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校对)第8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4/1023


石苞和刘靖双双赶到了灯影峡,此刻已经是天光大亮了,雨也停了,整个峡谷之内已经看不到一处明火了,只有余烟袅袅,整座峡谷一片狼籍,触目惊心。
峡谷之内,横七竖八地躺满了被烧焦的尸体,一部分是人的尸体,一部分是马的尸体,但基本上都是成为了焦炭的模样,形状难辨。
许多的屯骑兵被烧死之后,厚重的铠甲依然还保持着原先的模样,只是铠甲里的尸体,已经缩小到只有原来大小一半的模样了,可见这些士兵死之前,承受了怎么样的痛苦。
石苞脸色惨白如纸,脸上的肌肉明显地可以看到在抽搐,他缓缓地沉声问道:“一共伤亡了多少人?”
王徽虽然是死里逃生,但他的眉毛胡须也都给烧光了,就连脸上都烫起了无数的水泡,整个人烟熏火燎,狼狈不堪。
不过王徽倒是顾不得其他,在大火熄灭之后的第一时间,便开始抢救伤者,清理现场了,所以石苞问询伤亡情况的时候,王徽立刻毫不犹豫地回答道:“禀都督,屯骑营一共阵亡七百三十二人,负伤四百一十五人,其中一百八十九人伤势严重,劲骑营一共阵亡三百二十四人,负伤三百六十七人,其中九十五人伤势严重,或恐不治。”
“什么?居然伤亡了将近两千人?你们……”石苞脸上的青筋陡然地暴突起来,目光瞬间变得异常凌厉,两道寒光扫向王徽和张乔,这时候,石苞恐怕将他们生吃了的心都有。
看得石苞骇人的眼神,王徽和张乔不由自地后退了半步,心里忐忑不安,生怕石苞一怒之下,将他们两个给斩了。
石苞身为右军副都督镇东大将军,持节,确实是有着临阵斩杀两千石以下官员的权力的,这次屯骑营和劲骑营在灯影峡遭遇到如此的惨败,王徽和张乔显然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石苞一怒之下将他们斩杀,那也是无话可说的。
也难怪王徽和张乔心生惧意了,他们好不容易才从鬼门关里逃出来,如果不是这大雨的话,魏军何止会仅仅损失一千多的人马,包括王徽在内,被困于峡谷的魏军,恐怕都没有生还的机会,那样至少将会有上万人葬身火海,那样的损失更是无可估量的。
王徽此刻已经是心如死灰了,魏军遭遇到如此失利,他身为屯骑将军,身为先锋官,自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石苞真要处罚他的话,王徽也是无话可说的。
只不过石苞凌厉的目光只维持了片刻,瞬间便又黯淡了下去,神色显得颓然而灰败,默默地长叹一声,没有再言语了。
这一次的失败,王徽和张乔固然有着重大的责任,但身为前线指挥官的石苞,就真得没有一点责任吗?
追击蜀军的命令是他下达的,至少石苞也要负责战术层面上的责任,其实曹亮以前就曾经反复地强调过,穷寇莫追,尤其是像蜀军这样有组织有秩序的非溃败型撤退,必须要密切注意蜀军的动向,不可轻兵冒进,以免中了蜀军的埋伏。
但当时石苞和刘靖都有些头脑发热,早就把曹亮的警告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他们谁也不想放弃掉这个绝佳的立功机会,所以才会大举派兵追击,结果却是中了蜀军的伏击,差一点儿就全军覆灭了,如果不是有这么一场天可怜见的及时雨的话。
第2230章
落幕
西陵之战就这样落下了帷幕,如果说没有最后的灯影峡的这场战斗,魏军可以用一种最完美的方式来收官。
而且蜀军最终从马鞍山的撤离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双方的战斗也会一直地持续下去,甚至有可能会将战火燃到蜀国的境内。
但灯影峡之战,导致了魏军的进攻是戛然而止,虽然说魏军的损失并不太大,只有不到两千人的伤亡,但这场失利,终究是给魏军的追击埋下了阴影。
谁知道魏军后续还会有什么伏击的手段,要知道蜀军在打伏击战方面,那是很有心得的,他们有这一套很是成熟的伏击经验,一旦魏军轻兵冒进,很可能就会再次中招。
不是每一次都会有老天的眷顾,这一场大雨挽救了魏军近万人的性命,但下一次再遇到伏击的话,还会有这样的幸运吗?
于是魏军的各路人马都变得老实安分起来,他们虽然也在向马鞍山进军,但采用的皆是步步为营,稳步前进的策略,没有一支军队再敢冒进了。
这对姜维来说,自然是再利好不过的消息了,他退守马鞍山,本来也无意再坚守的,等到司马伦和步协的两支人马回归之后,姜维便立刻下令撤军,退守永安。
虽然北面还有牵弘的一支魏军在那儿虎视眈眈,但已经是无关大局了,蜀军主力会合在一起,至少也有七八万的人马,如此庞大的兵力群,牵弘自然也不敢有所行动,只能是目送蜀军从马鞍山西去,无所做为。
其实曹亮将牵弘从关中调过来,就是对西陵的蜀军起到一个牵制的作用,威胁一下蜀军的退路,让姜维不得不抽调出一支人马来,防范一下退路和粮道,这样牵弘的这支军队任务便已达成。
当然如果魏军在大胜之余,对蜀军形成多路围攻的态势,牵弘军也就又有了用武之地,他们可以从兴山南下,直取秭归,彻底地切断蜀军退路,将蜀军所有的人马都围歼在西陵地区。
现在看来,这个计划是完全行不通了,灯影峡之战后,魏军已经放弃了对蜀军的急攻狂追,而改用步步为营的进军方式,这种进军方式虽然稳妥,但却丧失了全歼蜀军的机会。
全部集结起来的蜀军力量比任何时候都强大,此刻牵弘如果不顾一切地去袭取秭归的话,能不能拿得下来另当别论,就算真得拿下了秭归,被切断退路的蜀军那还不得杀红了眼。
而孤军奋战独立无援的牵弘军,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的挡得住蜀军的求生之路的,这种螳臂当车之举,不过是自不量力的行为,曹亮都没有任何的指示,牵弘又如何敢轻举妄动,只能是放任蜀军的大队人马西去。
对于姜维来说,马鞍山虽然是险要之地,但却非留驻之所,只不过是他行途之中的一个驿站罢了,就如同他每一次出征关陇,秦岭都是必经之地,秦岭之险,天下无山峰可以比拟,但却从来也不是姜维的驻守之地。
从这一点上来讲,马鞍山和秦岭是极为相似的,先前姜维派罗宪驻守马鞍山,是为了防备魏军从这一路进攻西陵或者是切断西陵和永安之间的交通,而如今西陵失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个时候再死守马鞍山,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西陵城是西陵地区的防御核心,姜维此前所有的防御计划,所有的长围体系,都是围绕着西陵而建立的,而现在,西陵城失守之后,外围的防御体系也就立刻宣告土崩瓦解了。
此时再留守西陵一带,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反倒是魏军的步步逼近,会让局势变得越来越艰难,姜维没有做过多的考虑,就决定从马鞍山撤军,回归永安。
对于姜维来说,没有什么比保存实力更为要紧的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姜维能够保存好自己的实力,何愁将来没有机会收复中原匡扶汉室。
上一次北伐陇西,虽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其实也并不算什么失败,姜维损失掉的,也仅仅只是陇西这块地盘而已。
而且严格来说,也算不上什么损失,陇西本来就是魏国的领土,姜维得到就是意外之喜,得不到也没有什么,从头再来便是,反正姜维经历过了那么多的失败和挫折,也不在乎多那么几次。
但姜维有一个巨大的收获,那就是司马伦和司马伦来带来的五万人马,对于一直以来缺兵少将的蜀军而言,这无疑才是实打实的收获。
现在的情况和当初的陇西之事几乎是如出一撤,司马伦当时是携陇西五郡及十万大军降蜀,如今陆抗是携荆州西陵之地及六万吴军降蜀。
而结局更是惊人的雷同,上一次姜维北伐出兵雍凉,最终是憾失陇西,而此次则是东进荆州,憾失西陵。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姜维虽然经较遗憾地失去了荆州,但却得到了陆抗的这支军队,尽管是有所损失,但大部分的主力尚存,等他们返回永安之后,不但可以大大地加强永安的防御力量,而且姜维还拥有随时再度出征的能力,只有要合适的机会,姜维肯定会继续发起东征,直捣荆州的。
这次蜀军之所以能顺利地撤回永安,有一个人是功不可没的,那就是骠骑将军司马伦。
当时西陵失守,局势危急,司马伦在猇亭接到了姜维的紧急撤退命令之后,并没有立刻撤军,而是等待步协从嵬嵘寨撤回来之后,让步协先走,他来断后。
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司马伦的大局观,换作是其他的人,很可能早就跑路了,局势这么的危急,稍有不慎,就会有灭顶之灾,自己都快顾不过来了,哪还有余力去顾及别人啊!
但司马伦却是不急不躁,处乱不惊,在最危急最紧要的时候,坚守了两天的阵地,宁是等待步协到来之后,才率兵予以撤退。
第2231章
罪与罚
如此的高风亮节,足以称之为军中楷模了。
识大体,顾大义,司马伦的这番表现,让姜维都衷心地称赞,不愧是自己亲自选定的人,以司马伦的胸怀和气度,就现在也足以胜任三军之帅了。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司马伦有着极为优势的军事指挥才能,如果说以前在豫州的时候,司马伦曾全歼过魏军的一个营,许多人认为那不过是一个偶然,是魏军的一时不备才成就了司马伦的功勋,后来魏军打起了精神,司马伦不就一样也没有机会了吗?
这一次的灯影峡之战,则是完完全全地体现了司马伦的军事才华,他这次的对手,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不是什么魏军临时拼凑出来的杂牌军,而是响当当名扬天下的魏军三大骑兵主力之一的屯骑营。
多少年来,屯骑营堪称是各路人马的一个噩梦,只要听说对手是屯骑营,许多队伍都会闻风丧胆,未战先怯,毕竟屯骑营给天下各路人马带来的压迫感,是任何一支军队也不曾有过的。
屯骑营拥有着无坚不摧的攻击力,拥有着万敌难克的防御力,更有着非凡的骄人战绩,是一支真正王牌之师。
和这样的对手交战,是任何将领都头疼的事,攻不动,防不住,而且屯骑营做为一支骑兵,在速度上是碾压任何步兵的,所以一旦被屯骑营锁定的目标,基本上就已经是凉凉了。
但司马伦在灯影峡,却成功地打了屯骑营一个伏击,如果不是运气稍稍地差了一些,屯骑营很可能就会全军覆灭,彻底地葬身灯影峡。
这一战,司马伦可是继承了蜀军一贯的优良传统,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让魏军再也不敢轻易地追击了,为蜀军的顺利大撤退,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不过在马鞍山会师之时,司马伦还是给姜维出了一小小的“难题”,司马伦将先前扣押的宁随交给了姜维来处治。
姜维曾经给驻守在四风山的宁随下达过命令,让他率部紧急驰援西陵,但最终姜维却没有能够等到宁随的到来,最终西陵失守,姜维被迫撤往了马鞍山,也一直不曾得到过宁随的消息。
此刻司马伦和步协回归,司马伦却将宁随给押了上来,不禁让姜维是大吃了一惊,急问何故。
司马伦备述详情,宁随也是无可抵赖,只能向姜维讨饶。
司马伦只是陈述完事情的经过,没有掺杂自己的任何感情,他将宁随交给了姜维,由姜维来亲自处治。
宁随在白沙咀的临阵脱逃,性质是十分恶劣的,甚至可以说西陵城的失守,一大半是他的责任,如果宁随能及时地赶到西陵,西陵城也不至于会那么快地失守掉。
就算宁随在白沙咀无法突破魏军的阻击,但如果他拼尽全力与魏军厮杀的话,魏军平湖营也无法及时调往西陵,参与到攻城之战中来。
但正是因为宁随的临阵脱逃,弃部下军队于不顾,最终才导致了蜀军近九千人的损失,这一战彻底地改变了西陵的战局,导致了整个西陵防线的崩盘,从这一点上来讲,宁随是罪无可恕。
司马伦拿下了宁随,但却没有做任何的处治,现在他把处治权交给了姜维,显然就是要当着众将的面,看姜维如何来处治宁随。
宁随是姜维的副将,从姜维担任卫将军的时候,就已经追随姜维了,算得上是姜维的心腹与亲信,是姜维最值得信赖的人之一。
正因为如此,姜维才会将这一支一万人的预备队交给宁随来统领,就是希望在关键的时刻不会掉链子。
但让姜维没想到的是,真正到了用人之际,宁随的链子比谁都掉得更快,整个西陵防线的崩溃,就是从宁随这里开始的,现在事实已经很清楚了,宁随就是罪魁祸首,他对西陵的失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司马伦对此默不作声,陆抗同样也是沉默不语,所有的将领都默默地看着姜维,看他如何来处治宁随。
宁随则是面如死灰,当初在白沙咀之时,他也没有料到会是如此的一个结果,如果宁随知道自己的行为能够影响到最终的战局的话,那么打死他也不会轻易地逃走了。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大错已铸,追悔莫及,现在宁随也知道自己的生死唯系于姜维的一念之间,所以才会拼命地给姜维叩首求饶,希望姜维念在往日之情的份上,饶自己一命。
说实话,姜维和宁随的关系确实不错,宁随能成为姜维的心腹,可不仅仅是只会当一只舔狗那一样简单,身为副将,在处理庶务杂事的时候,宁随还是表现出过人的能力的,确实为姜维起到了排忧解难的作用。
其实宁随的能力也就是仅限于处理一些琐事,真正的领军作战,他的水平还是差了很远的,正如当年诸葛亮重用的马谡,做参谋是绰绰有余,但真正让他独当一面之时,却是不堪大用。
姜维犯的错误和诸葛亮简直就是一模一样的,信任不等于能力,将不称职的亲信放到他们不能胜任的岗位上,迟早是会出大秕漏的。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确实也是一种无奈,毕竟总得有人来为北伐的失败来背锅。
同样的道理,姜维也无法宽宥宁随,姜维想要服众,就必须要将宁随明典正刑,司马伦没有吭声,但他的态度绝对是最为决绝的,更何况前面还有胡奋之事,胡奋同样因为失守街亭而被处斩,姜维今天赦免了宁随,如何向众将士交待,如何能维护自己的威信?
姜维扫了一眼众将,沉声地道:“宁随临阵脱逃,怠慢军心,罚无可恕,来人,推去斩首示众,以正军法!”
宁随一听,身子如烂泥一样瘫倒在地上,他知道,一旦姜维做出了决定,那就是不可更改的,这回他真是死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4/1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