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校对)第7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9/1023


建业是吴国的都城,攻陷建业的意义自然是非同凡响的,谁能第一个攻上城头,这功勋能小得了吗?
在抢夺头功的诱惑力之下,魏军诸将士是精神抖擞,斗志昂扬,他们的攻势就如同汹涌无比的海潮一般,以不可阻遏之势向着建业城冲去。
除了司马伷的军队和部分的吴军之外,大部分参战的都是东吴的普通百姓,这样的战斗力自然是可想而知的,面对魏军凶猛的攻势,建业的城防变得芨芨可危,他们根本就无可匹敌。
第1924章
战争仍未结束
而在这个时候,一个糟得不能再糟的消息传了过来,吴主孙休驾崩了。
其实孙休在昨天夜里就驾崩了,只是因为皇宫之内乱做了一团,宫人们四散而逃,就连孙休驾崩的事都无人理会,早到第二天早上,有人进入皇宫才发现了孙休的尸体,而侍奉孙休的几个宫人也在他的身边自尽了。
这个消息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原本在魏军的攻击下,建业的城防早已是芨芨可危了,毕竟这些乌合之众根本就没有进行过战斗训练,仅凭一腔的热情,显然根本就无法挡得住训练有素作战经验丰富的魏军的进攻。
再加上战斗开始之前,魏军曾经郑重其事地发布公告,降者免死,这无疑早就撬动了吴人的防守决心,尽管司马伷的人一再辟谣,称这是魏军的一种欺诈手段,让吴人不可相信。
但吴人大多数还是持一种怀疑的态度的,毕竟魏军在此前也并没有过昭彰劣迹,并没有干过人神共愤的事,所以说魏军攻陷建业之后会屠城,也不过是一种传闻而已。
更何况,吴人似乎根本就挡不住魏军的进攻,在潜意识里,他们更愿意去相信魏军的承诺——没有什么能比活着更好的事了,如果真得能投降即可免死的话,那么他们又何苦这么拼死拼活的来守城呢?
这个时候,吴主孙休驾崩的消息传来,这瞬间就摧垮了吴人心中的最后防线,尽管说皇帝距离他们十分的遥远,许多的人终其一生,都未必能见上皇帝一面,但再怎么说皇帝也是一国之君,是江东万人膜拜的存在,如今就连皇帝都没了,那么他们的坚守还有什么意义呢?
吴人的崩溃几乎发生在一瞬之间,许多的人放弃了守城,掉头逃跑了,更多的人一看,也扔下了武器,弃城墙而逃。魏军的进攻没有了任何的阻力,他们轻而易举地便攻上了城头,建业城很快就陷落了。
司马伷的心腹亲信一看情势不妙,赶紧劝司马伷逃离建业。
那知司马伷却是淡淡地一笑,如果他想要逃走的话,那就压根儿也不会进城,既然选择了进城与魏军硬刚,那就注定是一条不归之路,司马伷没有理会亲信的劝告,反而是拎着剑,大步向前,迎着冲上来的魏军而去。
两条长枪猝然地从他的肋下刺入他的身体,司马伷握着剑的手臂无力地垂了下去,强烈的痛感让他的嘴角抽搐了一下,但司马伷仍旧保持着一个优雅的笑容。
对于死亡,他似乎没有旁人的那种惧怕,甚至觉得,这就是一种解脱,所以那怕就是到了临死之间,司马伷依然保持着那份淡定与从容。
一名手持环首刀的魏兵冲上来,凌空一刀斩来,直接就砍在了司马伷的脖颈处,那把刀异常的锋利,而且那魏兵的手劲也是非常的大,司马伷的人头当即便被斩落下来,滚出了很远。
司马伷一死,建业城内也就再没有人站出来抵御魏军的进攻了,魏军攻破了城门,一口气杀到了皇宫之中,一路之上,降者如云,再也没有遇到任何的阻力。
那些投降的吴人都显得战战兢兢的,这个时候,他们最担心的就是魏军不会兑现他们的承诺,在城内大肆地烧杀劫掠,那么留在建业城内的这些吴人,岂不就惨了?
不过好在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魏军严格地执行着他们的承诺,不仅没在建业城中滥杀无辜,而且是于民秋毫无犯,不动百姓的一针一线。
不过属于吴国朝廷那方面的资产,诸如皇宫、军营、官府、府库这些地方,尽皆被魏军所查封,就连吴主孙休的尸体,也被魏军所收殓了。
羊祜入城之后,贴出安民告示,城池的接管事宜,处理的也是井井有条,这已经不是羊祜第一次接手攻陷的城池了,像魏国都城洛阳那样的大城也是羊祜一手接管的,所以在接手敌方城池的方面,羊祜是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的。
虽然说建业是吴国的国都,但其规模大小却根本就没法和洛阳相相提并论,那怕是就是中原的州城,都要比建业更为地繁华富庶,建业城的规模,充其量也就是跟中原普通的郡城相比比,就连一些大郡,它都是比不上的,由此可见,江东之地,还是相对来说比较贫瘠的,虽然吴国孙氏在此立国五十余年,大搞建设,但底子还是太薄。
羊祜处理完建业城的事务,便立刻将所有的情况禀报于曹亮。
此刻曹亮正在西江口魏军大营,按照曹亮的话来说,所有的战船,都要优先来运送战斗部队,王濬的水军,几乎是歇人不歇船,所有战船都在昼夜不停地往来于长江之上,将魏军人员、战马、物资、装备、粮秣源源不断地运送过长江去。
这边的运输还没有结束呢,已经渡江的先头部队则传回来了好消息,他们已经拿下了建业城,攻破了吴国的都城。
司马伷的人头被送还了回来,盛装在木匣之内,用生石灰包裹着,不断渗出的鲜血把生石灰都打湿了,那面庞看起来格外的惨白。
司马氏在中原无法立足之后,四散而逃,司马伦逃往了蜀国,司马伷逃往了吴国,司马攸逃往了西域,其实他们已经对曹亮构不成什么威胁了,只不过除掉一个便少一个,曹亮吩咐将司马伷的尸首收殓了,运回洛阳去安葬,把他和司马懿葬在一处,人死了,也就无所谓仇怨了,入土为安吧。
到是吴主孙休突然暴毙,让曹亮有些意外,孙休是死于魏军攻城的前夜,据吴国皇宫内的人反映,孙休并非是自杀,而是病重吐血而亡的。
孙休死之前,吴国的大臣和宗室就一逃而空了,魏军虽然攻下了建业,但吴国朝廷并没有来投降,所以伐吴之战还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战争仍将继续。
第1925章
穷追猛打
其实吴国将都城设在建业,并不是什么最好的选择,大概也正是因为建业这块地方虎距龙盘,有帝王之气,孙权才会最终定都在这里。
但是从战略纵深的角度来考虑,建业城过于依赖长江天险,一旦长江防线被攻破,建业必将是无险可依,失守便是必然的。
现在的情况正是如此,由于曹亮设计出来的巨型投石车轻而易举地就摧毁了吴国的水军舰队,整个的长江防线瞬间就坍塌了,吴国甚至于连第二防御计划都没有,长江防线的崩溃导致了建业城形同虚设,在吴国还拥有大片领土疆域的情况下,吴国的国都却率先地沦陷了,这显然对吴国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更为要命的是,吴主孙休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居然挂了,如果孙休能迁都到南方的话,虽然局面依旧是比较糟糕,但至少没有糟到底,有皇帝的这个招牌在,多少还是有些号召力的,在南方还拥有广大疆域的情况下,周旋个一年半载,也是没有任何的问题的。
可现在孙休一死,吴国的官员星流云散,各自逃亡,已经再难有任何的凝聚了。
等等,曹亮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吩咐道:“速派人云查一下,张布和濮阳兴逃往了何处?”
吴国虽亡,但吴国朝廷内还是有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的,在朝的左丞相张布和右丞相濮阳兴,还有在荆州的陆抗、施绩、步协,都是吴国的重臣和大将,或执掌权柄,或手握重兵,如果这些人不肯投降的话,还是对魏军平定吴国的残余势力有着极大的阻碍的。
荆州的陆抗、施绩、步协这些人曹亮暂时没有考虑,他们将会是曹亮的下一步打击目标,如果这些人肯投降的话,曹亮倒是乐意接纳他们,但如果他们顽冥不化,继续对抗到底的话,那曹亮当然不介意挥师西进,将他们给灭了。
攻取了建业之后,吴国的长江防线已经是形同虚设了,魏军完全可以沿着长江南岸,向荆州方向发起进攻,吴国防御的重兵一直是分为两地的,建业和武昌各占一头,如今魏军攻下了建业,等于是剪除了吴军一半的势力,荆州的那点残余势力,确实也不够魏军打的。
目前曹亮比较关心的还是张布和濮阳兴的下落,他们逃出建业之后,肯定不会消声匿迹,而是会逃往南部诸郡,召集兵马,想要东山再起。
孙休死后,吴国可谓是群龙无首,光凭张布和濮阳兴的号召力,那还是不足以服众的,尤其在这种国破家亡的情况下,扶立新君,那才是残吴势力的头等大事。
以张布和濮阳兴的尿性,大概率不会立孙休年幼的太子来当新君,最大的可能就是改立年长的孙氏子嗣为帝。
曹亮下令去查,方布的间军司那边很快就有结果出来了,张布和濮阳兴逃出建业之后,便逃往了会稽郡,另外据可靠的消息,孙和之子乌程侯孙皓此时正在会稽,得到这一消息的曹亮百分之百地笃定,张布和濮阳兴会迎立孙皓为帝,在会稽重建残吴小朝廷。
吴郡和会稽郡是孙氏的发迹之地,也是其江东基业的根本所在,这两个郡也是吴国最为富庶之地,人口和钱粮是最多的,张布和濮阳兴逃往此处,就是想利用此二郡之地做为根基,与魏军周施与对抗。
不过曹亮轻轻地冷笑一声,张布和濮阳兴虽然看似打得一手好算盘,但在吴国大势已去的情形之下,他们再想逆风翻盘,这样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就算他们立孙皓为帝,重树孙氏大旗,但这样的举动,也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别说孙皓这种人渣了,就算是立一个圣明之主,在这种大势已去的背影下,又焉能兴得起什么风,掀得起什么浪,从长江防线失守的那一刻起,吴国的命运就已经被钉死了,不管是谁,都无法再能有什么做为了。
曹亮当即下令,羊祜率领中军团立刻出发,挥师向东南,直取吴郡和会籍郡,去消灭吴国的残余势力,同时渡过江的四万守备兵,除了留下几千人来守建业之外,全部随同羊祜征战东南诸郡。
东南诸郡范围甚大,除了吴郡和会稽郡之外,还有兴都郡、临海郡、建安郡、鄱阳郡、豫章郡、临川郡和庐陵郡,如果羊祜每攻克一郡之后,都会留下若干的人马驻守,那么越往前打,手下的可用兵马就越少。
所以此次伐吴,曹亮还特意地从青州、兖州、徐州、豫州等地调集了四万多人的郡国兵,他们进入吴国的任务并不是打仗,而是担任守备的,羊祜的野战军团每攻陷一地,这些郡国兵便接管一地,这样一来,也就避免了主力野战部队分兵的困扰,地方的治安也不用太过于依靠吴国的降兵了,避免其二次作乱的可能。
曹亮和司马氏打了多少的年的仗,但归根结底,那是魏国的内战,所有参战的士兵,也都是魏国的子民,所以降兵的利用率和转化率那是很高的,也许上午刚刚俘虚虏的司马兵,下午就成为了并州兵,这样的转化完全没有多少的障碍。
可和吴国打仗,那就不一样了,两国敌对已久,就连普通的民众,都会将魏军视做外来入侵者,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很难做到完全的臣服,所以在野战军团征服后的区域,魏军就不敢将治安权全部交给吴国的降兵,那怕就是要用一部分降兵,也必须由魏军的守备部队来占据主导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保证吴军不会出现二次叛乱的情况。
尽管已经攻破了建业,但吴国的情况,依然是很复杂的,那些残余的势力,必须要尽快地剿灭,吴国的百姓,也必须要尽快地予以安抚,已经征服的地方,决不能出现二次叛乱的状况,让江东百姓尽快归心,才是头等的大事。
第1926章
前往会稽
张布和濮阳兴带着一干的亲信人马,连夜逃出了建业城,总的来说,他们还是比较幸运的,能带着这么多的家属和部下,抢在魏军合围之前离开建业城,确实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出了城之后,张布和濮阳兴乘坐马车,几乎是一夜都未曾停歇,他们生怕魏军追过来,所以马不停蹄地赶路,天亮之后,逃到了云阳,这里距离建业已经是百里开外了,看到没有追兵追来,张布和濮阳兴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一夜逃亡下来,他们一行人又困又累,饥肠漉漉,好生狼狈,按说他们这些人平日里养尊处优惯了,受这样的颠沛之苦,真是难以接受,不过此时此刻,谁都没有半句怨言,毕竟回头看看,建业城此刻怕早已经是沦陷了,就连皇帝陛下都生死未卜,想到这些,他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濮阳兴指着东南方向,对张布道:“由此向东,我们加快脚程的话,两日之内,必可以赶到吴县,到了吴县,召集兵马,汇集钱粮,才能暂保安全。”
张布环顾了一下四周,他们家眷之中,女人颇多,舟车劳顿,自是苦不堪言,张布面露不忍之色,对濮阳兴道:“一夜奔波,大家俱是辛苦,不如歇息片刻,再行上路如何?”
濮阳兴道:“这可不行,魏军多是骑兵,速度极快,如果他们连夜追来的话,我们想走也走不脱了,所以此时万万不可耽搁,还得加快行程才是。”
张布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这个时候,也容不得他们安逸了,只能是一路匆匆,昼夜兼程地赶往吴县。
抵达吴县之后,张布和濮阳兴便利用相印,召集吴郡所有的兵马供他们差遣。
但吴郡的兵马委实不多,这里深入吴国的腹地,吴国朝廷自然也不会将重兵集结在这里,所以张布和濮阳兴最终也只集合到了几千人,想要拿这几千人和强大的魏军相对抗,这显然是以卵击石。
不过张布和濮阳兴也并非是没有办法,吴郡虽然兵不多,但吴郡却是吴国最为繁华富庶的地方,也是吴国的粮仓所在,这里不缺的便是人口与钱粮,张布和濮阳兴便利用这里的钱粮大肆募兵,并散布魏军攻破建业杀害吴主孙休的谣言。
如此一来,吴郡的百姓同仇敌忾,纷纷应募,加入到了吴军的队伍之中,短短的几天之内,张布和濮阳兴就招募到了四五万人,声势壮大了不少。
不过他们也没敢在吴郡久留,毕竟吴郡地势平坦,无险可依,如果魏军的大队人马杀来之后,就算他们现在招集了不少的人马,但太多的新兵,根本就没有多少的战斗力可言,所以张布和濮阳兴商量了一下,还是按照原计划,前往会稽郡。
会稽郡大半都是山区,山川和河流密布,地形复杂,是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张布和濮阳兴如果将吴郡招募来的兵马以及吴郡的钱粮带往会稽郡的话,便可以在会稽郡做长期的坚守。
更为重要的是,吴主孙休死后,现在张布和濮阳兴急需重新立出国君来,这样的话,吴国的大旗才能竖起来,才能有号召力,号召吴国的万千子民奋起抵抗魏人的入侵。
按照子承父继的原则,孙休死后,张布等人可以立孙休的太子为帝,但太子实在是太小了,只有几岁,如果是太平年月,几岁的孩子来当皇帝,也不足不奇,只要辅政大臣得力能干,朝政的秩序也就不会出什么岔子。
但现在国破家亡之际,立一个年幼的孩子做皇帝,却是一个糟的不能再糟的事了,所以濮阳兴提议从孙氏宗室之中选出一个年长英明的子弟来,担任皇帝,这样才能兴复孙吴大业。
濮阳兴反复地斟酌过了,最合适的人选便是前太子孙和之子乌程侯孙皓,孙皓博学多才,知书识礼,为人谦恭,濮阳兴以前和孙皓接触过,确实感觉他有成为了明君的潜质,如果能让孙皓继位的话,他做为孙权的嫡孙,完全是有资格继承大位的,名正则言顺,所以濮阳兴对立孙皓为帝十分的热衷,并多次劝说张布,希望能得到张布的支持。
张布虽然跟孙皓不熟,但考虑再三,觉得濮阳兴说得也很有道理,现在如果立太子的话,根本无法应对目前复杂的局势,如果改立孙皓为帝的话,到是可以解决目前的这个难题的。
所以张布也就同意了濮阳兴的提议,准备立孙皓为帝,而此刻孙皓正在会稽郡,张布和濮阳兴赶到会稽郡之后,便可以宣布册立孙皓了。
张布和濮阳兴刚刚准备离开吴县的时候,就得到了消息,魏国大军已经离开了建业,正向吴郡方向而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9/1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