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6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0/638

  但听李定国的意思,又要他第十军攻打南阳,又不能一下就把城给破了,那这仗打起来可是有点缩头缩尾,憋屈的很了。
  “不是不让你老党干,是让你别一下干得太猛,把人家谭总兵给吓跑了。”
  陆四起身解释了李定国的意思,战役第一阶段要围绕南阳城做文章,在拖住谭泰部的前提下最好能够诱使阿济格自襄阳,不断向南阳增兵,形成添油局面,这样等第三军、第五军赶到,就能一下把谭泰给包圆。
  河南巡抚袁宗第点头道:“谭泰是满洲名将,也是阿济格麾下最重要的将领,若能击杀此人,不亚于断阿济格一臂。”
  “夺取南阳,击败谭泰后,我军当迅速夺回新野,向襄阳进军,不给阿济格喘息之机,先给他来个兵临城下。另外,据我所知,阿济格现在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说话间,李定国将顺军在襄阳一带细作传来的一份情报读给众将听,这份情报不是满蒙军驻防情况,而是一份关于满蒙军中突发疾病的情报。
  “据我军细作探明,三月以来,有不少满蒙军突然发热,腹泄,病情严重者捞起上衣明显能看到肝脏部位肿大...随着天气变热,疾病在满蒙军中传播更甚,初步探明至少有数千满蒙兵染上此疾病...”
  听到这里,陆四突然说道:“不是瘟疫,是血吸虫。”
  “血吸虫?”
  众将都是一愣,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
  陆四解释说这是南方水域中的一种寄生虫,多寄生在钉镙中,尤以湖广最多,因为湖广境内有长江,有洞庭湖,生产的钉镙也是最多。
  又说血吸虫初入人体看不出什么,一般会潜伏数月至一年之久才会爆发明显病症,从时间上看来,现在阿济格部生病的那些满蒙兵去年就已经被血吸虫寄生,而且可以肯定染上血吸虫病的满蒙兵人数将会越来越多。
  “得了这种病的人,基本上就是生不如死,别说披甲拿刀了,就是搬几块砖头都会累的够呛,且十分折磨人。”
  陆四想到率领淮军北上那年,曾想通过天花重创清军,甚至让满洲灭绝。不过最终仅是让豪格部染役三千多人,而这些染上天花的满蒙兵全部死在了山东,加上天气变冷,天花没有如陆四所愿传到北京去。
  但上次是人为,这次却是大自然所为。
  李定国想到一事,忙问:“陛下,臣在京时听人说太医院在组织人手生产打虫药,这个打虫药是否与血吸虫有关?”
  “那个打虫药打的是人肚子里的蛔虫,同血吸虫没有关系...这个血吸虫眼下没有好的医治手段,人一旦被血吸虫寄生,便是早死晚死的事。”
  众将听了这话,都是面色一凝,因为血吸虫能寄生满蒙兵,同样也能寄生大顺的将士。
  “这种病是没法治,但可以防。”
  陆四想了想,叫河南布政使袁有龙听记,却是将自己知道的防治血吸虫的办法说了出来。
  诸如于枯水期时组织民众扑杀钉镙,或是于江滩河滩多洒石灰,另外就是严禁靠近钉镙水域的百姓喝生水,必须待水煮开之后才能饮用。
  “这个血吸虫不能因为让咱们的敌人染病,咱们就认为这个虫子是好东西。虫子不分人,它可不问谁是汉人,谁是鞑子...在朕眼里,这血吸虫比任何敌人都可怕,是真正的瘟神,要是咱们不重视这个虫子,咱们大顺的百姓就要吃大亏的。”
  陆四不是怂人听闻,其的确对血吸虫忧心肿肿。前世国家建国之初,长江流域以南十三省上亿人口受血吸虫威胁,儿童患病之后影响发育,妇女得病多不生育。
  湖北重灾区甚至由于患者相继死亡,导致人烟凋敝,田地荒芜,出现成片成片的无人区。
  所以,必须根治血吸虫问题,将这个瘟神当成国家头等大事来办。
  他对河南布政使袁有龙说道:“血吸虫这件事你们河南先做试验,将朕说的那些办法都用起来,政府组织,各级医院,百姓、驻军四者结合起来,给朕搞一个轰轰烈烈的送瘟神运动。事情办好了,你袁有龙就是朕的大功臣,大顺的大功臣!”
  继而又语重心长对文武说道:“这个病,朕是真不能让它横行,那么多孩子,那么多年轻人,那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要是得了血吸虫病,朕这个皇帝是不是刚刚登基就要下罪己诏?”
  言罢,让各军提督、各镇帅回去之后在组织兵马调动时,都要将防治血吸虫病的法子教给每一名士兵。今后大军不管到哪里,只要发现地方上有这个病,就要组织人手帮助百姓防治,扑杀钉镙。
  会议最后,陆四指出围歼阿济格的最后一步就是突入襄阳后,必须阻止阿济格东逃,绝不能让阿济格麾下这支还算能战的兵马继续为弘光朝所用。
  结束之后,陆四命李定国留在鲁阳关负责各军调动联络之事,自己则前往汝宁府视察当地民生恢复情况。
  途中,为迷惑南明朝廷,陆四授意江北巡抚陆文亮让在扬州不敢南下的那位东林老宗师惠世扬,代表大顺出使南都。又让河南巡抚袁宗第继续向阿济格索要李自成尸体,还让北京将阿济格同多尔衮的女儿送到了前线。
  同时对山东、河南、淮扬、陕西等地组织粮草供应大军南征做出一系列指示。
  参加荆襄会战的各军也在接到命令后纷纷动作,一时之间,运河布满装运士兵军械的船只,通往河南的官道也是旌旗招展,车马络驿不绝。
  四月十三日,党守素指挥第十军率先攻击南阳城。
  南阳城中的明河南总兵谭泰却是疼的连城头都不能上,原因是他也得了血吸虫病,肝部位异常肿大,脖子也异常粗,较之从前看上去如同胖了一圈。
  并不知道自己在去年被长江边血吸虫寄生的谭泰,在得知顺军党守素部攻来后,强撑着部署守城事项,同时派人向襄阳求援。
  得知顺军攻打南阳的史可法生怕南阳得而复失,急忙让忠王阿济格派兵支援,可血吸虫病的突然爆发让几千满蒙士兵一下丧失战斗力,加上从去年开始有几千满蒙士兵被顺军招降,阿济格麾下虽仍有数万人马,但由于粮草问题分散在襄阳、荆州、德安三府,一时之间也难以调集,只得让谭泰坚守十天。
第815章
王杀王
  对于顺军突然攻打南阳,史可法虽甚为忧虑,却没有意识到这是顺军大举南征的前兆,反而认为这是顺军对于他上书反对和谈,以及督兵收取南阳、新野、唐县等地的报复。
  同当年惧虏一心想要和谈,甚至不惜划江而治从而达成“联虏平寇”不同,史可法对农民军组建的大顺极度仇视,不仅看不清明朝自身根本无力北伐的现实,也错误估计北方大顺的实力。
  在这位阁部督师眼中,明朝如今有四王强军数十万,又占东南财赋之地,绝非残破北方可抗,因而一心筹画北伐。
  因此,史可法坚持不肯放弃南阳,催促阿济格尽快遣发援军,以确保“新唐大捷”之战果,不使南阳这座北伐前出基地沦于贼手。
  史的幕僚应廷吉私下对同僚说道:“督师从前料敌不明,今日料敌同样晦暗。”
  投降阿济格后被任命为襄阳知府的牛金星也私下对其子牛佺说,史阁部之所以不肯放弃南阳城,无非是图虚名,“此东林通病也。”
  被俘投降又被阿济格看中向弘光朝举荐为河南巡抚的宋献策,结合多方面情报判断顺军是要大举南征,原因多种,然根本还是北方无饷无粮,所以他们不可能和明朝达成和谈,南征是必然之事,关键在于早打晚打而矣。
  故宋献策反对向南阳增兵,并请阿济格撤回谭泰部只屯守新野,其余城池一律放弃,以集中兵力应对顺军的这次攻势。
  “王爷能为忠王,全赖麾下满蒙将士,然明朝未必对王爷真的放心,而王爷又处接敌一线,若不能自保,则必为丧家之犬。”
  因为自己曾是李自成的军师,宋献策深知他不可能得到明朝真正信任,也无法掉头重投陆顺,故而一心帮助阿济格谋划,欲使这位满洲英亲王能为湖广实质藩镇,届时方有资格在与顺与明周旋。
  便是真的无法自立,也能讨一后路。
  所以,宋献策不想阿济格的实力有太大折损。
  阿济格帐下原甲喇额真珠玛喇同额真和讬,也认为坚守南阳这座空城实无意义,不如放弃。
  对宋献策向来言听计从,并亲切称其为“宋爱塔”的阿济格思来想去,终是决定放弃南阳撤回谭泰部以保存实力。
  不过未等撤军令下,谭泰那里有好消息传来,竟是顶住了顺军攻势,并“毙敌甚众”。
  史可法闻战报高兴说道:“贼兵既不堪用,当速遣大兵北上,伺机破敌,光复中原!”
  顺军的无能让阿济格实是找不到撤兵理由,加之史可法以督师总理身份给其压力,阿济格终是派将领爱松古、巴颜等率军六千驰援南阳。
  爱松古、巴颜率军至南阳后,发现事情并不如他们想象的简单,谭泰部的确守住了南阳城,也击退顺军的多次进攻,但城中役病横生,竟有半数将士因役病卧床不能起。
  谭泰本人病情也越发严重,先两次上城都是由军士用担架担上城的,脖子肿胀的连头盔都戴不了。
  城中粮草倒是还能坚持一段时间,但城内军士疫病情况让爱松古生出退堂鼓,其担心这波疫病会蔓延到他的部下,便同巴颜商议将城中实情相告后方忠王,还是主张放弃南阳,等疫情过后再择机北上与顺军对决。
  然在史可法的压力下,阿济格未同意爱松古退兵请求,仍命其坚守。
  事情到这里也令人匪夷所思,史可法自为南京兵部尚书以来,向来便指挥不动任何兵马,当年瓜州之战镇江总兵张天禄更是直接将这位堂堂阁部丢在江北,今日拥兵数万的忠王阿济格却将史可法视为恩主,事事奉令,当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阿济格也是有苦难言,作为丧家之人,若不依靠于明朝有极大威望的史可法,又哪里能在荆襄落脚。
  襄阳派出一些医官郎中至南阳,可是药材稀少,且根本不知满蒙士兵所染并非瘟疫,也不是疟疾,而是血吸虫病,故而根本无法有效治疗,致使不少满蒙大兵病情加剧死去。
  血吸虫病的狂虐之下,此时的阿济格部,无论是南阳前线还是后方的荆州,到处都是生不如死的满蒙大兵,军心士气极其低迷。
  攻打南阳城的顺军党守素部虽不曾退兵,但之后组织的两次攻势也没有奏效,甚至还被爱松古袭营,双方在南阳城下你攻我守,你防我备的足足僵持了二十四天。
  这二十四天内,除了阿济格自己向南阳派出援军,明朝于湖广地区的其它军队没有一支赶来增援,反而发生了两起内讧。
  一是二王内讧;
  二是吴王内讧。
  二王指的是被明朝封为兴安王的王体中,封为建国公的王得仁。
  王体中与湖北巡抚章旷勾搭成奸,此人对于兴安王一封倒也满意。然而王得仁却没能如愿封王,只获了个建国公,心下对章旷及南都都有怨恨,对封王的王体中也是不服,结果一来二去不知怎的和秦王左梦庚麾下总兵、获封赣国公的金声桓联络起来,酝酿率部脱离王体中到江西与金声桓“合伙”。
  王体中这个兴安王自是不肯让王得仁分走他这个兴王安的实力,结果二人矛盾日益突出,终在四月十七日双方发生火拼,结果王体中被王得仁所伤,不得不率残部逃到岳州境内。
  王得仁成功火拼王体中后立即沿江东下前往九江,与早已等侯的赣国公金声桓合兵。
  两位大明的国公眼中毫无南都朝廷,竟公然派人持牌前往南昌,声称马步大军十万旦夕将至,要那江西巡抚邝昭立即开城迎二位国公入城。
  因金、王二军麾下兵马军纪极差,邝昭害怕二人入城后会屠城,吓得解印而逃。南昌城中其他官员和士绅也一哄而散,余者只得推出一些代表到九江迎接二位大明国公。
  金声桓、王得仁如愿拿下南昌,成为江西的“土霸王”。进入南昌后,金部驻西城,王部驻东城。紧接着二人又各派将领进驻南昌附近州县,还联名以向都上书称二人进驻江西实为安靖地方,筹备北伐。
  南都方面接到金、王奏报,大臣小臣一片寂静,均是无可奈何。弘光还被迫下旨命金声桓提督江西全省军务,王得仁督理钱饷。
  被王得仁击败带着残兵几千人跑到岳州的王体中初始是想投奔偏沅巡抚傅上瑞,可是还没等王体中有所行动,岳州境内的吴三桂部将杨坤代表吴三桂向王体中示好,并请王体中入城赴宴。
  结果席间杨坤突然发难将王体中刺杀,事件发生后,城外的王体中残部兵校大为愤慨,拥至城下,喊杀震天。
  杨坤督兵守城,经两天交锋,王体中余部无法破城,最终在吴三桂谋士方献亭的斡旋下,王体中余部六千人尽数归附吴三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0/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