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校对)第3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4/1023


陈泰在温县一带布署着重兵,马隆毫无惧意地就杀奔温县而去,分明就是在向陈泰宣战,马隆很清楚,先锋营如此大张旗鼓地进军河内,肯定已经是激怒了陈泰,陈泰绝对不会被动地呆在温县迎战,他的第一选择应该是会主动出击,选择合适的地形来伏击先锋营。
从沁水到温县,几乎都是一马平川的地形,这样的地形非常适合骑兵的出击,所以在这一段路上,司马军在任何一处出现,都不会令马隆惊讶。
先锋营行进的速度缓慢,也正恰恰代表着先锋营已经充足做好了战斗的准备,现在先锋营采用的这个队形,已基本上就是一个战斗的队形而并非是行军的队形,遇到敌袭时,只需要稍做调整,就可以完全地进入战斗了。
刚刚行进到五龙口,马隆就听到了隆隆的战鼓声,毫无疑问,他们已经踏入了司马军的伏击圈,但是这完全是马隆预料之中的结果,而且整个先锋营都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面对司马军的进攻,毫无任何的惧意。
司马军的骑兵分两路,快速地从东西两面发起了突袭,他们的进攻排出了很宽的阵型,远远望去,就如平地之中陡然升起的两排巨浪,呼啸而来,带着气吞山河的气势,似乎想要碾压一切。
陈泰对这一切的伏击相当的有信心,对方只有三千人马,而自己出动了一万大军,从数量上来讲,完全是佔据优势的,更何况这一万人中,还有足足五千是骑兵,任何人都清楚,在这平原地带,骑兵就是绝对的王者,它强悍的冲击力和高速的机动性,是任何兵种都无法比拟的,这两路骑兵同时进行夹击,这一仗,打得不要太轻鬆哟!
第836章
如虎添翼
恐怕现在整个的司马军骑兵都是一个比较轻鬆的心态,以五千骑兵来对阵三千步兵,任何人都没有压力可言,甚至战前还有人开玩笑地说这是一场围猎,甚至比围猎更轻鬆,野猪野兔最起码还得跑得贼快,这些并州兵能干什么,最多是束手待毙的份。
从司马军骑兵埋伏到地点到攻击的目标,只有两三里的路途,对于步兵来讲,或许还要走上一阵,但对于骑兵而言,却不过是转瞬即至。
而且司马骑兵这么短距离的冲刺,根本就无恤马力,完全是以最高的马速奔驰而来,许多的人争先恐后,这摆明了就是并州军来送人头的,由于并州军只有三千人,而光是司马骑兵就有五千人,这人头,明显的不够分啊!
所以许多的司马骑兵儘可能地冲在最前面,这摆在明面上的功劳,不争的那是傻子,抢先一步有肉吃,落后一步很可能连汤都喝不上。
可刚刚接近到并州军的战阵前,也就是一箭之地的距离,那排成一排的扁箱车后面,突然射出了密集的箭雨,向着奔驰的司马骑兵倾泻而来,猝不及防之下,司马骑兵是纷纷中箭落马,倒下了一大片。
骑兵在进攻时,遭遇到敌人弓箭袭击的可能性是极高的,毕竟对方的步兵也不可能坐以待毙,他们也会拿出最强的手段来反击。
但是骑兵的攻击速度相当快,从一箭之地以外冲到步兵阵前,最多也就几个呼吸的时间,也就是说,敌人的弓箭兵最多也射上一两支箭,就再没有机会了。而这些箭矢,是很难对骑兵构成致命威胁的。
可现在的情况却有些出乎司马军预料,并州军最多只有三千人,就算全部都是弓箭兵,也只能同时射出三千支箭来,但现在倾泻而来的箭雨,密密麻麻,不可胜数,让司马军那些骑兵十分的纳闷,莫不是并州军都生出了三头六臂吗,怎么会射出这么多的箭矢来?
其实这并不是先锋营有什么特殊的手段,而是连弩的功劳,在临行之前,曹亮特意地给马隆拨付了一千具连弩。
这让志在将所有步兵都装备弓弩的马隆是欣喜若狂,有这么一个战场大杀器的存在,又何愁敌人的骑兵不灭?
马隆创立的扁箱车阵,其真正的核心并不是扁箱车,而是弓弩兵,这也是马隆在招募勇士时,一再要求每一个士兵都能熟练地掌握弓弩技巧,能拉得开三十钧的弩和四钧的弓。
扁箱车是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抵御敌人骑兵的进攻,但是如果先锋营没有任何的反制手段,那么扁箱车也就是形同虚设,会被攻上来的敌人骑兵以各种手段来破坏掉。
所以扁箱车阵能否敌得住骑兵的进攻,关键并不在扁箱车是否坚固,而在弓弩兵是否拥有强大的反击能力,只要让敌人的骑兵无法接近扁箱车才是最大的关键所在。
弓弩兵是远程作战兵种,只有在中远距离的战斗中才能发挥他们的作用,一旦陷入近战,弓弩兵就会丧失战斗力。
所以在正常的步兵兵种配备中,远程攻击兵种弓弩兵和近程攻击兵种长枪兵以及近程防御兵种刀盾兵基本上是一比一比一进行搭配的,只有这种平衡的设置才能让步兵同时拥有攻击和防御能力,不至于出现攻强守弱或守强攻弱的状况。
但平衡也就意味着中庸,攻守兼备也就意味着攻防两端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而马隆的扁箱车阵,则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步兵的远程攻击能力,他近乎全部是弓弩兵的配置,让整支队伍的攻击能力明显地提升了,由于不配置长枪兵和刀盾兵,等同于弓弩兵的战力直接提高了两倍。
这样的攻击力,在战场之上尤为可怕,三千人几乎可以当成一万人来用。
至于整支队伍的防御,则全部去交给扁箱车了,这个时候扁箱车也就变得十分重要,它几乎承担了普通步兵战阵之中长枪兵和刀盾兵的所有责任,来阻挡敌人骑兵的进攻。
由于扁箱车十分的坚固,所以从防御角度上来讲,它的防御能力肯定要比长枪兵和刀盾兵加起来还要强悍,再加上扁箱车后面极为强大的弓弩火力,敌人骑兵很是难以接近扁箱车阵。
当然若要说弱点也是十分明显的,那就是扁箱车阵机动性能太差,行动速度缓慢是它最大弊端,只能做被动的防御,无法进行主动的攻击,如果敌人龟缩不前,就算是近在咫尺,先锋营也很难有所建树。
所以马隆最盼望的就是敌人的进攻,敌人的进攻越犀利,他的反击手段才能越厉害,看到司马骑兵狂暴的进攻,马隆反倒是开心地笑了。
如今先锋营拥有一千具的连弩,那简直就是如虎添翼,这种万箭齐发的感觉,真的不要太爽了!
马隆相信,只要拥有连弩和扁箱车,他就能抵挡得了任何攻击,再凶悍的再多的骑兵,都无法冲破他的这一道屏障。
这样的连弩,简直就是为他所量身打造的。在这之前,马隆只听说过蜀国有连弩,而且是已故蜀国丞相诸葛亮制造的,所以这种连弩也叫做诸葛连弩。
只可惜这种武器普天下只有蜀国才有,魏国和吴国都没有,马隆也只能是神往之。
没想到他刚加入并州军,曹亮竟然就拿出了这种武器,而且一出手就是一千具,差点没把马隆的下巴给惊掉,这么大的手笔,显然在并州军中,这种连弩已经是标配武器了。
马隆想不通曹亮怎么可能获得蜀国奉若至宝的武器而且还能大规模生产出来,不过拥有这种武器,让马隆心里很踏实,也很舒服,进攻永远是防御的最好手段,战阵中的弓弩兵越强,战阵的防御能力也就越强大,拥有连弩之后,普通扁箱车阵就直接化身升级版的扁箱车阵,在战场上,简直能开启无敌模式了。
第837章
来啊,相互伤害吧
倾泻而来的箭雨让司马骑兵是损失惨重,无数的人和马被射翻在地,整个战场上一片狼籍,原本气势汹汹而来的司马军只能是仓皇而逃,留下了一地的尸体。
并州军如蝗灾一般的箭雨太过于恐怖了,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攻击,让四面围攻的司马军根本就找不到躲避的方式,在这么密集的箭雨之下,任何的进攻都变成了徒劳,越冲在前面的死得越快,许多的骑兵都是连人带马,身中数箭而亡,仅仅只是一波进攻,司马军就损失了上千人。
本来是我为刀俎,人为鱼肉,可结果血淋淋的摆在面前,并州军几乎是一无伤亡,而司马军却是损失惨重。
这一战,打得陈泰都有些怀疑人生了,这特么的是三千人吗?如果不是对方规模有限,陈泰都怀疑并州军的那些车辆后面,藏着上万名的弓箭手,否则的话,又怎么可能会形成如此密集的箭雨?
本来趾高气扬信誓旦旦要拿下并州军的司马骑兵惨遭打脸,留下了一地的尸体之后,狼狈地后撤了。
现在陈泰的处境也是极为的尴尬,他大张旗鼓地带着一万人马到五龙口来伏击并州军,本来这是一场强弱分明没有悬念的战斗,结果一出手才发现,这一次他居然踢到了铁板上,才打了一波进攻,敌人的毛都没碰到,就损失了上千的人马,这事如此传扬出去,他陈泰岂不要沦为天下人的笑柄。
不过陈泰也并非是一介莽夫,没有在暴怒的情绪下再次发起进攻,因为他清楚,如果继续按照先前的方式进行攻击的话,那么只会增加更大的伤亡,不会取得比较期望的战果。
这支并州军和以前遭遇过的对手并不相同,他们倚仗着那些奇怪的战车,将弓箭兵的效率发挥到了极致,仅仅是三千人的队伍,就配备着将近一万人和队伍才使用的弓箭,对司马骑兵的进攻,造成了极大的妨碍。
弓箭兵利用远战而不利于近战,一旦陷入到近战之中,弓箭兵就作用几乎就丧失了,只利下任人宰割的份。
接下来,是该好好谋划一下进攻的方式了,先前的进攻方式过于简单粗暴了,妄图利用骑兵的速度一下子就消灭对手,反而被对手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既然对手的弓箭如此厉害,那就首先必须要压制住才行,也就是说必须给攻击的骑兵增加掩护的火力。
以彼之技,还施彼身,对付弓箭兵,最好的武器也就是弓箭了,司马军虽然不可能配备这么多的弓箭兵,但五千步兵之中,弓箭兵还是佔据着相当一部分比例的,于是陈泰下令将自己军队中的弓箭兵抽调出来,和并州军进行对射,以掩护骑兵的进攻。
而且骑兵的进攻上,陈泰也适当地调整了攻击的阵型,先前的进攻司马军投入的骑兵地过于密集,虽然这样的阵型可以产生压倒性的气势,但过于密集的阵型让并州军的弓箭兵几乎不用瞄准,随意地把箭射出去,就可以射杀对方的骑兵了。
所以这样的阵型也是导致司马军伤亡比较惨重的一个原因,再次进攻的时候,陈泰便下令更改了攻击阵型,将密集覆盖阵型调整为宽疏型阵型,也就是加大了骑兵之间的间距,并且让所有的骑兵都使用一种护在身前的圆型小盾牌,提高防御能力。
第二轮的攻击是以弓箭兵的反击拉开了序幕,在刀盾兵的掩护之下,司马军的弓箭兵推进到了一个距离合适的位置上,对着并州军的战车阵,排成横向的阵列,在指挥官的旗号指挥下,进行一排排的齐射。
由于所处的地势比较平,所以从司马军弓箭兵所站的位置上来看,只能看到那一排齐齐整整的扁箱车,就连并州军的人影都看不到,在这种情况下,平射肯定是不行的,那只能射到扁箱车上,于是司马军弓箭兵只能采用仰射的手段,将弓抬到四十五度角,将弓箭抛射出去。
只见一支支箭矢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的抛物线,向着并州军车阵飞去。
司马军的弓箭兵刚一出手,便立刻遭到了并州军的反击,比起司马军的弓箭来并州军的反击力度更加的密集和暴虐,那如雨的箭矢如同是不要钱一样倾泻过来,整个天空似乎都被双方的箭矢所覆盖了。
儘管有刀盾兵顶在前面给弓箭兵做掩护,但他们最多也只能防御住正面袭来的箭矢,但对于从头顶上抛射而来的箭矢似乎就显得有些有心无力的,毕竟他们的弓箭兵也需要发射箭矢的空间,如果全部用盾牌遮盖起来,那就没法就行反击,没法给骑兵提供进攻的掩护了。
弓箭兵的防御能力是最差的,那一支支从天而降的箭矢根本就无法躲闪,许多的弓箭兵纷纷中箭,非死即伤。
但这个时候,却是不能后退的,那怕不断有弓箭兵倒了下去,也必须保持攻击的阵型,陈泰知道,这样的弓箭互射,原本就是一种相互的伤害,你射一箭,我还一箭,彼此都会有伤亡,如果这个时候不顶住的,又谈何给进攻的骑兵做掩护。
战争之中,又怎么会没有伤亡呢,陈泰只有咬牙坚持才行,他只希望,己方的一名弓箭兵倒下去,可以换回对方弓箭兵的一条命,司马军人数佔优,这样互相伤害的结果是对司马军比较有利的。
但是对方藏身在扁箱车的后面,陈泰是无法知道己方的弓箭兵给对方造成多少伤害的,他只能是通过对方的箭雨的密集程度来推算自己这边射死了多少对方的弓箭手。
可陈泰观察了半天,却发现自己这边的弓箭手不断的伤亡,射出去箭越来越少了,威力明显地减弱了,但并州军那边,却似乎并没有受到多少的影响,箭雨的密度依然是那样的密集和凌厉,丝毫看不到多少减弱的迹象。
第838章
破坏扁箱车
陈泰不禁有些郁闷了,按理说自己这边伤了两个人,至少也能换对方的一个人吧,可是这弓箭都已经对射了有一阵了,自己这边的人是伤亡不断,火力大减,但对方却似乎不怎么太受影响,难道说自己这边射出去的箭都射空了,射不到人吗?
其实在漫天箭雨下,射不中人那是不可能的,这种覆盖似的无差别攻击,那怕对手防御手段再强,也百密终有一疏的时候,所以不存在没有杀伤力的问题。
但问题是陈泰想的一命换一命或者说两命换一命却有些不切实际了,由于并州军中的扁箱车比较高大,它便给躲在后面的并州军提供了比盾牌强上很多的防御力。
而且在两道扁箱车防御阵型之间,马隆还特意地命人用比较宽的木板搭建了象顶棚一样的东西,司马军射过来的箭,将近有一半多是不是力度不够就是力度超强,落点直接就射到了扁箱车阵的外面。剩下一半的箭矢又被扁箱车和防御顶棚阻截了七八成,最终真正能落到并州军头顶上的,存其量只有一两成的箭矢了。
再加上并州兵本身都有铠甲防护,那怕被箭射中,也很难有致命的伤,所以了陈泰那边盼望的最为理想的战果并没有出现,司马军不停的射箭,命中率却是低的可怕,大量的箭矢抛射过去,并没有造成并州军多少实质性的伤害。
反观司马军,由于防御能力比较弱,弓箭兵的伤亡却在不断的增加,而且伤亡越大,攻击的能力便越弱,刚开始的时候还可能保持着一种势均力敌之势,但继续地对射下去,就完全处于一种被压制的状态。
当然这和双方使用的武器优劣有着明显的关係,司马军使用的几乎都是复合弓,而并州军有一大部分是连弩,这样双方的攻击不在一个频率上,效果也自然是差了很多。
陈泰看了半天,不禁是眉头紧锁,原本以为双方的箭矢对射可以压制一下并州军的火力,但现在看来,效果差强人意,如果就这么持续地对射下去,很可能会将司马军的弓箭兵全部给拼光了。
不能再这么打下去了,陈泰下令早已是整装待发的骑兵再度发起进攻,他希望骑兵的进攻可以分散一下并州军的火力,减轻一些弓箭兵的压力。
果然,这边骑兵出动之后,并州军弓箭打击的主要目标立刻就转到了骑兵身上,虽然仍旧有箭矢不断的落到了弓箭兵的头上,但总体而言,密度已经是大大的减弱了,这无疑给弓箭兵赢来了一些喘息的机会。
此刻战场上的重心,也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骑兵的攻防上面。
这次司马军骑兵排出的阵型比上次进攻就疏鬆的很,两名骑兵之间,至少也有四五匹马的距离,密集程度,已大大降低。
而且前后的距离,也按照陈泰的要求拉开拉大了,这样的进攻阵型,在气势上完全不能同第一次相提并论了,但是这样疏放型的阵型,对于躲避流矢却有很好的效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4/1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