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3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0/638

  文彦杰叫陆四这番话听得暗暗吃惊。
  “我看呐,这个衍圣公不必单从孔家选,凡我中国儒家先圣后人都可以当这奉祀官,就是读书人都能为衍圣公!”
  陆四大手一扬,转身抬手朝文彦杰一指,“你是文天祥的后人,也是圣贤子弟,宁死不随孔胤植降清,我看就由你先任一届衍圣公,五年之后再选。”
  “啊?”
  文彦杰叫陆四的大胆想法惊住,半天回过神来,苦笑一声摇头道:“由非孔家后人出任衍圣公,怕是天下人不认。”
  “天下人?”
  陆四笑了起来,“这首任衍圣公之前,何来衍圣公?天下人谁知衍圣公?不过是帝王诏命而矣!”
  “这...”
  文彦杰语滞。
  “我若是唐宗宋祖,颁诏天下,老文,你说这天下人认不认你这个衍圣公?”
  陆四“哈哈”一笑,“你老文就说你敢不敢当,你要敢当,我姓陆的就去拼个皇帝当当。”
第404章
西线大溃败
  淮军在东线取得对豪格、孔有德集团的重大军事胜利同时,西线的顺军主战场的形势却是极其不妙。
  清英亲王阿济格率满蒙汉八旗,合吴三桂、尚可喜二部出京入山西后原定是同叶臣会攻太原,但阿济格半道就收到太原被叶臣攻破的捷报,转而决定出塞南下迂回进攻陕西的榆林。
  攻下太原的叶臣也趁机派人到处招降,而失去太原依托的入晋顺军则被迫撤出,至此,山西全省被清军占领,使得李自成制定的于晋、豫同时发起反攻的战略破产。
  清军则依托山西向李自成的老家陕西发起进攻。
  驻守在榆林的是李自成妻高夫人的弟弟高一功,本是率部前往山西作战的高一功接报有清军自塞外来攻后,立即率部调头赶回榆林,随后同清军在榆林城外殊死搏斗。
  阿济格久攻不下,采纳吴三桂的建议分兵两万余,由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指挥从榆林南下进攻延安,以期造成陕北顺军首尾不能相顾。
  据守延安的是刚从山西撤下来的李自成侄子李过,只李过人马不到万余,军中携带的粮食更是不多,因此被清军包围后不久就断了粮。
  随后,勒克德浑得到了尚可喜部增援的红衣大炮,眼看清军火炮厉害,李过自知延安必和太原一样被清军火炮攻破,便率部从城中突围,却是不往南而是朝北奔榆林,意与高一功死守榆林,拖住阿济格的大军,为其叔叔李自成重新部署陕西防御争取时间。
  与此同时,率军至河南的多铎部清军在怀庆府的济源同顺军王体中部发生激战,双方都没能取得大的战果。
  卫辉那边,另一股顺军(淮军第五镇)在围了阳武县城快两个月后终是开始攻城,城中的清卫辉总兵祖可法带百余人突围北逃。
  第五镇的两个旅约八千多人在副帅谢金生的带领下向卫辉府城进军,城中的清河南巡抚罗绣锦急得一天派了几拨快马向多铎求救。
  多铎派蒙八旗兵四千余救援卫辉,淮军第五镇与之交战不胜,被迫退回阳武这座黄河北岸的立脚点。
  接报卫辉之围已解后,多铎原意率师渡过黄河向洛阳进军,争取将北犯河南的顺军歼灭于洛阳一带,却接到其兄多尔衮命令,要其只在河南留少许兵马,主力马上西进直取潼关。
  多尔衮命令急迫,不容质疑,却是阿济格那边进展太顺,已经为清军合围李自成主力创造了战机。
  只要多铎西进夺取潼关,清南北两路大军就能成功会师西安,一举颠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
  多铎却有些犹豫,他担心要是他率大军离开,河南顺军会再次渡河北犯。怀顺王耿仲明却道擒贼先擒王,只要歼灭了李自成,其余的顺军根本不足为虑。且经济源一战,河南顺军短期内也不可能组织大的攻势,正好可趁这一空当抽师夺取潼关。
  思考再三,多铎准备西进,此时明朝的河南总兵许定国却派人同清军接洽投降。
  多铎大喜过望,回信许定国要其将儿子送来为质,却对许定国请求清军过河接应他以“未奉旨意”加以拒绝。多铎担心要是派兵渡河接应许定国,会遭到顺军的拦截进攻,一旦他被拖在河南,陕西那边的大好战机就会流失。
  李自成此时率大军就在潼关,得到延安失守的急报,他知道再守潼关已经没有多大作用,因为清军会直接攻取西安从他屁股后面杀出。
  与军师宋献策商量再三后,李自成留下大将马世耀率七千人守潼关,自己同刘宗敏带着其余人马奔回西安。
  回到西安后的李自成却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没有召集从山西退下来的各路兵马会守西安,同清军决战,而是认为西安不可守,竟是直接放弃西安,从蓝田走商洛向邓州、襄阳奔去。
  南逃的路上天降大雪,冻死很多老营的妇孺,加上放弃西安对军心的影响,顺军士气极为低迷。
  河南方面负责指挥反攻的顺军将领王体中听说闯王放弃西安,困惑之下不顾友军淮军第五镇的反对,从怀庆一线全线退兵退到了河南府。
  多铎部抵达潼关后,防守潼关城的马世耀见清军兵强马壮被迫开关投降。可马世耀并非真降,意诈降为内应,可惜密信被清军截获,多铎设计将马世耀部七千将士全部坑杀。
  之后多铎挥师占领李自成放弃的西安城,陕北的高一功、李过得到消息大吃一惊,二人决意放弃榆林从陕西西部南下,沿途收集大顺军驻防各地的零散人马,向汉中一带奔去。
  清摄政王多尔衮得到豫亲王多铎占领西安的捷报以后,高兴万分,大事宣传,说于潼关大败六十万顺军,祭告天地宗庙,又遣使分别驰往盛京、蒙古各盟和朝鲜国,传报大捷消息。
  与此同时,有关肃王豪格同恭顺王孔有德战死的消息才被多尔衮允许公开。
  之前,山东战事不利,二王殉国的消息一直被多尔衮压着。当时正值阿济格和多铎用兵关键时候,要是豪格同孔有德战死的消息传出,对八旗将士的军心士气肯定是个严重的打击,对他多尔衮本人也将不利。
  现在有了西线的大胜,豪格之死自是被淡化许多。大学士范文程建议当马上命豫王回返河南,由英王阿济格追击李自成,防止河南因为兵力空虚被顺军夺取,同时结合河南战局演变着手对山东淮贼的解决。
  二王被杀,近万八旗将士的血仇不能不报,并且要着手南征,不然再这样打下去,大清没有钱粮能够支持下去。
  多尔衮便令多铎率部赶紧离开陕西回到河南,
  “潼关哪来六十万顺军的?多尔衮是吹牛皮不打草稿啊。”
  正准备离开济南前往徐州成亲的陆四将北方传来的塘报随手丢给诸将,翻身从马上跳下,负手沉吟许久,命贾汉复传令高杰所部马上进军北直,杀人也好,放火也好,抢劫也好,由着他们。
第405章
刺杀
  西线还是崩了。
  陆四有西线不顺利的思想准备,毕竟清廷放在西线的是阿济格同多铎的两支主力,但崩的一点水花也没有,却让陆四有点始料未及。
  北京诏告天下说于潼关歼灭六十万顺军,这肯定是多尔衮在吹牛逼,或者说是多尔衮在打战略宣传战,因为把李自成的所有家底凑起来也不可能有六十万顺军。
  真有六十万大军,这大好河山也轮不到爱新觉罗来坐。
  一役歼敌六十万,听上去是很壮威风的,蒙古各盟、朝鲜那边听到再怀疑数字,也得竖大拇指夸一声大满洲,真英雄。
  此役的宣传对于满清稳定山西、陕西、京畿、北直肯定是大有好处的,同淮军现在大力宣传马颊河之战是异曲同工。
  不过一个是实打实,一个是可着劲的吹。
  李自成到底是吃了什么疯药放弃西安?
  陆四想不通,从全局来看,阿济格虽然出奇兵于塞外包抄陕北,但有高一功、李过在榆林死守,阿济格也不可能把主力尽数扑向西安。
  想要“蛙跳”的前提是高、李是死猪,可高、李这支顺军集团可是很具有活力的,日后坚持十七年的忠贞营也是以高、李集团为基础发展的。
  不敢说高一功和李过能牵制阿济格全部,牵制其两三万人是没有问题的,如此阿济格能用于西安之战的兵马最多不过五六万。
  河南战局整体也是顺(淮)占了上风,就算多铎拿下潼关,只要河南顺军能够及时北进,多铎这一部于陕西会战也不可能全力以赴。
  所以,丢了潼关,并不影响西安防御。
  陆四对清军实力有个大概的估计,对顺军同样也有个底,他判断李自成在陕西的兵马应该还有十万人左右。
  如此,进行一场西安防御战,并同时调动宁夏、甘肃、河南、荆襄、河南顺军配合战役,鹿死谁手没有五五开,也得有个四六。
  双方差距并不大。
  可李自成却直接不守,将他大顺真正的首都西安给放弃了,这绝对是件让人捉摸不透的事。
  西安对于顺军而言,就相当于淮安对于淮军。
  老巢!
  这一跑,对北方战局的影响可以说是致命的,除了让陕西崩盘外,也会让甘肃、宁夏跟着崩盘,继而便是李自成再一次如流寇般被阿济格死咬不放,连喘息都不得了。
  对于淮军这边,就是陆四寄予厚望的怀庆大反攻的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配合这次河南顺军的反攻,陆四可是让张国柱的第五镇竭力配合的,如果不是多铎派出蒙八旗增援卫辉府城,谢金生指挥的淮军甚至能拿下卫辉城。
  淮军在山东对豪格集团的围歼某种程度上也是配合这次河南的局部反攻,陆四原本是想顺军夺取怀庆后便令第五镇、第六镇共同用兵彰德,撵走满清任命的河南巡抚罗绣锦,这样即便淮军占据的河南地盘仍就不大,却可以让河南成为一个缓冲区。
  现在好了,张国柱急报顺军大将王体中全线退兵,董学礼同河南节度使吕弼周也受到潼关被攻破、李自成放弃西安的影响全线收缩,河南境内那些原本在观望的土寇和明军残余力量大多动摇降清。
  相当于一夜之间,河南回到了“解放前”。
  李自成撤离西安后,清军肯定会追击,但不可能把两支大军都用于追击李自成,所以八成多铎要重新进入河南。
  要是河南再崩下去,山东就是唇亡齿寒。
  没办法了,陆四只能亡羊补牢,下令高杰的第六镇攻入北直隶地区。
  “告诉高杰、李成栋、胡茂桢诸将,第六镇于北直不以攻城掠地为目标,以破坏为目的。能烧就烧,能毁就毁。”
  陆四知道这个命令一旦被高杰部执行,对北直地区的百姓无疑是个灾难,因为高杰部一旦松开勒在他们脖子上的缰绳,这帮人恐怕连屠城都干得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0/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