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5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1/638

  陆四规划中,出任巡抚的将领原则上都是不兼军职的,但巡抚却又节制辖区内军政,这样一旦出事,巡抚便能有快速调兵处置权力,不使乱事蔓延。
  如此问题便来了。
  如刘体纯为美国公、高一功为法国公,这两位国公衔军提督肯定不可能受侯爵衔或伯爵衔的巡抚节制,就是陆四强硬要求他们服从巡抚节制,那巡抚难道还真能使得动两位国公?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爵高资历老问题,陆四拟将第一军、第二军升格为集团军,一军辖三镇编制,使之成为大顺中央的机动力量,也就是相当于从前的禁军。
  或者说,是直属于陆四这个大顺天子的军事力量,御驾若亲征,则第一军、第二军必然随行。
  十个军提督人选吕弼周这边算是知道了,但十个军具体如何编组却要看他精简裁撤的效果。
  陆四的要求还有一个,就是要打破顺军、淮军或者明军、绿营等乱七八糟的出身山头,使新顺军通过这次精简整顿成为中国最强有力的军事集团。
  “如何做,都交给你,你是咱大顺的枢密副使,我既叫你做这个官,便是充分相信你的。”
  陆四亲自送吕弼周出武英殿,正准备去吃饭时,兵政府侍朗贾汉复一脸喜色的跑了过来,给监国带来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大同的姜骧在反复权衡之后,终是决定向北京奉降表。
第688章
姜骧反正
山西光复
  姜骧反正,陕西总督孟乔芳、山西巡抚吴惟华居功至伟。
  早在知道西安被顺军重新占领光复之后,尚在西北同白广恩、唐通等前明降军一起替清廷镇压当地反清势力的姜骧就觉满洲大势已去,怕是难以再坐中国天下。
  未过多久,姜骧便接到反正归顺的陕西总督孟乔芳密信,信中孟劝姜骧立即易帜反正,诛杀清官清将,重为中国之人。
  孟更称姜骧若此时易帜反正,于北地局势将起至关重用,大顺将来必以侯爵相酬。
  孟乔芳所言也是事实,当时顺军刚刚恢复西安及左近地区,对山西及延绥、西北诸地尚无力染指,因此姜骧若率部反正或助大顺平定西北,或挥师杀入山西,兵锋直指北京,必然能替大顺军牵制北方清军,从而立下大功。
  然而姜骧这边既觉得满洲人恐怕兔子尾巴长不了,不大愿意继续替满洲人效命,然而对于重新归顺一事又犹豫不决,迟迟拿不定主意。
  原因就是他当初背叛过李自成,并且造成大顺军在山西布防的全面崩溃,迫使李自成不得不放弃山西退入陕西,后果相当严重。
  如今顺军重新得势,虽然李自成死了,但李自成麾下的将领们还在,因此姜骧担心他要是再次归顺的话,大顺方面就算眼下为了大局着想对他安抚,将来也一定会把过去的旧账拿出来跟他算,到时候他姜骧可就是上天无门,下地无路了。
  所以尽管孟乔芳多次书信于其言明大顺监国新闯王宽宏待人,只要姜骧再次来归定相诚相待,绝不追究从前,可姜骧却是始终不信。
  直到大西军出川迅速席卷西北,清廷于甘肃、青海的统治一夜之间被摧毁,白广恩和唐通这两位“难友”逃的逃,降的降,姜骧这才意识到大事不妙,吓的赶紧带兵撤回大同。
  刚到大同,就收到陕西顺军大举东征的消息。
  下面的将领都说清朝这回是肯定玩蛋了,他们得赶紧有所动作,别让顺军把他们当汉奸给灭了。
  于是,姜骧乘清廷委任的宣大总督耿焞出城验草的机会,突然关闭城门,然后下令“易冠服”,自称大将军,公开反清。
  耿焞逃往陽和,家属被姜瓖处死。
  清廷委任的山西巡抚吴惟华得知姜骧在大同作乱后,倒是想派兵去镇压,可他手里绿营不过几千,皆是收编的散兵游勇,哪里是姜骧手下那两万多建制前明军的对手。
  因此只能一边赶紧于太原附近布防,一边向北京告急。
  没等北京那边有什么旨意到太原,山西境内也是处处皆反,到处都是举兵抗清的汉族官绅,大同附近十几个城池也均响应姜骧。
  形势最危急的时候,吴惟华这个山西巡抚都不敢出太原城一步。雪上加霜的是顺军延安总兵李元胤率部渡过黄河杀奔太原,为了保住自家性命,吴惟华也只有选择公开反清了。
  不过他没和姜骧联系,而是直接同正向太原进攻的顺军李元胤部联系,表示可以太原全城归顺。
  很快,吴惟华以太原反正的行为得到了大顺方面的高度肯定,监国行营又颁谕令至太原,叫吴惟华仍为山西巡抚,协助延安总兵李元胤稳定地方,搜剿土匪。
  接下来的山西大概有个把月时间的“平静”,山西境内的官绅不约而同的都停下了手头的事,目光都聚焦在了几百里外的北京城。
  九月,顺军攻占北京,满洲灭亡的消息正式传入山西。
  巡抚吴惟华三天时间接到上百封地方士绅愿意归附的书信,前来太原城内商洽归顺的地方官员代表更是络驿不绝。
  吴惟华的腰杆,一下又直了。
  这回,轮到他来考虑如何解决占据山西北部大同的姜骧问题了。
  姜骧这边在大同宣布易冠服反清后,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竟然拥立了一个名叫朱鼎珊的明朝宗室(代藩枣强王后裔),说什么“以续先帝之祀”,并且要治下府州县重新用明朝的年号。因不知南都那边现在是什么天子,所以继续用了崇祯,是谓崇祯二十年。
  待北京被顺军光复的消息传到大同,姜骧一下慌了,那个朱鼎珊也吓的躲在家里再也不愿抛头露面。
  生怕顺军会调集兵马攻打大同的姜骧一方面给一直想招降他的孟乔芳写信,希望对方能够替自己向大顺这边争取一二,另一方面则是派人给太原的吴惟华送礼示好。
  结果礼物吴惟华收了,却当着姜骧使者面痛陈姜骧擅拥明宗室为“大不合理”,并言如今大顺再次中兴,留给姜骧的时间不多了。
  姜骧害怕吴惟华这个先一步降顺的巡抚在大顺那边说自己坏话,引来攻进北京的大顺军入大同境内,便又写信给吴惟华。
  信中请这位巡抚中丞原谅他姜骧不学无术之罪,并试探说若他重新归顺,不求领兵,但请大顺能解他兵柄,另选贤能以镇大同,从此他姜骧回老家休息田间,有生之日皆歌咏太平之年。
  吴惟华比姜骧还猴精,一看就知姜骧现在虚的很,便回信先吓唬了姜骧一通,再说只要姜骧意识到错识,明了天下大势,则率部来归可继续为大同总兵。
  与此同时,陕西总督孟乔芳的书信也至大同,信中孟警告姜骧“洗心易虑,倘仍前不悛,越分干预,国有定法,毋自取戾”。
  意思是如今局势比先前还要明朗,你姜骧难道以为自己这点兵马可以据大同自保吗?
  若是再不易帜,恐兵灾复起,届时你姜骧又能跑到哪去,难不成还要出口外做那胡人不成。
  进驻太原的延安总兵李元胤也趁机提兵至与大同接壤的代州,造成接应顺军主力入大同的假象。
  几方共同努力下,姜骧终于不再迟疑,宣布易帜重新归顺,并派人专门携降表进京。
  “大同既归,则山西全省光复,如此河东防线便可建立,再使一二主力军进入山西,当能短期震慑那位八大王。”
  考虑姜骧刚降,心中怕对从前旧事还很害怕,此时要是调其出大同恐会造成大同归降之事反复,陆四便命姜骧仍为大同总兵,但却让姜骧将长子姜之升送来北京。
  为人质的意思再是明显不过。
第689章
平台召对
  贾汉复认为应当马上派遣主力部队进入山西,同已进入山西的延安总兵李元胤部一起稳定山西局面,并接手大同重镇,避免姜骧降而复叛。
  陆四采纳此议,急命将出任第四军提督、现为第二镇帅的左潘安领所部第二镇星夜由京东地区启程前往山西大同,另抽胡茂桢部骑兵4000予左潘安指挥。
  待左部进入大同后,便与延安总兵李元胤部所属兵马、反正归降的姜骧部合编第四军,如此使第四军辖三镇编制,为大顺山西集团,抵御、控扼西军及口外蒙古。
  并要求枢密院精简裁撤整编以第四军为优先,在确保第四军战斗力的前提下尽快整合山西境内的降军。
  不过第四军虽给予三镇编制,但全军兵员也不过三万余人,若张献忠的大西军真的东渡黄河,以第四军一个军的兵马肯定是抵挡不住的。
  因此陆四准备年后再派第五军进驻山西,如此使山西有两个集团军编制,可视形势发展整合为方面军,以应对即将到来的顺西争霸。
  陆四估计有可能他这大顺隆武帝的第一次御驾亲征就是西北方向。
  因为西北的大西军对大顺的威胁远在南明军队之上。
  只有扫平西北消灭张献忠后,大顺政权才能挟北方之兵威浩荡南征,以现宇内一统。
  另外,以山西地理环境,大顺也必须在其境内屯驻至少两个主力军,因为除了大西军的威胁外,还有口外蒙古的威胁。
  如今漠北蒙古正在合力攻打漠南蒙古,为了避免大顺灭清之后间接导致蒙古重新统合,再诞生一个“北元”出来,大顺势必要武装干涉蒙古。
  因为新生政权的种种不足,陆四暂时无法组织大规模的北征军,但政治上的攻势却是要做的。
  将姑姑哲哲配给自己老爹,将侄女布木布泰纳入帐中,便是陆四对漠南蒙古诸部的“示好”。
  被降两级为遵化知府的前遵化巡抚宋权已经奉命出使科尔沁,漠南诸部如果能够接受自家姑娘“改嫁”这一现实,蒙古的女婿已经从爱新觉罗变成陆,那高杰所部第七军就可以从辽东进入漠南帮助科尔沁诸部抵挡漠北的攻击。
  以对漠北诸部的了解,陆四不认为本身也不是铁板一块的漠北三部现时会有胆量与灭掉了满清的大顺为敌。
  他估计现阶段只要能保住漠南诸部不被漠北吞并,最多三年,大顺军就可以大规模出塞,重现饮马瀚海,封狼居胥的伟业。
  除姜骧主力外,山西境内其余归降抗清士绅武装力量及收编剿灭之土匪,择其精壮改编为各府州县地方治安力量,仿江北淮扬地区模式,以大队、中队为编制,为二线地方武装力量。
  为了安抚大同地区随姜骧归顺的文武官员,陆四命传谕大同:“凡文武官员军民人等,不论原属明军、清军,或为土寇肆扰地方者,今能归服我朝,仍准录用。”
  不降格,也就是原先是知府的还当知府,知县还当知县。
  而对于大同以外地区归降地方武装力量,除收编为地方治安维持力量外,其中原前明、前清官员,一律降两级选用。
  原因是这些地方力量同姜骧部的建制兵肯定不能相提并论,大顺总不能因为一个前明或前清的巡抚在家乡拉了几百乌合之众,就要仍给予此人巡抚重职吧。
  并谕传山西巡抚吴惟华:“速设按察司,前番降清文武助纣为虐者,对我大顺军民有血债者,自前明年间便通东奴乾,当速抓捕入有司严加审讯。罪责稍轻者捕杀首犯,罪责重者诛灭其族,家产一律入库。”
  并道:“山西地方不可隐匿不报,收受贿赂枉法,稍后都察院将使两道御史往该省协查,若地方清查不严,必重惩不怠。”
  在给第四军提督左潘安、延安兼太原总兵李元胤的密信中,陆四要求:“多搜粮,多集财,送来京中为中央所用。”
  严令之外,又有宽松政策,以大顺政务院名义行文山西省,清查土地,有被夺田产者“归还本土”,无主者分于流民。并免山西一年赋税,停征前明时期沿袭至前清时期的三饷,并取消与官府有人身依附关系的民户,使之统为自由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1/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