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6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4/638

  闻听堵胤锡已经率军抵达并正在攻打华容城后,且据从华容逃出来的百姓说城中顺军人马并不多,这位湖广总督信心倍涨,在尚未收复华容的情况下竟然提笔向南都告捷,说已光复华容。
  荆州。
  早就想带兵杀进湖南的第四军提督左潘安在接到傅贵告急后,也不等御营新的指示,急忙点起步骑六千迅速南下驰援华容。
  行至石首地界时,御营使者飞马追上,传达皇帝旨意命第四军即刻南征湖南。
  左潘安心道大兄弟陛下果然处处和俺想的一样,越发兴奋督兵疾驰。途中遇细作来报,说是明军吴三桂部正从临湘西进,显是欲同攻打华容的明军会师。结合傅贵所报明军洞庭湖水师前些日子调动异常,左潘安不禁怀疑湖南明军是不是又倾巢出动了。
  虽说不识字,但地图左潘安还是看得懂的,扒着地图看了半天,左潘安竟是放弃直接驰援华容,而是改向澧县方向突击。
  澧县是湖南巡抚堵胤锡的驻地,其攻打华容的粮草都屯集在此。
  左意围魏救赵,先迫使堵胤锡这路明军回撤,然后在他们回救途中以精锐骑兵冲垮他们。
  为了让堵胤锡撤军,左潘安又命人假扮百姓到处散播顺军已占领澧县的消息。
  华容城下的堵胤锡虽怀疑这个消息,但由于澧县城中屯集着他这路明军的粮草,还是决定带兵回援,遂留一部兵马交于赶来的何腾蛟指挥,自领另一部兵马约四千人匆忙赶回澧县。
  结果在澧县东南的关山镇一带遭到顺军袭击,明军仓促接战很快就被顺军的骑兵冲乱。
  堵胤锡无法节制所部被打得大败,本人也堕马折臂,在亲兵保护下向常德一带撤退。
  关山镇伏击得手后,左潘安也不去打澧县,径直带兵掉头向华容杀来。
  刚刚接管华容攻城指挥权的何腾蛟还没明白发生什么事,其辛苦招揽的大将吴承宗同姚友兴竟直接背营叛降顺军,并立时向何腾蛟的中军大营发起进攻。
  狼狈至极的何腾蛟无奈只得弃了大军,仅带十几名随从往洞庭湖逃去。余下明军多在龙见明、满大壮等将领带领下向顺军归降。
  第四军提督左潘安勒令降军尽皆在臂上缠红带,由众降将带领立即攻打长沙。
  有人劝左提督不可轻信这些降将,谁知放他们离开后这帮人会不会再与大顺为敌。
  “大好前程不要,脑袋进水了不成!”
  左潘安竟是大将气派,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结果由吴承宗、姚友兴、龙见明、满大壮等人指挥的原湖广总督督标三万大军摇身一变,成了替大顺攻取湖南的主力急先锋。
  此事报知御营后,陆四莞尔一笑,却也不意外,因为灭明者,本就明军也。
第837章
湖广平,天下定
  湖南,大溃。
  何腾蛟自华容逃回古楼渡口连在此聚拢溃兵的胆量都没有,就带着随从上了水师一艘战船逃走。
  从明军变成顺军的吴承宗想擒住何腾蛟好立下一桩大功,结果带着千余人赶到古楼渡时才发现何腾蛟已经跑了。
  然而让吴总兵也始料未及的是,古楼渡口停泊的水师战船却是一艘没走,副将刘承胤领七千余水师官兵正在恭侯大顺天兵的到来。
  洞庭湖水师在未与顺军有一兵厮杀的情况下,就这么全军降了大顺,使得缺乏水师的顺军一下有了沿江东下的底气和实力。
  而刘承胤之所以降顺,除了对明朝不抱希望之外,也是因为其与何腾蛟有私怨。
  当初弘光朝廷初立,身为湖广总督的何腾蛟向南都推荐了很多人挂帅印,充总兵官,然唯独没有刘承胤,这让刘承胤大怒认为何腾蛟轻视于他,又眼见何腾蛟接连两次如丧家之犬,顺军节节胜利,自是要给自己及部下官兵谋一条富贵之路。
  在刘承胤的配合下,反正的三万新顺军原路返回,浩荡攻向长沙。何腾蛟闻三万兵马尽叛后心如死灰,匆匆逃往衡阳。长沙总兵黄朝宣果断投降,并引顺军直取燕子窠,又请以先锋愿为大顺攻取衡阳、永州等地。
  不久,大顺皇帝下诏,授黄朝宣为衡宝总兵,授刘承胤为长江总兵,授吴承宗为长沙总兵,龙见明、满大壮等来降明朝总兵皆留原职,不日纵兵南下。
  长沙失守后,又有明军将领曹志建,张先壁等人归降。
  湖北巡抚章旷闻知何腾蛟南逃,顺军已经攻占长沙后,带了那总兵李国英一同前往长沙向大顺归降。
  被陆四戏称为前方左大帅的第四军提督左潘安对来降明将一律重用,并命这些降将领降军攻略湖南、江西要镇,结果倒让第四军主力腾出手来对付进退失据的吴三桂部。
  而湖南战局戏剧性的变化,以及阿济格部的覆没直接导致已与大顺多次接触的左梦庚下定决心归顺,陆四颁诏册左梦庚为靖国公。
  随同左梦庚降顺的明将有卢光祖、张应祥、徐恩盛、常登、徐勇等十七人。
  只有两名将领不肯随左梦庚归降,一个是马进忠,一个是王允成。二人在知道左梦庚要降大顺后,赶紧带人往东边的兴国逃,原是想逃到九江同金声桓会合,结果不知道马进忠怎么想的又突然决定归顺。
  进驻武昌的顺军第二军提督刘体纯不疑马进忠归顺有假,因其部在兴国便要马进忠向江西进军,为此还特意将左梦庚上交的一百多门火炮派人运到兴国,好加强马进忠部的攻城力量。
  结果马进忠得到这些大炮后却让士兵将炮都丢到河里,之后连夜逃进了江西。
  刘体纯知道此事后,气得大骂马进忠不讲信用。
  陆四闻知此事,也是传谕刘体纯若抓住马进忠绝不轻饶。
  左梦庚投降后,其部下明军自是成了大顺军,被御营临时编为三个集团军,即第十五、十六、十七三个集团军。
  第十五集团军提督为卢光祖;
  第十六集团军提督为徐勇;
  第十七集团军提督为徐恩盛。
  因左部兵马成分复杂,又刚刚归降,陆四不可能下令整编,因此除给出三个集团军番号外,其余建制,将领统尾由左部自行决定。
  卢光祖与徐勇同时接到命令向岳州进军,配合大顺第四集团军围歼吴三桂部。
  八月十三日,徐勇指挥的第十六集团军五万余人(包括张勇部、张应祥部、常登部)最先出发,自武昌境内的崇阳攻占岳州所辖的临湘。
  三天后,卢光祖的第十五集团军近七万人占领岳州东边的通城。
  左大帅潘安亲自指挥第四集团军主力并长沙总兵吴承宗部等新降军四万余人自长沙、华容同时向岳州进军。
  长江总兵刘承胤部水师也将岳州水道彻底封死,吴三桂的两万关宁军同阿济格集团一样也成了顺军的瓮中之鳖。
  吴三桂这真是被何腾蛟害惨了,要不是何腾蛟先弃大军,再弃长沙,他纵是无法攻克华容,也能全身而退回到岳州从而做下一步打算。结果现在却是东南西北都是顺军,生生的被按在岳州动都动不了。
  更让吴三桂咬牙切齿的是,包围他的顺军一大半在半个月前还是他的友军。
  真是世道变了,人心变了。
  二十一日,徐勇指挥第十六集团军主力两万余人猛攻关宁宁扼守的新墙、潼溪。
  已经没有斗志的关宁军大败,纷纷败走。
  二十四日,左大帅潘安命人向城中的吴三桂部送去劝降信,此劝降书却指明吴三桂等十七名原关宁军将领为不可赦战犯,其余人等均可得赦,或择才视用,或卸甲归田。
  在顺军的强大攻势下,岳州城中的吴军人心浮动,被指名必杀的那十几名吴军将领人人自危,莫说指挥守城了,就是出帐都担心会不会有人冒出将他砍杀。
  吴三桂知道大势已去,他最后一次同谋士方献亭登上了岳阳楼。
  望着快要西下的夕阳,吴三桂很是落寞,突然摸了摸自己的脖子,不无叹惜道:“若知今日,当年必不引满洲入关。”
  事已至此,饶是方献亭足智多谋,也想不出一个可以挽救关宁,挽救好朋友好吴三桂的办法。
  就是他自己,也在战犯名单上。
  远处的洞庭湖上,战船林立,船上的炮口却无一不对准着岳州城。
  呆寂的眼神缓缓收回,最终落在自己的手心后,三十七岁的吴三桂面露痛苦,呢喃一声:“不知圆圆现在何处?”
  说罢,又自嘲摇头一笑:“我这将死之人纵是得了圆圆又能如何?”
  当夜,吴三桂自缢于岳阳楼,死前留下遗书,请求大顺能够赦免其妻子家属。
  “万般罪由,皆三桂一人耳,望大顺皇帝陛下悲天闵人,恕我全家,恕我将士!”
  吴三桂死后,城中大乱,有被列名战犯必杀之将领选择自尽,也有被军士擒获送出城。
  方献亭以毒酒了断。
  三天后,大顺皇帝下诏命将罪人吴三桂尸体送京解圣武天王陵前,千刀万剐。
  吴三桂的死及关宁军的归降标志大顺对湖广的完全占领,也标志南都小朝廷的丧钟彻底敲响。
第838章
明室优待法案
  九月,为统筹湖广,陆四命分湖广为湖南、湖北两省。
  两省省府驻地分别为长沙、武昌。
  湖北巡抚一职,陆四命江北省淮安知府郑标赴武昌任巡抚一职。
  郑标是最早投降淮军的明朝官员,其治政理财能力很得陆四看重,是一个难得的务实官员,由其出任湖北巡抚一职稳定湖北局面当属优选。
  湖南巡抚人选,陆四却做了一个让顺军上下大感意外的决定,即任命随明湖北巡抚章旷一同归降的李国英担任大顺的湖南巡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4/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