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638

  就是他陆四自已也饿啊!
  “倒忘了这茬!”
  王二先生一拍脑袋,赶紧叫人把工地上的粮食都搜罗过来。
  陆四这边也让广远带旗牌兵去将任万年军营中的粮食都拿来,又叫各营将妇女组织起来在石桥两岸就地架锅做饭。
  河工们也的确早就饿了,兴奋之后一个个胃子都空得很,听说上面让做饭,各营都不用命令就忙活开了。
  锅不够,桃花坞的居民们将家中的铁锅拿了过来,甚至一些桃花坞的居民主动参加淮军。
  原因自不必说,这些居民们大仇得报之后岂能不怕官兵报复?
  如此索性参加淮军一块造反得了。
  这其中就有那位用镰刀替女儿报了仇的阿福。
第51章
干淮安
  “打仗拼命固然重要,这吃喝拉撒也很重要,陆兄弟看是不是安排人专门负责这个?”
  王二先生考虑得比较周到。
  陆四点头同意,叫人将宋五、甘二毛两人找了过来,将王二先生的意思跟他们说了。
  “吃喝拉撒这种事就交给我们吧,小四子你放心,有我宋五在,大家伙饿不着!”
  宋五答应得很爽快,他以前跟着老马做“会计”,也是芝麻绿豆的事样样管,负责淮军的后勤倒也对口。
  后勤无非是统计粮草军械,分派物资,安排人手运输这些,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刚开始可能乱些,但只要摸熟了造了册形成规矩,就没什么难办的。
  “嗯哪。”
  甘二毛断了一只手,加上又叫官兵扎了一矛,虽说伤不重但也是废了,打仗拼命肯定是不行,帮着宋五一起管理淮军后勤还是没有问题的。
  陆四又想后勤关系重大,不能只有他的人负责,所以请王二先生再找两人过来和宋五他们一起搭个班子。
  “成,这人选嘛,我倒有两个现成的。”
  王二先生也没假客气,当下也叫了两人过来,一个叫江大中、一个叫赵双喜,前者还是王二先生他们那边的粮长。
  这让陆四有些意外,因为这江大中可是第一个参加淮军的粮长,其余的粮长包括县里的人早就跑得没影了,包括他们上冈的粮长老马。
  “什么粮长不粮长,他狗日的官兵提刀砍人的时候可没当我是粮长!”
  江大中看着也是个痛快人,胸脯一拍说这吃喝拉撒的事他和宋五兄弟肯定给大伙办得妥贴。
  赵双喜和甘二毛一样话不多,只在那点了点头。
  “吃的,喝的,用的,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咱们淮军用得上的,你们就都要搜罗起来统一保管...得专门建个队伍才行。”
  陆四和王二先生商量了下,就由宋五和江大中挑500人组建淮军的辎重营,暂时统一负责整个淮军的吃喝拉撒。等占了淮安城,再将这个吃喝拉撒细分到各营,比如每营都要建伙房什么的。
  “另外,”
  陆四迟疑了一下,想着现在提这个为时过早,但还是把他的想法说了。
  他的意思是从现在开始淮军缴获的金银财宝要专门保管,不许下面的人私藏。
  “我说的这个专门保管不是让大伙把缴获都充公,而是按功劳定额分赏记下来,但先不发给下面人,等咱们占了淮安城稳定下来再统一分配,先生以为如何?”
  阴阳先生也是先生,陆四对王二还是蛮尊重的,先前也赖王二那一卦把大伙的士气调动起来。
  王二先生还没开口,江大中就附和道:“陆兄弟这话在理,就得这么办,要不然大家伙得了钱财都想着回家,咱们淮军不就完了?”
  “难怪余先生走的时候说你陆兄弟有大将之材,是个干大事的人,果然想得比我细致啊,这事就依你的,等回头我跟他们说一声。”
  王二既然这么说了,陆四相信山阳县其他头领们不会有意见,毕竟他是为大家伙考虑,不是他陆文宗有什么私心。
  事实上陆四也是多此一举,淮军上下这会还不知道有没有命活下去,哪里会去在意身外之物。
  那边蒋魁过来说饭好了,但锅不够所以没法烧汤,大家伙只能光吃白饭。
  “先把肚子填饱,等打下淮安城,我陆文宗再请大伙吃顿好的。”
  说这话的时候,陆四想到了昨夜答应给那个宋老瓜找个官太太的事,现在却不知这宋老瓜是否还活着。
  蒋魁说好,又提出一个问题,还是锅不够导致的,就是一次只能供几百人吃,没办法让所有人都一起吃饭。
  “分批吃,一营一批,吃完的立即腾地方,后面的再跟上!”
  陆四果断给出主意,并让王二先生他们先去吃,自已则去看望堂哥陆文亮。
  “我的伤不打紧,大事要紧。”陆文亮知道弟弟要带人去打淮安城,不想让他因为自已而分心。
  “大哥你别担心我们,自已要多保重,等打下淮安城我派人过来接你们进城。”
  桃花坞的伤员不少,先前程霖过来说怕有好几百人,都是刀剑造成的外伤,镇子里只有一个郎中,又没什么药材,伤员们只能做些简单包扎,要治伤还得进淮安城。
  另外夜里死了那么多人,不管是河工还是官兵,尸体都要处理,这件事陆四让周旺他们办了。
  死的人太多,淮军现在的条件没法将死者的尸体送回老家安葬,只能就地火化捡灰了。
  陆四转身准备过去时,陆文亮拉住了他的手,盯着堂弟看了许久,方说了一句:“要活着。”
  “嗯。”
  陆四缓缓点头,在堂哥的目光中向石桥走去。
  四下里,有不少即将出发去淮安的河工在跟熟悉的人做道别,尽管他们有着必胜的士气和信心,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因此气氛多少有些压抑和沉重。有些夫妇同时来出河工的,妻子紧紧的抱着丈夫。
  “陆爷,是不是要制止他们?”
  成为陆四旗牌兵队长的孙武进觉得有必要干涉,根据他的经验出战之前是不能让士气低迷的。
  “不必了,”
  陆四摇了摇头,走过去从侄子广远手中接过盛满米饭的碗,和众人一样蹲在地上用筷子扒了起来。有的河工连筷子也没有,直接用手刨着吃。都是饿得狠了,哪怕连个下饭菜也没有,众人也是狼吞虎咽。
  吃着吃着,陆四觉得有些不对劲,抬头却见对岸所有人都在看着他们。几百人蹲着吃,几千人默默的看。
  很静,除了扒饭的声音。
  将最后一颗米粒塞进嘴中后,陆四将碗筷放下,起身看向四周。
  “都吃饱没有!”
  “饱了!”
  风字营几百人同时喊道。
  陆四点了点头,喝了一声:“饱了,就跟我陆文宗去干他娘的淮安城!”
  说完带头出发,风字营的河工们立时起身,在队官的带领下跟在陆四身后。
  淮字大旗在队伍中高举起来,扛旗的是广远。
第52章
淮安保卫战
  淮安有三城,分为旧城、新城、联城。
  漕运总督衙门位于淮安新城,此新城是蒙元末年张士诚的部将史文炳所建。明朝自建漕运督院后,历任漕抚对淮安新旧两城都有扩建维护。嘉靖年间为了备倭,漕抚章焕又于旧城东北修联城,使新旧二城合为一体。
  万历三十三年有倭乱,边海戒严,漕府推官曹于汴又在临淮西城修了四座敌台,使得淮安城具备了军事功能。
  这四座当年没有派上用场的敌台,如今却成了淮安城的救命稻草。
  叛军李士元部自辰时开始攻城,其部悍勇之卒以云梯登城,但屡屡被敌台上面的福建兵以铳射毙。
  攀城不得的李士元迅速转变策略,叫人将城外漕兵武备库中抢来的两架攻城槌和十几架盾车运到城下,命士卒披双甲、顶挨牌冒死撞击城门。
  城上守军发现叛军准备撞门后,指挥的千总郑泰忙下令开炮。
  福建兵是不擅步战,却精通火器,听到号令之后立时有炮手将正在燃烧的火把对着露出药膛的火信引子烧去。
  “轰”的一声巨响,一颗实心炮弹正中一辆盾车,炸得那辆盾车当场就四分五裂,木屑横飞,木轮一下向空中弹去,又瞬间砸落地面,“霹叭”一声,碎成一团。十数名被叛军威逼推车的河工或死或伤,地上一片狼藉。
  “打得好!”
  郑泰见状大喜,可话音刚落就听“轰”的一声,紧接着便是一袋装满泥土的麻袋朝他所在飞了过来,险些将他当场砸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