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校对)第2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4/1047

  明军武将率领残余的明军,继续向西行军,破损的明军旌旗耷拉着脑袋,明军士气低迷。
  连续被清军追杀,这支明军无论体力还是士气,都处于崩溃的边缘。
  “众人再坚持一段时间,我派出的哨骑此时应该已经到了虎牢关。虎牢关守军要是接纳我们,说不定会派出兵马,支援我等入关。”
  明军武将望梅止渴,不断激励士气低迷的军队。
  士气一落千丈的明军因为主将的激励,稍微振奋精神。
  一路上,除去战死、投降、逃亡的明军,剩下的士兵都是死忠之士。
  “将军,多尔衮的八旗军追上来了!”
  “报,前方出现一万敌兵拦路,应该是荥阳镇的兵马!”
  明军武将派出的哨骑,陆续带回噩耗。
  明军武将拔出佩剑,神情决然:“前有恶狼,后有追兵。勇者生,怯者死,随我杀敌!”
  “我等愿随将军杀敌!”
  这个明军武将还是深得人心,在遭到多尔衮和李密合围时,明军武将果断选择进攻李密的一万兵马。
  如果可以突破李密的兵马封锁,那么这支明军就可以抵达虎牢关。
  虎牢关经过范仲淹长期经营,关隘的高度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八米。
  进入虎牢关,那么哪怕是努尔哈赤亲自前来追赶,也拿这群明军没辙了。
  在明军前方,李密、王伯当、单雄信等人率领的一万瓦岗军列阵,堵住明军西进的通道。
  哒哒哒……
  八旗骑兵的马蹄声像是闷雷,从远方传来,大地颤动。
  在明军后方,多尔衮奉努尔哈赤的命令,率领一万骑兵追杀这支明军。
  如果可以迫降这支明军,自然最好,皇太极拥有拉拢人心的天赋,收服了不少汉人武将。
  如果不能迫降明军,那么多尔衮不介意全部坑杀,以绝后患。
  虎牢关,镇守关隘主将——东汉耿恭,以及副将——北齐独孤永业,召见几个明军哨探。
  这几个明军哨探穿过危险重重的努尔哈赤的领地,一直来到虎牢关下,被虎牢关的守军带来见耿恭和独孤永业。
  “两位将军,这几个人说是来自关东明军朱由检势力的哨探,前来虎牢关求援!”
  耿恭、独孤永业通过看门士兵的汇报,已经大致知道这几个明军哨探的用意。
  明军哨探队长眼神凌厉,对耿恭说道:“在下明军夜不收张大川!我们将军率领数千人,转战至荥阳一带,正在被清军多尔衮追杀,请求各位大人派出虎牢关的兵马,前去接应。如能救下我们的兵马,将来我们可与各位大人,合力消灭努尔哈赤!”
  “夜不收?”
  耿恭、独孤永业没有听说过这个特殊机构。
  虎牢关守军之中,一个来自明朝的百户说道:“夜不收乃是边防守军中的哨探,因其昼夜在外执行任务,夜间不回营地而得名。”
  这个百户对前来虎牢关求援的夜不收肃然起敬。
  夜不收与锦衣卫都是明朝特殊的机构。
  起初,夜不收是明成祖朱棣为了对付败退至大草原的蒙古人而设立的军事情报机构。
  后来,夜不收开始对付努尔哈赤的后金,普遍存在于明朝各个军队之中,相当于斥候。
  边塞的夜不收及守墩军士,不分寒暑,昼夜相望,时刻处于观察敌人动向的最前线,风餐露宿,还要绞杀对方的斥候,比普通士卒更加辛苦,伤亡率也比普通士卒更高。
  古代的斥候,可不是什么炮灰,而是猛士,更是死士。
  夜不收军的选拔标准极其严格,只有身强体壮、机警敏捷,熟悉地形、敌方风俗习惯的精锐士兵才能胜任刺探、预警、刺杀以及间谍等任务。
  擅长飞檐走壁、杀人放火的武林高手,占卜算卦、窥探天机的能人异士,都是夜不收的兵源。
  眼前这个张大川,就是夜不收之中的精锐,才会被明军武将委以重任,派来向虎牢关求援。
  张大川和几个夜不收不负所望,穿过李密的荥阳镇,击杀沿途敌军的斥候,浴血奋战,这才顺利来到虎牢关。
  “请各位大人出兵!”
  几个夜不收知道明军正处于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为了请求耿恭和独孤永业出兵,张大川跪下,砰砰砰向耿恭和独孤永业磕头。
  “刺史大人令我等死守虎牢关,不可插手关东事宜。但事急从权,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你领兵一万守虎牢关,我领一万兵马,前去相救。另外,遣人一千里加急,告知夏城,我的决定。如果我不幸战败,你死守虎牢关,不可丢失此关。”
  耿恭见这几个夜不收士卒情真意切,明军处境又确实危急,于是动了恻隐之心,决定出兵去救明军。
  这支明军距离虎牢关已经很近了。
  耿恭出兵,不需要多久就能与明军汇合,因此耿恭认为事情有成功的可能。
  独孤永业说道:“或许你带一万人,还难以救出明军。这般,你带一万人先行,我领三千骑兵接应。”
  “可以。”
  耿恭发现张华从关中派来的武将独孤永业也不是寻常人等。
  独孤永业是北齐洛州刺史,一方封疆大吏,他的能力毋庸置疑。
  独孤永业到了虎牢关之后,挑选两百名骁勇善战的流民,训练成二百爪牙。
  二百爪牙是两百个精锐骑兵,六阶兵种,每次战斗,独孤永业率领二百爪牙,冲锋陷阵,敌军若是孱弱,一击即溃。
  夜不收张大川说道:“我们夜不收在前方领路!”
  几个夜不收士卒在前方开道,耿恭领一万士卒随后行军,而独孤永业领骑兵三千人,作为后援。
  张大川汗流浃背,心急如焚,尽可能催促大军,向明军靠近。
  “杀!”
  “决不能落入野猪皮手中!”
  明军武将和几千明军冲击李密的一万瓦岗军,双方在黄河边爆发惨烈的大战。
  这几千个明军心怀死志,在明军武将的带领下,视死如归,前赴后继。
  李密的瓦岗军只是收到努尔哈赤的命令,奉命拦截这支西行的明军,斗志不如明军。
  纵使如此,飞将单雄信纵马疾驰,连挑几十个明军。
  明军普遍装备的棉甲难以挡住单雄信的四米马槊,被锋利的马槊轻易撕裂棉甲,然后贯穿胸膛。
  “这群人视死如归,我们却断其道路……但这就是乱世。”
  王伯当没有出手,见这支明军浴血奋战,不由同情明军的遭遇。
  但在此乱世,每个月都有军队陷入绝境,宁死不屈。
  历朝历代,有骨气的军队还是不少的。
  即使是兵败如山倒的明末,也有秦良玉、李定国等武将不愿屈服。
  “八旗骑兵来了!”
  “将军,我们这回完了!”
  “唉,功败垂成。”
  明军武将即将突破李密的防线,见到后方多尔衮的八旗追兵到来,前有李密,后有多尔衮,明军处境岌岌可危,不由心灰意冷。
  他望着滚滚黄河,已经决定在不敌清军时,自投黄河,宁死也不愿沦为清军的俘虏。
  否则以皇太极越来越强大的天赋,说不定他也会被皇太极洗脑。
  “大人,再带我们杀一个来回吧!”
  “死之前,拉几个鞑子垫背也好啊!”
  “对,不能就这样稀里糊涂死了,再杀几个鞑子!”
  明军武将因为手底下军士的劝说,决定战死沙场。
  几千明军分为两队,一队继续向前突进,而另外一队转身迎战从身后杀来的八旗骑兵!
  “败军之将,还敢逃亡!”
  多尔衮拔出锋利的马刀,连斩明军,在后方收割明军性命。
  一排排明军士卒被八旗骑兵斩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4/10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