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6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2/638

  “五爷是不是大顺的臣子?”陆四一脸严肃。
  “当然是,臣对监国,对大顺忠心耿耿!”
  宋五急着起身便要下跪,陆四忙起身制止他,尔后语重心长且不容拒绝道:“五爷既是咱大顺的臣子,那就不要再推辞,按侄儿说的办便是。”
  犹豫片刻之后,宋五有些不情愿的点了点头,却问了一个关键问题,他一脸为难道:“我怎么当这个宰相?”
  “简单,朝堂上你觉得对咱百姓好的,你就支持。觉着对咱百姓没好处的,你就反对。”
  陆四为宋五斟满酒杯,从工作角度出发,宋五这个右弼实际就是起监察作用。
  监察什么?
  自是朝廷政策于百姓是否有利,是否侵害。
  .......
  出宫之后,宋五便在政务院等侯官员迎领下前往政务院所在,此地也是前明和前清内阁所在,也在皇城之内。
  宋五上任开印之后,面临的第一件大事自是举朝劝进之事。
  在左辅顾君恩主持的政务院会议中,宋五大致了解了劝进的流程问题,之后第一个表态监国须速登大宝,以安黎民。
  劝进地点在大顺临时处置国政的武英殿。
  这一次中央六政府尚书、侍郎全部到齐,计礼政府尚书巩焴、吏政府尚书宋企郊、兵政府尚书陆之祺、户政府尚书孙可望、工政府尚书宁绍先、刑政府尚书陈不平。
  六政府侍郎贾汉复、文彦杰、柏永馥、冯铨、房可壮、李化熙、党崇雅、胡尚友、周祚鼎、宋炳奎等全部到位。
  都察院方面,以左都御史刘暴、右都御史黎玉田领衔,左副都御史张家玉、右副都御史李振邦等28人也齐列班殿上。
  枢密院左使吕弼周、右使李定国二人也率枢密院四品以上官员18人上朝。此外,参与劝进的还有通政使姜学一,顺天府尹方大猷、军器局提督蔡士英、钦天监正汤若望等计316名在京中央政府官员。
  军队方面则有第二军提督刘体纯、第三军提督贺珍、第五军提督徐和尚、第九军提督李成栋、暂编第三军提督姜骧及羽林军将樊霸、耿仲明等28人在殿。
  朝会初始,由礼政府官员向监国开读地方督抚呈递的恭请监国登基疏。
  甘陕总督孟乔芳、辽东总督高杰、江北巡抚陆文亮、山东巡抚李棲凤、河南巡抚袁宗第、河北巡抚夏大军、陕西巡抚张国柱、宁夏巡抚赵忠义、甘肃巡抚汪兆龄、青海巡抚辛思忠、山西巡抚吴惟华等十一位大顺督抚重臣均遣使者进京劝进。
  第一军提督高一功、第四军提督左潘安、第六军提督程霖、第八军提督蒋魁、第十军提督党守素等均已上书劝进。
  第十一军提督艾能奇在劝进书中称:“陛下明并日月,无幽不烛,深谋远虑,出自胸怀,不胜犬马忧国之情,迟睹人神开泰之路。是以陈其乃诚,布之执事,君临天下,如泰山之重。”
  当日对降顺颇有些不心甘情愿,现正率所部第十二军自汉中入川的刘文秀在得知义兄李定国也归降大顺,原先不少西营文武在大顺都得以出任要职,大顺更是以亲王之礼厚葬张献忠后,也提笔往北京递进劝进疏。
  疏中有道:“臣忝守方任,职在遐外,不得陪列阙庭,共观盛礼,踊跃之怀,南望罔极。谨上...”
  言语极尽恭谨。
  各地督抚劝进疏一一开读后,左辅顾君恩即出班奏请,从前明嘉靖以后历数明室衰落迹象,指出大顺取代明室成为中国正统的几大依据,并着重指出根据钦天监观测星象,大顺监国于此时称帝符合“天人之应”一说。
  “臣请监国畏天知命,无所与让!”
  顾君恩三拜,提醒监国必须敬畏天意,服从上天安排,万勿推辞。
  有关星象一说,陆四是打心眼里不信的,觉得是主持钦天监的洋和尚汤若望在拍中国新天子马屁。
  但这个时代的人信这个,自己称帝也需要上天造势,所以可由不得他张嘴胡说封建迷信什么的。
  之前经同僚指点过的新任右弼宋义忠也出班劝说道:“监国,天下都知明室气数已尽,而且自古以来能为民除害并让百姓信服归顺之人,便当是万民之主。监国戎马三年,驱逐满虏、恢复中华,实功高德勋,天下归心,万民景仰!故监国称帝顺应天命,合乎民心,臣请监国万勿谦让!”
  六政府尚书同都察院左都御史刘暴、右都御史黎玉田也纷纷出班劝进。
  枢密左使吕弼周同右使李定国也各自发表对监国称帝的支持。
  让陆四最惊奇的是紧接着出来劝进的人竟是明朝的秦王、德王,还有周王府的世子等。
  “监国不肯担这天下的大任,是惜私名乎?!”明秦王朱存极于大殿掷地有声。
  “监国不愿登基,是要复陷国家于危亡耶?”
  周王府世子,陆四大舅哥朱绍烱更是态度激烈,大有监国不愿称帝,他便一头撞死在柱子上的迹象。
  前明宗室尚且如此,大顺文武岂能落后!
  百官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恭请监国登基,有的人因为过于激动,唾沫星子喷了周围同僚一脸。
第802章
隆武元年
  “你们为何非要逼我做这皇帝!”
  陆四也急了,脸色通红,心下却是暖流股股:群臣如此拥戴,问世间,还有何人?
  因深知殿中这一幕是要入史册的,所以陆四决意给后人留一个深刻印象。
  只见他突然从殿上走下,环顾群臣,掷地有声道:“我的性子你们都是知道的,我既说过不会僭位,便绝不僭位,你们何苦如此逼我...我这就出宫去,敢有人拦我,我便一头撞死在这乾清大殿上,好让你们看看我的心迹!”
  言罢,命侍卫统领陈威力前面开路。
  “监国?!”
  陈威力愣了一下,偷偷朝上级羽林将樊霸看了眼,樊霸眉头一挑示意照办,迅速明白,大步上前喝令群臣让开。
  “监国!”
  “殿下!”
  “......”
  群臣甚是着急,然监国毕竟是君,百官终归是臣,君臣有分,群臣并不好强行阻拦,只能起身跟在监国后面,一个个群情激动,难以自制,随在后面哭的哭、喊的喊。
  最为激动的还当属前明宗室,一个个如丧考妣,似大顺监国陆闯王不做皇帝,他们这帮前明宗室便猪狗不如般。
  混乱之中,礼政府侍郎冯铨却是悄悄的提前出了大殿,又有兵政府侍郎贾汉复紧随其后。
  陆四这边一付毅然模样,头戴大绒帽,身穿天蓝箭衣,看着同当年的老闯王李自成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
  群臣劝进不得,眼看监国竟是真的上马要出宫城,一个个更是急甚。
  陆四也不理会群臣着急,翻身上马勒缰而行,亲军侍卫数百前呼后拥,至顺天门下,却有雷鸣呼号:“闯王做天子!闯王做天子!闯王做天子!”
  陆四一惊,抬眼看去,但见顺天门前广场之上,上万将士跪伏在地,俱都是山呼万岁,请他登极的。
  为首者赫然是他那从遵化赶回的侄儿广远,除广远外,驻防京畿的第三军提督贺珍及马科等若干将领也均在人群前面。
  “伏请闯王顺天应人,登基称帝!”
  广远同贺珍等将领上前再拜。
  “伏请闯王顺天应人,登基称帝!”
  上万将士又是齐声再呼,声震云宵,令得那在皇城上空盘旋的鸟儿始终不敢落下。
  “这...”
  望着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将士们也是如此真诚劝进,陆四一时失语,近乎哽咽,然却未应。
  “闯王!”
  眼见监国还不肯答应,竟有几十个第三军的将领当场卸甲解衣,露出满身伤疤跪在陆四马前。
  为首那人大声说道:“大都督!你还记得末将了吗!”
  “你是...阿福?”
  陆四当然认得这人,正是那桃花坞随他起事的好汉子吴水福,如今也是积功升了旅帅。
  “当年要不是都督带领大伙起事,末将哪能替惨死的女儿报仇!...这天下,都督不做天子,哪个还能替我们百姓出头!都督不做天子,我们这帮淮军老弟兄不答应!”
  看着吴水福等将领身上的斑斑疤痕,陆四鼻子一酸,和那些平时满口忠孝仁义却各怀心机的文臣不同,这些和敌人拼命的汉子才是他眼中真正可爱之人。
  “闯王做天子!”
  众将猛一叩首,近万将士亦是齐叩,却是无有半点声息。
  紫禁城为之一静。
  北京城为之一静。
  陆四肃然,正欲开口,又见上千百姓从人群正中走来,为首皆是古稀,不少人甚至是在儿孙搀扶下才能颤巍巍地行走。
  到了大顺监国面前,一众老人立时便要跪下,陆四于心何忍,连忙就要阻止,可老人们还是跪了下去。
  陆四急得跺脚:“老人家,你们这是作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2/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