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4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3/566

  总之清军的退路彻底被封死。
  在他们的北东南三个方向,是加起来超过四十万明顺联军,唯一的退路只有向西,进入杨庆为他们设计的囚笼中。而已经和李过到长安的黄蜚正率领两个军的明军,还有秦藩征集起来的数十万公社兵,会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完成对这个囚笼的彻底锁死。到时候将是超过七十万大军对最多十二万清军的围歼,而且后者还几乎是弹尽粮绝。这场大战结果没有悬念,清军也不会有救援,无论关外的蒙古王公还是沈阳的济尔哈朗,统统都没有能力也不会救他们。
  他们死定了。
  而这个清军集团的覆灭,也代表着满清这个压在大明头顶数十年的势力实际的覆灭。
  尽管沈阳还有大玉儿娘俩。
  但她们只是在那里苟延残喘着等死而已。
  同样北都的光复,李自成的死亡和顺军的归顺,也代表着原本四分五裂的大明,完成了形势上的统一,距离真正统一也只是时间问题。剩下无论张献忠还是桂王,都已经没有挣扎的资格了,他们能做的只是给自己争取一个尽可能好的结果而已。
  杨庆第二天继续南下。
  因为不需要再搅乱清军,他把孙守法打发回北都,然后任命高一功为太原都统,率领在北都清洗完的顺军返回山西。以郑成功为北都留守,打下天津后接收北都,登州都统司撤销并移师北都,已经到达东昌督战的徐州都统曹友义转向大名。在大名设大都督府河北行营,统辖自保定以南太行以西,黄河以北所有明顺联军,负责对包围圈清军的作战。这时候清军后卫其实还在邯郸,他们也做好了一旦赶不回北都就转向潞安的准备,尤其是步兵肯定回不去。
  而在解州设河东行营,以黄蜚为河东行营总管,统辖西线的所有明顺联军。
  这些命令在沧州发出。
  把东西两线的作战甩给他大哥二哥后杨庆沿运河南下,一路狂奔的他很快到达东昌,嘱咐了他大哥一下后继续南下到徐州转向凤阳。
  这时候河南清军已经覆灭。
  满达海所部一万五千清军除了六千投降或被俘的,剩下统统成了河南大地上的肥料,他本人倒是被俘,正在押往南都,作为代善的儿子他还是值得在孝陵前凌迟的。他爹三年前就死在沈阳,另外阿巴泰前年病死在了北都,这些人没凌迟的遗憾也就只有尽可能让他们的儿孙弥补了。野猪皮的儿子到现在算是死干净了,除了多尔衮兄弟,活到这一年的就还有死在东昌的巴布泰。
  这不得不说还是有些遗憾。
  杨庆回到南都时候,女皇陛下的肚子已经很大了,不过对他的表现还是很满意……
  话说女皇已经有人君风范了。
  至于他打的那些白条……
  “就这样吧!”
  女皇陛下捧着肚子感慨道:“这个李自成倒是挺懂事的,给他议个好听一点的谥号吧,他以前那些事情就不要计较了!”
  “老李的谥号……”
  杨庆沉吟了一下。
  这个的确有些难度,估计礼部得头疼一阵子了。
  首先不能太好了。
  毕竟他的身份摆在那里,怎么说那秦王也是抓了崇祯之后逼着皇帝封的,而且还从某种意义上说,女皇与他还有杀母之仇,周皇后可是在北都上吊的。
  但也不能真给一个恶谥。
  关中近六百万人民看着呢!李自成在他们心目中可是再生父母般,要是给个恶谥首先寒了人心,那秦藩归顺说白了是给杨庆面子,要说心悦诚服就扯淡了。想安抚秦藩百姓,获得秦藩百姓的真心归顺,首先就必须把李自成这个牌位供起来,这是李家献土而不是朝廷夺回,朝廷不能表现得薄情寡义。
  “给他个武怎样?”
  杨庆说道。
  “随你便!”
  女皇陛下无所谓地说。
  “你真得不恨他?”
  杨庆疑惑地说道。
  “我恨他做什么?母后又不是他杀的,是父皇命令自尽的,他造反也没什么不对的,我们朱家连让他吃饱饭都做不到,换成我也得造反!说到底人可以病死,可以战死,可以被马车撞死,但不能饿死,一个辛苦种田的人居然饿死,那么他也就有资格造反了!”
  女皇坐在她的专用宝座上说道。
  很显然女皇的思想也在随着她的肚子而成长。
  也可能是闲的。
  “那么你想不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杨庆搂着她脖子说道。
  “你又想搞事情?”
  女皇陛下很是心有灵犀地说道。
  “我搞事情也是为了你,为了咱们的儿子,为了咱们的后代。
  有一点你说的很对。
  一个辛苦种田的人居然饿死,那么他就有资格造反了。
  太祖就是这样定鼎的。
  一个淮西佃农的儿子,一个靠乞讨挣扎求活的游僧,当他实在活不下去的时候,他就只能选择造反,同样他的成功也不是因为他有超越所有人的才能。你相信一个从小没读过一本书连字都不认识,从小没吃过一天饱饭家里一多半人都饿死的人,有经天纬地之才,有万夫不当之勇吗?那根本不可能!他成功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在异族统治下,像他这样快要饿死的人太多了,如果蒙古人统治下都能吃饱饭,太祖恐怕只能是个佃农。
  李自成也一样。
  如果不是因为这天下太多像他一样快要饿死的,你相信一个驿站驿卒能差点覆灭大明朝吗?
  所以说我们想让我们的后代永保江山,那么只需要做一件事情,能确保让老百姓吃饱饭,能吃饱饭的老百姓是不会造反的。如果吃不饱饭,那么就算我们的后代都是圣主明君都是天纵奇才,也一样是没用的,让老百姓吃饱饭,这是江山永固的前提。”
  杨庆说道。
  “你真想做贾似道?”
  女皇颇有些无奈地说。
  “是的,让老百姓吃饱饭的前提就是解决土地的分配,只要土地依然大量控制在士绅手中,这个问题就无法真正解决。”
  杨庆说道。
  “可现在百姓已经吃饱饭了啊?”
  女皇说道。
  “去年出生了多少小孩?”
  杨庆说道。
  女皇看了看身后的女官,后者赶紧找出各地接生婆汇总的记录。
  “陛下,去年一共出生三百八十万人,不过有少数偏远地方还没有接生婆,故此实际数字应该超过四百二十万人,其中男孩比女孩多二十万。”
  女官说道。
  “死亡呢?”
  杨庆说道。
  那女官赶紧再给他找各地居养院的汇总报告,这时候死人都会得到居养院发的一笔安葬补贴,所以死人都会报到居养院。而那些无人安葬的也会由居养院出钱,至少弄一口薄材埋了,裹个破席子埋乱葬岗,然后被野狗刨出来这种事情,是要处罚地方官员的。
  “死亡一百六十万。”
  女官说道。
  “也就是说我们的出生率是千分之三十五,我们的死亡率是千分之十三,自然增长率千分之二十二,而我们现在有一万万两千万人口,那么我请问,十年后我们有多少人?”
  杨庆说道。
  女皇陛下不满地看着他。
  “一万万五千万。”
  杨庆说道。
  “十年增加三千万,以江浙的平均亩产为标准,在缴纳赋税满足吃饭油盐等情况下,养活一个人需要至少两亩地,三千万人需要六千万亩,这还是江浙水田。那么我请问女皇陛下去哪儿给您的这些子民找六千万亩地呢?这可是接近南直隶目前所有的耕地数量。”
  他笑看着女皇陛下说道。
  “向外迁移!”
  女皇很干脆地说道。
  “那么你如何在十年内迁移出去三千万人口,而且还得给这三千万人口找六千万亩甚至更多耕地呢?我还得提醒你一句,北方绝大多数旱田产量只有江浙水田的四分之一吆!而且良田得安置北方皇庄,河北目前还得至少八百万人口,他们是不会留下良田的,李自成的公社同样把关中和山西能耕种的良田全耕种了。留给你的选择只是那些目前荒废的,就算复耕也只能种地瓜高粱,连玉米都产量很低的薄地,所以你可能得需要超过一亿亩才能容纳三千万人口。”
  杨庆说道。
第四五九章
自己约的炮,含泪也要打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3/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