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638

  王二先生带领的山阳县几营也同时入的城,陆四原想统一安排的,但王二先生直接和来接的秦五、郭老四说起吃住的事,陆四自然不好说由他来安排。
  这种事也是预料之中的,没打淮安前不管是山阳县还是盐城县的队伍,大家能在淮军旗号下一起拼命,原因是因为危险就在眼前,不拼就得死。
  现在打下淮安了,城里城外没了官军的影子,眼面前的危险一下没了,原先过度紧张的心松了下来,劫后余生的淮军上下自然会有各种念头冒出来。
  淮安城中又满是钱粮和财富,这些东西怎么分,下一步又怎么走,并不是紧密团结在“上冈陆文宗”麾下的淮军肯定会产生裂痕。
  不如此,才有鬼。
  至于蒋魁说跑掉两个营千余人的事,陆四更是没有放在心上。
  据蒋魁说,那些跑掉的人大多连招呼都没打一声就三五成群的离队了。
  问他们干什么去,回答都是回家。
  “小四子,咱们不是没拦过,可你知道那帮人怎么说?嘿,他们说的好听着,讲什么咱们淮军现在人不少,又打下了淮安城,官军跑的精光,下面官府肯定会派人过来招安咱们,所以现在进淮安城不是拼命,是来享富贵。他们呐,苦惯了的,不想吃朝廷的皇粮,只想回家安生种他们的地...”担架上的陆文亮说话间想直起腰坐起来,却被广远给拦住了。
  “这事怪我们几个,要是我们强硬些,不致于一下跑掉两个营的人。”蒋魁有些自责。
  周旺、宋五他们也有些惭愧之色,显是对自已没能完成陆四的嘱托感到愧疚。
  甘二毛因为断了一只手,心情始终很郁积,一个人站在墙边不吭声。
  “我说了来去自由,这件事也一点怪不到你们头上,”
  陆四示意众人不必如此,他不奇怪那些人的选择,也完全明白他们的想法。
  本来就是因为没办法才聚在上冈陆文宗淮军大旗下,现在危险没了,农民骨子里的顺从和胆小怕事自然会表现出来。
  原先那些回家的人可能觉得自已回去后也会被官府报复,现在官府都没了,淮军又有很大可能被朝廷招安,他们再不走什么时候走?
  人之常情。
  走了也好,大浪淘沙,这一千多人就是淮军的第一次淘汰。
  陆四让蒋魁组织人手将伤员先送到漕院衙门那边的临时营地。其余人连同辎重一半驻老城,一半驻新城。风字营和林字营会引导安排众人。
  淮安城的郎中都被组织了起来,师傅加徒弟的有上百人,各种金创药也都备下,只等伤员一到就能医治。
  其实能来淮安城的伤员基本上伤势都不重,因为所受的伤都是外伤,刀砍矛戳,伤口看着吓人但不致命。那些郎中们所要做的不过是给清理伤口,上些金创药帮助愈合而矣。
  此时淮安城中除了淮军和刚来的营头外,另外还有几批过来的河工队伍,人数多的千余人,少的百十号人,这些人陆四暂时将他们安置在联城。
  粮食多得是,倒不怕饿着他们。
  王二先生刚才在城门说下午的时候,余淮书就能带着联络到的扬州籍河工队伍赶到淮安。
  王二先生的意思是等余淮书他们过来,大家就聚一起商量淮军下一步如何做。
  陆四对此完全同意,他需要通过这次各路人马的聚会来确定守淮安、打扬州的战略,并尽可能的多争取一些人跟他去打扬州。
  .........
  给陆文亮医治的是城里的一个老郎中,说是世代行医,但水平究竟如何,陆四也不知道,不过看起来还是符合“名医”这个美誉的。
  老郎中给陆文亮上了药,重新包扎,并给开了方子后,就被送了出去。外面还有其他伤员需要他看一下。
  “广远,”
  望着外面正在给伤员治伤的郎中们,陆四突然叫了侄儿一声。
  广远应了一声跑了过来问道:“老爷,什么事?”
  “你出去看看,挑五十个医术好的记下名字,然后派人将他们的家眷全接到老营。”
  “啊?”
  广远没明白什么意思。
  陆四只好直接说明就是请这些郎中加入淮军。
  “这...他们能愿意吗?”广远一脸的为难。
  陆四没说话,只是拍了拍佩刀。
  广远一下明白了,嘟囔一句:“这不是绑票么。”
  这事的确就是绑票,陆四也没法给这件事冠上一个好听、大义的说辞,因此索性把脸一沉:“你去不去!”
  “我去就是。”
  广远有些不情愿的走了出去。
  屋内半躺在床上的陆文亮听到了叔侄俩的对话,等弟弟过来后立时不快的说道:“你好端端的绑人家大夫干什么?”
  陆四坐了下来,道:“军中要没郎中大夫,大伙受伤了怎么办?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死?”
  陆文亮听后叹了口气,大夫真的很重要,如果当初桃花坞能有这么多大夫及时帮伤员救治,恐怕要少死很多人。
  兄弟俩彼此沉默了片刻,陆文亮出声打破沉寂:“真要去打扬州?”
  陆四点了点头:“淮安守不住的。”
  陆文亮却摇了摇头:“淮安守不住,去了扬州就能守住?”
  “也不一定能守住。”
  陆四可以确信能够轻松打下扬州城,但是能不能守住就是未知数了。
  “那为什么要去打扬州?就为了你说的那位史尚书招安咱们?万一人家不招安咱们,那怎么办?”
  陆文亮知道的都是去接他的陈大佐说的,路上就想这事,始终觉得不太妥。
  见弟弟脸色有些异样,陆文亮以为他有什么事瞒着自已,不由急了:“小四子,你跟我说实话,为什么要去打扬州?”
  “因为,我想要淮军变成一支真正的军队......因为,我想让淮军只听我一人的命令。”
  在如同父亲一般的堂哥面前,陆四不想说谎话。
第81章
大顺皇帝万万岁
  “我不懂,如果你觉得这样做能让大伙活下来,你就去做。”
  陆文亮跟儿子一样,也觉得这个弟弟突然变得好陌生。
  他也真的不懂弟弟说的什么“不动死,动则活”的道理。但他依旧选择毫无保留的信任弟弟,这是他身为兄长必须要做到的。
  只是,在犹豫了一会后,陆文亮还是忍不住道:“大伙跟着你拼命,你就得对人家负责,不管是咱们盐城的还是别地的,都不容易,听你佐大爷说,留在淮安的人八成得给咱们当垫背?”
  陆四没吭声。
  这件事不管他怎么解释,最终的事实就是这样。
  “那得死多少人?又怎么对得起人家?”
  陆文亮叹了一声,“已经死了好多人了,都是本乡本土的,你是不是想想法子叫大伙都跟你走?”
  陆四依旧没吭声,这一点他根本做不到,并且,也不能去做。
  没有淮安城的牵制,扬州只会是下一个淮安。
  死的人更多。
  “哪怕是让留下的人撑得久一些也行?”陆文亮巴巴的看着弟弟。
  半响,陆四吐了口气:“我尽力。”
  ........
  从大哥文亮那出来后,陆四去了运河码头。
  新一营和漕队已经搬空了大半常盈仓的粮食,足以保证淮军攻打扬州的粮食供应。
  这也是为何陆四拼命要打淮安城的原因,粮食,是淮军的唯一保证。人肚子吃饱了才有力气去拼命,才不会胡思乱想,才会跟着他陆四把造反进行到底。
  大概,就是有奶便是娘的道理。
  话糙,理不糙。
  运河上除了淮军的船队,已经见不到任何一艘船只,一眼看过去,颇是冷清。
  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淮安城出了这么大的事,再胆大的商人也不敢打这过。
  恐怕扬州那边现在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