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6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7/638

  因此马士英极力反对,为此上书指出自九江东下的顺军固然是南都威胁,可淮扬近在咫尺的数万顺军难道就不是威胁了。
  然而南京兵部还是力主调三总兵至安庆,东林党出身的兵部尚书高弘图、大学士张慎言、姜曰广等人更计划以召马士英入阁名义,使自湖广回返的史可法接替马士英掌管淮西兵权,如此说不定局面还有救。
  这个消息被马士英的好友阮大铖探得,急忙派人密告之,马士英气得大骂东林党人全部是一群蠢猪,指出国事有今日之坏始于可法,岂能再用可法督军。
  几天后,阮大铖亲自来到凤阳,这一回他给好友带来了大顺隆武皇帝的亲笔信。
  陆四给马士英的信并没有太多废话,只是要求其能领淮西军归降,不使国家再添新疮,不使人民再生伤亡。
  信末,一句“凤督实非救时之相,然却可为治国能臣。”
  阮大铖实言相告,只要马士英愿意归降,大顺便委以江浙总督重任,他日更可入主中枢为一代贤相。
  “瑶草当知,无论淮西兵是否去安庆,南都都有陷落之危险...”
  阮大铖从实际局面及将来苦劝马士英降顺,如此卖力原因是大顺那边许了他一个侍郎官衔。
  马士英知道阮大铖说的没错,不管明军现在集中兵力对付哪一边,都不可能挡住顺军渡江的步伐。
  而他马士英到底是选择做明朝的死忠,还是选择做大顺的治国良相?
  一夜难眠之后,马士英让其子马銮掌握住以贵州兵为主的督标,这支部队万万不能脱离他的控制。
  原是想再等一等,看看南都那边是否真的想以史可法代替自己,未想内阁首辅王铎竟然认为马士英在淮西两年,不仅抵御左兵不力,也畏战不敢北伐,今逢国难更是只顾保全自身,故请求皇帝下旨让他“领兵视师上江以遏重敌”。
  马士英哪里愿意放弃兵权。王铎急不可耐,又在十六日上疏说:“臣察得金山一带西至龙潭,兵不满七百,枢臣饰以为数十万,此何时尚以此固宠诳君欤?”
  接着又说:“时不能持久,使顺贼大兵得乘胜顺流而下,吾无类矣。今皇上以本兵印纛授臣,臣勉竭死力西上,以当其势,以报朝廷。”
  王铎拼命想从马士英手中抢夺兵权,看起来是对马士英督镇凤阳无为的不满,其实也是阻止史可法再次督师。
  然而实际上,王铎上书是受康王孙武进指示的,而康王孙武进又是奉大顺御营之令行事。
  目的是逼迫马士英归顺。
  可怜王铎浑不知自己正在替大顺解决最头疼的一件大事。
  到了二月中旬,马士英终是决定归顺。
  早就同陈洪范密约归顺的刘良佐一听马士英都降了,赶紧让士兵换下城上的明军旗帜,扔身一变成了大顺军。
  淮西其余兵将余大绥、朱纪等也在监军太监卢九德的带领下易帜,独黄得功耻于降贼,可其部下田雄、马得功等人却在顺军拉拢下决意投降,使诈将黄得功擒住却不敢杀黄,原因是大顺那边的使者说陛下曾赞黄闯子为忠臣。
  淮西兵将的集体降顺让已经风雨飘摇的南明小朝廷彻底失去了最后一口气。
  休整了三个月的顺军西线主力十余万人自九江东下进驻安庆,并在淮西兵的配合下直趋南京。
  顺军东线两个军也终是得到渡江命令,于三月二十一日自扬州、通州同时渡江。
  当天,镇江总兵张天禄、操江总兵郑鸿奎宣布易帜,长江天险荡然无存,南都告危。
  三月初九日,康王孙武进举兵入南都,表示要与南都共存亡。
第841章
你我皆英雄(完)
  “常淓啊,这事你可得想清楚,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这吴王还是老孙我好不容易在都督那给你争取过来的,你不要的话那抢着要的人多了去了,远的我就不说,你那大侄子由崧怕是第一个就跳出来了。”
  “我知道你心里苦,可你换个角度想一想,不是咱大都督你能当皇帝?老百姓还知道饮水之人不忘挖井人咧,你都当皇帝的人了,能不懂?”
  “说一千道一万,这都是命。说你命好吧,都当过皇帝了能不好命?说你命不好吧,明儿就退位了,嘿,这事啊还真难说...行了,你就别往心里去了,都督明诏天下优待你,还封你当吴王,真金白银供着你,这条件搁从前,哪朝哪代有过?你啊,就知足吧!”
  打傍晚进宫到现在,孙二爷已经苦口婆心劝了弘光都快半个时辰了,可弘光却跟个哑巴似的就是不说话。
  又劝了一番,弘光还是不肯签字,孙二爷不免有些急了。这差事可是他主动跟都督争取过来的,原因是凡事讲究有个有始有终。
  当年朱常淓能当皇帝还不是他孙二爷带兵保上去的,如今朱常淓不能当皇帝了,当然也得由他孙二爷亲自善后才行。
  “朱常淓,你晓得点好歹!别敬酒不吃吃罚酒,我这大老远从苏州过来难道就是过来看你这付苦瓜脸的!”
  弘光的臭脸终是激起了孙二爷的火气。
  “这字,你签也得签,不签也得签!”
  “逼急了老子,叫你退位变殉国!”
  孙二爷怒气腾腾,满面煞气,外加一脸横肉,把个弘光看得微微一哆嗦。
  外面的宫女太监被殿中传来的康王怒吼声给惊住了,在他们印象中康王虽然有点放肆,可从没有在陛下面前这般无礼过。
  有知道殿中正在上演什么事的太监兀自暗叹一声,依旧默立。
  大明走到今日,任谁也救不了喽。
  被一众锦衣卫看押在殿边小屋中的司礼秉笔太监韩赞周,此时如垂暮老者,面上除了绝望还是绝望。
  可怜朝堂上下都以为那孙武进是来救大明,救陛下的,天知道此人竟然是是来卖大明,卖陛下的啊!
  老天爷啊,怎么不打雷劈死这狗贼的!
  韩赞周心如刀绞,他很想冲出去掐死孙武进那个狗贼然后去见先帝。但他真的老了,只能在这小屋中等待那让人绝望的结果。
  乾清殿内,弘光也是那个气啊。
  就是泥捏的菩萨还有三分心气,孙武进来替陆都督逼咱投降就算了,可他怎么能连陛下也不称一声,一口一个常淓的!
  深感受辱的佛天子也终是佛跳墙了,破天荒的鼓起勇气哼了一声:“朕就不降,就不签,你能拿朕怎么办!”
  “咦呀,你要造反啊!”
  孙武进没想到常淓也有脾气,着实愣了一下,可一想到不仅这宫内宫外都是他康王的人,就是这南京城中也都是他康王的兵,他怕常淓个吊。
  把脸一沉,摸出一把匕首就给拍在御案上,阴阳怪气道:“你若真不签,那咱兄弟俩之间可就没有情份好讲了。”
  弘光气道:“你难道还敢杀朕不成!”说完可能真是被匕首吓到,又心虚嘟囔一句:“都督要是知道你杀了朕,肯定饶不了你。”
  “甚吊朕朕朕,你这个朕是怎么来的,你就没点逼数了!”
  孙武进也是气坏了,上前一把拽住弘光的衣领,“实话告诉你,都督早就料到你这家伙不老实,龙椅坐几天脑后就要长反骨,所以说了你真不签字的话就让你福王侄儿签,大不了费点事让你先驾崩!”
  听了这话,弘光终是脸色大变,骇然道:“都督...都督真是这么说的?”
  孙武进松开双手将弘光推坐在龙椅上,呸了一声:“你孙二爷什么时候打过诳语!”说完朝弘光脖子瞄了瞄,哼哼一声,“说吧,你想怎么个驾崩法?要是不怕疼的话,老孙我替你抹了脖子。要是怕疼的话,老孙我找根绳子来。”
  “别别别...”
  极度受到惊吓的弘光如兔子般一下跳起,上前一把拉住好兄弟孙二爷的肩膀,面上挤出一丝笑容,讪讪道:“其实这字不是不能签,只是,只是...唉,也不瞒二爷,朕这个...不不不,我这个皇帝其实早就不想当了,”
  “不想当你还磨蹭什么,赶紧把字签了,我好用大印,明儿到朝中一宣,事情就算成了。到时你有功,我有功,你好我好大家好,有什么不好的?是短了你胳膊还是少了你腿?”孙武进很是不耐烦。
  “我...”
  弘光却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
  孙武进奇道:“你到底在想什么?”
  “我...”
  半响,弘光终是咬牙道:“我想能不能请都督再给我那吴王府每年加一百万两银子。”
  说完,可能是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弘光又干笑一声道:“二爷,你晓得我这个人信佛,没事就喜欢礼佛,这一礼佛花销就要大些,真是一年才五十万两,我怕不够佛祖的香油钱。”
  这话是事实,老百姓信佛礼佛都要被和尚骗去老多钱,况堂堂天子。打登基到现在,弘光施舍给庙宇及为礼佛开销的钱财怕有百万两都不止。
  “钱呐?”
  一听是这么回事,孙武进顿时乐了,道:“只要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是事,你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了,都督不给你这五十万两,我私人掏腰包也给你补上,谁让我们也算共患难过嘛。”
  弘光寻思你孙二爷哪来的钱,这事得都督来确保才行,可刚想再争取将增加五十万两开支写进优待条款中,就见孙二爷已经走到桌边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己。
  无奈,弘光只好走到桌边,看了眼摆在桌上的《大明皇帝退位诏》,他没来气的一阵落寞,心头又苦又酸又涩,最后终是在孙武进不耐烦的催促下提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虽然不识字,但如获至宝的孙武进将还是签了字的退位诏捧在手里仔细看了又看,最后甚是激动的朝殿外大吼一句:“来人啊,请大宝!”
  “大宝到!大宝到!”
  伴随几个锦衣亲军嘹亮的响声,象征至高无上皇权的玉玺被用盘子端了进来。
  孙武进二话不说提起重好几斤的玉玺,“叭”的一声盖了上去。
  远处秦淮河上空,此时一柱烟花飞射上空,于半空炸出绚丽的光芒,令过往的居民纷纷驻足欣赏。
  当夜,南京城中竟是烟花整整放了一夜都没有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7/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