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3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9/638

  但方光琛虽劝吴三桂剃发,可对满洲人骨子里却又十分厌恶,其当初的真正目的也真的就是借师助剿,并非让吴三桂率领关宁军真的为满洲人征服中国。
  可事态的发展远超出了方光琛的谋断,如今,他与吴三桂等人不为汉奸也要是汉奸了。
  相比发现满洲人是真的要窃占中国,遂果断从间道南下的蓟辽总督王永吉,吴三桂、方光琛于气节之上又差了许多。
  如今李自成已死,大顺眼看就要分崩离析,吴、方二人再看这大顺从前的襄京,自然感慨良多。
  “这襄阳也是块风水宝地,李自成据此为襄京,建号新顺,方有后来之势。若非满洲入关,这天下恐怕就是李自成的了。”
  吴三桂也是有感而发,想那李自成未建新顺之前不过是一流贼,于襄阳建了新顺之后方才真正有了王霸气象。所以这还真是块风水宝地,起码让那李自成称了一回皇帝。
  方光琛摇头道:“襄阳是个好地方,可惜如今这宝地已然气泄,从宝地沦为凶地了。”
  吴三桂听了这话,有些不解,问道:“廷献何以如此说?”
  方光琛拿扇子一指襄阳,给吴三桂解释道:“王爷,李自成兴于襄阳,然其死也于襄阳。兴于襄阳之时为王,死于襄阳之时为帝,故而这襄阳的王气已然不存,日后不会再有人据此成事了。可惜,可惜。”
  “俗话说,人杰地灵。人非地灵而来,地因人杰而灵。廷献说这襄阳从此为凶地,我是不赞成的。事在人为,岂可以气数来定。若说气数,这明朝本该亡了,何以如今却能在南京又续其国。”说这番话时,吴三桂脸上有些异样。
  方光琛见状,直言问道:“王爷莫不是还念着明朝?”
  “唉。”
  吴三桂轻叹一声,没有说话。
  自随英亲王阿济格从陕西一路追赶李自成至荆襄后,吴的军中便常有前明官绅秘密前来劝说归明,对这些人,吴三桂倒也没有擒了送给英亲王处斩,而是叫方光琛替他打发。
  除了这些前明官绅份量不足外,也与吴三桂根本没有归明的心思有关。虽然崇祯太子是他放走的,但不代表他这个大清的平西王愿意去做明朝的蓟国公。最重要的是,他吴三桂手下的关宁军只有一万三四千人,真要反正恐怕转眼就会被阿济格大军剿灭。
  正如方光琛从前所言,实力不济,无可奈何。
  不过昨天有湖南巡抚何腾蛟派人秘密前来吴的军中,劝说吴反正,称吴若反正归明,则大明必以王爵相酬。
  吴三桂当然不可能因何腾蛟的劝说就反正归明,但心中难免有些想法,陡然一时感慨,也是正常不过。
  其部现正替阿济格之命攻掠承天、荆州一带,天气太过炎热,满洲兵马不耐酷暑,战马生病、掉膘的也多,故而只能由关宁军来做。好在这一带的明军左良玉部早早就弃了武昌东下,使得清军可以不费力气就占领荆襄数府,若不然,炎热天气不管是行军还是攻城,都是清军的噩梦。
  “英王不该将李自成的尸体送往北京的,”
  当初阿济格说要将李自成的尸首送往北京,吴三桂是表示反对的,认为李自成纵是中国大贼,但也是枭雄,如今身死,即便不予厚葬也当于襄阳某处秘密安葬。
  这般将尸体于酷暑中北运至京,半道必然发臭腐烂,实非正人君子所为。且此举极易刺激李自成的余部,对日后招抚这些人不利。
  “英亲王是急于在京中表功,其论予乃摄政王兄长,于朝中却无摄政王的权势,如今有此大功,岂能不加以利用...”
  方光琛正说着,耳畔有蹄声响起,扭头看去,来的是副将杨坤。
  “王爷,方先生,你们在这啊,末将找的好辛苦!”
  杨坤翻身下马,连气都顾不得喘,连走带跑的奔了过来,不及近前,就急声道:“王爷,后方出事了!”
  “出什么事?”
  吴三桂惊诧,抬手接过杨坤手中的塘报,是南阳守将郭云龙发来的。
  郭云龙是吴三桂舅父祖大寿的亲兵出身,当初同杨坤一起出关向多尔衮求的援军。
  李自成从新野脱困后,吴三桂随阿济格南下追击时,让郭云龙带了一部兵马留驻南阳。
  撕开郭云龙的塘报,吴三桂迅速扫去,随后大惊失色,失声道:“怎么可能!”
  模样让一边的方光琛也是眼皮一跳。
第501章
死灰复燃的大顺
  北人善骑,南人善舟。
  这句话的意思是北方军队擅长骑兵作战,南方军队则擅长水师作战,然而却不是说北方人就不会游泳,南方人就不会骑马了。
  满洲人从前在关外过的是打渔和打猎生活,不像蒙古人一天到晚放牧,所以除了深山老林掳来的黄羊野人外,大部分满洲人是会游泳的。
  有的还是世代在江上讨生活的“资深”渔民。
  阿济格小时候就跟随自己的阿玛下过河,少年时更是带着弟弟多尔衮、多铎下河捕鱼玩,因此这位大清的英亲王水性很好。
  宋献策说长江沿岸有三个地方夏天最热,一是上游的重庆,二是下游的南京,三是中游的武昌。
  不过阿济格却认为这襄阳城恐怕比那三座城还要热,自入伏以来,炎热的天气甚至导致满蒙将士出现大量中暑人员。骄阳之下,满洲将士莫说上马打仗了,就是连走上几里路都难以忍受,一个个叫天怨地,都说南方这鬼地方不是人呆的。
  下面统计说,满洲将士出痱子的多达三成,有些将士身上更是出现大面积的脓包,奇痒难耐。
  荆襄一带的蚊虫也比北方的吓人,不但个头大,咬人吸血也是厉害。有些满蒙八旗兵不知此地血吸虫危险,赤脚涉水,结果开始出现咳嗽、胸痛症状,严重的咳出来痰中都带血丝。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满蒙将士几乎被炎热弄得丧失“行动力”无法动弹。阿济格无奈只得让麾下满洲同蒙古将士都在襄阳山林一带驻防避暑,对周边明朝府州县的攻掠则以吴三桂部、尚可喜部及汉军八旗为主。另外就是王得仁、王体中带领的降兵。
  南下荆襄的清军主力约九万人,其中吴三桂部一万三千人左右,尚可喜部五千人左右,汉军八旗一万余人。满洲、蒙古八旗将士五万余人。王体中、王得仁所领原顺军荆襄降兵则有四万余人。
  因为京中那位摄政王弟弟多尔衮的“戒令”,阿济格本来是不准备派兵攻占明军控制地盘的,可襄阳的粮草大多被李自成的大将白旺调拨到了南阳,其后不是被贼军食用就是大火烧毁,余下粮食所剩无几根本无法支撑十几万清军食用。
  后方商洛粮草又因前阵山洪毁路迟迟运不上来,迫不得已阿济格只能下令攻打襄阳附近的府县,以尽求可能的为大军筹措粮草,要不然十几万大军窝在襄阳饿也得饿死了。
  多尔衮四月给阿济格的命令是解决李自成后,大军要立即北返自河南的南阳东进,配合多铎部合剿山东淮贼,夺取徐州,打通南下淮扬道路,肃清运河两岸,为明年出征江南做准备。
  为了有效剿灭盘踞山东、淮扬的贼兵,多尔衮意在尽取江北之地前,清军不要同明军发生冲突,并引诱明军配合清军对淮贼绞杀,所以阿济格下令所部攻打明朝地方是极易破坏多尔衮“联明平寇”策略的。
  只是面对缺粮危机,阿济格也实在是顾不得弟弟的什么联明策略了。
  好在,盘踞湖北一带的明军左良玉部很是识趣,一闻大清兵杀过来,早早就弃了汛地撤退,除了极个别地区的明朝地方官员组织百姓守城外,大部分地区都是闻风而降,省了清军许多力气。
  阿济格也是有度的,他没有下令攻打武昌,虽然武昌那边据说压根没有明军驻防。之所以如此,是怕夺取武昌过于深入湖北会让明朝势力反弹,毕竟武昌是长江上游重镇,顺江而下是能直达南京的。
  这个做法无疑是明智的,尽管荆州、承天、勋阳等地陆续被清军攻占,但整个湖北境内却相对平静,并无什么战事。
  当地百姓可能受够了明、顺两边连年战事,对突然过来的的辫子兵也没什么抵触,大致心理可能是不管谁来了,总要百姓养着他们吧。
  另外,据可靠消息说,南京方面正被顺江东下的左良玉部搅得焦头烂额,根本顾不上深入湖北的清军。
  如果不是要班师北返剿灭山东淮贼,阿济格倒不介意趁势拿下湖北全境,甚至连下游的江西也一块夺下。
  多尔衮说打江南还是要走山东、淮扬,可要是湖南、江西被清军占领,顺江东下,居高临下直达南京,就不必费事从东边的运河到扬州了。
  因太热,阿济格索性将亲王大帐搬到了汉江边,每日带着一众将校官兵在汉江边泡着。
  襄阳城就在汉江边上,这汉江虽是长江支流,却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是中国四大水脉之一。
  牛金星父子杀李自成、刘芳亮、田见秀等降清后,阿济格仍叫牛佺任襄阳知府,对牛金星,阿济格也准备向京中举荐大用的。
  可是勒克德浑、谭泰他们却说牛金星身为李自成的第一谋士,也是贼顺的臣相,如今却密谋杀害李自成,实在是个反复且无耻透顶的小人,不能予以重用。
  阿济格一想也对,便没有任命牛金星做大清的什么官,只叫他跟着儿子牛佺,算是留他一条性命以示大清恩德。
  牛金星对此自是大失所望,可又不敢有任何怨言,许是知道自己杀害李自成后果严重,担心被人刺杀的他终日就躲在儿子的府衙内,什么人都不敢见。
  反观较早之前在南阳降清的宋献策,待遇却是天差之别。
  宋献策如今极得阿济格器重,除了宋归降之后不断为阿济格出谋划策外,也因宋算命卜卦很有一套,且十分的灵验。
  满洲将校不少人闻宋之大名前来卜算,无一不是满意而归,对宋献策极是推崇,都称宋为大军师。
  阿济格本人也对宋献策喜爱的很,因为宋算出大清有中原天子之象,国运比当年的蒙元更要长久。
  另外就是宋献策曾偷偷对阿济格说“英王不出几年将为国族第一人。”
  什么是第一人?
  皇帝?摄政王?
  不管是哪个,宋的推算都让阿济格心花怒放,觉得宋所言未必不能实现,因为他的弟弟多尔衮身体并不是太好。如果有朝一日多尔衮病重或者突然去世,那皇叔父摄政王除了他阿济格,还有谁配当?
  心花怒放的阿济格当即给宋献策配了骑从数十人,让其自由出入满洲大营,搞得宋献策这个降臣于清军之中很是威风。
  阿济格平日无事总爱叫宋献策来陪,听他说些中国的趣闻,也是一种乐趣,到汉江游泳时也爱将宋献策带上。
  这天入小伏,温度明显比昨天高得多,按惯例阿济格领了一众戈什哈到汉江泡水。
  宋献策自也是跟着,他个子矮,水性不是太好,阿济格特意叫人打了个大木桶给宋献策于江中乘坐,另外还专门叫了几个水性好的满洲兵护着,免得这会神奇至极的中国大军师落水溺死。
  英亲王到江中游泳,自有专门船只载着八旗兵于江上不断游曳保护。今天陪英亲王游江的还有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他是代善的孙子,论辈份是阿济格的侄孙。
  “八爷爷,南方的天也太热了,你还是让孙儿回京去吧,孙儿晚上连觉都睡不安稳,热死了。”
  游累了的勒克德浑趴在竹排上向他的叔祖父请求归京。
  阿济格在太祖诸子中排行十二,但在健在诸子中排第八,所以也有叫“八王”的,在勒克德浑这边自是得叫八爷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9/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