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校对)第9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5/1023


毕竟大人物的权力之争,对于他们这些小人物来说,就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只能是走一步瞧一步了。
第2333章
十日之期
严格来说,这些校尉和司马也算不上是姜维的嫡系,他们之所以能升到目前的位置上,多半也是依靠着以前在军队中立下的功劳,并没有走什么上层的路线或者说有什么深厚的背景。
所以对他们来说,大将军的命令和汉中都督的命令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上位者在对他们发号施令,那怕这些命令很可能是冲突的,迥异的,他们都不敢提出任何的质疑,只能是按照最新的命令来行事,谁的命令都得听。
前一个命令让他的向前,他们就向前,后一个命令让他们向后,他们就向后,对于这些校尉司马来说,他们没有质疑命令的权利,只有执行命令的义务。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们只需要奉命行事即可,至于这道命令是对是错,那就无关他们的事了。
其实阎宇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瞧得上这些游击军,毕竟这些军队比较零散,就算全部加起来,也没有多少的人马,阎宇一门心思想要针对的,还是汉城乐城阳平关的那些守军,只有将这三地的军权抓到手中,才能真正的掌控汉中的大权。
但这三地的兵马,却牢牢地掌握在蒋斌、王舍、傅佥等人的手中,这几个人视阎宇的命令为儿戏,根本就不予理睬,甚至阎宇到任南郑之后,他们皆以军务繁忙不能擅离职守为名,连谒见阎宇都未曾,这摆明了就是不把阎宇给放在眼里啊!
阎宇虽然是怒不可遏,但却真拿他们没有办法,这几人个个手握重兵,权力比阎宇还要大,阎宇还真是奈何不了他们,以至于阎宇到任汉中已经多时,却始终掌握不了真权实力。
咸鱼这个先小后大的办法倒是不错,而且恐怕也是阎宇目前唯一能实施的办法了,阎宇采用半命令半威胁的方式,要求各路的游击校尉和游击司马,务必于十日之内到南郑城报到,逾期不至者,一律以怠慢军心违抗军令处治,绝不容情。
阎宇这道严苛的命令下达的十分突然,让这些驻守在各地的游击校尉游击司马都有些措手不及,距离南郑近一些的,情况还好点,最起码有多点考虑的时间,但距离南郑远一些的,比如驻守在兴势黄金一带的游击队可就叫苦不迭了,从接到命令的那一刻起收拾动身,恐怕时间都很紧张,更别说考虑和犹豫了,稍有一点的迟疑,就有可能错过十日之期。
现在谁也不确定阎宇的十日之期是吓唬人还是会动真格的,但万一阎宇要动真格的,那他们就得人头落地呀。
关键是这个时间实在是太短了,各游击队都分别驻守在不同的地方,有的在南郑的东面,有的在北,有的在西,这么短的时间内,他们就连相互通气的机会都没有。
这也正是咸鱼要阎宇下令之时,特意地卡一下时间,让这些校尉司马没有时间去搞串连,如果这十来个校尉司马抱团抗命的话,阎宇未必真敢下手,一下子杀掉十几个蜀军中层的军官,这样的后果阎宇都很难承受的。
但仅仅只是处决掉一两人,或许阎宇就没有那大的压力了,法不治众啊!
所以咸鱼让阎宇在下令的时候,首先就是要强调时间,别说是远在永安的姜维无法得到消息,就连近在汉城乐城的蒋斌王舍都无法做出有效的反应,等他们得到消息之后,恐怕大部分的游击队已经踏上了返回南郑的归途了。
其实阎宇也无需太担心蒋斌王舍,毕竟他们对这些分散在各地的游击队并无直接的管辖之权,阎宇真要对其进行调动,他们也干涉不了。
但这中间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避免他们之间相互通气,不让他们有串连共谋的机会,只要能卡住这个时间点,各个击破,咸鱼不相信这些校尉和司马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地来抗命。
事实上,一切都如咸鱼料算的无误,这些校尉和司马都没有胆量来挑战阎宇的权威,因为他们谁也搞不清别的校尉司马是怎么个想法,万一自己这边硬扛着不动,人家那边却回南郑了,到时候挨刀的只能是自己,谁也救不了。
整个撤军的过程十分的顺利,不过大部分校尉和司马都是卡着点在第十天回归的南郑,
就算没办法通气,但相互之间观望一下也不是不可以,更主要的是,谁也不想当这个出头鸟,第一个率先地返回南郑。
先前的时候,各路人马行军的速度还是挺快的,但临近南郑的时候,都刻意地放缓了速度,只不过到了第十天时间马上就要截止了,没奈何大家也只能是先后入城,向阎宇报到了。
对于阎宇来说,哪天回来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是晚上两天也无所谓,只要他们能服从命令,对于阎宇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这就是阎宇做为汉中都督权威的最大体现,不仅能将分散在汉中各地的各路蜀军集中到他的麾下,同时也是对蒋斌王舍傅佥这些人一个巨大的威慑,有利于阎宇采用下一步的行动。
而且就这一次的调令,阎宇也是亲自给刘禅上书的,这也是咸鱼给的出的计策,只要有皇帝那边的批准,就算是姜维的反扑他们也有应对的办法,姜维就算是权力再大,他能大得过皇帝吗?
阎宇对咸鱼很是满意,他这个以小搏大的办法确实很妙,让那些校尉司马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只是乖乖地束手应命。
而且咸鱼料想的十分周全,各项步骤进行的都十分缜密,阎宇不禁感叹,这么一个人才居然一直被埋没着,只能在本身就没有什么职权的汉中都督府来掌管文书案牍,看来姜维真是瞎了眼,如果这样的人才被姜维利用了的话,阎宇现在恐怕没有半点机会在汉中夺权了。
还好这次机缘巧合,让阎宇得到了咸鱼的相助,迈出了他在汉中掌权的第一步。
第2334章
和稀泥
等这些游击军到达南郑之后,阎宇立刻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将这些部队的编制全部打乱并重新进行了编排,让自己的亲信心腹担任了要职,而那些先前的校尉和司马,不是靠边站就是调到了别的部门。
通过一系列的手段,阎宇很快地就完成了这支军队的重新整编,将军队的指挥权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先前阎宇还看不上这些零星散乱的军队呢,整合之后才发现,这支军队规模还是不小滴,居然超过了一万人,着实让阎宇有一种喜出望外之感。
现在他手中能掌握一支上万人的军队,让阎宇的腰杆子也硬了,底气也更足了。
不过阎宇的此番动作,在汉中乃至于蜀国,都掀起了轩然大波,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蜀国朝中虽然是派系林立,但在对待姜维上面,却形成了两派截然不同的阵营,一方是支持姜维,一方是反对姜维的,两派泾渭分明,支持者对于姜维的所有举措和方案,都是鼎力相助的,旗帜鲜明地表示支持,而反对者对于姜维的战略,从根上就是排斥的,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两派之间势同水火,互不相融。
这次阎宇在汉中夺取了部分的兵权,虽然没有能动摇汉中防御体系的根本,但却也对汉中防御体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所以在蜀国朝中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支持姜维的人自然是痛斥阎宇的行为,认为他这是在破坏汉中防御计划,给魏军以可趁之机,现在大敌当前,蜀国内部却为了权力自相倾轧,简直就是自毁长城,不可理喻。
而反对姜维人却有着不同的意见,认为阎宇此番决定是正确的,汉中的郡治在南郑,而南郑的防御却是空虚的,姜维先前推出的这个防御计划,忽视了对南郑的防守,本身就不是合理的,曾经为许多人诟病过。
而这次阎宇集外围零散之兵,加强对南郑的防御,这本身就是一种拨乱反正,阎宇的所做所为,也是为了汉中防御大计着想,并不存在与姜维争权夺利的事。
而且阎宇身为汉中都督,本来就有权对汉中防御体系做出调整,这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这两方派系的人在朝堂上争论不休,最后还是后主刘禅下了一道诏书,肯定了阎宇这次调整部署,也算是彻底地封杀了这次的争论。
这道诏书的背后,自然也离不开黄皓的功劳,如果没有黄皓在后面推波助澜,关于阎宇这次“夺权”的争论还会继续,甚至姜维那边也会进行反击,只会让汉中的局势变得更加地复杂起来。
现在魏国灭掉了吴国,只剩下蜀国独自苟残喘,刘禅的日子当然不会好过,虽然刘禅对军事一窍不通,对治国理政也兴趣不大,但强敌环伺的局面还是让他有些危机感的,这也是黄皓诸葛瞻董厥谯周等人一再弹劾姜维但刘禅却始终无动于衷的原因。
刘禅天性庸懒但绝不昏聩,宠幸黄皓但却始终重用姜维,因为刘禅清楚,黄皓只是弄臣,成不了国之栋梁,如果自己身边没有黄皓这样的人,那刘禅的日子会过得很闷,而蜀国如果没有了姜维,恐怕很快就会亡国的。
这次刘禅听从了黄皓的建议,将姜维和阎宇防区对调,让姜维到永安去,阎宇来汉中,其实刘禅之前暗中派人征询过姜维的意见,得到姜维的认可之后才进行的这次对调。
所以说,表面上看刘禅是事事依从黄皓的,但事关到军国大事,刘禅多少也会有自己的主心骨的。
这次的汉中事件,刘禅其实也是暗召郤正入宫,听了郤正的意见之后,才做了决定的。
郤正认为,阎宇在汉中的此番动作,确实有激怒姜维的可能,如果姜维和阎宇在汉中开撕的话,必然会不利于汉中大局,所以陛下这边,必须对两方面进行安抚,让他们尽可能平心静气地进行合作,以保证蜀国边境的安全。
如今姜维在永安的任务也是十分艰巨的,魏军十五万大军陈兵于西陵,随时都可能发起进攻,所以姜维须臾离不开永安。
而汉中的防御既然交给了阎宇,那就得分润一部分的权力给他,
否则阎宇不断地在汉中搞事情,只会让汉中的局面越来越僵。
还好这一次阎宇的调动只不过涉及到了汉中的外围防线,并没有触及汉中的防御核心,索性便将这个“甜头”给阎宇,下诏书认可他的这次行动,但同时也要对阎宇进行一番敲打,避免其得意忘形,下一步还要继续地扩大摩擦的范围,所以在诏书之中,刘禅对阎宇的权力也进行了一些限制,要求他在采取行动之前,要征得朝廷方面的同意,类似于这次擅自下令调整布防的事,下不为例。
诏书不仅下达到了汉中阎宇那儿,而且抄送了一封到永安,以郤正的意思,也算是对姜维的一种交待,你看事情既然已经是发生了,也没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为了避免事态的恶化,这就让息事宁人算了,下不为例,理解万岁。
不能不说郤正是一个和稀泥的好手,问题是你现在不和稀泥也不行啊,如果让姜维和阎宇硬刚起来,只能是两败俱伤的局面,对蜀国的防御体系,是一个极大的破坏。
如今刘禅这边,也只能是采用折衷的方案,承认阎宇这次调兵的合法性,但对阎宇类似的动作加以限制,以避免他对汉中防御体系的二次破坏,同时也分润一些权力给阎宇,让他的汉中都督之职实至名归,如果汉中那边魏国真得打来的话,阎宇多少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姜维这边,刘禅也只能是极尽安抚之能事了,希望姜维能以大局为重,做出一些让步来,避免蜀国的内卷。
如今的蜀国,形势已经是江河日下,日薄西山,再也经不过任何的折腾了。
第2335章
两线作战的压力
当诏书送到永安的时候,姜维已经得到了汉中的消息,蒋斌在事发之后的第一时间,就快马将消息传递到了永安。
蒋斌的职责只是守卫汉城,阎宇到任汉中之后,也试图想要取得汉城的控制权,蒋斌理所当然地予以拒绝了,甚至阎宇想要将蒋斌召到南郑去,都被蒋斌以不敢擅离职守予以回绝。
说实话,蒋斌根本就不鸟阎宇,在蒋斌的眼里,阎宇不过是阉竖黄皓的走狗,士人之中的败类,自己堂堂大司马之子,与私根本就不屑跟这种人为伍。
至于与公,蒋斌只是奉大将军姜维之令行事,阎宇做为汉中都督治具,职权自然是在姜维之下的,蒋斌当然无需去听从他的指挥。
总而言之,阎宇休想要动汉城的兵权,蒋斌既不会让他调走一兵一卒,也不会让他参与汉城的管理,反正你当你的汉中都督,我当我的汉城守将,井水不犯河水,你想把手伸到汉城来,门都没有!
这是蒋斌的原则,只要他铁了心地按他的原则来办事,那就是谁也奈何不了他。
不过出了汉城的范围,就不是蒋斌能干涉了的,这次阎宇突然地撤编各个游击队,将外围的驻军全部召回到了南郑,蒋斌听闻到这个消息之后,除了震惊,但却也是无力干涉的,毕竟这些游击队并不是归他管辖,蒋斌也只能是在第一时间派出快马去永安通知姜维,将汉中所发生的一切如实上禀。
阎宇到了汉中之后,为了揽权,可谓是贼出百计,想方设法地想要谋夺汉乐二城和阳平关的控制权,被蒋斌等人给怼回去之后,依然是贼心不死,退而求其次,居然向分散在汉中外围各地的游击队下手了。
虽然游击队的存在没有三大要塞那样重要,但蒋斌深知它们也是整个汉中防御体系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一旦魏军进犯汉中,三大要塞将会充当中流砥柱的作用,但这些机动灵活穿梭于敌后的游击队,也将会起到极为重要的辅助作用,对正面战场的作战,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而阎宇将这些游击队统统取缔,等于是在敌后设制成了空白区,蜀军将没有任何的军队来破坏敌人的粮道和滋扰敌军,这无疑会使得汉中防御体系出现重大的漏洞。
蒋斌无法干涉到阎宇的行动,只能报之于姜维,让姜维来处理了。
……………………………………………………………………
“阎宇这个蠢货,汉中必然会丢在他的手中!”姜维接到了蒋斌送来的急报,看完之后脸色铁青,愤怒地将文书扔在了几案上面,气怵怵地道。
随着魏军这段时间不断地向秭归巫县一带增兵,永安的形势也变得紧张起来,尽管说永安的防御部署已经是极其地完善了,但大敌当前,蜀军的所有将士的精神都紧绷起来,姜维也连着几日会同陆抗及司马伦共商军情,做出应对性的安排来。
西陵之战后,永安的这场仗已经到了非打不可的地步了,姜维知道,以曹亮的野心,不拿下益州是绝不肯善罢干休的。
而曹亮一直久驻江陵,恰恰就证明了这一点,做为魏国的皇帝,曹亮自登基以来,就没有多少时间是呆在都城洛阳的,他不是在征战,就是在征战的路上,此次灭吴之后,按理说曹亮也该回师洛阳了,但他一直滞留于江陵,显而易见,他便是有得吴望蜀之心,姜维也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准备应对魏军的入侵。
蜀军在西陵之战失利之后,彻底地由攻转守,蜀国也从此进入到了战略防御阶段,形势的转变,让姜维不得不改变以前以进攻为主的固有思维,积极准备,打好益州保卫战。
距离上一次的曹爽伐蜀,已经过去了二十年的时间,这二十年来,魏国一直再没有兴兵犯境,反倒是姜维屡屡进攻,将战火烧到魏国境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5/1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