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校对)第5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2/1023


诸葛诞阴沉地一笑道:“我儿多虑了,如今司马师与曹亮战于冀州,自顾不暇,如何还有余力来对付为父,只要为父坐镇淮南,手握重兵,司马师便是奈何不得,如果他胆敢兴兵南犯,为父北可联结曹亮,南可联结东吴,此谓左右逢源耳,为父料定司马师必不敢轻举妄动。”
“司马师执掌朝廷大权,如果他意图将父亲调离淮南,再暗下杀手,那又如何来应对?”诸葛靓比较担忧地道。
贾充这次南行,分明就是来试探诸葛诞的,或者说想要拉拢诸葛诞为司马家卖命,甚至是充当司马师篡位的急先锋,但一向以曹魏纯臣自居的诸葛诞,当然不肯乖乖地就范,让贾充是败兴而回。
可是以司马师的性子,不能为其所用的人司马师必然会想尽一切办法来除掉他,所以这次诸葛诞旗帜鲜明地拒绝了司马师之后,很有可能还遭到司马师的算计,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如果司马师真心要对付他的话,对于诸葛诞来说,确实还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
第1425章
诸葛诞的选择
诸葛诞不以为然地道:“明升暗贬,不过是政客们惯用的伎俩,不过他们想要将为父调出淮南,却是万难之至,总而言之一句话,只要咱们父子同心,将士用命,淮南之地永远不会落到司马氏的手中。”
诸葛诞在官场之上沉浮几十年,早已将官场上的那些龉龊之事看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严格的说来,诸葛世家并不是中原的门阀大族,他们只是偏居于琅琊郡的一个地方士族,或许在徐州和青州一带有一些影响力,但是和中原的荀氏、陈氏、卫氏、崔氏这样的大族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的,年轻的时候,诸葛诞宦游京师,刻意地结交夏侯玄何晏等人,就是希望与这些权贵子弟身上,找到一条仕途的捷径。
但事与愿违,诸葛诞与这些权贵人物交从过密,便没有获得仕进的机会,反而因为禁浮华案被殃及池鱼,就连他担任的御吏中丞的官职也给丢掉了,以至于诸葛诞闲赋在家,蹉跎了好几年。
还好魏明帝曹叡年纪轻轻地就挂了,否则让他多活几十年的话,诸葛诞还真是看不到任何的出头之日。
曹叡一死,那些当初被压抑的浮华一党尽皆上位,何晏、夏侯玄、邓飏、丁谧、李胜等人纷纷上位,俨然成为了朝中新贵,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句话还真是没半点水分。
在这种背景之下,诸葛诞终于是盼到了出头之日,升任扬州刺史,加昭武将军,一跃而跻身到了二千石的行列之中。
宦海沉浮了这么多年,诸葛诞自然活成了人精,那怕是司马懿刻意地拉拢,结为姻亲,委任他为征东将军扬州都督,都没有让诸葛诞为之动心。
因为他很清楚,毕竟自己不是司马家的嫡系出身,以司马懿的阴险狠辣的手段,最终的结果不外乎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自己就算给司马家卖上老命,充当一辈子的马前卒,最终也难逃卸磨杀驴的下场。
所以一直以来诸葛诞都有自己的算计,他听命于司马氏,但绝不盲从,同时暗中积极培植自己的亲信势力,豢养死士,时刻准备着和司马氏拼个鱼死网破。
王凌、毌丘俭、夏侯玄等人的下场,已经让诸葛诞看得很是透彻了,司马师没有对付自己,只是时机没有到而已,并不代表司马师就是心存仁慈,如果真到了司马师下定决心要除掉自己的时候,恐怕谁也拦不住。
诸葛诞也从来没有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建立在别人的仁慈和怜悯上面,他宦海沉浮了这么多年,自然明白一个道理,想要明哲保身,你就必须要有让对手忌惮的实力,否则的话,你自己的生死,只在别人的一念之间,捏死你,就如同是捏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
当然,这世上还没有无聊到专门杀蚂蚁取乐地步的人,但如果有一天,有人觉得这些蚂蚁威胁到了他或者蚂蚁无意间触怒了他,很可能一怒之下便抬手灭了整窝的蚂蚁。
诸葛诞可不想做一个生死被别人轻易拿捏的蝼蚁,既然死心塌地去投靠司马氏的路已经给堵死了,那么他就必须要奋起反击,当你拥有和别人一样平起平坐的实力的时候,才能真正让别人有所忌惮。
所以贾充前来试探的时候,诸葛诞又怎么可能会不知道他是出自于司马师的授意,诸葛诞如此坚决地进行反驳,就是要借贾充之口,向司马师表明态度,今时今日,我诸葛诞不可能再给司马家当狗了,你要真敢动我的话,那就放马过来吧!
这与其说是一种态度,更像是一种挑战,诸葛诞向着大权独揽的司马师高声地喊出了一个“不”字,曹亮已经成为了司马师最为强劲的对手,如果司马师想对他有所不利的话,诸葛诞不介意自己成为第二个曹亮。
所以诸葛靓认为自己不该如此冲动,这么快就和司马师翻脸,但诸葛诞却认为,此时翻脸正是最佳的时候,司马师冀州兵败之后,已经丧失了对全局的掌控之权,现在司马师不遗余力地要去构筑黄河防线,想要阻挡曹亮南下的铁蹄,这个时候,他完全抽不出精力来对付淮南这边。
趁着这个时机,诸葛诞主动地向司马师示强,表明他绝不会惧怕于司马师,不管司马师玩什么阴谋诡计,自己这边都要奉陪到底。
以现在诸葛诞在淮南拥有的实力,完全是有资格向司马师叫板的,同时诸葛诞此举也向天下人昭示,自己是真心拥护曹魏王室的,始终是站在天子这边,与天子休戚相关,倘若司马家真得覆灭了,诸葛诞也不至于会被殃及。
冀州之战前,谁也不会看好曹亮能打得赢司马师,但最终战争的结果,却出乎所有的人意料,司马师不但败了,而且还败得很惨,所以司马家能不能延续他们的统治地位,也将在天下人心中,划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现在等到就是需要站队的时候了,诸葛诞可不希望自己被当做司马氏嫡系一派的人,如果司马氏真得败亡了,所有依附于司马氏的势力和个人,很可能会遭到曹亮的清算,这个时候,及早地和司马师划清界限,有利而无弊的。
政治斗争的残酷是远超其他的,成者王侯败者寇,对于那些无法主宰潮流的人来说,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站好队。
这个站队还真有一些学问在里面,站得好,青步平云,飞黄腾达,封妻荫子,家世显赫,而站错队的代价,却是无比残酷的,身死灰灭,三族尽诛,下场无比的凄惨。
所以,人的选择往往是相当关键的,尤其是站在十字路口的时候,做出一个正确的决择,将会影响到自己的一生,甚至是子孙后代。
诸葛诞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但这个选择究竟对不对,只能是以观后效了,不过不管怎么说,此时的诸葛诞,似乎也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
第1426章
加官晋爵
半个月之后,寿春来了一行人,依然是朝廷派来的钦差大臣,不过相比于贾充那假借身分的钦差大臣,这次来的可是货真价实的钦差,宫里的黄门侍郎陈公公,这可是皇帝身边的宦官,而且此次陈公公前来,还带了皇帝的诏书,宣旨的规格仪式都是一板一眼,相当的正规。
诸葛诞当然不会怀疑陈公公的身份有假,只不过司马师把持朝政,如今的子曹髦,也不过是一个傀儡的皇帝而已,所谓的诏书,应当是出自司马师的授意,所以这封诏书,定然是有所图谋的,诸葛诞虽然恭恭敬敬地来听听陈公公宣旨,但内心之中却颇为的不以为然。
这个旨意如果真对自己不利的话,诸葛诞自然不会奉旨行事,反正诸葛诞早已做好了起兵的打算,司马师真要对自己动手的话,诸葛诞丝毫不介意这个时候便大兴兵马,与曹亮南北呼应,给司马师的背后狠狠地捅上一刀。
按诸葛诞的估计,这张圣旨大多是升他官职,将他调离淮南,这种明升暗降的手段,恐怕是再平常不过了,诸葛诞的根基就在淮南,离开了淮南,他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只需一狱卒,便可以将诸葛诞擒下问罪。
所以不管是司马师开出什么价的条件,诸葛诞都不可能放弃淮南的兵权,贵为三公又能如何,只不过是笼中之鸟,池中之龙,司马师稍一翻脸,便为阶下之囚。
诸葛诞心不在焉地跪在地上,身后是扬州都督府的一干官吏,诸葛靓也在其列,所有的人都规规矩矩地跪着,静静地听陈公公来宣旨。
但听陈公公朗声地宣读道:“应顺时,受兹明命,皇帝制曰:征东将军、扬州都督诸葛诞,公忠体国,恪尽职守,外御吴逆,内讨国贼,居功至伟,特晋封为征东大将军,兼领都督荆扬二州之军事。钦此。”
诸葛诞闻之明显地愣了一下,这次并没有授予他三公之类的职务,而是在保留原来扬州都督的前提之下,加封他为荆州都督,更是赐征东大将军的封号。
这是什么个情况?诸葛诞没想到司马师不但没有将他调离淮南,反而将荆州的军事大权也交付给了他,原本诸葛诞负责的只是淮南防线,也就是对吴边境的一半,现在将荆州的军事也全权交给了他,等于是将整个的对吴国边境都由他来管辖,诸葛诞手中的权力顿时便扩大了一倍。
按理贾充回到司马师身边之后,司马师已经知晓了诸葛诞的态度,就算暂时没有办法来对付诸葛诞,至少也不会再给给追加权力,司马师这一出乎意料的决定,让诸葛诞半也没有回味过来怎么回事,于是陈公公宣旨之后,诸葛诞半晌没有反应。
陈公公念圣旨的,尾音已经拖得足够长了,就等着诸葛诞领旨了,但等了半,也没看到诸葛诞有什么反应,他只好轻咳了一声,低声地道:“诸葛都督,还不领旨谢恩?”
诸葛诞这才回过神来,忙伏首道:“臣诸葛诞领旨谢恩。”
陈公公笑呵呵地将圣旨卷起来,递到了诸葛诞的手中,道:“恭喜诸葛都督荣升征东大将军兼领二州啊。”
诸葛诞赶紧地命人奉上一盘黄金来,道:“陈公公一路舟车劳顿,着实辛苦了,些许心意,还望陈公公可以笑纳。”
接旨之前,诸葛诞就已经命人准备好了百两黄金,这大概也算是官场上的一个潜规则吧,陈公公略为推托了一下,然后便笑纳了。
大多数宣旨的时候,接旨的人都会孝敬一些钱物,那怕是获罪下狱的,也会花钱来贿赂一下宣旨太监,除了那种满门抄斩的圣旨之外往往油水甚厚,这已经成为了种不成文的惯例了。
不过像诸葛诞这样出手豪阔的,还是少数,陈公公接过黄金之后眉开眼笑,如此丰厚的收入,也不枉他奔波千里了。
诸葛诞虽然不会心疼那些黄金,但付出了这么多的黄金,至少也要有所回报才是,毕竟他心中还有无数的疑惑,需要陈公公来给他答疑。
“陈公公,朝廷这么突然间会有这样的任命,原先的荆州都督王昶何去?”
陈公公笑咪咪地道:“雍凉都督郭淮此前身染重病,请求致仕还乡,所以朝廷才会征调王昶继任雍凉都督,由于黄河那边战事吃紧,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来继任荆州都督,所以朝廷才会提议由您来兼任荆州都督,恭喜诸葛都督了。”
诸葛诞轻轻地点零头,原来如此啊,郭淮可是一员老将了,自从司马懿调离雍凉之后,郭淮就一直担负着雍凉重镇的防卫,抵御着蜀国不断的入侵。毕竟郭淮年事已高,有个病痛什么的,也很正常,他如果病退之后,雍凉都督自然出缺。
按理,朝廷那边是不乏镇牧边关的大将的,但连续的在幽州和冀州吃败仗,司马师已经是连折了好几员大将了,现在黄河防线那边更为紧要,抽调不出人来,也属正常的事。
现在司马师能征调的,也只有南线的诸葛诞和王昶了,如果他想要调诸葛诞去担任雍凉都督,势必要解除诸葛诞扬州都督的职务,毕竟两地相隔千里,根本就无法兼顾。
而不管是司马师还是诸葛诞,都清楚这一纸调令的后果,所以司马师肯定不敢轻举妄动,他只能是调嫡系的王昶前往雍凉,而不能动诸葛诞。
如此一来,倒是便宜了诸葛诞,由于司马师手下无将可用,荆州都督空缺之后,并没有合适的人选来继任,而淮南和荆州本来就相邻,同样肩负着对吴作战的使命,所以司马师不得已才会将荆州都督的职位授予了诸葛诞。
这也许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却是迫不得己的选择,如此一来,边关虽然有所保障,但诸葛诞的权势更盛以往,横跨荆扬二州,实力更为的豪横了。
第1427章
这是一个圈套
虽然诸葛诞猜不透司马师的真实意图,但是这权力来得却是实打实的,等于无形之中,诸葛诞手下的兵马和地盘就扩大了一倍,如果真得能将荆州掌控在自己的手中,那么将来起兵的时候,诸葛诞肯定又会多了一份助力。
不过按理诸葛诞在贾充面前,已经直抒胸意,贾充是司马师的忠实走狗,回到司马师的身边之后,只会实话实,肯定不会为自己遮掩的,按理自己已经拒绝为司马氏效命,肯定会遭到司马师的打压,又怎么可能反过来赋他以兵权,这不是给自己添堵么?
难不成这是司马师的一个阴谋?
可诸葛诞想来想去,也寻思不出来司马师的阴谋何在,如果司马师要对付他的话,一定会想法设法地削减他手中的兵权,最大程度地遏制他的势力,这样的招数才是正常的,现在不减反增,还给诸葛诞添砖加瓦,诸葛诞就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送走了钦差陈公公之后,诸葛诞遣散众人,独留下心腹大将吴纲和儿子诸葛靓,关起门来商议此事。
吴纲也认为此事大悖常理,这背后或许有什么阴谋也不定,但年轻气盛的诸葛靓却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过是司马师的一种招揽手段,现在司马师在北方战事吃紧,就算他明知诸葛诞有反意,也不敢冒然地兴兵讨伐,而是以安抚为主,许之以高官厚禄,尽可能地稳住诸葛诞,等将来解决了北方战线的事之后,或许会调转矛头再来对付诸葛诞也不定。
诸葛诞听了诸葛靓的话,认为他的也很有道理,现在的司马师,肯定是要最大程度避免两线作战,所以他在北线,对曹亮是以剿为主,对于南线,则是以抚为主,只有剿抚并用,才不致于出现腹背受敌之可能。
至于这个荆州都督,或许就是司马师无人可用,没奈何才白白便宜了诸葛诞,毕竟这样的防守重镇,司马师如果随便派一个出来的话,也未必会放心。
想到这儿,诸葛诞也就坦然了,不管怎么样,只要淮南的兵马一直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中,司马师必定不敢轻举妄动。
到起兵,诸葛诞那是在情形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采用的极端手段,如果司马师没有给自己任何的压力,诸葛诞又何须这个时候大卸兵呢,坐山观虎斗不更好吗?
又过了没几日,王昶派人从荆州送信来,请诸葛诞前往荆州,办理交割事务,他已经接到了朝廷的调令,要他克日前往长安赴任,所以王昶希望诸葛诞可以尽早地接收荆州,这样他才可以早些出发。
相比于南线的平静,西线那边的战事频仍,蜀将姜维不断地向着陇右发起进攻,而郭淮病倒之后,那边就连主事的人也没有了,所以朝廷一再地催促王昶赶紧地赴任,王昶没奈何,也只能是反过催诸葛诞。
吴纲有些担忧,对诸葛诞道:“都督不可轻离淮南,不如派末将前去荆州办理交割如何?”
诸葛诞倒是不以为然地道:“你一个副将的身份,王昶必然会心生不满,更何况交割之后,荆州亦是某之治下,某岂有不亲临之理,放心吧,只要淮南的兵马尚在,司马师就不敢轻举妄动,这次的交割,也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
诸葛靓道:“父亲既然坚持亲往,需多带兵马,以备不时之需。”
诸葛诞哈哈一笑道:“我只需带七百死士足矣,多者无益。”遂留吴纲和诸葛靓守淮南,诸葛诞自带七百亲卫,沿淮河向西,直奔荆州而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2/1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