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5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0/638


第672章
临清要来陆亲公
  临清,前明年间,北方运河第一码头,一州之税胜省赋十倍,不及苏杭,甲于山东,名于天下。
  嘉靖、万历年间,临清经济高度发达,南北商人皆贩货来此,水陆交通更是四通八达。
  高度繁荣的经济使得临清城面积不断扩大,前后数任知州四度扩城,使明初只有八千人口的偏僻小县人口达到百万之众,也是山东省内人口最密集区域。省会济南亦远不如。
  “临清闸上是个热闹繁华大码头去处,商贾往来之所,车辆辐辏之地,有三十二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
  前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一书尽显临清繁荣,然而此北地第一富甲之地却于崇祯十五年一夜被毁。
  临清大屠杀也是满洲入关后屠杀人数最多的一次,比之济南还要残酷。
  罪魁祸首满洲饶余郡王阿巴泰。
  前明《兵部行稿》记述清军破临清后的惨状,“生员存者三十八人,三行商人存者席明源、汤印、汪有全共七人,大约临民十分推之,有者未足一分。其官衙民舍,尽皆焚毁,至今余烬未灭。两河并街路,尸骸如山若颠,岂能穷数。城垛尽皆拆毁。”
  因为被清军杀害的百姓太多,以致大运河边的路上,尸骸堆积得如同山一样高,连数都数不过来,前来收拾的明朝官员只能统计活着还有多少人。事后前明山东官方统计,临清罹难百姓多达九十万众,人口去其九。
  崇祯十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山东东昌府推官刘有澜塘报》,“卑职看得临清原系漕运咽喉,逆虏自蓟兼程疾驰,必欲得之为快,盘踞十六日,杀掳百姓几尽,使我无人可守;推塌城垛一空,使我无险可恃,截留在仓漕米万余,以为北向养马之用。”
  《总监各路太监高起潜题本》,“临清总计临城周匝逾三十里,而一城之中,无论南北货财,即绅士商民,近百万口”。
  清军于临清的大屠杀并不局限于临清州城,“不但临城被屠,即蕞尔小邑,亦杀戮殆尽”。
  崇祯十六年五月十五日《兵部武库清吏司吴一元揭帖》中陈述其家乡范县的情况。
  “臣籍范县,去岁丑虏南下,蕞尔小邑,既无额兵,又乏救援。于十二月初二日,虏遂由城西南角攻陷。可怜寥寥士民,横被屠戮。加以土寇乘机焚抢,祸变频仍,岂惟死徙不免,亦且杀掳殆尽”
  七月初三,原大顺政权委任的县令杨王休在淮军高杰部攻占临清北上后,受命至临清州任职。
  上任之后便向山东通会衙门、山东节度衙门上本。
  “此地七载兵荒,城郭庐舍俱是丘墟,荆棘满目,白骨如山。至于临清一镇,素号咽喉,及今行人断绝,市肆榛莽,瓦砾阻滞,通衢商店变为溺厕。卖妻鬻子,剜肉医疮。惨苦情形,石人堕泪,即孑遗中尚存一二残民。”
  杨王休带三随从走乡察访,并查前明官档,认为临清一地于前明崇祯十五年被清军屠杀、掳走百姓多达125万众。
  现北地富甲第一的临清全州人口两万六千三百二十五人,内中受刀残者千余。
  鉴于临清人口极度稀少,短期根本难以恢复昔日北地第一码头盛景,杨王休请山东通会将前番因抗清需要从济南北部、东昌等地往济宁迁移的人口,调拨部分充填临清。
  时山东通会陈不平向山东节度陆广远请示后,先迁济宁移民八千户填临清,后又将第七镇同水师往山东运送的辽民两万一千余人填充临清,并从全省调拨农资,又请节度行文淮扬地方购置农具以使移民能够在临清得以生计。
  山东淮军主力大举北伐后,临清作为山东入北直前哨,成了大军粮草转运重地,一时码头这边倒也热闹起来。
  随着淮、扬、徐、济宁等地的运河相继贯通,北方形势的大逆转,又有富有进取(富贵险中求)的淮扬商人雇船置货前来北地贩卖,但多为农资,鲜少从前百货。
  至本月,临清码头每日停靠船只已有数十艘,大致相当前明鼎盛期的五十分之一。
  照这情形看,临清距恢复元气,至少二十年,离鼎盛恐怕非五十年不至。
  原淮军山东招抚大使胡尚友日前也到临清,非知州杨王休办差不力,而是胡尚友刚接山东运河督办一职,督办府设于济宁。
  北京行营指示,沿运河各省不仅要确保运河畅通,更要肃清匪患。而沿运河各省匪患最多为二,一为湖盗,二为河盗。
  湖盗,即淮扬境内骆马湖、山东境内微山湖等聚众土寇。
  河盗,便是于运河杀人劫货,或拦船勒索宵小之辈。
  其余盗匪或被剿灭,或被收编,如关外第七镇便是由山东绿林响马盗寇组成。
  行营用词强硬,身为山东运河督办专员的胡尚友肯定不敢怠慢,但他却没有急着先去督办府驻地济宁,而是先来临清。
  原因是,不日将有大人物前来临清。
  而这位大人物,正是带领淮军夺取北京,即将登基为帝的大顺监国闯王他爹。
  消息说,陆亲公的船队已经过了东昌,照时间推算要么今天,要么明天肯定能到临清。
  所以这会胡督办要是跑去济宁,那就和陆亲公擦臂而过了。
  曾为前明四川副将的胡尚友,于当官做人都较在行,深知为臣子的要是能与君上他爹打好关系,对前途肯定是有好处的。
  所以一到临清,胡督办就命随从卫队到码头设卡,并请临清知州杨王休派人布置码头两岸,务必要让陆亲公对临清产生深刻印象。
  可运河两岸房屋建筑多在几年前被清军焚毁,眼下除码头这边尚能维持外,其余地方多是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一眼看上去除了萧条还是萧条,恐怕难以让陆亲公对临清产生深刻印象,继而对专门在此迎侯接待的胡督办生出好感。
  但办法是人想的。
  于是一夜之间,运河码头两岸稍好些房屋外面通通被刷上白石灰,破败不堪实在难刷的用红绿各布在外面遮挡。
  光秃秃的河堤上也如见了鬼似的突然冒出许多柳树、杨树来,结合绵延数里的红绿布和石灰白墙来看,真是焕然一新。
  码头那边原来就是几家客店和大通铺,以及一家小酒楼,主要是方便来往客商和行人住宿吃饭的,经胡督办用心部署后也是一夜之间冒出两家布店,一家绸缎店,三家粮店,四家瓷器店,三家当铺,一家典当铺。
  甚至还有一家翠香楼。
  招牌看着就新,往那高高一挂,只要不往内深入,只一眼便觉临清依旧繁荣。
  反正胡督办觉得不错,特意赏了下面办事人几两银子,并要临清知州杨王休将这些开销在公帐中予以报销。
  杨王休却是不太愿意,因为他临清州已经很穷了,衙门里现有库银不过一千多两,胡督办大嘴一张就要报三百多两,这亏空他到哪补。
  如今这临清可不是当年的临清。
  胡督办觉得杨知州太没意思,难怪从前只是个小知县,当下将陆亲公过道临清对临清地方建设,以及运河交通的重要意义于杨知州讲了两遍。
  谁料杨知州还是不肯松口。
  没法子,胡督办只能施以利诱,说他运河督办衙门将考虑重点建设临清码头,并上书行营重建临清税卡,如此才换得杨王休松口给他报了那三百多两银子花账。
  一切都弄得差不多,可谓是万事俱全,就差亲爹了。
  ........
  一直以来,对于满州北方的屠杀记录较少,世人只知济南、大同等屠,殊不知临清死难人数最多,本章花千余字略整当时官方档案。
第673章
老表发达,我们沾光
  东昌府至临清州运河有一段是同故黄河古道交汇的,其交汇之处名魏家湾。
  护送陆亲公的船队当日就是在魏家湾临时停泊的。
  该船队由扬州启程时,是由26艘漕船,护卫官兵300人组成。
  亲公上船之时,扬州大小官员连同士绅百姓,盐商富户及当地驻军第四镇旅帅以上将领约350余人往码头送行。
  各级官员向亲公赠送的卤薄仪程就有3000余两,其余士绅富户盐商向亲公赠送的礼物、仪金更是多的专门用一条船来放。
  其中还有条船专门搭乘扬州天鹤楼厨师、厨娘14人,这些都是专为亲公及大太公、二太公服务的,以确保亲公一路上都能吃到家乡的美味。
  至于猪、牛、羊、鸡、鸭、鹅等肉食和蔬菜更是塞了整整一船,亲公爱吃的盐城县泥螺、小蟹、高邮的咸鸭蛋、大糕、麻花、柿饼等特产也足有十几大箱,皆是扬州士绅富户自发主动捐资为亲公北上准备的,不曾花官府半钱银子。
  此次随亲公前往北京的陆亲规模更是庞大,包括监国的大伯、二伯以及不曾见过面的舅太爷、舅父、表大爷、表二爷、外表、内表、侄儿、表侄、侄孙等等在内,计有260名陆亲随亲公一起前往北京。
  据说,这些人都是亲公同大太公、二太公商议之后选拔拟定出的,其中拟出任尚书的有三位,出任侍郎的有六位,大学士两位、总督五位、巡抚、布政、知府、知州、总兵副将都有详列。
  皆是三位老太爷用心选定,好助四小子管好江山的陆家及陆家亲属中的俊杰。
  船队浩浩荡荡抵达淮安府时,知府郑标同样带着淮安城大小官吏前来恭迎,同样送上仪金2000两,另淮安士绅富户皆有捐输,如此使得船队又添18艘,护卫官兵250人。
  再至徐州府时,知府武愫同样献仪金2000两,添船12艘,官兵180人,至济宁、东昌又添...
  等过东昌府后,亲公北上船队已有船只108艘,护卫官兵1500余人。如此庞大护卫力量,莫说河盗了,就是湖盗也不敢沾边。
  更何况除直接护送的官兵外,凡亲公船队经过的府州县驻军无不派兵把守,地方官员如临大敌,衙役捕差四出,运河两岸治安秩序空前稳定,大小牢房塞满若干无业游民。
  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监国他爹要在谁的地盘出了事,那当官的脑袋还要不要?
  不族诛只杀你一人,已是天恩浩荡了。
  东昌知府是原李自成大顺任命的济南防御使丁昌期,当年因为路线不明,眼力不够一心拥护永昌皇帝,结果在济南坐了快半年的冷板凳,最近因为通会陈不平进京任职,山东大小官员该进的进,该补的补,这才捞了个东昌知府的缺。
  尔今形势不比当初,丁知府脑子再糊涂也不可能不知道谁才是大顺真正的天,因此对于途经东昌的监国他爹招待的比淮扬那边还要殷勤。
  一直将亲公船队送出十几里,这才恋恋不舍回去。
  也没枉丁知府这番心意,陆亲公他大伯陆有才对三弟有文说了一句:“小丁这人不错,等见了小四子提他两句。”
  大哥的话,有文肯定是记在心上的。
  天色渐黑,船队在魏家湾临时停靠一夜,大小事务都是由陆有德同陆文才负责,这两人在淮安那边历练了两年,处理船队事务自是不在话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0/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