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6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1/638

  这两桩明军内部的内讧事件不仅让弘光朝廷颜面无存,暴露南都根本无法节制这些投降过来的原清军(顺贼),也让荆襄战局向着史可法料想的反方向急奔而去。
  首先就是武昌城内的左梦庚在知道吴三桂吞并了王体中部后,害怕这个辽王会从长沙抄自己后路,把他这个秦王也当猪宰了,吓得赶紧让已经率兵渡过长江的大将马进忠火速回返,并让李国英、徐勇等将领率军至洞庭湖一带监视吴三桂的兵马。
  得知马进忠撤兵后,黄州城中的尚可喜不禁喜极而泣,旋即秘密调遣所部精兵悄悄往西开拨,与此同时,尚可喜派大将班志富护送其子尚可信前往汝宁黄土关。
第816章
身家富贵皆在爷身上
  班志富见到大顺第十三军提督谢金生时,后者正在一处帐中弹棉花。
  这是谢金生起事前干的活,虽说如今已经贵为一军提督,但闲暇之余谢金生总是喜欢弄些棉花弹一弹,主要是他觉得别人弹的棉花不如他弹的好。
  类似还有第六军提督程霖闲下来时也喜欢再当一次卖油郎。
  河北巡抚夏大军有次到乡下看到村民出丧,竟不顾巡抚身份要屈尊替人家扶重,幸亏左右及时劝阻,不然巡抚大人怕是真就重操旧业了。
  放下手中用以弹棉花的弦弓后,谢金生丝毫不理会班志富的愕然,拍了拍手又拍了拍头上的棉花,示意班志富随他到隔壁军帐。
  回过神来的班志富觉得还是先向谢提督介绍一下长公子,但后者只是看了眼已经十岁的尚之信,也没多问一句便让人送这位长公子去北京。
  京里对尚可喜的儿子已经有了安排,就是送入国子监学习。
  实际,就是人质。
  不需要谢金生开口询问,班志富便将尚可喜已带兵秘密西进,以及左梦庚部将马进忠退兵的事说了出来。
  “马进忠退兵未必就是因为左梦庚怕吴三桂背后捅他一刀,也有可能是那位秦王殿下朝秦暮楚。”
  说话的是接替谢金生担任第十三军第三十镇帅的王见明,此人曾同彭德广合谋诈降李过,差点令如今贵为大顺亲王的李过身死西北。
  河南兵团整编为第十、第十三两个集团军时,有三十多名原西军将领被调到这两个集团军任职,此举不仅极大增加第十、第十三两个集团军的作战能力,也使得原西军将士更好融入大顺这个新集体,真正达到顺西合一的效果。
  第十三集团军的军法官就是原西军大将、左军都督马元利。
  谢金生自是知道皇帝派使前往武昌欲说服左梦庚归降大顺的事,眼下虽没有传出左梦庚是否肯降的消息,但从马进忠退兵一事上,多少能看出一点苗头。
  驻守德安府的满蒙兵有两部,一部是原满洲内大臣吴拜统领的四千蒙古兵,另一部是原满洲贝子巩阿岱指挥的三千多满洲兵,除此外巩阿岱手下还有一支不足三千人的汉军。
  由于阿济格一直不信任尚可喜,因此吴拜同巩阿岱两部扼守德安北部的金山关同南部的兴安镇,这两个地方是黄州进出德安的必经之地。
  为了获得大顺的绝对信任,尚可喜这次秘密北进便是要攻打驻防兴安镇的巩阿岱部。
  班志富前来黄土关则是请大顺军攻击北边的金山关,如此合两家之力必能歼灭德安的满蒙兵,尔后两家合力攻取德安府城安陆,这样上可配合西线顺军主力直接攻打襄阳,下可攻入荆州,使襄阳的阿济格成为彻头彻尾的孤军。
  大体上,尚可喜的行动部署符合荆襄会议枢密右使李定国制定的战役规划,第十三集团军的任务也是在尚可喜的配合下拿下德安,因此简单商议后,谢金生便命所属由曹彦虎指挥的第三十一镇、满洲人永安指挥的第三十二镇(忠贞营)天亮之后出发前往金山关。
  王见明的第三十镇则同军部一起行动。
  第十三集团军入黄州携带的粮草并不多,原因是尚可喜为了“讨好”大顺,主动将其部在黄州搜刮的粮草供应顺军,这让顺军方面的后勤压力大减。
  四月三十日,第十三集团军前锋第三十一镇在尚可喜部的配合下,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取黄安、麻城二县。
  二城明朝官绅同百姓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了大顺官民,望着城上被砍倒的明朝旗帜以及换上的大顺龙旗,即便是忠于明朝的官绅在心底里也不由松了口气。
  于地方而言,不经战事,没有生灵涂炭才是最好的下场。
  唯一一个替明朝殉节的是正好在黄安县城的湖广提学道冯道元,大顺军进城后,这位崇祯四年湖广乡试的举人便在屋中悬梁自尽。
  同为明朝官员出身的镇帅曹彦虎听闻此事后肃然起敬,命人厚葬冯道元,并亲笔题写“大明遗忠”四字命人为冯道元立碑。
  五月初一深夜,曹彦虎指挥第三十一镇抵达满蒙兵驻守的金山关,守将原满洲内大臣吴拜初时以为是尚可喜造反,待发现关下兵马打的是顺旗,方知大事不好。
  副将图音建议乘顺军大众未到,火炮未至,立足未稳,出关一战,如此方有守住机会。
  未想吴拜这位曾随原满洲太祖、太宗征战天下多年的老将却丧了胆气,也失了交战信心,竟是不敢率部出城与顺军野战。
  曹彦虎见关内满蒙军不敢出来战,大喜过望之下为了求得首功,不顾后方炮队未到便令强攻。
  攻城半个时辰,除折损四百余官兵外却是一无所获,曹彦虎正着急时关内守军却是大乱,竟是那主将吴拜弃关出逃了,大喜过望之下再令所辖三旅猛攻。
  吴拜的逃跑让金山关内的满蒙兵军心大去,副将图音再如何奋勇,也终是无法改变大势已去的局面。
  当日,金山关被顺军攻占,副将图音以下阵亡六百余人,余皆向顺军投降。
  吴拜弃关出逃后也是无路可去,想到贝子巩阿岱尚在兴安,便急忙打马逃去,原是想同巩阿岱一起弃德安逃回襄阳,到地方后才发现兴安正被尚可喜猛攻。
  已经坚持抵抗三日之久的巩阿岱看到突然过来的吴拜大吃一惊,待知道这位内大臣竟是弃了金山关,又气又急之下跺脚不胜感慨道:“你若死守金山关,我侧翼便无危,就算我兵败尚可与你合兵再图。如今,我在这兴安再撑下去只会使将士陷于危地,被贼兵聚而歼之!”
  深知再坚守下去只会让己方陷入顺军同尚可喜东西夹击的巩阿岱,只得挥泪放弃兴安,领残兵向西溃逃。
  尚可喜闻知巩阿岱逃跑,知必是顺军在金山关得手,哪里会放过立功斩杀巩阿岱的机会,亲自带兵追杀巩阿岱。
  巩阿岱同吴拜原是想逃到安陆,半道就有信使来报说是安陆已被北方来的顺军攻占,二人不敢停留只得往襄阳境内逃去。
  途中又被尚可喜部将连得成的骑兵追上,一番激战,原护军统领阿山等人阵亡。
  顺军方面,第十三集团军先破金山关,再奇兵夺取安陆后,立即派人同尚可喜部联络,闻知有一股满蒙兵自兴安向襄阳逃窜,以骑兵为主的第三十二镇(原忠贞营)迅速加入追击队伍。
  第三十二镇的镇帅蒙古正白旗出身的永安同副将门都海等人不断诱降满蒙兵,在他们“现身说法”的招诱以及大顺重兵压境下,相继有甲喇额真吞齐、牛录额真额尔多尼、费达海等率部归降。
  此时的巩阿岱麾下只有不到千人的满洲兵追随,汉军则是早就一哄而散,降的降,跑的跑。
  西逃至襄阳同德安交界的洪山地界时,巩部已是精疲力尽,后方追兵却是死死咬住不放。
  知道难以逃脱的巩阿岱决意同顺军做最后一战,不想刚刚引兵出战,便有镶白旗出身的壮大安尔吉趁其不备,一箭射中其后背,尔后翻身下马同几名士兵死死缚住巩阿岱。
  巩阿岱知难以逃跑,苦苦哀求安尔吉等人。
  “贝子爷,不是奴才们不愿放你,实是奴才们的身家性命和富贵都在你身上,放不得咧!”
  安尔吉等人不敢耽搁,将巩阿岱强行捆绑送入顺军。其余满洲兵见主将被擒,也是彻底没了斗志,相继向顺军归降。
  那位弃守金山关的内大臣吴拜见大势已去,倒是没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垫脚石,直接纵马往顺军乞降。
  至此,德安境内的满蒙驻军被消灭大半,仅三百余人逃回。
第817章
头可断,辫不可剃
  南阳城,在僵侍了二十四天后,城内的满蒙大兵发现城外的顺军不仅没有退兵,反而源源不断开来新的军队。
  两天后,城外顺军的营寨竟比之前足足多了一倍多。
  显然,至少数万顺军有生力量赶到了南阳城,这让南阳城变得岌岌可危。
  然而这一切还没有结束,因为顺军正在修建更多的营寨,并且他们开始沿着南阳四城开挖壕沟,似乎想要将城中的满蒙大兵围死,不使一人走脱。
  被吸血虫病折磨的不成人样的谭泰意识到这绝不是仅对南阳城的争夺,而是顺军大举南征。南阳不过是他们的第一个目标,下一个目标必定是襄阳,直至远方的南京城。
  如果南阳得不到援军,城中近万满蒙将士就再也无法替死难于北方的同胞报仇。
  大清最后的种子也会在这远离家乡的异乡灭亡怠尽。
  南阳城里的满蒙大兵也被城外密密麻麻的顺军营寨吓坏了,不少人都在猜测顺军还没有发起总攻是在等侯火炮。而只要顺军发起总攻,南阳城是绝对守不住的。
  很多将领找到病重中的谭泰,希望这位大清的一等公、明朝的河南总兵能够立即放弃南阳城带领他们突围。
  这么做的结果有可能突围成功,但代价却是要丢弃城内那三千多染疫的士兵,同样还会让尾随的顺军没有任何阻挡的攻到襄阳。
  一夜辗转后,谭泰决意死守南阳城。
  “我们已经无路可退!”
  “燕京丢了,辽东丢了,整个北方都丢了,难道我们八旗勇士真的要如狗一般在汉人的土地上继续苟延残喘吗!”
  “这里,就是我谭泰的死地,这里也是你们的死地!”
  说话都痛苦的谭泰震住了想要突围的爱松古和巴颜,这位同鳌拜一样有着赫赫战功的一等公在关键时候拢住了南阳城中的满蒙大兵,告诉他们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也告诉他们英亲王一定不会放弃他们。
  一拨拨告急求援的快马冲出了南阳城,可是前面五拨信使只成功跑出去了两拨,其余三拨都叫顺军给截住了。
  而这三拨信使也没能带回援军。
  第六次去求援的都是谭泰的亲兵,总共三人,都是身手了得。可是在冲出城后不久,一队顺军骑兵就撵上了他们,一番交手,当场就叫顺军给杀了两个,余下一个却是成功逃出,快马加鞭往新野方向奔去。
  城头上,看到有一个信使成功突围,满蒙军官都是松了口气,不过很快就又气闷起来。
  甲喇额真塞愣额将刀鞘往城砖上一砸,憋屈的骂道:“几天了,援军早该来了,他们在哪里!”
  塞愣额边上的游击巴颜听了他这话,却是显得很平静,道:“援军什么时候来,咱们做不了主,只能在这等着。你发再大的火,骂上天,这援军就能被你骂来了?...消消火,还是琢磨着怎么把城给守住吧。”
  塞愣额听了巴颜的话,心知他说的在理,闷头不再吭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1/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