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校对)第8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5/1023


刀斧手将宁随押了下去,很快就将人头给呈了上来,中军帐之中,谁都没有开口,气氛十分的沉闷压抑……
第2232章
负荆请罪
西陵之战结束之后,曹亮也就不用再藏着掖着了,摆驾离开了凌云号,来到了西陵城中。
陛下驾到,自然引起了魏军的轰动。
出于保密的需要,此次西征荆州,曹亮就没有离开过凌云号战列舰,知道曹亮在军中消息的人,根本就没有多少,所以几乎所有的魏军将士,都不知道原来陛下一直就在他们的身边,一直与他们是并肩战斗。
这对于魏军将士来讲,就是一种殊荣啊,陛下都亲临前线的,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拼命呢?
石苞、刘靖、王徽和张乔径赴驾前,负荆请罪。
曹亮却是不以为然,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如果说打一场败仗就斩几员大将的话,那曹亮手底下恐怕早就无人可用了,也无人再敢领军出战了。
灯影峡之战,魏军打得确实是很糟糕,曹亮以前就曾反复地告诫过他们,追击敌人需要慎重。
这里面不是说溃败的敌人就一定不能追击,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只有审时度势,临机善变,这样才能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
一看到敌人撤退,就穷追不舍,不分析战场的情况,不了解战场的地利,冒然地盲目追击,只会栽跟头的。
灯影峡的最大教训就是屯骑营和劲骑营的追击太冒进了,对自己的实力盲目自信,对敌人的反击预估不足,对地形的没做任何的了解,所以才会中了司马伦的火攻之计。
曹亮早就提醒过,司马伦此人虽然年轻,但绝非是泛泛之辈,智谋超群,胆识过人,面对这样的对手,必须要慎重再慎重,稍有不慎,那就是这番的下场。
当然在豫州之时,魏军就曾在司马伦的手上吃过一次大亏,现在看来,他们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早把当年血的教训给抛之脑后了。
这应该是和魏军求功心切有着莫大的关系,军功体系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它是激励士气的法宝利器,同时也会带来风险和危机,在最大的利益诱惑面前,让魏军将士保持冷静,这几乎是一个奢求。
所幸这一次天降及时雨,才避免了魏军两大骑营遭遇更大的损失,这个结果,也让所有人的人都直呼运气,要知道,这雨要是晚下一时半刻的话,那屯骑营的大部分人马,今天就真就栽了。
魏军的军纪向来是赏罚分明的,既然屯骑营和劲骑营在灯影峡打了这么一个败仗,没有理由不追究领军者的责任,当然比起姜维处斩宁随来,曹亮的处罚大棒那是高高挥起,轻轻落下。
做为屯骑营和劲骑营的统领,王徽和张乔被撤消了将军的称号,贬为屯骑校尉和劲骑校尉,不过仍担任屯骑营和劲骑营的统领主官。
而右军副都督刘靖和石苞做为指挥者,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撤消了他们持节的权力,每人罚俸半年,爵禄也减半。
其实这个处罚还真是象征性的,王徽和张乔虽然被撤消了将军的称号,但他们的职务并没有改变,还是担任屯骑营和劲骑营的主官,只要将来有立功的机会,他们还是很快就可以官复原职的。
至于石苞和刘靖,也仅仅只是被罚俸和削禄,可到了如今的这个地位,谁还会在乎俸禄那个仨瓜俩枣的,没有将他们革职削官,真得是最大的恩典了。
连石苞他们都觉得曹亮的处罚太轻了,纷纷向曹亮请奏,要求按律处罚,以正军法。
曹亮呵呵一笑,称他这是完全按照军法来做的处罚,这一次的灯影峡的失利,魏军损失了不到两千的人马,如果不是造成了后续的一些影响的话,甚至他们都够不上处罚的标准。
现在魏国的形势已经是一片大好,此次的西陵之战,击败了吴蜀联军,拿下了荆州的最后一块地盘,完全实现了曹亮最初设定的目标,虽然最后的灯影峡之战,有那么一点小瑕疵,但总体而言,瑕不掩瑜,曹亮没必要揪着这么一点小错不放。
给他们一点小的惩戒,也算是给他们一点警醒,在以后的作战之中,务必要保持戒骄戒躁的作风,胜不骄,败不馁,打好最后的灭蜀一战。
灭吴国之后,曹亮已经将目光锁定在了蜀国,想要完成天下一统,就必须要灭掉蜀国,这是曹亮的最终战略目标,这个目标是毕生所追求的,不过世事如何变迁,曹亮始终都矢志不移。
灭蜀和灭吴,是完全不同两种战略模式,吴国有长江天险,魏国的国力远胜于吴国,但始终也拿吴国没有办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无法解决突破长江天险这个难题。
但对于曹亮而言,这都不是事,毕竟在攻破长江天险上面,曹亮早就有自己的想法了,没有金刚钻,也不敢揽瓷器活不是,如果曹亮真没有突破长江防线的把握,也不会如此兴师动众,挥师南征。
所以说,在曹亮大举兴兵南下之际,其实他已经是做好了破吴的准备,就在所有的人都以为曹亮拿下淮南江北之后,将会班师回朝之际,曹亮却突然地发起了渡江作战,并且亮出了他的终极武器——巨型投石车。
这种巨型投石车可以将石弹打到江南的岸上去,曾经引以为傲的江东水军在这种巨无霸的面前,脆弱的不堪一击,魏军击垮了吴国的水军,顺利地登上了南岸,攻取了建业,吴国遂亡。
尽管残吴势力还在做顽强的抵抗,但这种抵抗在大势之势,也变得苍白无力,魏军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先后拿下了扬州和荆州,随着吴蜀联军在西陵的失败,整个长江一带,已经全部落入到了魏军的控制之下。
蜀军退守永安,集中兵力来守卫蜀国的东大门,但面对陈兵于西陵的十万余魏军,姜维也深陷隐忧之中。
不过曹亮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让魏军进行了休整,连续地作战,魏军各部队也是比较疲惫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曹亮等待交州那边的消息,交州是残吴势力的最后一块根据地了,拿下交州,才算是真正的消灭了吴国。
第2233章
探听消息
岭南的冬天,和中原是完全不同的,或者说岭南根本就没有冬天这个概念,天上看不到一片的雪花,地上见不到一块的冰,这里的冬天,比中原的春天还要更暖和。
寻常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是无法用兵的,天寒地冻地在野外行军宿营打仗,冻死冻伤那是常有的事,非战斗减员十分严重,所以交战的双方非迫不得己,一般都不会选择在冬季用兵,只有等到春暖花开,才是打仗的最好时机。
但到了岭南,似乎就不是什么问题了,这里的冬天都是如此的温暖如春,行军打仗一点也不受影响。
羊祜需要考虑的,就只有长途远征所面临的后勤补给问题了。
从建业一直打到建安,其实已经是跨越千里的征程了,这对魏军的后勤补给线已经一个严峻的考验了,尤其是从会稽郡到建安郡,一路之上,几乎都是崇山峻岭,这粮草转运地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为了保证中军团能顺利地进军,羊祜已经想了很多的办法,勉勉强强才将粮草辎重从吴郡运往了建安郡,基本上保证了军队的最低需求。
但如果继续向交州进军的话,那么魏军后勤补给线将会继续地向前延伸数千里的距离,这完全是一个几乎不可能有实现的目标啊。
从地图上看,交州的地域最为广阔,从最东面的南海郡揭阳到最西南端的日南郡,至少也有四千里的距离,现在羊祜所面临的最大的敌人,恐怕不是交州的吴军,而是交州的地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军团八万人马,每日所消耗的粮草,都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目,而且建安郡本身就是荒芜偏僻,能够耕种的田地面积相当的有限,当地所产的粮食,勉强只够当地百姓自己食用,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粮草来支应大军。
魏军现在所需的粮草,必须都得从鱼米之乡的吴郡进行转运,古语说千里不运粮,意思就是运粮千里,还不及路上的消耗,长途运输最不划算了。
现在虽然说运力的问题比之前的要先进一些,但陆路运输,本身就是成本巨大的,而且越向前延伸,所消耗的成本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如果不解决后勤运输的问题,那进攻交州就是一种奢望。
和陆路运输相比,水路运输是最经济最划算的一种运输方式,千百年来,漕运一直是唯系中央朝廷和地方官府之间的重要纽带,为了保证南粮北调,历代朝廷都不惜花费大气力大代价来开挖运河,以维持国家的财锐粮赋合理调度。
但从会稽郡到建安郡,几乎所有的河流都是从西至东汇入大海的,没有一条河流之间是相互贯通的,魏军想要从北往南走水路调运粮草,这个方案是完全行不通的。
以前羊祜打仗,几乎不用去考虑后勤补给的事情,这一切都是有专门负责后勤保障的官吏来做好,羊祜需要考虑的,仅仅是如何打仗,战略战术的事情。
但现在,他却不得不通盘考虑后勤运输的问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中军团的八万大军就是举步为艰,寸步难行。
别看扬州的建安郡和交州的南海郡是挨着的,但两郡之间地域非常的广阔,没有千里之遥也有八百多里,而且这一路之上,大多都是荒无人烟的烟瘴之地,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甚至连路都没有。
羊祜派遣了步兵将军皇甫闿率了一支三千人的先遣人马向西进入到了交州地界,一是探探路,二是探探交州的虚实,毕竟这么多年来,关于交州的情报,几乎是一片空白的,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羊祜都不会盲目地进军,所以派兵侦察和刺探一下交州的情况,那是十分有必要的。
魏军出现在了交州的边界之上,立刻引起了交州方面的恐慌,交州刺史陶基立刻派他的长子陶璜率兵一万,前往揭阳驻守,以拒魏军。
皇甫闿倒也没有冒然地进军,而是一直留驻在了建安郡和交州的边界地带,更多的是派遣斥侯和哨骑,进入到了交州境内,去打探消息。
这次皇甫闿所率的三千人马,光是了斥侯兵,就有四五百人之多,皆是从各营之中抽调而来的,他们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全面详实地刺探交州方方面面的情报,为羊祜的下一步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魏军的斥侯兵,大多数有着丰富的侦察经验,他们进入到交州境内之后,分路行动,潜入到了番禺、广信、高凉、合浦等地,收集到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并且及时地反馈给了羊祜。
孙奉在番禺称帝的消息,羊祜还是第一次听到,实在是交州那边的交通太闭塞了,像称帝这样的大事,魏军这边居然毫不知情,如果不是羊祜刻意派斥侯过去侦察敌情,魏军对交州还真是一无所知。
这次对交州大范围的侦察,收获还是不小的,不光知晓了孙奉在交州称帝这样的“大事”,而且对交州的兵力多少,如何布防,风土人情这样的情报,都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吴国派驻交州的刺史叫做陶基,此人倒是颇有才干,将交州治理的井井有条,而此番称帝的孙奉是长沙桓王孙策的孙子,原为会稽侯,临贺太守,随同荆州牧施绩从荆州逃往了交州,到达番禺之后,被施绩和陶基扶立为新帝,承继吴国大统,改元为重兴,施绩为左丞相,陶基为右丞相,共辅朝政。
吴人在交州另立朝廷,这倒没有让羊祜感到意外,毕竟最先在会稽称帝的孙皓也死在了建安山越人的手里,吴人为了承继大统,在交州另立一个皇帝,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只不过随着吴国更多的地盘丧失,人才凋零,此番在交州新立的小朝廷越发的寒酸了,据说连朝臣的数量都凑不齐,而且施绩和陶基还大搞卖官鬻爵之事,看来吴国真得是穷途末路,日暮西山了。
第2234章
海上航线
卖官鬻爵本来就是最为昏庸的治国之道,以前大多数的王朝或多或少都会有此行径,但无一例外都会成为王朝的败亡之道。
而且这种卖官鬻爵的行径本来就是遭到世人的诟病的,那怕是汉末权力熏天的十常侍,做此行径这时,也是遮遮掩掩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像施绩陶基这样公然地将官爵当做米肉一样来售卖,还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大概也是施绩和陶基比较缺钱吧,才会想出这么一个馊主意来,当一个王朝把官职爵位当做商品进行售卖的时候,也就证明这个王朝真得快完了。
毕竟交州荒凉偏僻,人口稀少,而新建一个朝廷,确实是要花费不少钱粮的,仅仅凭借着交州当地的赋税,是不足以支撑这个小朝廷的开支的,施绩和陶基想到卖官鬻爵这个办法,大概也是无奈之举吧。
不过一个官位动辄售价百万千万,这倒也是一个快速揽财的好办法,据说交州那边正在大肆地征兵募卒,用的应当就是这些卖官鬻爵得来的钱财吧。
现在羊祜已经对交州的兵力布防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交州一带吴国并没有太多的驻兵,原当初也就只有三四万人而已,就算再加上施绩从荆州带过去的一万多人马,交州的总兵力,撑死也就五万人。
而且交州这一带长年以来并没有什么大的战事,所以在吴国军队的战斗序列之中,交州兵的实力,比起扬州兵和荆州兵来,显然是要明显弱上一大截子的。
就算这一次交州征募新兵,再增加个两三万的兵力,数量上也许能和魏军中军团看齐,但战斗力真心就不敢恭维了,和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魏军比起来,这支交州军,只能称之为菜鸟军了。
羊祜倒是丝毫没有担忧交州军能给魏军带来什么威胁,而且从斥侯兵带来的情报显示,交州的州城番禺,城墙低矮,城防稀松,就连中原地区一座普通的县城的城防都比不上。
州城的城防尚且如此,其他的郡城县城,那就更不用提了,许多城池破破烂烂,年久失修,看起来都摇摇欲坠,魏军攻打这样的城池,当真是一点的压力也没有。
羊祜现在面临的困难,还是后勤补给的问题,就算魏军在进攻交州的时候,可以打得拉枯摧朽,可后勤补给跟不上的话,那一样会拉胯。
就在这个时候,吴国的降将卫琮给羊祜提了一个建议,那就是通过海路运输的方式,将粮草物资运到交州前线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5/1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