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3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6/638

  而中国虽分裂为顺政权、南都政权,大西政权,但地域辽阔,实力相当可观。顺军于河南发起的反攻,淮贼于山东的两次围歼之战,都说明中国不是没有可战之兵。
  双方的战事一旦打成僵持,大清失去刚入关的席卷之势,怕是济尔哈朗所言的出关就会得到更多国人的支持。
  因此,若能同南方的明朝政权联手,南北夹击,可以极大减轻清廷用兵压力,哪怕南方明军再弱,也能牵制大批贼军,如此自是能让多尔衮这边腾出手来集中用兵,从而不再犯从前的错误。
  宁完我建议可由摄政王给南明的首辅史可法写一封信,多尔衮欣然同意。
  信中写道:“清摄政王致书于史老先生文几:予向在沈陽,即知燕京物望咸推司马...
  夫君父之仇,不共戴天。《春秋》之义,有贼不讨,则故君不得书葬,新君不得书即位,所以防乱臣贼子,法至严也。
  闯贼李自成,称兵犯阙,手毒君亲;中国臣民,不闻加遗一矢。平西王吴三桂介在东陲,独效包胥之哭...”
  这封信,多尔衮避口不谈清军对中国北方的占领,只说李自成对明朝的伤害,将崇祯之死大说特说,似弘光政权若不为君父报仇,就不配为人。
  大义凛然,有理有据,让人难以反驳。
  信写好后,派何人送信却是棘手。
  范文程推荐史可法的弟弟史可程送这封信。
  史可程是崇祯十六年的进士,李自成破北京后降顺列班,清兵入京后其被羁留。
  多尔衮觉得这个人选很好,于是亲自设宴款待史可程,席间对史可法于南都忠君之举极为褒奖,说什么南都贤藩继位扶保明室,他这大清摄政王是喜悦万分,他日若能两家合报崇祯皇帝之仇,则中国当再现盛世,听得史可程十分感动,丝毫不疑。
  史可程是二月初七从北京启程南下,因山东被淮军占据,史可程只能在清军护送下前往河南,再由已同清军接触的南明河南总兵许定国接引送至南都。
  对于多尔衮力主同南方明朝接触商谈联合的举动,北京城中反响不一。
  小皇帝福临问他的额娘叔王为何要同中国人和谈,难道是不想让他当中国的皇帝么。
  “你父皇在世时也同中国的崇祯皇帝和谈过,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最后还不是我大清占了上风。”
  布木布泰对摄政王的决定很支持,认为既然局面出现反复,那当然就要重新应对。
  哄儿子睡下后,布木布泰却是服下了一包药粉,是苏麻喇姑特意从京中汉人药铺弄来的柿子粉,说这东西和关外用的奢香药膏一样都能防止女人大肚子,不过相比奢香药膏要塞进去,这柿子粉只需水服就可,方便的很。
第427章
人,不能太狂
  盖州,此地是原明山东布政使司所辖辽东都司的盖州卫,控扼海岛,境内盛产粮食、鱼盐、煤铁,是辽南地区最大的粮仓。
  清太祖皇帝奴尔哈赤率后金兵击败明军占领辽东后,便于辽阳东京城颁布“圈地与计丁受田令”,这个命令其实就是将辽东汉人的土地包括土地主人全部强制转为后金兵的田产与奴隶。
  这自然激起辽东汉人的强烈反抗,因为反抗过于激烈,奴尔哈赤下令对辽东汉人进行屠戮。
  大屠杀消灭了辽东各州绝大部分精壮的汉人劳力,侥幸从金兵屠刀下活下来的人也纷纷逃离辽东,最终导致辽东地区缺乏劳动力,大量农田被搁置荒废。
  清太宗皇太极登基后,改变了其父滥杀境内汉人的做法,并安抚汉官,积极恢复辽东民生。
  可是因为辽东境内的汉人所剩无几,制定政策再好也没人耕种土地,加上辽东也受极冷气侯影响,后金治下天灾不断,难以维持。
  为了缓和国内矛盾,皇太极挥师入关,以通过对明朝的掠取维持其统治。
  皇太极在位期间多次入关,从明朝的北直、京畿、山西、山东等地掳去壮丁健妇几百万人,“人丁数十里长,数十人执绳自行东奔,稍有落后者非打即杀。”
  当时明朝官员的记录中,那一支支或几十里长,或几里长的大小队伍,在几千或几百,甚至几十八旗兵的监视下被迫离开故土前往辽东,途中死难不计其数。
  而明军,竟闭城不敢救。
  大量关内人口被掳到辽东后,便安置在辽东各地。
  盖州这里安置了大概有十几万人,清军允许这些汉人同妇女结合,慢慢的,在盖州境内形成大小不一的村落,世世代代为旗下奴替他们的满洲主子耕种田地,从事其它各式生产,为清廷的征战提供源源不断的粮食物资。
  去年多尔衮决定将都城从盛京迁往北京后,便派何洛会出关为盛京总管,协助郑亲王济尔哈朗负责迁都事宜。
  八月,济尔哈朗同皇帝启程进京后,何洛会没有随行一起返回北京,而是奉多尔衮的命令整编盛京留守兵马。
  按何洛会的定制,盛京总管大臣下设左、右翼,各由一名梅勒章京统领。
  其下,满洲每旗协领一员,章京4员,蒙古、汉军章京各一员,并设驻防盛京满洲、蒙古、汉军各800名;箭匠、铁匠10名,另于新京设驻防满洲兵50名。
  此外,又于熊耀、广宁、新宾、锦州、宁远、海州、鞍山、盖州、新城、牛庄等十六处设城守官与满汉章京,每地城守官有披甲满洲兵30到200人不等。
  由于关内接连大战,清军主力西征,中枢空虚,为了拱卫京畿,多尔衮着令何洛会往关内输送八旗兵。
  谕曰:“着盛京每旗所派两名章京,每牛录派两披甲兵领马前来。其妻子家眷勿带,仅披甲前来即可。若有跟役阿哈,可带来。各旗各留三名章京,每牛录各留三名披甲兵于盛京。”
  何洛会身为多尔衮的亲信,自是奉谕办理,四处抽调披甲满兵约三千余输送入关,结果导致连同盛京在内,清廷在关外的兵马只有四千余人。
  而这四余人除千余驻防盛京,其余散在十六处驻防点。
  完成任务的何洛会去年底回京复命,多尔衮又谕三哥、三等镇国将军阿拜为盛京留守。
  淮军都督陆四决意以杂牌第七镇两万余官兵渡海征辽时,曾于身边的亲兵队长齐宝说了句话,这话齐宝一直记着,大意是爱新觉罗没读过马汉的《海权论》,要不然就不会自大的以为几千人就能把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守住。
  太过自信的恶果在大清的顺治二年显现了。
  当淮军第七镇镇帅李化鲸带着他那两万多绿林好汉手下们再次踏上辽东土地时,竟惊讶的发现他们似乎打遍天下无敌手!
  因为,敌人,实在是太弱。
  首战金州城,两百多披甲阿哈连同驻防的40多名真满洲大兵望着那从海上源源不断登陆上岸的淮军,莫说敢出城攻击了,就是在城上站的都心惊肉跳。
  不过这些满洲兵同披甲阿哈倒是表现出了大清军人的勇气,并且凭借原明朝金州卫堡的城墙同淮军血战。
  李化鲸一开始也没将这些清军放在眼里,可派去攻城的两拨人马接连失败后,才赶紧叫人将淮军本部增援给他的红夷大炮运来。
  最终,金州卫城被淮军的红夷大炮炸塌,数千淮军拥入城内,见人就杀,直到次日方才封刀。
  除两百余清军阵亡,另有三千多百姓被杀。
  金州守军的被歼灭预示淮军在金州至复州境内完全没有敌人,于是遵照淮军都督陆四尽可能焚毁破坏的指示,李化鲸指示其部四出,将能找到的粮草全部带走,不能带走的全部烧毁。凡是满清设置的驿所、棚递、堡寨一律拆毁,骡马牲畜能带走的带走,不能带走的杀掉吃肉。盐铁等物资更是一点也不留。
  因金州靠海,担负海运任务的沈廷扬不忍那些清军治下汉民没有生计,便组织汉民往东江、山东迁移。
  尽管李化鲸再三对部下们转达淮军都督所言“有辫子的不一定就是敌人,没有辫子的也不定就是好人”的指示,可完全是由绿林江湖汉子,甚至是响马盗、土匪、土寇组成的第七镇军纪败坏的令人发指。
  一些人名义上是来参加淮军,要杀鞑子,实际上完全就是想趁乱抢劫。
  甚至,当李化鲸率第七镇核心万余人向复州挺进时,其余在登莱新附的兵马不听命令单独行动,完全是以贼寇面目流窜,让李化鲸是又气又怒,偏无法约束,索性由这帮人去胡乱作为。
  正月十七日,李化鲸攻占只有驻防满洲兵60人的复州城,随后向盖州大举进攻。
  盖州城卫哈什屯是镶白旗的人,自出任盖州城守卫后,做得最多的便是收税。
  盖州地处辽南南北交通要地,商路极其发达,皮毛、人参、东珠等每年都有大量商人前来贸易,所以盖州城守卫在八旗虽不是什么好的位子,但油水却是不错。
  不用拿脑袋卖命,每日只数银子喝酒,这等好日子让哈什屯乐不思蜀,但是正月二十一那日,哈什屯后悔自己不应该花钱打点何洛会总管谋这盖州城守卫的职缺。
  二十一日,淮军攻城,发炮三响,满洲城守官哈什屯不战而降,自此第七镇打开通往辽阳、盛京的大门。
  而此时关外的清军不到四千人。
  正可谓是,人不能太狂。
第428章
要出事
  作为第一个向第七镇甚至是整个淮军投降的满洲军官,哈什纳得到了李化鲸的重用,甚至还将哈什纳12岁的儿子米思翰收在身边认为义子。
  投降之后的哈什纳为了活命,竟带着手下60多个满洲兵替淮军充当向导,领着淮军的骑兵袭击盖州境内的各处屯堡。
  同时更向李化鲸透露辽阳、盛京相当空虚,并无多少满兵驻扎的事实。这让原准备稳扎稳打的李化鲸决意立即夺取辽阳,切断盛京同锦州、广宁的联系。如果有可能的话,就带弟兄们夺取满洲人的老巢盛京,将他们的祖坟尽数刨了,看他们在关内还能撑多久!
  为了刺激那些四散洗劫破坏的绿林响马盗随第七镇杀奔盛京,李化鲸使人散布盛京城中有千万满洲人历年抢掠关内的财富,又说盛京城中有满洲人的皇室宗女若干,要是破了城,这些满洲富女任由有功之人分取。
  这谣言可真是动人心,那些正在盖、复、金三州境内流窜洗劫的绿林好汉和响马盗们一听,一个个就如喝了鸡血酒似的,点上人马打上旗帜就奔盖州来了,说要同李盟主一起直捣黄龙,笑谈渴饮鞑子血,壮志饥餐胡虏肉什么的。
  麾下有秀才读书人帮衬的则是惦记起淮军陆都督许的公侯伯封爵,这公爵他们不想,可那两侯三伯的爵位,大家伙未必就不能捞一个了。
  山东响马盗果然名不虚传,不过散出去十来天,聚拢起来竟然有四五万人!
  都是刚割了辫子的辽东汉民,有自愿随义师向鞑子复仇的,也有被迫裹挟来的。
  更多的是不这么干就没命的。
  那帮打着淮军旗号在各地乱来的好汉们,比起入关的满洲鞑子更吓人几分,所过之处,尽成废墟。
  汉民为了活命,只能跟着当炮灰,哪怕将来被满洲主子治罪,总好过眼面前就得死强吧。
  李化鲸对突然多出来的几万人也是高兴,他这次渡海辽东任务就是破坏,所以人越多越好办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6/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