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全知者(校对)第9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2/1616

  他不能完全化为光子了,冰雪星球不在,他体内的中枢核心是不可以变的。
  不能转化为纯能模式,自然就不能达到光速。
  “哼!”骨扇没有跟他硬碰硬,反向加速,不让万华镜碰到自己。
  同时操控暗物质虫云,忽然显现一条镰刀臂,斩向万华镜。
  只见虚空之中,无中生有!
  就好像时空本身凭空冒出来似的,一条长达三千公里的锋锐虫臂,唰得一下就出现了。
  一名影子杀手,正好就在其飞行路径上,吓了一大跳。
  不过终究是训练有素,那影子杀手还是反应过来,向后暴退拉开距离的同时,数十万把真空切组合成钻头轰向虫臂。
  然而,虫臂忽然消失,再出现时,已经来到了真空切的后面。
  在他眼中,就像是一个闪烁,跳跃了一段距离似的!
  “瞬移?”
  那影子杀手大惊,再闪躲已经来不及了,被斩杀成了一团分子烟花!
  电磁杀手效果!最强物理攻击之一,暴力斩击下,整个分子链条以光速崩解殆尽。
  “就这?”万华镜认出这上面的力场,虽然厉害,但比起统一力场差远了。
  刚才虫臂的闪烁,并非瞬移,只不过是瞬间暗物质化,依靠暗物质的特性穿透了真空切,然后再瞬间出现罢了。
  相当于一把刀,在高速斩击中,虚化穿墙!透过障碍物,直取目标!
  这是暗物质武器的特性,银河没有这种武器,但是万华镜的文明还是有的。
  “不用统一力,也想伤我?”万华镜冷淡道。
  他不闪不避,任由巨大的虫臂砍中自己。
  万华镜在被砍中的瞬间,也同时一掌拍了上去。
  顿时他被腰斩,被砍中的部分散落成原子团,但崩解速度很慢。
  反观那条巨大虫臂,却以极快地速度褪色、融化,很快也变成了乳白色的凝聚态物质!
  乳白色的部分,就像是染料似的,迅速扩散,顷刻间弥漫数百公里。
  暗物质武器在命中目标时,是无法虚化的,所以想摧毁暗物质武器,就得在被攻击的同时反击!
  万华镜对此十分了解,一下子就在虫臂上同化出了一大片缺口。
  尽管他被腰斩,湮灭了许多身体组织,可眼前同化的一大片凝聚态物质,仿佛川流入海般,吸收到了他身上。
  他不仅没有受伤,反而更强了!
  原本数百米的身体,一下子膨胀到了六千多米高!
  即便没有冰雪星球加持,单纯的量子凝聚态之躯,也不是好对付的。
  只要体内的中枢核心不被摧毁,他光凭意识就能自我修复。
  ……
个人心得番外:道·德·易·礼
  【过去闲暇时写的番外,与本书无关,稍微整理了一下发出当做之前各种请假的补偿,不想看的可以跳过。】
  之前有读者让我写佛道番外,我放在《蓝白社》那本书的最后,叫道之易理与佛之觉悟。
  那篇番外写了道之易理,我算是开了个头,描了个框。没有多深入地去讲,顶多算个序。
  当时就说了,若要摊开来讲,可能一辈子都讲不完……
  就拿【道】来说,一个字就能讲一篇,而欲要讲道,必先讲【易】,而易若想要通俗地让你们明白,天知道要多少篇番外……我自己对易经的研究,可能也只是入门。
  有些东西就在我心里,但是想掰开了揉碎了,还得让你们感兴趣地理解下,简直难如登天。
  要不怎么说,道不可言呢。
  思来想去,千头万绪,我苦于不知从何讲起,因为欲要理解一个,必先理解另一个,而另一个又会展开,需要先理解很多前置内容。
  相互串联,环绕成一个庞大的环,在脑中恍如一片星河,无数作用力影响串联,非常难讲。
  我只能先淡化其中一些东西,突出讲解某部分。
  为此整理出一个目录:
  宇宙自然之母为道,万物生灭之源为德。
  华夏文化之核为易,人类文明之光为礼。
  这一篇番外,我哪个都不讲,先讲这个目录,否则后面都没法讲。
  宇宙自然之母为道,这个好理解,又不好理解。
  我在之前的番外里讲过,【道】那是最源头,最本质,最无为的存在。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但其实还要更大些。
  应该是宇宙的终极真理,其无为而无所不为,默默存在,一切万事万物为之运转。
  我们只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其他概念去让你们悟祂,我没有办法直接讲。
  为此我在上个番外给出了一个划分,根据深入层次不同,定为:道、理、法、术。
  推荐去把《道之易理佛之觉悟》番外看了,再来理解这一篇内容。
  道的道叫做自然,道的理叫做易,道的法叫做律,道的术叫做技。
  我为什么要这么划分,源于我对道德经的理解,多得不说,只说结论,我是根据老子的‘域中四大’,而建立了一个模型。
  《老子》: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道、理、法、术,便是其基本模型。
  域中很简单,可以粗浅当做宇宙。老子这说的是宇宙的道理法术,就是道、天、地、人。
  翻译一下:宇宙的道叫自然,宇宙的理叫天,宇宙的法叫地,宇宙的术叫人。
  其实宇宙的道,就叫道,其表现形式为自然,算是强行描述。
  这里的‘天’、‘地’,也不是指天空大地,那只是其一部分。
  人也不是指我们晚期智人,我们只是‘人’这个概念的一部分,强行翻译可以是指智慧生物。
  那不过是个称呼,随着时代变化,概念是要更新的,这就是易的道理,也就是变化。
  老子说的是概念本质,土的概念是承载万物,一切尽在其中繁衍盛放,其稳定无比,是万事万物的运动平台。
  所以古代叫地,现在我们视野大了,就会知道时空本身就是‘地’,而‘天’则是时空之上、之外,包裹时空的那个东西。
  天与地,不过是个名,是个代称,是借助现象去传达那个概念。
  有人可能就要问,你这不是强行代入吗?
  不是的,道德经通篇都是讲概念,所有的具体指代都是例子而已。
  其开篇明义,就给整篇道德经定了基调:‘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的概念可以定义,也不可以定义,这就是道最自然的体现。
  一个东西可以用某个名字去象征,但它也不可以用那个东西去象征。这就是名义最长久的样子。
  这么说,你们可能不懂。
  举个例子:张三觉得人生就得轰轰烈烈,像火,李四觉得人生就得柔润平和,像水。
  那到底是像火还是像水?都可以,也都不可以。
  一个人觉得一块石头像老虎,另一个人可能就觉得像豹子,过一段时间裂开了,有人又叫它开花馒头岩。
  某个东西可以有永恒的名字吗?不可能,某个概念会是永远正确的嘛?不可能。
  牛顿奠定了力学,觉得自己找到了真理,之后又被推翻。
  千克的定义改了又改,太阳系行星的数量也因定义而变,这些变化就是‘易’,是道的理。
  就像《信息全知者》里,我就写过云鬼的视野和人类不一样。人类觉得大地是个球,但是云鬼觉得大地是放射电弧,仿佛烈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2/16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