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6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8/638

  隆武元年四月初三日,明弘光帝接受大顺和平条件自愿退位,获封吴王,旋同皇后、贵妃及子女迁往凤阳中都。
  至此,明朝正式灭亡。
  浙江、福建、两广地区在闻知皇帝退位后,大多选择归顺,只少数明朝官员依旧组织力量抗顺,但已无关大局,徒垂死挣扎而矣。
  四月初五,大顺隆武皇帝在文武百官簇拥下自扬州南渡镇江,南京城中以前明康王孙武进、魏国公徐弘基、保国公朱国弼、内阁首辅王铎为首的百官勋臣数百人亲往镇江接驾。
  御驾抵达南京后,陆四如同其在《告明朝军民书》所言,亲往孝陵祭拜明太祖朱元璋。
  此前一天,燕京刚刚传来喜讯,皇后李翠微诞下一子,重八斤八两,母子平安。
  大喜过望的陆四当即按序为其长子取名陆广定,并册封为太子,大赦天下以示庆祝。
  .......
  明孝陵。
  钟山之间尽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奇皇帝之御音。
  “昔宋政不纲,辽元乘运,扰乱中夏,神人共愤。惟我太祖,奋起草野,攘除奸凶,光复旧物,十有二年,遂定大业,禹域清明,污涤膻绝。盖中夏见制于边境小夷数矣,其驱除光复之勋,未有能及太祖之伟硕者也。
  后世子孙不肖,不能敪厥武,委政小人,为犹不远,卵翼东胡,坐兹强大,因缘盗乱,入据神京。凭肆淫威,宰割赤县,山川被其瑕秽,人民供其刀俎。虽义士逸民跋涉岭海,冀振冠裳之沉沦,续祚胤于一线,前仆后起,相继不绝....
  郁郁金陵,龙盘虎踞,宅是旧都,海宇无叱。有旆肃肃,有旅振振,我民来斯,言告厥成。乔木高城,后先有辉,长仰先型,以式来昆,伏维尚飨。”
  虔诚敬读《谒明太祖陵文》后,陆四长出一口气,双手捧此祭文轻步上前,以明火烧之。
  香火缭绕之中,祭文化为缕缕青烟,扶摇直上天际。
  刚才有些阴霾的天空竟然有如神灵般拨开薄云,射下一道道斑斓的光线,山下望去,如金线千道,又如龙鳞万点。
  好似两代帝王隔空互看,好似汉家子孙代代守望。
  “万岁,万岁,万万岁!”
  数万军民齐呼之“万岁声”震于钟山,震于金陵,震于东南,震于华夏,震于宇内。
  环顾群山,眺望金陵,陆四感慨,呢喃一句:“朱元璋,你我皆汉家英雄,你我将永为后世子孙铭记!”
  .........
  全书完。
第842章
大人,得加钱
  《大流寇》两百万字完本,实际这本书的精彩与高潮部分是一百万字以前,原因是主角的主要敌人是满洲,满洲的灭亡注定后面内战的情节不为众多读者所接受。
  很多读者认为陆四同志消灭满洲太快,事实上不是陆四同志进展太快,而是真实的历史上清军的确如书中所描绘的那般,将主力的多数轻率派往湖广,致使清军在北方根本没有多少兵力,由此多尔衮在甲申年在北京也是极为担心出现不测。
  历史就是这么的“玄幻”,很多人认为的清军最强大之时,恰巧是其最虚弱之时。
  阿济格部聚集了清军多年南征北战的主力,以致北方清军多有十二三岁孩童。
  为了防止投降的明军叛乱给北京以致命一击,多疑的多尔衮甚至还将京畿一带的绿营兵尽数迁往西北。
  北京,真如书中所描述般,敞开怀抱欢迎您。
  可惜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没有被南明诸公所把握,在作者笔下,陆四同志抓住了这个机会。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个机会也是甲申年间唯一能给满洲致命一击的机会,这就注定本书最精彩的剧情集中在了百万字以前。
  傲骨写书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以如此快节奏叙事,换作从前,就这百万字剧情怎么也能水上两百多万,后面再议。
  毕竟,挣钱嘛,不寒碜。
  但傲骨选择遵从历史的本来面目,让我们的陆四同志抓住上天赐给他的机会,完成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使命。
  所以,不应该水。
  现在,作品完结了,陆四同志也光荣下岗了,那么就有请我们的下一位主角贾六同志闪亮登场吧。
  一个全新的故事展开了,与陆四同志不同的是,贾六同志是一个可人。
  我所言的“可人”,老同志们应当能理解。
  怎么形容新书《大人,得加钱》的故事曲线呢,大概是这样的。
  贾六同志出身名门——大清汉军旗出身,老太爷曾替大清立下汗马功劳,但是某一天乾隆同志突然心血来潮,将贾六同志的老太爷定为贰臣,还要让贾六同志“出旗”(减轻财政负担,史实)。
  这一下贾六同志不干了,凭什么我老太爷替你爱新觉罗家打生打死,完了你乾隆个败家崽说我老太爷大大的不行,是贰臣,是汉奸,要编在史书中让万世唾骂,还要把咱贾家的铁杆庄稼给收了呢!
  实事求是的贾六同志当然不能就此揭竿而起,爱新觉罗的反,因为在乾隆年间,这个难度着实有点大。
  于是,他决定通过合法程序为老太爷平反鸣屈,这个合法程序就是乾隆朝列入制度的捐输纳官制。
  然后,就是一个为了买官弄银子,当上官后又想当更大官,不得已只好再卖官弄银子,最后买来卖去,大贪官贾六同志惊讶发现大清的根基被他刨光了的故事。
  全新,另类,极具风情——这是新书基调。
  那么,最后,依如从前,郑重向诸君三鞠躬:“拜托了!”
-----------------------------------------------------------------------------------------------------------------------
☆本文由网友上传至皇帝之家(原看帮网),网址:https://www.huangdizhijia.com,仅供预览,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8/638   <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