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3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9/638

  “降明?”
  陆四冷笑一声,“我十万大兵怕叫他朱皇帝觉都睡不安稳,怎么降?”
  潞王那个天子是他陆四一手扶立,陆四肯跪下称臣,怕潞王都不敢站着受。
  “淮侯是要自立?”
  顾君恩身子前倾,眼神之中有些许期待。
  陆四正了正头上的斗笠,道:“陛下尚在,又嫁女于本侯,本侯如何自立?”
  顾君恩则道:“陛下若不在呢?”
  陆四知道这位李自成谋士的心思,要是袁宗第也在,他倒认为这是顺军将领在为将来筹划,可独一个顾君恩,还是悄悄的过来,这位侍郎不是想换门面才有鬼。
  “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陆四直接挑明。
  顾君恩听后精神一振,继而默不作声向陆四作揖一拜,方道:“以淮侯之兵力,成小霸可以,却不能成王业。欲成王业,淮侯须收取李、高所部十万将士,有这十万将士,再有淮侯本部,则王业必成!”
  顾君恩少说了一句,还有他这决心换门面的谋士相助。
  陆四眉头一挑:“如何收取?”
  顾君恩吐出二字:“大义!”
  “陛下尚在,我有何大义能取大顺官兵?”
  李自成就是绕不过去的坎,有李自成,陆四就是跪着去舔李过、高一功他们,这帮人也不可能跟他干。所以,他感觉顾君恩有点脱裤子放屁。
  顾君恩却不语了,但脸上神情分明是在告诉陆四,他有办法。
  陆四心中一动,拱手作辑向顾君恩一拜,诚恳道:“先生有何策略教我?”
  顾君恩也不避,坦然受了这一拜,尔后竟道:“只要使满洲人知道淮侯意欲何为便可。”
  “什么意思?”陆四不解。
  顾君恩接下来说的让陆四着实吃了一惊,因为这家伙竟然想让清军知道有支顺军要断商洛粮道。
  “新野城破之时,陛下必会使义侯李双喜护送皇后突围,届时淮侯只需带兵接应皇后便可。”
  顾君恩脸色平静,丝毫不提李自成。
  陆四更是惊诧,心道你劝我不要老丈人,把丈母娘弄给我做什么?
  “陛下玉玺向由皇后娘娘保管,淮侯如今兵强马壮,据有二省之地,又是大顺驸马,若能救出皇后,大义便在淮侯之手,届时以皇后之名传令李过、高一功率部东进,这十万将士就是淮侯的了。”
  顾君恩将他的方略全盘托出。
  陆四没吭声,许久才道:“陛下就算殉国,大顺的皇帝宝座也轮不到我这个女婿。”
  顾君恩却道:“当年陛下杀罗汝才,杀袁时中,军中不曾有疑议,只要淮侯善待皇后与公主,大顺官兵必定效忠淮侯。”
  陆四沉默,顾君恩的话归结起来就是无毒不丈夫。
  “收得李、高所部后,淮侯当速下江南,北方残破,百姓十不存一,满清难以持久,时日稍长便陷入崇祯局面。届时淮侯于江南经营两三年便可率师北伐,以现那明太祖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荣光。”
  陆四愣了下,这不是杨永裕的方案么?
  你顾君恩当老子真是泥腿子,没读过书?
第461章
打进京师
  顾君恩将当年被自己极力反对的杨永裕方案拿出“报效”新主,倒不是这位吏政府侍郎敷衍新主,而是事实发展到今天,证明杨永裕的方案是对的。
  可同样,顾君恩还是犯了定国策短板不足,或者说看的不够远的毛病。
  李自成若死,淮军必然就是清军重点打击的下一个目标。
  陆四如果采纳顾君恩的方案挥师南下,腾出手来的多尔衮肯定会集结阿济格、多铎两部主力全力攻打淮军,根本不可能让淮军拿下江南。
  到时就是淮军打明军,清军打淮军,南北同时受敌,就算有李过、高一功的十万兵马可用,又能如何?
  并且这个方案会将多尔衮的“联明平贼”的策略直接坐实,哪怕潞王是陆四扶立的天子,也无法阻止江南因为“淮贼”来攻而形成的联清抗贼舆论声势。
  这声势一旦起来,陆四先前的种种筹划同准备就都付诸东流了。
  所以,时隔两年,杨永裕的方案已经就跟不上局面发展。
  两年前,李自成若取江南,可观北明与满洲继续僵耗,全力经营。如今,淮军一旦过江,北中国就尽是满洲的。
  钱粮是乏困,但满洲有朝鲜和蒙古诸部可以“勒索”,一旦战事稍安,满洲高层又岂能不想方设法恢复民生。只要他们能够撑上一两年,到时与淮军的差距同样巨大。
  结合历史上南明不断的拥立新君,陆四敢肯定他就算拿下江南和南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北、湖北甚至云贵川都会冒出新的明朝皇帝来。
  在满清愿意同明朝联手的前提下,淮军怎么能在两方夹攻中撑下来。
  此策不可取。
  “陆某纵有自立之心,也绝无弑君害君之念。今我中国大敌满洲也,本侯欲团结一切力量与那满洲搏杀,不以私利而毁国家。”
  陆四态度鲜明,他不可能为了所谓大义及李、高十万兵马就做那亲者痛,仇者快的事。
  李自成可以死,但绝不能是因他陆四暗中下毒手而死。
  最重要的是,顾君恩的策略完全无法打击阿济格,而他陆四却是要让那位不可一世的满洲英亲王知道中国不是无人的!
  ...........
  天津静海以西。
  带着十几骑飞奔而至的李本深下马之后就急匆匆的去寻舅父,看到舅父那刻,24岁的李本深顾不得说话,一屁股坐下:“水!”
  “水,快拿水来!”
  高杰忙向外叫,亲兵送进水囊,李本深接过一气灌下,“咕噜咕噜”的眨眼间就喝得精光,尔后抹下嘴,长出一口气,急声道:“舅父,胡茂桢叫鞑子咬住了!”
  “咬住了,在哪咬住了!”
  高杰同帐中的李成栋、李延宗、曹元、杨清泉等人都是一惊。
  尤其是高杰麾下那些将领更是震惊,因为胡茂桢部虽是用以吸引清军的偏师,只有四千多人,却都是骑兵,胡茂桢用兵也多变,从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停留超过两天,怎么会轻易叫鞑子给咬住呢。
  东路军之所以能够顺利挺进到天津,西路军这支偏师可是发挥了巨大作用。
  十天前,胡茂桢在霸州南部设伏,全歼穷追不舍由清廷兵部侍郎、参政张存仁指挥的万余绿营兵,张存仁仅率百余骑逃走,此战北直震动,燕京戒严。多尔衮严令洪承畴督剿,更连派快马催促多铎部加快速度回防。
  霸州之战更是吓得天津城中的总督佟养性闭门不出,任由第六镇的东路军在天津附近烧杀。
  高杰吃惊之下急问外甥胡茂桢部出了什么事。
  李本深说胡茂桢部取得霸州大捷后立即西进保定,原是准备攻下雄县的,哪曾想这城中的县官守城颇有一套,胡茂桢不仅没能破城,反而被拖了两天。结果被从保定赶过来的清军主力追上。
  “现在咬住胡茂桢的是蒙古鞑子和汉军镶红旗那帮汉奸,带兵的是明安达礼,另外保定那边有好多辫子兵北上,看样子是去陕西的清军主力回来了。舅舅,咱们得赶紧去救胡茂桢,迟了怕来不及!”
  “高帅,咱们可不能不管老胡,他要完了,咱这第六镇就散了!”李成栋也是着急,他与胡茂桢共事十多年,感情深厚的很。
  “怎么救?”
  杨清泉却不同意,他说咬住胡茂桢的可能是鞑子多铎部的主力,雄县离这边又有一百多里路,等他们赶过去恐怕胡茂桢部已经完了,鞑子又以逸待劳,弄不好他们也要被缠住。
  “要是知道鞑子主力这么快回来,咱们就应该拿下天津的!”
  曹元有些遗憾,他们北上后根本没有遇到清军的有力阻拦,天津总督佟养性手下又没多少兵马,当时若一鼓作气攻打天津,完全有可能拿下这座京畿重镇。但不知高杰为何没有下令攻打天津,可能是这位高帅认为天津城高墙厚不好打的原因。
  “高帅,我舅舅曾说过,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抛弃自己的弟兄。”向来在高杰军议时不主动发表意见的李延宗难得开口。
  “我高杰这辈子还没抛弃过兄弟不管,只是,怎么救?”
  高杰也有些为难,胡茂桢部离他们快有两百里路程,咬住他们的又是清军主力,就算他现在带兵赶过去,恐怕也没法给胡茂桢解围,反而倒会如杨清泉所言被鞑子主力给缠住。
  坚城不克,强敌不攻,敌来我走,可是淮军都督给他第六镇的十二字策言,凭着这十二字,他第六镇才能将北直搅翻天,这要是全力救援胡茂桢,显然是大违十二字用兵精神的。
  李成栋突道:“要救老胡,也不定要去雄县。”
  杨清泉奇道:“那如何救?”
  李成栋看了高杰一眼,右手中指往桌上一敲,“咱们去打北京!”
  “打北京?!”
  帐中一片惊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9/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