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3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8/638

  对二王策反工作同对尚可喜的策反工作,陆四都交给了留守西安的孟乔芳负责。
  为了让刘忠这块“马骨”更具效应,也是酬其“让路”之功,进洛阳城的当天,陆四就以大顺监国名义封刘忠为平南侯,此前李自成封刘忠为平南伯。
  晋为平南侯的刘忠可能也意识到顺军一些人对自己恨意难消,全赖监国闯王一力“保”他,所以主动请缨愿为大顺攻打通往怀庆的门户济源城,期以此举能够赎前番过错,换取顺军将领对他刘忠的重新认可。
  刘忠部约有万余人,大半都是原先的明军,其主动请令攻打济源,陆四自是不会不准。
  可刘忠虽有戴罪立功、洗心革面之心,但其部战斗力着实太差,连攻济源三日也不曾破城,最后还是第二军提督刘体统率所第二军所辖的第十一、第十二两镇不计牺牲强攻,再有城内绿营原顺军降兵内应才拿下济源城。
  此战,刘忠部损失两千余人,第二军也折兵近两千,斩绿营兵1800余人,俘3000余,清怀庆总兵刘芳名、知府李世爵等人趁夜逃脱。
  济源之战敌我双方损失大致相等也让陆四坚定政治攻势的重要性,要不然东征路上每遇一城都如此损失,且不说要浪费多少时间,且说真就打到北京城下,恐怕东征的三个军也剩不了多少人。
  与此同时,西安孟乔芳密报西军出川之后,张献忠命义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三人各领军五万杀向西北,沿途府州县的清军大多闻风而降,进展极快,大有席卷西北,攻掠三边,形成虎视局面。
  同陆四本人及孙可望认为的张献忠取西北方案乃“短视”不同,孟乔芳却认为这位大西贼首乃深谋远虑,因为西军出川之后直面西北,倘取其它方案东进,一来西军未必敢从顺军控制区穿过,二来也担心为顺军作了嫁衣。
  毕竟,西军缺少粮草,真要全军东进,顺军只要将其后路一堵,西军便要陷入进退两难境地。
  就算顺军不会背后捅西军刀子,西军也没有自己的独立地盘,拼死攻打清军即便取胜,也将是下一个清军。
  所以,孟乔芳认为张献忠先图西北,在顺军不会攻击他西军的前提下迅速获取一块远超四川三府的根据之地无疑是极其明智的选择。
  孟乔芳担心如果听任西军扫荡西北,大顺攻下北京之后,西军必定窥视西安。因此建议监国殿下赶紧招降唐通、白广恩他们,将西军势力扼制在凤翔以西的西宁、甘州、兰州、延绥等地。
  接到孟乔芳的密奏时,陆四刚刚踏上黄河北岸。
  这年头,没有谁比谁更聪明,有的只是眼光的长远而矣。从张献忠选择平西北而是不是东征占大义,入北京先为天子来看,此人比刘邦还要狡猾。
  不狡猾,他张献忠也不叫八大王,不会在这明末乱世活到现在。
  陆四没有具体回复孟乔芳如何遏制西军在西北的发展,只叫其见机行事,并多问兴国公,信尾又道:“献忠自恃武力,以为西北轻易可定,此麻痹兆也。”
  写完这封信后,前方来报济源城已下,未过两日又得报清河南巡抚罗绣锦弃怀庆东走卫辉,遂令全军速往怀庆。
  至怀庆,见城池竟被清军焚毁,大怒之余命辽东第七镇细查所俘人员中有无罗绣锦的家眷、近支族人,原因是这罗绣锦乃是辽东辽阳人。
  去年便奉陆四命令北上锄奸并搜罗情报的高进这一年多来除了领导各地对清廷官吏的刺杀外,更多是搜集各地清军驻兵情报以及将领出身。这些情报通过间道源源不断送往山东,又汇聚到督府,使得陆四可以随时知道当面清军将领的出身底细。
  罗绣锦放弃怀庆,固然使得怀庆绿营余部能够同东边的卫辉绿营合兵,从而加强卫辉守军力量,也给顺军东进造成阻碍,但同时却让怀庆府辖其余州县在没有任何援军的情况下纷纷向大顺军投降。
  河内、原武、温县,孟县四县大抵是在怀庆失守的数天时间陆续开城投降。
  第十二镇赵忠义部未经休整便继续向东进军,挡在前面的是武陟和修武二县。
  武陟城中原有的几百绿营兵都被怀庆总兵刘芳名抽走东撤卫辉,按理这座无兵把守的县城理当立即开城投降,以保全城中居民。
  赵忠义也使人至城下劝降,恐吓城中限半个时辰开门迎降,但有迟顿,大军入城之后便斩尽官吏士绅。
  内无守军的武陟知县最终还是主动开门,但不知什么原因距离顺军给出的开城时间晚了大半个时辰。
  按理说迟大半个时辰没什么打紧,只要投降就行,可那原金声桓亲兵出身的赵忠义却认为这是城内的官员当他赵镇帅的话是放屁,是对大顺军威的亵渎。
  入城之后就命将城中官吏、士绅以及有功名的全部抓来,又叫全城百姓都至城门。
  “我大顺天兵此次东征讨满,乃是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尔等汉奸,竟敢视我军令为儿戏,是尔等仍想做那汉奸,还是尔等以为本帅说话不算数!”
  言罢,赵忠义竟命军士当着全城百姓的面将那官吏、士绅及有功名的统统砍杀,又命军士冲至各家,搜捕家眷,尽行拖出,一个不留。
  斩首多达四百余颗,以竹竿高挑,命人巡行城中,极为恐怖。城中巡罢,又叫军士骑马携带这些首级至乡下,叫四乡百姓皆知抗拒大顺天兵的下场。
  未几,修武知县主动派人前来,称全城士绅百姓以备酒肉迎大顺天兵,并愿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大业出钱出人出粮。
  前方之事传入陆四耳中,莞尔一笑,对左右道:“那赵忠义乃我老家之人,果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与我这监国还真是一个脾气。”
第514章
从速来降,以免伤亡
  修武县的反正,使得怀庆府全境彻底光复,也为顺军打开通往卫辉的道路。
  卫辉府“南通十省,北拱神京”,西依太行,南临黄河,东接齐鲁、北通神京,其境皆为平原,也是豫北卫河上的一个重要码头。
  夺取卫辉不仅可以使东征顺军与山东顺军会师,也可将黄河北岸除彰德这个突出部外联成一片,更能让顺军依托卫河转运军粮物资,支持北伐,故而意义极大。
  有鉴于卫辉地理的重要性,清廷这才派汉军旗名将祖可法镇守。
  顺军进驻修武后,对是否攻打卫辉城,第一军提督高一功同第二军提督刘体纯有不同意见。
  高一功认为卫辉全境为平原地形,极易骑兵作战,因此建议留少量兵马监视卫辉清军,主力绕城而过直奔彰德,大举杀往京师,“擒贼先擒王”。
  这个方案的优势在于机动,快速,可以大大缩短兵临北京的时间。
  刘体纯却认为必须要拿下卫辉城,因为如果绕城而过的话,后方粮道及卫河码头极易被清军所趁。
  并且由于卫辉城这颗钉子,黄河南岸的淮军无法呼应东征主力,给予一定支持,力量上会被分散。
  陆四问随军的左辅顾君恩意见,顾君恩建议可使第一军在高一功的率领下北上彰德,拿下汤阴,将彰德同卫辉之间的联络切断。第二军、第三军则合力攻打卫辉,不给河南清军任何威胁大军后路的可能。
  陆四盘算时间尚很充裕,没有必要为了尽快拿下北京就在身后留下“钉子”,遂下令进军卫辉,并定赏格,任何人等擒斩河南巡抚罗绣锦,俱原官晋三级,赏银千两。
  .......
  卫辉城中,清军处境堪忧。
  罗绣锦弃怀庆之后同总兵刘芳名一起收拢残部约四千余人退入卫辉,但卫辉总兵祖可法部也不过五千余人,两股人马连同罗绣锦的抚标也不过一万两千余人。
  军心士气,由于怀庆的失陷,清军更是低迷。
  去年淮军第五镇张国柱部曾重创渡河南下的祖可法部,歼敌数千。其后第五镇在旅帅谢金生的指挥下将祖可法围在阳武城近半年,后更是两次率部攻打卫辉城,虽没能破城,但也极大打击了清军士气。若不是清豫亲王多铎率军自陕西东返,谢金生被迫退兵,卫辉恐怕已经易主。
  七月十六日,河南巡抚罗绣锦向清廷发出了紧急求派援兵的奏疏,疏中称:“顺贼重兵北渡,贼首窃称监国,冒李逆名号,济源、怀庆先后失陷,贼焰嚣张...臣看得顺贼狡诈多端,领怀庆镇、卫辉镇死守卫辉,各县之卒分别接应,又报黄河南岸贼兵沿河窥渡...伏乞敕部将臣前请满洲大兵速催马兵兼程前来协力扫荡,而战守俱有赖矣。”
  十八日,罗绣锦再向清廷告急,称:“臣实打探顺贼此次入犯,有马贼一万余,步贼十万,后未到者还有五六万,观其克取怀、卫等府,今贼兵已至臣汛...贼之狡谋,臣意其不止在河南所属,而意欲占据河口,入犯北京。况大河以南,尚有贼氛,卫之东属尤为贼据,万一三处通联,势所难图。…伏乞亟敕兵部,速催大兵星夜兼程前来,以济救援。”
  两封八百里加急求援时隔一日发出,可见河南巡抚罗绣锦此时心中惊慌。
  卫辉总兵祖可法给其养父祖大寿的密信中也对局势感到悲观,称:“英王南下,豫王北上,中原之地竟无真满,以致群贼四起,倘卫辉沦于贼手,儿以为京师实难保全,父当早图出关。若父有他念,宜请早定。”
  祖可法的密信还在半道时,卫辉西大门获嘉县就降与守,城内发生了争执。
  作为卫辉的西大门,获嘉的重要性自是不须多言。
  河南巡抚罗绣锦派督标副将刘天禄领兵3000把守获嘉城。城中还有河南右参政袁有龙、河南巡按田文启等人。袁、田等人都是前明降官。
  刘天禄隶汉军正红旗,早年是祖大寿麾下的副将,后与祖大寿于大凌河降清。当年祖大寿为了降清杀死了袁崇焕的爱将何可纲,直接动手的就是刘天禄。
  不过祖大寿随后就借口回锦州劝降重新归明,刘天禄本是同祖大寿一同归明的,半道被清军骑兵追上。因此,刘天禄后来一直不得清廷信用,只在汉军任了佐领一职。河南提督金玉和战死后,方才由北京赴任副将一职。
  田文启等听说顺军在武陡杀光城中迟降的官吏士绅,修武县又主动出降,心中均是害怕,又见顺军此来规模浩大,巡抚大人都带人跑到了卫辉,因此力主开城投降,免全城官吏士绅为顺军“玉石皆焚”。
  河南右参政袁有龙心中也有降意,但营兵却是归刘天禄统领,刘不肯降,他若说出降恐怕立时就会人头落地。
  田文启出主意不妨擒了刘天禄,遂重金收买刘部下一千总,趁刘不备突然拿住。
  刘天禄被擒之后,袁有龙立即派人出城外顺军接洽投降一事。因听说武陡县是迟了半个时辰开门官吏人等就叫杀了个精光,故在顺军方面还没有说城中原官留任时,田文启就迫不及待的带人打开城门。
  “自即日起,大军所至,不以屠城要挟,只以屠官要挟。”
  “逾期不降者,文武百官连同家小尽数屠戮,以儆效尤。如此可使天下军民尽知我大顺军令行禁止,免无谓伤亡。”
  城门前,陆四亲自下马扶袁有龙、田文启等降官起身,赞他们心中有家国大义,实为有气节之人。
  入城之后,命将刘天禄等人尽数押来,袁、田又密奏某某官、某某人对于归降大顺心有抗拒。
  陆四命一律拿来,不问不审,连同家小百余口尽赴黄泉。
  此举便是明明白白告诉河南境内及北直、京畿为清廷驱用官吏——不降,破城之后杀你全家老小。便是家小不在城中,记名之后,他日大军至你家乡,同样绑来过刀。
  当日,命袁有龙为河南布政使,田文启为怀庆知府。
第515章
我大顺可查你十八代
  投降,升官;
  不降,杀你满门老小。
  新任大顺监国闯王陆文宗的态度非常明确,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不过对于降官的任用,陆四显然也有专属于他的一套方针。
  这套方针不像李自成那样,只要明朝官员、士绅愿意投降,就放手任用,不加以戒备,结果导致顺军攻占的地区主要官员还是那帮前明降官,最后便是顺军一出北京,原先的大顺地盘处处皆乱,使得顺军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8/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