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校对)第2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5/1047

  李密和多尔衮的兵力加在一起有两万人,而明军只有几千人,不少刀剑卷刃,根本无力抵挡敌军,人数越来越少。
  黄河边,横尸遍野,明军的旌旗倒了一地。
  明军武将手刃敌兵,视线被鲜血染红,盔甲破裂,气喘吁吁。
  “我们明军,气运到此为止了……”
  明军武将握着崩口的佩剑,架在脖子上。
  古往今来,不少武将兵败身亡,马革裹尸。
  将军百战死。
  “大人,夜不收张大川不负所望,请来援军!”
  在明军武将即将自尽时,他派出的夜不收士卒终于折返,翻身下马,稳稳落在地上,向明军武将禀报。
  张大川是夜不收之中的佼佼者,武艺高强,以几个骑兵就可以横穿李密的领地,在疾驰的战马的马背上滚落,也毫发无损。
  “虎牢关的援军?天不亡我!”
  明军武将听说援军将至,重新恢复斗志!
  耿恭领兵一万,从背后袭击李密的瓦岗军,大破李密!
  李密只是派出部分兵力拦截明军,没想到一向死守虎牢关的耿恭会突然出兵,很快溃败。
  王伯当护着李密撤退。
  “给我杀败他们!”
  多尔衮也足够凶残,率领八旗骑兵,猪突猛进,趁势攻击耿恭!
  耿恭的一万兵马在野外,不是八旗骑兵的对手,被八旗骑兵猪突,有溃败之势。
  耿恭接应这支明军,且战且退,亲自殿后,苦苦抵挡八旗骑兵。
  多尔衮接过牛录递来的长矛,率领三个牛录、四十名白甲兵、一千五百名八旗骑兵,反复冲入的耿恭的军阵,然后杀出!
  在多尔衮三次来回冲锋之后,耿恭的军阵处于崩溃的边缘。
  而在此时,独孤永业率领三千骑兵杀出,独孤永业身披重甲,平举马槊,领着二百爪牙,反击多尔衮!
  独孤永业这种名气不高,但北齐也是一方大员的武将,在关键时刻,起到奇效,击退了多尔衮。
  独孤永业的三千骑兵出现,让多尔衮无法判断河洛的夏军是否已经倾巢而出。
  耿恭、独孤永业顺利保护这一支溃败的明军,进入虎牢关。
  此时明军只剩下千余人。
第一百九十五章
西湖三杰张煌言
  这支明军撤至虎牢关,获得耿恭提供的兵器粮草,终于缓了过来。
  千余明军在虎牢关休整。
  “多谢各位义士出兵相助。”
  明军武将取下铁盔,对出兵相救的耿恭和独孤永业感激不尽。
  听说虎牢关守将是东汉的耿恭,这个明军武将更是肃然起敬。
  十三将士归玉门,耿恭在后世儒生和武将之中的知名度还不低。
  “你是朱由检势力的哪一个武将?”
  “在下张煌言,字玄著。我带兵进入努尔哈赤的领地,牵制其部分兵力,不料同僚兵败,我的归路也因此被截断,难以返回领地。”
  明军武将感慨。
  这是他第二次败给清军。
  耿恭看着这个浴血奋战的武将,并不认识张煌言:“接下来你打算何去何从?”
  “我打算与你们一起镇守虎牢关,合力对付努尔哈赤。”
  “在此之前,你前去关中一趟,听候主公安排。”
  耿恭大致知道朱由检势力有不少名将,张煌言可能是其中一人,于是让张煌言进入关中,去见主公张华。
  张煌言有所听闻,张华是占据河洛一带的领主,此时正在攻打关中。
  张华与努尔哈赤的两个儿子,皇太极和多尔衮,有过恩怨。
  因此,张煌言想着投靠张华,张华怎么也会与努尔哈赤为敌。
  “你们夜不收也前去关中,我相信主公会对你们有兴趣。”
  耿恭知道张华需要用到夜不收,于是安排夜不收一行人也前去关中效力。
  努尔哈赤的营地,多尔衮灰头土面地见到父王努尔哈赤,显得异常狼狈。
  他带领一万骑兵追杀张煌言,还有李密出兵拦截,结果竟然让张煌言逃到了虎牢关。
  虽然有耿恭、独孤永业出兵这个意外因数,但多尔衮终究没有完成努尔哈赤交代的任务,被努尔哈赤削减两个牛录的兵力,作为对多尔衮的惩罚。
  在乱世兵权才是最重要的权力,多尔衮被削减牛录数量,以后争夺汗位,影响力也会不如皇太极、多铎等皇子。
  多尔衮脸色阴沉,而皇太极心里幸灾乐祸。
  多尔衮削减的牛录,被努尔哈赤分给了皇太极。
  皇太极在汴京一带招揽汉人屯田,实行一体化,取得成果,今年预计可以收成大量粮食,以供接下来两年征战所需。
  皇太极与范文程,也是一对经典的组合,两人合作无间。
  皇太极沉吟一会,然后说道:“父王,张煌言对大明忠心耿耿,但兵战能力不算厉害,他逃至虎牢关,今后我们可以向张华索要张煌言。”
  多尔衮冷哼:“张华与我们有仇,张煌言投靠他,他岂会交出张煌言?如果他当真交出了张煌言,难道他不怕日后投靠他的人寒心?”
  皇太极与多尔衮争锋相对:“他自然不会交出张煌言,但如此一来,我们就有了攻打河洛的借口。”
  努尔哈赤说道:“我们刚刚占领朱由检大量城镇,急于消化,而且朱由检逃至山东。山东多丘陵,为古代齐国、鲁国的地界,当地诸侯林立。我们若是进军山东,必定引来大量诸侯针对。何况,河南之地还有不少诸侯,这些都是历朝历代的强敌。”
  皇太极忧心忡忡:“儿臣听闻,张华主力前去攻打关中,而且已经占据半个关中。若是张华到时占据整个关中,又占有河洛。一旦张华将重心放至关东,河南一马平川,缺少要害之地,恐怕难以防守。不如趁着其主力不在河洛,出兵攻打虎牢,抢占河洛。如此一来,我们进可横扫关东,退可保守河洛。”
  “不可,河南、山东等地,还有诸多诸侯虎视眈眈。虎牢关易守难攻,若是因为攻打虎牢关而死伤惨重,我军危矣。”
  努尔哈赤没有同意皇太极趁虚而入的建议。
  关东的诸侯数量远超过关中,努尔哈赤想要横扫关东,难度极大。
  关中,张华还在耐心与秦孝公、曹真对垒,等待秦孝公、曹真的粮草耗尽。
  两大阵营兵力相差无几,比拼的是国力。
  与此同时,张华在关注着河洛、关东的动静。
  范仲淹上书,声称朱由检势力被努尔哈赤势力击败,退入山东,明军武将张煌言因为被多尔衮的骑兵截断后路,被迫向西投奔虎牢关。
  虎牢关守将耿恭、独孤永业出兵救下张煌言,与多尔衮、李密在荥阳镇西边交战,折损两千余人。
  多尔衮使用了恐怖的白甲兵,还有后金最常见的八旗骑兵。
  白甲兵属于八旗军的进阶兵种,一个牛录数百人,可能只能诞生十几个白甲兵。
  这些白甲兵极其骁勇,可步可骑。
  耿恭、独孤永业之所以可以击退多尔衮,与耿恭、独孤永业出其不意有关。
  耿恭镇守虎牢关一年,奉行范仲淹的消极防御原则,专心种田,绝不插手关东诸侯的纷争。
  在张华率领主力攻略关中时,范仲淹认为凭借微弱的兵力守住河洛就殊为不易,没有理由介入关东诸侯之间的混战。
  关东诸侯林立,每个大诸侯用兵,至少十万。
  即使范仲淹想要插手关东也无能为力,因为整个河洛只有七八万兵马。
  “张煌言……”
  张华听说过此人,这是南明的武将。
  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列为西湖三杰,三人都以忠勇闻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5/10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