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相(校对)第14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8/1776


第2168章
自信
  午门城楼的钟声和鼓声齐响,那一道城门徐徐地打开,城楼上有太监大声地唱道:“卯时已到,请各位大人上朝咧!”
  身穿蟒袍的徐阶嘴角噙着一丝微笑,便是率先迈着步子走向午门,已然是将所有事情都掌握在手里般。
  林晧然和郭朴交换了一下眼色,亦是跟着徐阶走向城门,前去参加这一场明显已经有预谋的早朝。
  绝大多数的官员其实只是充当早朝陪衬的角色,甚至根本没有在殿上发言的权利。他们在鸿胪寺官员的监察下,顶着迎面吹来的丝丝寒风,穿过诺大的广场便是来到金銮殿。
  由于外面的天色已经渐渐亮起,加上这座殿门既高且大,致使这里的光线显得比较充足。
  隆庆帝今日明显比往日来得稍晚,只是精神状况却是没有得到改善,迈着肥胖的步伐仍旧一副哈欠连天的模样。
  “臣等恭迎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面对着出现的隆庆帝,显得规规矩矩地跪下来道。
  隆庆对于山呼万岁早已经免疫,每日过来其实就是要应付这份皇帝的差事,却是从善如流地让大家起来。
  陈洪已然是赢得隆庆的信任,面对着从地上站起来的百官,当即便是大声地喊道:“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殿中的官员纷纷望向最前面的五位阁臣,徐阶却是朝着左边的四位淡淡地望了一眼,意思自是不言而喻了。
  郭朴和李春芳都不是喜欢找事的人,却是默默地扭头望向右边的林晧然,林晧然今天并不打算奏事,便是扭头望向了旁边的“老五”。
  陈以勤是嘉靖二十年的进士,年纪五十岁出头的模样,胡子显得很稀疏,有着一口很浓的四川口音。
  他似乎早有准备,看到前面四位前辈都无事上奏,当即便站出来朗声道:“皇上,臣有事启奏!”
  “陈……陈师傅,请奏!”隆庆打着一个哈欠,亦是慌乱地抬手道。
  众官员纷纷望向文渊阁大学士陈以勤,却是知道陈以勤在裕王府亦是呆了九年,跟隆庆的师生情份按说不浅。
  陈以勤送上两道奏疏,而后对着隆庆朗声地道:“皇上,此一疏《谨始十事》,分定志、爱民、崇俭、用人、接下、听言及揽权。此一疏《励精修政》,条上时务因循之弊,请皇上慎擢用。坚守本心,恤民修政以应天道,除今大明之弊事,此乃君王之职责!”
  这……
  殿中的官员听到陈以勤这番言词,却是不由得大眼瞪小眼。
  前面的《谨始十事》还算是委婉,后面的《励精修政》简直是直指隆庆的不修政,督促他尽君王的职责。
  只是这些事情无疑是要犯帝王的忌讳,哪怕现在的大明再不好,哪怕现在皇上极为懒政,那你亦不能如此直白地公然指出来。
  唉……
  林晧然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却是不由得苦涩地摇了摇头。
  他意识到隆庆宠信高拱而忽视陈以勤却不是没有缘由,高拱做事是粗中有细,但陈以勤做事太过一根筋。
  隆庆看似虚心受教的模样,但骨子里却是自私而懒散,你让他每日来上早朝做做样子还行。若是让他成为一代明君,且不说他不可能做出如此大的牺牲,其实隆庆根本没有揽权施政的帝王才能。
  “朕……会好好看到!”隆庆从陈洪手里接过那两份奏疏,显得颇为没面子地应付道。
  底下的官员都是精明之人,工部尚书张守直当即出列奏事,迅速将这个不愉快的事情轻轻地揭了过去。
  其实早朝每天都有,却是不可能总会有什么大事上奏,更多还是相互间的一种扯皮。
  每个官员都免不得有家乡情结,当家乡出现灾情之时,亦是会选择上疏为自己家乡请求免赋税或者加修水利工程等。
  其实真要进行赈灾或修建水利工程,倒亦不算是什么出格的事,毕竟这些都是有益于民生的举措。
  只是现在大明财政处处嗷嗷待哺,如果地方灾情不是情况特别严重的情况下,朝廷亦是不可能拨款。
  通政使司右参议何永庆以家乡多水患为由,想要朝廷拨银疏通河道,这个方案直接被其他派系的官员给挤兑掉了。
  轮到下面的六科廊奏事之时,王治从人群中站出来道:“皇上,微臣礼科都给事中王治有事启奏!”
  殿中的官员看到王治率先站了出来,却是突然生起了一份警惕之心,默默地抬头望向站在最前面的徐阶。
  王治是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山西忻州人,得益于徐阶和山西帮的关系,却是以行人的身份留在京城,而今很顺利地成为礼科都给事中。
  值得一提的是,礼科都给事中跟礼科左给事中和礼科右给事中并没有从属关系,三人其实是相互制衡,但礼科都给事中却是掌“科印”。
  “请奏!”隆庆对于朝政永远是一副打不起兴趣的模样,先是忍不住又打了一个哈欠,然后淡淡地抬手道。
  王治从袖中取出一物,而后显得正义凛然地道:“朝廷在苏松试行刁民山一事有违祖训,今臣封还诰命,请皇上三思而行!”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当即落针可闻,众官员显得难以置信地望向礼部都给事中张治。却万万没想到,张治竟然动用封驳权来阻止刁民册在苏松试行。
  所谓的“封还诰命”,这是比较客套的讲法,实质是驳回皇上的这道旨意,亦是起源于汉朝的“封驳”。
  在明朝现行的封驳制度中,以皇上名义发出的制敕,六科廊审查发现有不妥之处,可以封还并进行奏报。
  礼科都给事中王治现在认为“在苏松试行刁民册”有违祖制,确实是可以将诏书封还,阻止这一道诏令发往南直隶。
  一直沉默的徐阶缓缓地睁开了眼睛,嘴角不由得噙着一丝微笑,虽然林晧然此次刁民册的事情谋算很深,但自己亦不可能坐以待毙。
  郭朴原本亦是猜到刁民册的事情不会如此顺利,只是看到王治跳出来封驳,却是担忧地望向林晧然。
第2169章
困局
  外面的天空已经一片湛蓝,致使整个金銮殿显得一片敞亮。
  坐在龙椅上的隆庆正想要再打一个哈欠,结果听到王治竟然是要封驳他的旨意,张开的嘴却是久久合扰不回来。
  只是他始终是一种讨好型人格,不可能像嘉靖那般勃然大怒,哪怕是皇权受到了一个挑衅,心里更多是惊慌和茫然,甚至还有着些许的害怕。
  “有好戏上场了!”
  殿中的官员在一阵惊讶过后,心知林晧然不可能让自己筹划这么久的计划破产,便是纷纷将目光落向林晧然身上,静静地等待着林晧然揪起今天早朝的大风浪。
  “混蛋!”
  马森等人看着徐阶竟然滥用封驳权来阻止这道政令,不由得纷纷将目光落向林晧然身上,眼睛尽是担忧之色。
  虽然徐阶的手段很不厚道,但这确确实实是六科廊科长的一份权力,而王治的举动亦显得合情合理。
  封驳权是太祖赋予六科廊制约皇权的一个有力措施,是一种有利于文官集团的制度,故而这份权力并不能轻易否决掉。
  正是如此,他们现在可以攻击王治或徐阶,但却不能决定这个封驳的决定。
  林晧然迎着众人的目光,却是站出来诚恳地道:“皇上,刁民册试行苏松确实是臣考虑不够周全,还请皇上责罚!”
  啊?
  正准备看好戏上演的官员看到林晧然并没有攻讦于徐党,而是选择了妥协,嘴巴不由得纷纷张了开来。
  历来能言善辩的林阁老面对着王治的封驳,此次竟然没有进行任何的争论,而是选择默默地接受了封驳的事实,更是主动揽下了所有的责任。
  徐阶正等着林晧然跳出来跟自己这边唱对台戏,却不想林晧然直接选择妥协,眉头亦是微微地蹙起。
  虽然阻止刁民册试行,这是他所想要的结果,而且现在目的已经达到。只是看到事情进展得如此顺利,却是让他有些不安。
  特别林晧然并没有试图否决封驳权,并没有公然地站在文官集团利益的对立面,令他的谋算和布局没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
  “这……”
  隆庆原本还担心事情波及自己,只是看到林晧然跳出来主动揽下责任,却是在暗松一口气之余,亦是不知该如此面对林晧然的认错。
  郭朴扫了一眼隆庆,便是站出来替林晧然求情地道:“皇上,刁民册试行苏松之事有待商榷!而今请收回敕令,待此中过错有了结果,再定林阁老之罪亦是不迟。”
  咦?
  殿中的官员却是越来越看不懂,林晧然主动放弃推行刁民册试行苏松亦就罢了,而今郭朴竟然持同样的态度。
  若是如此的话,林晧然通过刁民册试行苏松和海瑞出任松江知府并不是两步妙棋,却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罢了。
  刚刚看好林晧然上位无疑是一种错误的判断,这个朝堂仍旧会由徐阶掌舵,徐阶才会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好,那便依郭阁老所言!”隆庆心里并没有半点主意,当即便是从善如流地道。
  随着命令下达,陈洪从礼科都给事中王治的手里接回那份敕令,刁民册试行苏松的政令并不能走出紫禁城,却是被这位礼科都给事中奉还了。
  王治看着陈洪将敕令拿走,腰杆不由得挺拔而起,嘴角噙着一丝笑容。
  此事一旦宣扬出去,自己的名声必定能够更上一层楼。特别他已然是赢得老师的充分信任,前途自然不需要担心,甚至将来能成为山西帮的新领军人。
  之所以如此卖力对付林晧然,不仅是出自于恩师的授意,而且有着林晧然清洗山西帮的那一份仇恨。
  徐阶虽然觉得林晧然没有选择抗争而有所惋惜,只是看到得到自己所想要的结果,特别周围的官员明显又是想要重新巴结于他,脸上不由得挂着了以往和蔼的笑容。
  经过这次交锋,接下来的朝堂已然是变得索然无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8/17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