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5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8/638

  “学业之事,当要持久,不可因一时之优而沾沾自喜...”身为师母的柳如是也是勉励告诫郑森几句。
  郑森一一听在耳中,迟疑片刻后,便将压在心头之事托出,面带忧色道:“弟子不敢隐瞒恩师,昨日收到父亲来信,信中说顺贼遣使至金厦。”
  “顺贼?”
  钱谦益一愣,旋即一惊,意识到什么,失声道:“莫不是顺贼要劝反你父?”
  柳如是也是一惊。
  郑森点了点头道:“父亲信中说顺贼许父亲为闽国公,许以闽粤总督一职。”
  “啊?!”
  钱谦益色变,既不料顺贼竟会拉拢郑芝龙,更不料顺贼竟如此大方,不吝封爵。须知前番郑芝龙曾请他运作欲争取福建总镇一职,并求一伯爵,可天子却是不肯。如今顺贼给出国公、总督,那郑芝龙岂能不动心。
  若郑芝龙被顺贼拉拢劝反,又值奴变,东南岂不立时就要倾覆!
  “你父亲...你父亲可答应了顺贼?”
  钱谦益又惊又怒,生怕郑芝龙已反。
  好在弟子郑森摇了摇头,道:“父亲信中并未明言,只叫弟子速速回乡...弟子以为,父亲当是与我商量。”
  闻言,钱谦益略缓,只要郑芝龙没有立时就反便好,此事重大当速报朝廷知晓。
  斟酌一番,忽问郑森:“若你父亲为顺贼所蒙蔽,你当如何?”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弟子立誓要当忠臣!”
  郑森回答,斩钉截铁。
第783章
纲常万古,节义千秋
  郑芝龙于福建乃是土霸王,其部私军足有二十余万,若被顺贼劝反,率军出闽北上,社稷便危矣。
  虽弟子郑森表明自己立誓要当大明忠臣,且回福建之后一定劝说其父莫为顺贼利诱,可钱谦益又哪里放得了心。
  待郑森辞别后,钱宗师再三思量,晚饭也顾不得吃便叫人备轿前往大学士、礼部尚书黄道周府邸。
  黄道周与那郑芝龙一样也是闽人,天启二年三十八岁方考中进士,该科考中的还有现任弘光朝首辅大学士的王铎,及那在北京自缢殉节的户部尚书倪元璐。
  黄出仕便为翰林编修,崇祯朝时为翰林侍讲学士。崇祯三年皇帝对袁崇焕案进行追究,大学士钱龙锡被牵连,论定死罪。时朝廷上下无一敢为钱龙锡辩护,独黄道周出于义愤,半夜起草奏疏,送进宫内向皇帝申诉冤抑,为钱龙锡辩冤,疏中直指皇帝过失,指皇帝滥杀重臣定为国家祸事,长此以往,朝廷重臣人人思危,谁还敢为天子真心用命?
  年轻气盛的崇祯帝看了黄的奏疏后大怒,降黄道周三级调用。弘光朝成立后,黄道周在同科王铎的推荐下任吏部侍郎。王铎接替出外的史可法为首辅时,弘光问及何人能继任礼部尚书时,王铎又举黄道周。
  弘光亦知黄道周为人刚直,不追随世俗,便同意王铎的举荐,着黄道周为礼部尚书,上个月加授文华殿学士入阁参政。
  许是知道封阿济格为忠王、吴三桂为辽王、左梦庚为秦王,王体中为兴安王使国家名器泛滥,失了不少人心,故为收揽人心,弘光一次又以蒋德璟、苏观生、何吾驺、黄鸣俊、曾樱、朱继祚、傅冠七人入阁理事,连同原本的阁臣王铎、吕大器、姜曰广、张慎言、黄道周五人,内阁一下便有十二位阁臣,人称“十二学士”,或称“十二老爷”。
  黄道周乃闽人,并非江浙人士,故而其并非东林党人,且其对朋党深为厌恶。
  钱谦益身为东林领袖,按理不当去找黄道周,然而国家名器封赏都出自礼部,郑芝龙能否忠心又在其是否能如愿封爵,因此钱谦益需在这件事上得到黄道周的支持。
  钱谦益的突然来访让黄道周也是惊讶,待知其来意后也是心惊,皱眉道:“北方两贼正在相争,鹿死谁手尚未可知,那顺贼何来便将手伸到福建去了?”
  这件事钱谦益也奇怪,要说流贼即便南征总要待其一统北方之后才能着手,可如今顺贼西贼在西北正斗得你死我活,不知北方归属,燕京许谁,那顺贼哪来底气就敢开出国公爵位、闽粤总督一职拉拢劝反郑芝龙的。
  “事有蹊跷。”
  黄道周认为当派人到江北刺探顺贼军情,否则南都这边如聋子、瞎子般,敌人渡过江来怕是朝堂诸公都还浑噩着。
  钱谦益称这是自然,然而当务之急却是要稳住郑芝龙,绝不能让这个八闽长城反了朝廷。
  “顺贼许郑芝龙国公,老夫意朝廷当授其南安侯,并为福建军务总镇,节制水陆兵马...”
  除了授郑芝龙为南安侯外,钱谦益还欲为郑芝龙之弟郑鸿魁请封伯爵,以此表明朝廷对郑家的看重,从而不使郑家短视为顺贼虚利所诱。
  “顺贼诱以国公,我朝便要还以侯爵,此不是滋长郑家,使其更加蛇鼠两端,坐地起价,以私要挟朝廷,长此下去,地方尽行效仿,怕是政令不出南京。”
  黄道周并不赞同钱谦益的意见,并指出朝廷要是同顺贼一样尽以名爵拉拢军镇,恐怕便同唐朝一样养出一个又一个军镇来。
  “幼玄糊涂,事急从权!”
  钱谦益当然知道同顺军“抢”着拉拢郑芝龙肯定会有祸端,然还有什么事比郑芝龙现在就反还急的。
  “若郑氏自闽地北上浙江,朝廷有什么兵马可用?江南奴变至今,这南直的兵马又哪家堪用?便一能战京营,又岂能同时应御南北?是江山社稷重要,还是将来隐患重要?”
  钱谦益苦口婆心,希望黄道周不要迂腐己见,能同他一起面见圣上奏封郑芝龙。
  “这...”
  黄道周迟疑片刻,对当前局面也是有心无力。这乱世,总是军队来得重要。真要叫顺贼劝反了郑芝龙,大明江山便真要亡了。
  念及于此,便同钱谦益连夜进宫。
  守卫宫门的是由六百北兵组成的锦衣亲军,其首领是北镇抚司指挥佥事郑大发,郑以宫门已闭,百官有奏可由通政司代呈为名,拒绝钱、黄二人入宫。
  黄道周大怒,指着那郑大发道:“竖子,误了大事,老夫取你脑袋!”
  “有能,大好脑袋,但管来取!”
  曾在朝堂上助上司孙武进群殴百官的郑大发,哪里会把一个新入阁的学士放在眼中,将所佩绣春刀“咣”的拔出半截,竟是威胁起阁臣来。
  一众锦衣亲军也俱是横眉怒目,大有一声令下便群拥上前将人剁了的架势。
  “反了,反了!”
  亲军的跋扈让黄道周跺脚怒斥,尔后不顾钱谦益的拉阻,直着身子便向那郑大发撞去。
  “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下哪有怕死的黄道周!”
  “幼玄,不能啊!”
  钱谦益心中也是热血升涌,真想同黄道周一起朝那锦衣卫撞去,然而步子动了一步还是僵在了那。
  大约,是想自家堂堂文坛大宗师,岂能同丘八武夫一般计较吧。
  哎!
  郑大发其实也是吓唬人,不想对面老小子竟还真不怕死朝他撞来,结果也是被吓了一跳,没想这吊大褂子比他还横。再寻思二爷只是交待自己看管好狗皇帝,注意狗皇帝身边的内侍太监,并没有让他不准朝中大臣入宫见狗皇帝,便一声抢在黄道周撞到自己前让到一边。
  “学士动的什么怒?既有紧要大事要见天子,下官怎会真的拦着。”郑大发一脸的讪笑。
  “还不开宫门!”
  黄道周微哼一声。
  郑大发朝手下使了个眼色,宫门这才被缓缓打开,露出仅容一人过的缝隙。
  黄道周也不看众锦衣卫,当先入宫。
  钱谦益在后面看得是佩服万分,当即也是昂首挺胸往宫中而去,走到那郑大发面前,还不忘冷哼一声。
  结果哼完便听“咣”的一声,明明是长刀入鞘声,偏是让大宗师眼皮猛跳,见到天子都没停下来。
祝大家新年快乐
  愿诸君年年有钱花,月月有酒喝,天天有快乐。
第784章
知根知底的国公
  北兵跋扈无礼,黄道周早在福建时就听说,后来南都任吏部侍郎时也着实见过那北兵的混账,也见识过北兵首领孙武进的嚣张、贪婪、目无法纪,但如今日这般不令大臣入宫,甚至拔刀威胁,他还是第一次碰上。
  怒火中烧之下,便要向天子进言裁撤整顿北兵,否则朝臣颜面何存,朝廷颜面又何存。
  跟在后面的钱谦益心里也嘀咕这些个以北兵为主的亲军太是过份,却没有同黄道周般生了劝谏之心,原因是朝廷眼下还要靠京营平定江南奴变。
  武安公刚取大捷,这边就上书弹劾北兵,不是给前线添乱,给武安添堵嘛。何况江南奴变不平,他大宗师何年何月何日才能回常熟老家。
  大局观。
  钱谦益自认于大局上,比起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要生死相搏的黄道周要更好些,所以便决定黄道周真要将今日之事奏于天子,他还是要从中劝说一二才行。
  南都宫城规制同北京宫城一样,就是小一些。天子所居亦在乾清殿,钱、黄二人在内侍带领下到了大殿侧边的小阁时,发现已经有人在见天子。
  却是兵部尚书吕大器、司礼太监韩赞周,保国公朱国弼三人。
  吕大器这人还是有些本事的,崇祯十四年任甘肃巡抚时曾平定总兵柴时华叛乱。又有塞外蒙古酋长尔迭尼、黄台吉等拥兵以乞赏为名企图进犯肃州,大器借犒赏名义投毒于饮马泉,杀其部卒无数。后遣兵攻讨塞外为首作乱者,斩七百余人,抚三十八族。
  因此役,吕大器入了崇祯眼中,命其出任兵部右侍郎。可吕大器却不敢再任军旅之事,迟迟不肯上任。尔后也一直不敢与农民军作战,北京被攻破后,其在安庆任上同史可法等人合议新君之事,后出任弘光朝的兵部侍郎,现晋为本兵尚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8/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