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校对)第5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4/1023


夏侯玄道:“此次游历各地,感悟良多,还请了子明可以封个官职,最好能当一郡之守,我也想亲自践行一下子明的治政之道。”
曹亮笑而不语,夏侯玄有些急了,道:“若是太守之位没有空缺,一县之令亦可为之,如此闲赋良久,真想找点事干干。”
曹亮呵呵一笑道:“泰初兄乃是大材,区区一县之令,一郡之守,如何能配得上泰初兄的身份,这岂不是明珠暗投?此次,小弟刻意安排泰初兄游历诸郡县,历时达半年之久,其实就是想让泰初兄对并州和幽州各地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以方便泰初兄履职。”
“履职?”夏侯玄有些不解,这次出行,曹亮并没有事先透露什么,而是让他到处转转看看,并无什么实质性的任务,而现在看来,曹亮对他是另有重用,只不过现在并州刺史和幽州刺史都没有出缺,夏侯玄真不知曹亮将会给自己安排什么职务。
第1215章
兰台阁
其实曹亮对夏侯玄的早有安排,目前担任讨逆大都督,总理并幽二州所有的军事政务,其实对于曹亮而言,他的工作重心一直是放在军事的,他一年之中大半的时间都会征战在外,分身乏术,政事方面,只能倚仗并州和幽州各刺史了。
而并州和幽州各有刺史主政,互不辖制,以至于在政事有些各行其事,现在曹亮手头只有两个州,或许看起来问题不大,有什么事情两个州之间协调一下,或许就可以解决了,实在解决不了的,也只好由曹亮出面。
但随着并州军的不断扩张,他们所占据的地盘将会越来越大,所统治的人口也越来越多,如果各州政事还是继续各行其事的话,那将来肯定是会出问题的。
这个时候,恐怕是考虑建立一个类似于尚书台的机构了,统一管理所辖地域军政事务,这样将会有利于曹亮势力的扩张与发展,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是必要的,这是必须的。
当然不能用尚书台这个名字,否则世人会以为曹亮这是另立朝廷,意图谋反,所以曹亮特意地将其命名为兰台阁,自己将亲自兼任内阁首席,而这个内阁,也将成为并州幽州的权力中心。
而内阁的成员,曹亮也物色的差不多了,唯独缺一个能力出众,德高望重的人来坐次席,他也将会在曹亮出征之时,全面负责兰台阁的运转。
而夏侯玄的到来,正好让曹亮可以填补这个空白,夏侯玄在中军之中担任过中护军,在地方上担任过雍凉都督,回到洛阳后,担任的也是位置较高的太常,无论从能力上还是资望上,他都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不过曹亮并没有直接地将这个职务交给他,而是让他出门游历,实地考察并州和幽州的状况,对辖地内军情民情完全了解。
曹亮配给他的团队也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其中的一部分从事和佐吏,将会到兰台阁出任其相应的职务,曹亮一方面也让他们了解各地情况,另一方面也算是提前让他们进行磨合,以方便他们以后的配合。
这将会是一个全新的机构,初步成员由四人构成:曹亮、桓范、夏侯玄、王基,曹亮为首席,其他三人则为次席,具体则由桓范来担任录事令,夏侯玄担任平事令,王基担任佥事令,四人组成一个最高的决策机构,其下有若干的从事和佐吏来辅佐。
而桓范兼任军师,王基兼任并州刺史,所以在兰台阁中,真正专职的只有夏侯玄一人,曹亮对他是委以重任,而夏侯玄也将全面地来负责兰台阁的事务。
夏侯玄本意只是想求取一郡之守,但曹亮认为那是大材小用,以夏侯玄的才干,足以类似于相国这样的职位了,虽然平事令在内阁之中只是第三顺位的,但他却是要主持日常事务的,平时所有的表章文书,都将由夏侯玄来处理,权力极大,只有在发生重大事务的时候,才会由四人联席处理。
当然,做为内阁首席、讨逆大都督,曹亮还是拥有着最高权力,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
夏侯玄听闻曹亮的这一安排之后,额头上微微地冒汗,万万没想到曹亮对他竟然是如此地倚重,竟会给他安排这样一个职位。
“子明,深蒙错爱,如此重职,我恐怕是承担不起,恐失你的厚望啊。”
曹亮微微一笑道:“泰初兄,你本来就是国之栋梁,只不过没有机会施展抱负,以你的才干,足以胜任此职,我看好你噢!”
夏侯玄起身拱身施礼,郑重其事地道:“蒙主公不弃,玄必当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曹亮正欲相扶,却见桓范急匆匆而入,道:“主公,洛阳刚刚传来的消息,司马师废帝另立,改元正元,如此大逆之举,正是我们出兵讨伐的最好机会。”
曹亮并没有感到意外,毕竟这完全是意料之内的事情,不管是从历史的角度上,还是从现实的角度上,司马师废帝完全是势在必行之举,从李丰张缉兵变之始,曹芳的皇位,就已经不稳了。
夏侯玄闻之却是脸色大变,他到达并州之后,一直在游历,并没有太过关心洛阳的局势,不过传回来的消息只是说李丰张缉等人被司马师尽皆诛杀,但却没有废帝的动静,隔了这么长的时间,夏侯玄也得司马师不会冒着天下之大不韪而废帝的。
但显然夏侯玄还是低估了司马师的野心,对待政敌,司马师完全展示了其冷血而残酷的一面,那怕曹芳贵为天子,可是他一旦成为司马师的敌人,司马师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将他打倒。
这天下,已经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司马师的勃勃野心了,他今天可以废帝另立,明天或许就敢弑帝篡位,司马师已经彻底地走了不归路。
夏侯玄暗暗感叹,毕竟是他们害了曹芳,如果不是此次李丰张缉的兵变行动,也不会导致司马师的废帝之举,而他也曾参与到李丰张缉之谋中,所以归根到底,夏侯玄也是觉得自己对曹芳被废也是有责任的。
曹亮看得出夏侯玄情绪有些低落,便出言宽慰道:“泰初兄,你也不必自责,司马师野心勃勃,现在废帝另立也不过是他初步的行动,他最终的目的,还是想篡国自立,对于这样的乱臣逆贼,也只有号召天下人群起而讨之,绝不让他的阴谋得逞。”
夏侯玄也是曹氏宗室,也是忠心耿耿地来维护曹家的利益的,眼看着司马师篡权谋国之举已经危害到了曹家的统治地位,夏侯玄不禁是心忧如焚。
不过看着曹亮如此淡定,夏侯玄也放心下来,曹亮亦是宗室,而且是拥有着一支武装力量的宗室,在如今曹氏宗族日渐衰微之时,曹亮的这一支力量将会成为对抗司马师的主力,只要有曹亮在,曹魏的江山社稷就不会覆亡。
第1216章
檄文
司马师想不想谋朝篡位,这自然不是曹亮所能左右的,但是这次的废立之举,却给曹亮一个讨伐司马师的借口。
当然有没有借口对于曹亮来是无所谓的,平定辽东之后,并州军的主力早已回师幽州,曹亮秣兵厉马,已经准备对冀州动手了,只有拿下冀州,才能一统黄河以北,拥有与司马师分庭抗礼的实力。
所以不管司马师有没有废帝,曹亮的进攻冀州的准备都已经完成了,箭在弦上,随时可发。
而司马师此次废帝,则给了曹亮另外的一个契机,毕竟下人对子还是相当的尊崇的,司马师的废帝之举,必然会遭到许多的人反对,这就是一个民心所向的问题。
如果没有人去适当的引导,司马师的举动尽管遭到了大多数的敌视,但终究是一盘散沙,不可能对司马师构成任何的威胁,时间一长,仇恨的情绪也就淡了,逐渐默认了司马师的废立之举。
而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能振臂一呼,兴师讨伐,下人必然会群起而应之,对司马师的声望,将会一个重大的打击。
子不可轻废,这往往是乱政之始,千百年来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司马师擅行废立,已经将曹魏的江山社稷推向了一条不归路,而现在曹亮所要做的,就是拨乱反正,将芨芨可危的曹魏社稷从倾覆之危中拯救回来。
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这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做为曹氏宗族的曹亮,责无旁贷。
曹亮对桓范道:“那就有劳军师了,下去找人写一篇檄文,声讨一下司马师的篡逆之举,好让下人看看司马师的真正嘴脸。”
曹亮手下的笔杆子倒也不少,裴秀、傅玄等人都是能写得一篇好文章的,曹亮将檄文的事交等待给桓范,他自会下去安排的。
桓范正要领命,夏侯玄主动地道:“檄文的事,主公便交给属下去办吧,定然保主公满意。”
夏侯玄主动请缨,到让曹亮有些意外,不过转眼一想,也就释然了,夏侯玄也是当世经学大师,文人之中的翘楚,由他来写这篇檄文,恐怕再合适不过了。
夏侯玄和司马家有着深仇大恨,写这篇檄文正好可以渲泻一下夏侯玄压抑了多年的情感,自从回到洛阳之后,夏侯玄就一直活在司马家的阴影之下,谨慎微,委屈求全,生怕一个不心,脑袋就搬家了。
甚至夏侯玄为了避免牵连别人,深居简出,尽可能不与其他人有所接触,要知道夏侯玄以前可是朝廷的红人,玄学派的领袖人物,往来的宾客门庭若市,最终沦落到如簇步,连自己也恐怕是憋屈到了极致。
此次逃亡到了并州,夏侯玄终于也算是可以扬眉吐气了一把,再不用受人挟制,再不用看人脸色,可以畅所欲言地自己想的话,无所顾忌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一听曹亮准备写一封讨伐司马师的檄文,夏侯玄立刻来了精神,这不正是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吗?借着这个机会,夏侯玄也正好可以发泄发泄自己的情绪,国仇家恨,个人恩怨,不把司马师骂个狗血淋头才怪。
曹亮把檄文的事交给夏侯玄去负责,他则是立刻召集在并的所有谋士将领,商量一下讨伐司马师进军冀州的战略计划。
进军冀州,早几年就已经纳入了曹亮战略规划之中,冀州可是北方的第一大州,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都是首屈一指的,拿下冀州,也将极大的增加并州军和司马军对抗的筹码。
如果当初毋丘俭没有出事,曹亮就没有进军幽州的必要,而是可以和毋丘俭联起手来,同时出兵,拿下冀州。
但是后来因为毋丘俭为王颀所杀,幽州的形势大变,曹亮不得不把进攻冀州的计划给延迟了一下,首先出兵幽州,先把卫瓘和王颀给收拾了,然后回过头来,再考虑对付冀州。
当初晋中之战结束之后,是司马氏实力最为虚弱的时候,冀州近乎空虚,如果那个时候曹亮趁势而攻打冀州的话,难度显然要一些。
但现在形势已经完全变得不同了,不但司马军元气恢复了不少,就是冀州的防御体系,也大大得到了增强,对于曹亮而言,冀州将会是一块最为难啃的硬骨头。
但是那怕再难,曹亮也不可能改变自己的初衷,其实每一次和司马家的较量,曹亮都是以决战的态度来对待的,从上党之战到晋阳之战,每一次的战役,曹亮无不全力以赴,因为敌强我弱,他输不起。
司马家打输了一仗,他们还有恢复元气的资本,但如果曹亮输了,将会没有任何的立锥之地,所以曹亮才会兢兢业业地打好每一仗,一步一步为自己积攒资本,积胜为大胜。
为了进攻冀州,曹亮也已经是差不多准备了近一年的时间了,如今兵甲已足,粮草齐备,直待一声令下,即可挥师东进。
目前并州军的野战军团,还是维持在九个营的规模,所不同的是,每个营的编制,已经由一万人扩编到了一万五千人,总兵力也由九万人增加到了十三万五千人。当然,每个营所增加的五千人,也并非是纯战斗人员,更多的是增加了不少的辅兵,极大的提升了军队的后勤补给保障能力。
以前并州军作战基本上是在本土进行,后勤补给保障的压力比较,但是进入幽州作战之后,尤其是长途奔袭辽东,并州军就面临着后勤补给的压力增大,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粮草物资的供给,那么再强悍的军队到头来也会虚弱不堪,进攻乏力。
所以在向幽州进军的时候,曹亮就已经狠抓了这个问题,为三大骑兵营配备了充分的后勤保障分队,让三大骑兵营在作战的时候,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而这个成功的经验,也随之推广到了其他各个步兵营,为并州军的远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第1217章
刺探军情
此次出征幽州,曹亮动用了三个骑兵营和两个步兵营,而其他的四个步兵营,则是留守并州,以防备司马军趁并州空虚之际偷袭。
让野战军团来担任守备任务,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并州各郡的守备力量不足,无法担负起各地的防御任务,所以曹亮也只能是让几个步营驻守各个战略要地。
但这样的方式只适合于战略防御,并不适合于战略进攻,随着晋中之战的胜利和幽州的到手,并州军已经整体处于一种战略进攻的态势,如果继续地采用这种战略防御时的僵化模式,那就必然会导致投入进攻的兵力不足,严重影响整个战局。
所以,曹亮扩军的计划不仅仅只局限于野战部队,在各地的守备军中,也大量地添加了力量。
以前曹亮在募兵的时候,往往采用优胜劣汰择优录用的原则,给各营挑选的都是精兵悍将,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予以清退。
不过新的时期,募兵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所有应募的兵员都将会进入为期三个月的试训阶段,试训结束之后,将会根据考耗成绩分为甲等和乙等,甲等的将会被编入野战军团,而乙等的将会编入地方守备军中,等外的将会被淘汰。
这样曹亮在兼顾野战军团扩编的同时,也培养霖方守备军的力量,相比于野战军团,守备军的任务比较单一,对兵员质量的要求可以适当的降低一些。
目前并州守备军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三万人,而幽州守备军的数量也达到了两万人,基本上可以满足并州和幽州的防御任务,也就是,原先担任并州守备的四个营,将会全部地撤出来,成为机动军团,随时可以担任出征任务。
如今越骑营、屯骑营、骁骑营、步兵营和先登营集中于幽州,构成了北线集团军,射声营、长水营、左卫营和右卫营集中于并州,构成了南线集团军,按照曹亮的要求,在嘉平六年年底之前,就必须完成出征前的所有备战任务,时刻做好出征准备。
目前越骑营、屯骑营和骁骑营这三大骑兵营已经布署在了涿郡,步兵营和先登营虽然还在蓟县,但也做好随时出征的准备。
射声营已经到达苇泽关,与在当地驻守的左卫营会合,对井陉关构成了战略攻击姿态。
而原来驻守在乐平的右卫营则挥师南下,进入上党,与驻守在上党的长水营会合,构筑东出太行的第二条战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4/1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