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3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8/638

  不降,玉石皆焚。
  许定国最终还是选择了开城,屠城的威胁对许部是致命的,对汝州城中的士绅更是要命。
  面对强势的淮军,许定国只有选择归降一途,否则以他孤军独守汝州,根本不可能守住。
  纵是许定国坚持不降,其部下也未必肯随之赴死。
  午时,汝州的城门被缓缓打开,代表许定国出降的汝州知州、前明工部主事冯焕龙等人前往淮军营中商洽归顺之事。
  “既降,莫说城中百姓,便是花草树木,我军都要保全!”
  张国柱给出保全全城军民的承诺,又叫那冯焕龙带话给许定国,其降之后仍将为大顺的总兵,所部兵马亦仍由其统带。不过需要许定国派其子赴西安听监国选用。
  这同清方要求许定国派儿子为质一个意思,也是应有之义,至此,许定国再无顾虑,当下以汝州城及所部八千余官兵降顺。
  淮军入城之后迅速控制整个汝州城,各处城门也被淮军牢牢控制。明军于城中的营盘都被淮军接手,正如淮军方面表示的那般,城中军民人等一律不侵犯,各安本营(居所)。
  申时一刻,淮军第五镇帅张国柱在部将张士仪、杨祥、郑隆昌、毛得林、马三宝等将领的簇拥下进入汝州城。
  许定国同两个儿子及部下诸将及汝州知州冯焕龙等人于城门跪拜,知州冯焕龙手捧汝州黄册,许定国的长子许尔安手捧汝州明军花名册。其余人等都是城中的士绅。
  “老将军快快请起!”
  张国柱翻身下马,极其热情的扶起许定国这位前明老将与他交谈起来,说自家从前也是明军,乃山东总兵刘泽清麾下。说着又将部下张士仪、郑隆昌、马三宝等人一一介绍给许定国。
  许定国人老成精,自不会多嘴问这帮明将从前的头头刘泽清去了哪,在那也是一番好话,说什么大顺代明乃天数,识时务者为俊杰之类的话。
  “从前老将珲与我各为其主,如今既是一家,往后还要老将军多多帮衬才好。”
  同许定国一起步入城中时,张国柱提出希望许定国部能与他一同北征怀庆,将清军从河南彻底逐走,甚至说要许定国领所部以后就驻在怀庆,毕竟汝州这边穷困,怀庆那里相对好些。
  一番话让还有些忐忑不安的许定国定下心来,继而说伊阳那边仍有前明余逆作乱,可派兵讨伐。
  “监国有令,我大顺当前大敌乃是满洲,与前明各方都可商谈...毕竟,中国不可沦于异族之手,华夏更不可遍地胡膻。”
  张国柱笑着将中央传达的“统一战线”方针同许定国等仔细说了。许部诸将连同冯焕龙等官员自是附和连连,独许定国心中郁闷,暗道顺贼既是要和大明联手,怎的就来打他的?难道自家暗中降清之事叫顺贼知道了不成?
  郁闷归郁闷,如今已经出降,想其它的也没用,当下笑容洋溢请淮军张大帅往他住处酒宴款待。
  许定国于汝州的住处是前明一工部侍郎的园子,这园子仿了江南园林,占地几顷,很是好看。园子主人一家却是叫许定国命人以棒捶死拖于城外乱葬岗埋了。
  张国柱先是煞有介事的在许定国等人的陪同下游了园子,尔后来到酒宴处,入席之后却是正色看向许定国,问道:“老将军可是真心投我大顺?”
  许定国自是赶紧点头。
  一众降将也是不迭点头,唯恐说错了什么话惹得这位淮军张大帅不快。
  “好啊,好啊,”
  张国柱连说两个好字,拍了拍屁股下的椅子,像是在试试这椅子是否结实般用力拍了拍扶手,然后感慨道:“老将军这椅子我怎么觉得坐得不踏实?就不一不留神这椅子哪条腿断了,摔张某一个屁股朝天。”
  这话让许定国心中一突,隐约有些不妙。其余降将见状也是局促,忐忑不安。
  “都坐吧。”
  张国柱摆了摆手,示意许部诸将领分坐两侧。
  许定国他们却不敢坐,张国柱笑了一笑,道:“这汝州城本就是你们的地盘,这里的椅子也本是你们坐的,如今怎么一个个倒拘束起来的?若非你们,这汝州不知要死多少人呢。来来来,都坐,都坐。”
  “多谢张帅赐座!”
  许定国等人这才局促不安地坐下。
  张国柱显得很平和,像聊家常一样地问他们道:“诸位以前都在前明都是做的什么官?”
  “这...”
  许部诸将除了许定国这个被前明判了死刑的总兵外,其余无一不是土匪贼盗出身,哪在前明做过什么官,一个个都是讪讪,不知如何回答。
  “难不成诸位都是土匪?”
  张国柱惊诧。
  许部诸将更是面红耳赤,无人敢答话。
  “哼,本帅堂堂男儿,岂能与尔一帮土匪为伍!”
  张国柱猛的拍案,喝道:“来啊,将这帮匪类给本帅拖出去砍了!”
  此言令许定国及部将吃了一惊,不等他们反应过来,堂外已然冲进数十甲衣执刀劲卒,将许部众人团团围住。
  “张帅,这是何意!”
  许定国已知发生何事,但却未怒斥张国柱背信弃义,而是一脸困惑且吃惊的样子。
  “张帅容禀,我等是一片真心弃暗投明,绝无反复!”
  “我等投诚一片真心,苍天可鉴!”
  “......”
  许部一帮降将吓掉了魂,纷纷跪下叩头。
  汝州知州冯焕龙等文官也是骇得手脚冰凉,不知所措。
  张国柱却是不为所动,只冷笑道:“本帅饶过你们,那些叫尔等祸害的冤魂又到哪诉苦!”
  言罢,坚决挥手:“拉下去,砍了!”
  “张国柱,你背信弃义,你言而无信,没有我许定国,你淮贼能进这汝州城!”
  许定国再不伪装,惊怒叫骂起来。
  “张贼,你杀了我们,往后谁还信你!”
  “贼人无信,卑鄙无耻,张国柱,你不得好死!”
  “.......”
  被淮军劲卒按住的一众许部降将破口大骂,他们是看出来了,张国柱这是真的翻脸要杀他们!
  一个个肠子都悔青了,早知淮贼言而无信,他们宁可战死,也断不会开城投降。
  席间尚有十数名许定国及诸将亲兵,这会都是骇然变色,正要拔刀时,边上有一淮军将领朝他们喝了一声:“此事与你们无关,回头俱有赏赐。”
  说话的是在马三宝。
  众亲兵闻言,彼此互看,无人敢动。有心想反抗救人的,也得思量他们能不能干过满堂铁甲卫士。
  见部下无人敢搭救,一众降将更是惊惧绝望,有数人竟是失声痛哭起来。许定国的长子许尔安、次子许尔吉更是在那嚎哭叫爹。
  许定国苦苦求饶,张国柱不为所动,众甲衣劲卒一拥而上,将许定国连同麾下十数将领尽数拖到厅外。
  早就待命的行刑队大刀举起,转瞬就是十几颗人头落地。继而这些人头又被拎起提进厅内。
  “尔等莫慌,这汝州百姓还要尔等来抚...”
  张国柱扫了一眼死不瞑目的许定国首级,举起酒杯示意汝州知州冯焕龙等人举杯。
  冯焕龙等人叫十几颗首级骇得腿都哆嗦了,半天才把酒杯举起。
  .........
  襄阳城外。
  一身戎装的吴三桂同谋士方光琛看着眼前的襄阳城,二人心中俱是感慨万千。
  “夏分天下为九州,今襄阳于当年分属荆、豫二州之域。商周时期,封国林立,至春秋,有强楚据此。楚不敌秦,襄为南阳...纵观古今,这南阳宝地,出了多少英雄啊。”
  因剃发易服原因,方光琛如今是一身满洲男子装扮,光秃秃的脑袋配着他手中握着的羽扇看起来很是不伦不类。
  其父方一藻是崇祯年间的礼部尚书,当年兵部尚书陈新甲力主同满洲议和,于是和崇祯帝商议后决定派方一藻赴盛京同满洲接触。
  可方一藻深知议和之事干系太大,不敢瞒着朝堂偷偷去盛京,就派了一个“瞽人卖卜者”周元忠出关到满洲洽谈。
  满洲方面,洪太并没有因为明朝派来的只是一个算命的而大怒轻视,反要下面隆重接待这个周元忠,对周带来的明清议和条件也基本上答应。
  可惜,明朝反对议和声太大,崇祯不敢最终拍板。为了逼迫明朝签约,洪太遂发起第三次入关。此役,歼灭了明朝主战派卢象升,但仍是没能让明朝签订和约。
  方光琛早年游历关外,对满洲习俗了解颇多。
  当初崇祯死后关宁军三位主脑分别是蓟辽总督王永吉、辽东巡抚黎玉田、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在继续抗清还是降顺的关键抉择时,同知童逵行向王永吉提出“借师助剿”建议。
  吴三桂拿不定主意,便问方光琛,方建议“莫若请北兵进关,共歼李贼,事成则重酬之。”
  随后,借兵助剿一事在关宁高层达成一致。
  后来多尔衮要关宁军剃发,吴三桂等人还颇犹豫,还是方光琛加以劝说这才全军剃发,吴三桂正式接受清廷封赏成为大清的平西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8/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