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3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6/638

  现袁宗第已领一万余人进驻商洛,又有党守素率三万人东进增援,去除老弱病残两万余及留守陕西兵马,陆四能够动用的东征兵力为六万。这个数字同当年李自成东征是一样的。
  故而为了统一指挥,号令分明,陆四决定东征的这六万人马一律使用淮军建制的“镇”加以改编。
  新编六镇中的四镇为西路军精锐人马改编而来,以高一功为第九镇帅、以蔺养成为第十镇帅、以辛思忠为第十一镇帅、以赵忠义为第十二镇帅。
  余下两镇以贺珍部同马科部为主改编,以贺珍为第十三镇帅,以马科为第十四镇帅。
  除第十二镇帅赵忠义出身淮军,其余都是顺军出身,包括贺珍、马科。
  留守西安诸将则暂不改军制,沿袭前明旧称,实有兵马5000以上为总兵,5000以下为副将。
  其余与会陕西群雄各部以现实控地域分别授都司、游击、守备等职。再行“五抽一”法,即各部义军单独组成“杀奴军”,五人出一人,自备甲衣兵器于七月底前往前西安接受李过统一整编,后由大顺方面提供粮草东进,计“杀奴军”实可得兵12000人左右。
  群雄会商之时,共举孙守法为杀奴军总兵,白天爵、何可亮为副将。神木副将王永强部独编一旅,配合延安总兵李元胤攻掠山西。
  因东征由监国亲自统兵,故不设征东将军,各镇及杀奴军悉从监国调遣。
  顾君恩进言,称当年李自成之所以兵败,除了战略失误外,也与顺军当时各统军大将兵力分散,相互权属不明有极大关系。比如同为侯爷,有的兵马两三万,有的则万儿八千人,遇敌之时,往往一侯难令另一侯,结果导致用兵无法集中,被清军各个击破。
  顾的这个进言让陆四想到了太平天国,千王林立,一王难号一王的故事,遂采纳顾君恩的建议,于镇之上再设军制,军之统领称提督,一军辖三镇。
  以第九、第十两镇编为第一军,以第十一、第十二两镇编为第二军,以第十三、第十四两镇编为第三军。
  第一军提督以高一功兼任,第二军提督以刘体纯担任,第三军提督以贺珍兼任。
  之所以没有让自己的嫡系赵忠义出任第二军提督,而是让刘体纯出任,还是出于赵的资历过浅,且第二军是以西路军将士整编组成的原因。
  各部整编都很迅速,因为基本都是以原先建制为主,只是去除老弱,抽选精兵组建新的军镇旅而矣。
  粮草方面也很充足。
  当年李自成决心在西安同清军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因此下令抽空了西北数省存粮,于西安城中囤了几百万石军粮,导致一些地方的百姓都无粮可食。
  田见秀心软,舍不得一把火烧掉这些从西北百姓口中硬夺过来的粮食,没想却便宜了清军,成了压死大顺覆亡的最后一根稻草。
  好在,如今这些粮食终是派在了该用的地方。
  张献忠那边传来消息,这位八大王最终选择第二个方案。
  代表西军在汉中同顺军就出川及相关事务具体谈判的孙可望对义父的这个选择颇是失望,因为第二个方案要打击的主要是当初降顺的那帮前明降将组成的绿营,且眼下这些绿营是否还甘愿替满洲人卖命还是未知数,所以“困难度”明显要低于同清军南北两集团的决战,甚至有可能不费吹力就收取西北之地。
  可是,这么做大西是能占大便宜,然而在世人眼里永远还是个“地方政权”,根本不能取代顺军成为新朝。
  当下局面,唯有灭清才能从“流贼”一跃而为法统,据有中国大义啊!
  孙可望不知道义父为什么就选了第二个方案,身为义子的他如今除了服从也没有其它办法。
  可眼见汉中的顺军热火朝天的练兵整顿,并大量从民间购买白布制成孝衣准备誓师东征,这位大西平东王的心里就十分的不是滋味。
  直到这天,顺军将领高一功前来请他这位代表大西皇帝的平东王前往顺军誓师东征会场。
第511章
杀光鞑虏再凯旋
  被邀请前往城东顺军大营的不仅是孙可望一人,还有刘文秀、白文选等西军将领。
  当孙可望等人在高一功的陪同下来到位于汉中城东十里的顺军大营时,便听大营有战鼓声响起,继而便见营中开出一队队士兵往校场而去,更有数千骑兵纵马奔入。
  骑兵皆披甲胄,步卒亦披挂一新,长矛大刀,车橹盾牌,旗帜分明,堪称精锐。
  刘文秀低声道:“大哥,这些怕就是顺军的老家底了。”
  孙可望微微点头,却没有多少触感,若他大西军装点门面,能拿出比眼前顺军精锐还要多的人马出来。
  誓师东征的典礼,顺军岂能弄些烂鱼臭虾叫他大西军看!
  大营校场上,顺军方面在汉中的文武几乎全在。
  文有左辅顾君恩、陕西总督孟乔芳,以及闻听西安光复从家乡又摸寻过来的原刑政府尚书安兴民。
  顺军重新占领西安后的这段时间,有很多原先从顺军逃跑的官员陆续回返,如举人出身的原潼关防御使杨王休、前明广西布政使萧应坤,举人出身的邓岩忠、进士出身曾为青阳知县的王家柱等。
  陆续回返的逃官现有28人,官职最高的就是刑政府尚书安兴民,官职最低的是县令。
  对这些能够主动回返的官员,陆四指示顾君恩一律留用,或按原职任用,或差以陕西各府县官员任用。陕西境内降顺的清廷官吏同样留用。
  其中前明进士出身的姜学一因文采甚好,有过目不忘之才,顾君恩举荐差在监国行营(督府)任掌书记一职,即负责监国书牍,随时备咨询,同前明翰林学士职能差不多。
  武有兴国公李过、郝摇旗、贺兰、辛思忠、李来亨、赵忠义、樊霸、贺珍、罗岱、马科等人,其余将领多在日前率部赶赴汛地,出任总兵、副将,配合当地安民治民,整顿防务,建立政权。
  义军方面尚有北山义军首领刘宠山、兴安义军首领何可亮,渭源的白天爵,泯州的虞允,紫阳的孙守全等人未离开汉中,此时也同大西军方面一起被请来观礼。
  “二位将军请!”
  李过见大西军的人过来,忙过来相迎,并请孙可望、刘文秀落座。
  刘文秀落座后问了一句:“李将军,你家陆闯王呢?”
  李过已晋大顺兴国公之事,西军方面自是耳闻,但西军方面不会以兴国公称呼李过,只唤将军。同样,李过也不会呼孙可望、刘文秀为殿下。
  原因,心知肚明。
  “我家闯王即刻便到!”
  李过话音刚落,便听战鼓声变得急促,伴随着“咚!咚!咚!”的鼓声,一白衣白帽骑白马之人在一众同样白衣白帽的铁甲亲兵簇拥下纵马入场。
  “吁!”
  陆四勒马在观礼台前立住,右手扬起,立时就有炮声响起。
  炮响九声。
  炮停,第二军提督刘体纯驰马奔至台前,于马上微欠身,拱手抱拳道:“东征将士列阵完毕,请监国校阅!”
  陆四右手挥落:“准!”
  伴随号角声,一阵阵整齐而又沉闷的步伐声响起,从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各抽3000将士组成的校兵大阵,分步、骑依次入场演兵,喊杀声天。
  演武之后,各军仍按序次列阵。
  “升旗!”
  陆四一声令下,旗牌军官陈威力带旗兵数人捧两面红色大旗于旗台之上。
  号角手将长长的号角高高仰起,剌眼阳光下,两面红色大旗在轻风中缓缓上升,瑟瑟舞动,一面绣着:“大顺监国闯王陆”七个大字;一面则绣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八个大字。
  升旗完毕的陈威力转身朝大阵高呼一声:“换装!”
  伴随着“换装”的一声声传递,几十队手捧白衣的士卒于大阵中穿行。整装待戈的顺军将士齐致穿上白衣,又将一根白带系于盔帽之上。
  “大顺的将士们!”
  陆四的声音被风吹到每个士卒耳中。
  “两年前,你们在先帝的带领下杀进了西安城,杀进了北京城!那时的你们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是何等的自豪,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军!”
  听到声音的每一个顺军将士无不下意识的腰杆一直,是啊,两年前的他们是多么的威风!
  西军众人虽不以为然,但也不得不承认从前的顺军的确是中国最厉害的军队,因为,他们也打不过。
  义军首领们更是不住点头,当初闯王领导的大顺军真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军!
  “可是大顺还是败了!北京丢了,太原丢了,潼关丢了,整个西北、中原都丢了!”
  陆四的声音低沉而又有力。
  “然而这不是你们的错!我知道你们每个人都不是懦夫,不是无胆鼠类,失败和你们没有关系!你们也一直在坚持,今日你们能够出现在这里,说明你们的勇气和血性尚在!”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扫视那一张张苍老、一张张年轻、一张张甚至说是稚嫩的脸庞,陆四饱含深情,继续大声叫道:“你们,是我大顺最优秀的将士,也是我汉家最优秀的军人!失败的耻辱不应该强加在你们头上!”
  转身用手狠狠指向东北方向,疾声道:“现在,我就要带领你们去和窃夺中国的满洲鞑子战斗,和他们战斗到底!战斗到底!直到永远!直到彻底消灭他们为止!直到彻底洗涮强加在你们身上的耻辱!...”
  “也许你们当中的有些人会说,满洲人厉害得很,明朝多少军队都败在他们手中,我们也败在他们手中,甚至我们的皇帝也死在襄京,凭我们就能打败满洲人吗!”
  陆四笑了起来,仰头大笑。
  “…如果你们当中真有人这样想,那我只能这样告诉他,如果我们连胜利的希望都不敢想象,我们又何必拿起刀剑去反抗!”
  “我们完全可以窝囊的活着,看着满洲人抢走我们的财产,烧光我们的房子,杀光我们敢于反抗的同胞,奸淫我们的妻女,直到我们也变成他们的奴隶,子子孙孙成为他们的奴隶!任由他们欺压却不敢站出来说不!”
  “你们能够忍受,我这个监国闯王却绝不能忍受,为了这一声不,我必须战斗,必须带领你们去战斗,哪怕是去死,你们知道吗!如果我们不这样做,于襄京殉国的先帝不会宽恕我们!满洲人更会笑话我们是一群孬种!”
  声嘶力竭之后,陆四的心情变得平静,在短暂的呼吸之后,他再次向着人群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现在,你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随我东征了吗!...知道为什么去战斗,知道了为什么去死,这个世上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我们前进的脚步!没有谁能够抵挡得了我们进攻的刀剑!胜利永远属于我们,属于我们不屈的大顺!”
  “我坚信大顺必胜,我坚信我一定能够带领你们取得胜利,我坚信一定能够带领你们再次杀进北京城!我坚信我一定能够带领你们消灭满洲鞑子!我坚信我一定能够带领你们重现大顺的辉煌!...你们可以说我是个疯子,是的,我是疯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6/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