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6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5/638

  这个任命就是连李国英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陆四力排众异,坚持任用李国英担任湖南巡抚,看重的其实就是李国英的政务能力。
  此人带兵不行,于地方治理却是杰出,并且是一个很优秀的后勤保障官。前世满清便是用孟乔芳出任甘陕总督、李国英出任四川总督,这才确保了清军有持续进军西南的能力。
  眼下四川方面正大举进军云贵,湖南又与贵州接壤,势必会牵涉进西南战事,因此陆四属意李国英出任湖南巡抚,借其能力进一步保障大顺对西南地区的攻略。
  至于那个投降的湖北巡抚章旷,陆四一纸诏令调其人进京至都察院任职,算是给其一个养老的体面工作。
  其他降顺的明朝官员,暂仍就原职,伺后由吏部组织人员考察,择绩任官。
  总体上,对湖南、湖北两省,陆四采用的是安抚政策。而对归降明军组成的新顺军,陆四则明诏各部严禁劫掠百姓,更严禁屠城,但有违者,族诛。
  这道旨意有效的约束了以左梦庚部、何腾蛟部为主改编的新顺军三个集团军及若干地方兵马。
  陆四前世,平定南明的清军主力也恰恰就是这帮明军,在八旗兵的驱使下无不卖力,逢城必克,逢战必赢,堪称常胜之师。
  如今这帮人落在陆四麾下,自是不遗余力驱使他们往南不断进攻。不过在约束这帮降军军纪之外,陆四也要采用恩赏手段激励士气。便诏令诸军,凡阵前缴获、入城所得只需上缴七成于中央,其余可赏有功将士。
  这是道模糊的旨意。
  因为缴获所得,来源众多,即便不乱杀人也能得来很多钱财。
  陆四此举也是无奈,凭空多出近二十万兵马来,以大顺中央财政的实际能力根本担负不了这些降军吃穿赏用,只能用一些灰色手段来保证这些兵马的钱粮开支。
  ........
  欣喜上任湖南巡抚的李国英进入长沙后的第一件事,并不是马上构建大顺在湖南的政权构架,以行使湖南巡抚职责,而是派人去沅州劝说偏沅巡抚傅上瑞降顺。
  傅上瑞此人贪生怕死,早先连降清的心思都有,如今见大顺已据湖广,且李国英这等人物都能当上巡抚,心思顿时活动,连表面文章都不愿做立即派人向大顺湖广总督左潘安请降。
  因偏沅地区顺军尚未进至,所以傅上瑞是第一个以所辖地盘及节制兵马来降的明朝巡抚,陆四便诏令其仍任偏沅巡抚一职,归湖广总督节制。
  这也是给明朝其余总督、巡抚的一个信号——早早来降,早早安心。
  九月,第十五集团军徐恩盛部以顺军身份再次沿江东下,攻占瑞昌、湖口,黄梅、鼓泽等地,控制了九江东西航道,对九江明军形成钳形攻势。
  驻防九江的是明军金声桓部,守将是金声桓的中军官宋奎光,在徐恩盛部的压力下,宋奎光于十七日开城投降。
  九江失守消息传到南昌,城中的金声桓同王得仁都是惊惧。
  实际上金声桓早先已接陈洪范书信劝他降顺,并且其过去的亲兵、现为大顺宁夏巡抚,益国公的赵忠义也曾秘密派人携其亲笔信劝降旧日恩主,但金声桓却迟迟拿不定主意。
  主要原因是王得仁不肯降顺。
  王得仁不降顺的原因是他与王体中在南阳叛变才导致李自成兵败,最终于襄阳被牛金星父子谋害。
  所以王得仁这会要是降了顺,李自成的女婿那位大顺隆武皇帝能饶得过他?
  王得仁的兵马比金声桓的要骁勇,他不肯降顺,就逼得金声桓也不敢轻举妄动。
  时间就在金声桓的犹豫不决中快速流逝。
  第十五集团军在提督卢光祖的带领下也是进军神速,自通城东进江西境内,连下宁州、瑞昌、新昌、上高等地,前锋抵达临江府的丰城。同时卢光祖也分兵攻打赣州、吉安等地,确保被困在南昌的金、王成为孤军。
  为了化解危局,十月初七,王得仁领精兵出城迎战自丰城方向而来的顺军,结果在七里街被卢光祖指挥的三万顺军合力击败,被迫退回南昌。
  七里街大捷后,卢光祖乘胜挥军前进,于初十日包围南昌,分兵四出,扫除外围,切断南昌同南边各州县的一切联系。
  北面,闻卢光祖得手,徐恩盛唯恐大功被卢光祖抢去,赶紧督兵攻下南昌北面门户建昌,于十一日兵临南昌城下。
  因为担心金声桓同王得仁会率军突围,徐恩盛竟命军士强迫数以十万计的乡民在南昌城下挖掘壕沟,深广各二丈。又在赣江上搭建浮桥三座,用以运兵。
  徐恩盛的第十七集团军原是左良玉的旧部,军纪实在败坏,虽不敢违抗皇帝旨意劫掠百姓,但对民夫却甚是苛刻,每日只给民夫一餐白粥,结果导致上千民夫因为饥饿死亡。
  事情被密报到已至武昌的御营后,陆四大为恼怒,派内侍前往南昌喝斥徐恩盛,并夺其军提督一职,由镇帅徐育贤接任第十七集团军提督一职,徐恩盛戴罪阵前效命。
  徐育贤接替徐恩盛指挥后,不敢再苛虐民夫,命人每日供给一顿白粥,一顿干饭,并将原先工作量减三分之一,更许诺攻下南昌之后民夫每人可得银三五两不等。
  如此,才算将死人之事遏制住,也让民夫大为积极。
  至十月底,在第十五、第十七两个集团军的合力下,南昌左近附郭东西数十里田禾、山木、庐舍、邱墓全部拆毁怠尽,南城昌也彻底被围成一座死城。
  在此期间,金声桓、王得仁也没有坐以待毙,他们选择不同方向开城出战数次,其中王得仁亲自披甲冲锋三次,金声桓带领冲锋两次。然而在占据绝对优势的顺军面前,纵使金、王无比奋勇,杀伤大量顺军,但仍是改变不了被困现实。
  由于南昌被围困日久,城外没有一粒粮食运进城中,也没有一根柴禾能入城,结果城中薪柴均告匮乏。米价在八月的时候就达到了一石要六十两银子,到了十月更是高达六百两。
  至十一月,城中军民几乎都已断粮。
  眼看城中就要杀人而食,为了防止出现悲剧,顺军方面紧急派人告知明军,可将城中百姓从东门放出。
  “我等死便可,何苦要百姓也同死。”
  王得仁同意放百姓出城,至此每日经由东门放出城的南昌居民多者上万,少者五六千。
  南昌居民忐忑不安出城后,都做好了妇女被顺军拿去,自家被顺军逮去做苦役的心理准备。
  然而,顺军却早已安排大量米粥供这些出城百姓食用,尔后有官吏组织或千人一批,或几百人一批,分往南昌左近不同地区安顿。并说此临时安置,等南昌城破后百姓仍可返回,城中房产皆归原主。
  百姓皆涕零向北三拜大呼:“大顺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除了南昌居民为了活路出城外,城中也有不愿饿死的明军也悄悄出城,一开始是几人十几人,最多不过几十人。
  等到后来,就是几百甚上千人了。
  十一月下旬,金声桓的部将刘一鹏领兵及家眷千余人冲出东门向顺军投降。刘一鹏归降后很快带人于南昌城下喊话,号召城内士卒不要再替金声桓、王得仁卖命。
  此间有句名言很快传遍大江南北,此话便是——“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时间到了十二月,经长达五个月的围困后,已决意亲自南征的陆四发皇帝诏,命围攻南昌的顺军对顽敌发起总攻击。
  十二月十一日,天寒地冻,顺军数万人发起猛攻,在火炮的助阵下,披甲士兵竖云梯登上城墙,南昌失守。
  金声桓自觉不会被大顺放过,犹自率部死战,最后身中数铳投入帅府荷花池内自尽。
  王得仁带人突围至德胜门,溃兵堵塞城门根本不能动弹,急于逃命的王得仁纵亲兵击杀溃兵,好不容易冲出城门却补迎面而来的卢光祖部生擒。
  十九日,王得仁被押解大顺御营。
  皇帝陆四亲自审问王得仁当初为何背叛圣武天王李自成,王得仁叹息一声,道:“一念之差。”
  陆四问王得仁是否求饶以得皇帝特赦不杀。
  “杀就是了,说那么多做什么。你说你是皇帝,我却不认你。”王得仁临死之前倒也有几分英雄豪爽气。
  陆四大笑,命人将王得仁推出斩首,此后同金声桓首级一并传首四方,以显大顺军威。
  隆武二年正旦,陆四于南昌发《告明朝军民书》,要求明朝立即向大顺投降,并提出对明室优待法案。
第839章
朕将亲祭明太祖
  《告明朝军民书》是陆四深思熟虑的结果,因为形势的发展已然让减少战争给国家带来的伤害,成了他这个隆武皇帝的首要任务。
  随着湖南、湖北、四川、贵州、江西等地的陆续归顺,明朝残余势力已被压缩到一块极小的区域。
  由于两广地区、云南在明朝的版图内一直不是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因此这三个省的明军兵力屈指可数。
  福建地区虽郑氏拥兵二十万,且拥有这个时代最强大的海军力量,但是陆四认为郑家的家主郑芝龙是可以争取的人物。
  先前他已经开出国公、闽浙总督的筹码,不过那个时代大顺军尚未南征,对于时局向来看不清楚的郑芝龙有点待价而沽,所以并没有明确答复大顺方面是否归降。
  然而现在,整体局面比之郑芝龙降清时的满洲力量还要强大的大顺军,应当会让这个福建王拿定主意。
  一直以来,出于对争取郑家及大顺未来海军发展考虑,陆四对郑家是极为客气的。而淮军的壮大也离不开郑家早期的“赎金”。当初要不是郑家给淮军提供了一批小型火炮和火铳,还提供了一批火器教官,淮军的攻坚能力也不会短期间得以提升。
  另外,事实上郑家还为淮军提供了一大批人材。
  如现任炮军提督洪宝、第十四集团军提督黄昭、第二十九镇帅杨祥等人都是出自郑家。大顺军福建籍官兵总数虽然不多,但营官以上却多达七十六人。
  这些福建将领的存在无疑也能拉近郑家同大顺的关系。
  大顺的江北省也一直和郑家有海贸生意往来,淮扬很多商品货物也都通过郑鸿奎的长江水师往江南发运,其中就包括大量古董珍玩。
  在派人前往福建秘密劝降郑芝龙时,陆四就将一幅得自曲阜孔府的宋徽宗的书画作为给郑芝龙的礼物。
  可以断定,即使郑芝龙现在仍不肯表明立场,易帜归顺,但也绝不会愚蠢到率领他的郑家私兵北上替弘光朝卖命。
  大概率在南都方面尘埃落定时,郑芝龙就会痛快的换上大顺官服,成为大顺的臣子。
  至于他那位国姓长子,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国姓爷今世恐怕只能姓陆,而不姓朱了。
  毕竟,这会的国姓尚年轻的很。
  大顺也不是那个留着辫子的满洲异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5/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