上百万亩土地如何处置,陆四早前是说分给佃农和孔府家奴,使他们自力更生,但陈不平建议不能白分,要征粮。也不征多,十征一二。
  “山东百姓闻大顺三年不征,故皆抗拒我淮军征粮。但这些土地是孔家所有,现由我军做主发卖分发,岂有白送之理?得田者,或交粮,或出人,如此,才可持久。”
  要么交粮,要么出人服役,总之天上没有馅饼。
  陆四考虑了下觉得可行,他淮军也没有金山银山,总不能真在山东搞土地大派发吧。
  孔家产业这块具体事务太杂也太多,必须有个专门机构负责,这个机构陆四命名为“孔府善后办”。
  所谓善后,自是大顺军平乱之后出于对孔府的保护进行的相关安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3/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